遥控战舰探火星,你管这叫无人机 第240节

  二级巡航速度:2.8马赫

  加力全开速度:3.8马赫

  最大航程:4500km

  最大航时:36小时

  “` ¨这是针对你们之前的需求制定的舰载机版本。”

  “除了上述性能的变化,在前起落架进行了重塑,轮胎变更为2个,并且换了新型轮胎。”

  “整机应力和结构进行了重置。”

  彭康笑眯眯的说道。

  海军的李将军认认真真看完后赞不绝口:“不愧是星辰科技,整体性能比我们要求的更高。”

  很快他身后的一个将军发出了疑问:“彭总,发动机和陆基的青鸾不一样?”

  彭康不明所以:“对啊,你们要求载弹量比陆基的高啊,而且速度也比陆基的高。”

  “想做到这一点,必须用心的发动机,不是正常吗?”

  这时候空军的汪上将开口道:“那我们的青鸾能用这种发动机吗?”

  彭康没有急着回答,而是开口解释起来:“2代2型,是用燃油效率和航程换来的速度和推(得诺赵)力。”

  “从最大航程上就可以看出来,在整机结构没有大变的情况下,航程缩短这么多,就是因为使用了这种发动机的原因丙。”

  “所以你要问可不可以用,我的答复是可以。”

  “但是有没有必要,就看你们自己评估了。”

  汪将军听到彭康这么说就点点头没有在说话,但是在他心里显然已经放弃了刚才的想法。

  让空军的青鸾缩短航程,那和自杀没什么区别。

  机场保卫者这种小短腿可不是空军的追求。

  “彭总,性能上确实满足我们海军的要求,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但是价格呢?”

  萧老爷子目光紧紧的盯着彭康。

  彭康沉吟了片刻:“鉴于你们需求不多,所以价格不会低。”

  “飞机单价16.5亿,发动机单价4亿。”.

第三百九十三章 星辰火箭即将升空

  听到这个报价,在做的将军们立刻小声讨论了起来。

  萧将军敲了敲桌子:“都安静。”

  说完转头看向彭康:“彭总,贵了这么多?”

  “陆基版本的青鸾才12亿啊。”

  彭康点头承认了这一点:“舰载版本本身就会比陆基版本贵这是常识。”

  “但是贵在哪里,其实也是看各家的方案。”

  “就我们来说,发动机首先就会更贵。”

  “其次,为了应对战机落地时带来的强大冲击力,起落架,整机龙骨全部进行了加强。”

  “为了应对航母阻拦索拦截飞机时巨大的斥力,战机尾部同样进行了强化。”

  “所用的金属全部都是星辰科技最好的金属。”

  “最后,哪怕是各位看见的轮胎,也并不是增加轮胎个数这么简单。”

  “这个轮胎,是用的我们最新科技制造的。”

  “一个轮胎的价格就足以换一辆市面上常见的豪车。”

  “最重要的是,你们的采购量不如陆基的那么大的量,所以价格不会低。”

  彭康说完后场面顿时安静了下来,虽然彭康说的是实情,但是这个197价格还是有些超出部队领导们的意料。

  毕竟现在他们用的4代舰载机,价格也就比陆基的贵了1个多亿,但是没想到升级成五代机,会贵这么多。

  这个差价,已经是贵出了一架飞鲨的价格。

  要知道飞鲨也才4亿多啊。

  “哎,贵就贵吧,这个性能也值这个价了。”

  萧老爷子只能是无奈的叹了一口气。

  其他人闻言也沉默的点点头。

  对于星辰科技,接触这么久在座的其实也都明白,这个价格并不高。

  它的性能和能力,是值这个价的。

  更何况其他国家想要有这样的飞机都还做不到。

  对于他们而言,虽然这个价格超出了预计,但是也没办法。

  东西摆在这里,在生产出验证机之后军需后勤部肯定会就采购进行考察和核验。

  以往在这方面星辰科技从没出过问题。

  那就意味着,这个东西造价确实高。

  看着在场一众领导的神色,彭康默不作声。

  最终萧老爷子排版做出了决定:“就按照之前的采购(accg)计划走,该采购的采购。”

  “贵也就贵了,东西好就行。”

  彭康笑着站了起来:“好,那就这么定了。”

  “该开工的我们也就开工了。”

  “生产还需要大量的时间。”

  会议结束后,部队一行人就离开了西北研究所。

  彭康则是一直待在西北研究所忙着各种实验。

  当时间来到8月,距离第一次发射时间越来越近,彭康接到的电话也越来越多。

  有上级主管部门的,部队的,公安部门的,甚至庐州市政府都打来了电话。

  再一次挂断电话后,彭康把电话丢在桌子上朝着林大校吐槽道:“你看看,这才10号,今天都接到多少电话了。”

  “现在手机都是烫的,怎么华唯散热也这么差。”

  “不行,找机会得和余大嘴说道说道,别只顾着天天满世界喷人。”

  “好好研究研究手机才是正事。”

  看着彭康恼怒的样子,林大校哈哈大笑:“你怪别人手机干什么!”

  “也不看看你一早上接了多少电话。”

  “咱们喝茶这一个小时,你电话都没停过你怨谁。”

  “哎!”

  彭康无奈的叹了口气。

  林大校也