遥控战舰探火星,你管这叫无人机 第23节

  最大航程:8000km

  最大航时:36小时

  看着这些信息,彭康咧嘴一笑:“怎么样,你们如果全军采购暗龙1,那还有钱买这个家伙吗?”

  李将军等人看着这些信息,全部都站了起来,目光直直的盯着墙面。

  彭康很满意这个效果,自顾自的在一旁喝茶。

  过了几分钟,众人才反映过来,重新坐在了位置上。

  李将军更是直接开口:“彭总。2个问题;第一:这架飞机到底是不是真的;第二,你们做出人工智能了?”

  彭康放下茶杯:“先解决第二个问题吧。星辰,出来和李将军聊聊天。”

  “好的主人。”

  旋即墙上的资料消失,星辰重新出现在墙上,笑吟吟的看着李将军:“请问李将军想问些什么?”

  李将军一时间有些语塞,沉默片刻后他问道:“这架飞机是不是真的?”

  星辰看向彭康:“主人,可以透露相关资料吗?”

  彭康点点头:“可以,介绍下吧。”

  听到这话,星辰又再度消失,墙上重新出现了更详细的一些数据参数和匹配的相关武器信息,以及操作信息。

  同时星辰还在一旁介绍:“如李将军所见,目前青鸾的设计工作已经全面完成。但是并没有投入实际生产。”

  “所以李将军不用担心真假,因为它不存在,所以你可以认为它是假的。但是它的建造又可以随时开始,所以你也可以认为它是真的。”

  一旁的副官也开口问道:“为什么会出现一级巡航速度和二级巡航速度这2个概念?”

  “因为主人已经设计完成了变循环发动机金翅1代(JC—1),一级巡航速度是它的常规工作速度,二级巡航速度则是变循环发动机开启全形态后的速度。”

  “但是在这一速度下,最大航时36小时的时间会缩短,所以才做了区分。”

  “你可能还会疑惑为什么会有一个加力全开速度,这是因为主人对现有变循环发动机做了优化升级,赋予了这款变循环发动机额外的能力。”

  “你可以把加力全开速度理解为潜能爆发,代价则是会加大发动机寿命消耗,但是并不限制加力飞行的时间。”

  “根据现有研究资料显示,加力全开速度下,飞机每飞行1分钟,发动机寿命减少5小时。目前这款发动机的设计全寿命周期为15000小时。”

  “而且这款发动机每隔3000飞行小时需要进行一次大修以保证稳定性。”

  副官又问出了一个问题:“为什么加力全开的状态下速度依然没有超过3马赫,按说这么先进的发动是完全可以达到这个速度的啊。”

  星辰则是立刻回答起来:“因为速度一旦达到3马赫,受限于现有的制造材料,机体寿命会大幅度降低;发动机大修还可以换装备用发动机,机体大修耽误的时间在战时十分珍贵。所以在主人设计时就考虑到了这方面的平衡。”

  “如果无视消耗和损失,青鸾最快能飞多块?”沉默良久的李将军突然开口问道。

  PS:感谢28386..大佬的打赏。今天先加更鲜花4000达到的4更,打赏的加更明天更新。今天依旧更新10章.

第四十七章 恐怖的变循环发动机

  听到这个问题,星辰的语调立刻换了个沮丧的语气:“抱歉,资料库中没有相关数据,这个问题我无法回答。”

  旋即所有人都看向彭康,这让正在安稳喝茶的彭康也愣住了,但是立刻他又反映了过来:“李将军,你说的无视损耗,是指不在乎机体的任何状态吗?”

  李将军点点头没说话。

  彭康伸出5根手指:“极限是5马赫,超过这个速度,无人机会在空中直接解体。”

  “星辰,无人机是不是只有机腹内的6个武器挂点?”

  了解这一数据后的李将军再度开口问道。

  这次星辰倒是给出了知道的答案:“常规形态是这样,但是左右机翼下方还各有5个武器挂点。需要说明的是一旦外挂武器,青鸾的隐身性就将遭到破坏。”

  听到这个消息,李将军看向彭康:“看来彭总考虑到了多任务形态啊。”

  彭康耸耸肩:“这也只是常规思维而已,当然是否选择外挂还得取决于用户自己。”

  听到这些介绍,李将军端起茶杯喝茶。

  但是从茶杯的抖动看出此时李将军的内心并不平静。

  “彭总你真是给我们开了眼界啊。”

  喝完茶后,李将军开口说道。

  彭康笑了笑:“所以我才说拒绝你们全军采购的提议。”

  “其实不仅仅是因为这架青鸾1无人机的原因,还因为在做完这架无人机的设计工作后,我们将会开始对暗龙1无人机进行迭代升级。”

  “你们也不想刚拿到手没多久的产品就落后了吧。”

  其实彭康没有说的是,他这架无人机,就是参考阿美莉卡现在正在研究的XQ-58结合自己脑海的知识进行的改变。

  只是发动机的知识则来自于自己的外星传承。

  听完彭康的话,李将军重重的点点头:“看来我们双方在信息沟通上还是存在问题。”

  “林大校,这么重要的信息你为什么没有报告给部队。”

  听到李将军的埋怨,林大校欲哭无泪。

  他满脸无奈的看着彭康。

  彭康则是摆摆手:“李将军你别怪他。这事还真不怨他。”

  “在前不久星辰刚诞生时,我就意识到只有超算才能发挥出它真正的作用。”

  “但是我们公司现在挣钱的来源只有部队和深城的工厂。”

  “工厂的情况你们查查就应该知道,现在已经昼夜不停的全力生产了,但是想做超算,还是远远不够。”

  “所以没办法,我才把这个主意打到了你们身上,所以才有了它的诞生。”

  听到彭康开玩笑似的语气,李将军顿时笑了起来:“你这小子,是不是不缺钱你还不会掏出这个宝贝?”

  彭康摇摇头:“不是,只是比我预想的早了几个月而已。”

  李将军点点头:“行,但是该签订的订单我们还是要继续签订的。哪怕就是暗龙1想全军装备,没有几年也是不可能的。”

  “所以这笔钱你还是会挣到的。但是包括航发在内的青鸾介绍资料包括你要给我一份。另外就是星辰这个人工智能的资料最好也能给我们一份。”

  听到这话,彭康摇摇头:“青鸾的资料在你们来之前就准备好了,你们可以带走。但是星辰就算了,这是我们公司最核心的机密。”

  “我们不会拿它商用,它未来的只能是辅助我管理公司和超算,并且全面接手未来的超算来帮助我们公司旗下各个实验室做研究。”

  李将军点点头:“你们这个发动机单卖吗?”

  听到这话,彭康眉头一挑:“AL31不满足J20的需求是吧?”

  李将军点点头:“对,新的涡扇发动机我们还在研究,但是目前进度还是太缓慢。”

  彭康沉默片刻后说道:“那你们可得做好心理准备,这玩意真不便宜。甚至青鸾无人机贵的一方面就是因为这个发动机。”

  “当然,它很值得,未来6代机也用得上它。只需要对它进行升级就行。”

  “而且,卖给你们的发动机,我们会做相关程序封印。”

  “程序封印?”

  听到这个新奇的概念,李将军一时间还有些不明白。

  彭康点点头:“程序封印,说白了就是通过程序做出限制,设定一个最大速度。”

  “这么做的目的是为了保护飞行员。不然飞机一旦真的进入高超音速状态,这么大的载荷,飞机内的飞行员根本受不了。”

  “现在地球上任何一个国家的抗荷服在这么大的飞行载荷面前就是个摆设,飞行员会因为头颅大量充血导致脑血管爆裂直接死在飞机里的。”

  “到时候恐怕就是机毁人亡的灾难。”.

第四十八章 从今天起,你们毕业了

  了解到这个信息的李将军没有在发表其他意见,点点头后轻声问道:“彭总,有没有大概的售价?”

  彭康感慨的说道:“知道为什么我们没有开工建造吗?”

  “为什么?”李将军疑惑的问道。

  彭康不禁苦笑起来:“光是发动机我们评估第一批次售价大概会在3500万美元,也就是2.2亿人民币左右。”

  “如果你们不要,生产设备的开模,厂房和生产线改造,至少得砸下去几十亿亿,造不起啊。”

  听到2.2亿的售价,李将军等人反而长出一口大气。

  .2亿的售价贵吗?单独这么看,确实很贵。

  但是你得横向比较,阿美莉卡的世界首款5代机上用的F119发动机,售价就将近3000万美元。

  星辰科技这领先一代的变循环发动机,第一批次报价2.2亿人民币,而且随着生产数量的增加,研发和生产成本还会逐步摊薄。

  所以售价往后反而会越来越低,这么一对比,还觉得贵吗?

  这简直是很便宜好吧!

  “不贵不贵,一点都不贵。你说2.2亿我可当真了啊,别到时候在变了。”

  仿佛怕是彭康后悔一般,李将军赶紧把话说死。

  彭康则是不屑的一笑:“你当我们是军工复合体呢,能干出运9只山羊要600万美元的事?”

  听到彭康的话,李将军等人哈哈大笑起来,对于阿美莉卡军工复合体的神奇操作,这些年他们也算是长见识了。

  而且彭康最得意的是这玩意根本没什么研发成本,他只是把脑子里的东西进行梳理,然后拿出来而已。

  但是如果真要生产,那才是真花钱的事。

  “彭总,这架无人机,你们考虑过出口吗?”情绪已经完全缓解的李将军也随口问道。

  听到这个问题,彭康果断的摇头:“这玩意是无法出口的,青鸾没有降级的可能性。”

  听到这个意外的回答,部队一方所有代表均楞在当场。

  李将军更是连忙开口问道:“为什么?”

  彭康双手一摊:“因为从航电、火控到机体设计,全部都是为了能发挥这台发动机的全部作用而设计。”

  “这台发动机你们肯定不会允许我们出口吧?”

  李将军肯定的点头:“这是肯定的,绝对不允许出口。但你们可以采购国内其他的发动机进行替代啊!”

  彭康笑着了笑:“那不就得了,发动机不让出口,换装其他发动机后这架无人机就彻底没办法起飞。”

  “想起飞我们就得把内部包括航电、飞控等系统全部进行重新设计,你觉得这样的无人机还是青鸾吗?”

  “要这么麻烦,我还不如重新设计一个外贸机型来的更简单。”

  听到彭康说完,李将军感叹的笑道:“你们这是为了这台发动机造了架无人机啊。”

  彭康听到这个结论后立刻摇摇头:“不,我们这是先确定飞机参数,然后研发的发动机。从需求出发,以始为终。”

  简单的商谈完,双方再次签订了军购协议。

  这次的部队相当大方,签订了将近45亿的订单。

  其中无人机10000架,机枪模块10000套,火箭弹模块5000套,无人机操作系统500套,暗箭火箭弹10000枚。

  送走部队的人员后,彭康立刻通过星辰给旗下的工厂下达了订单生产命令。

  与此同时,彭康也接到了导师刘茂实的电话。

首节 上一节 23/274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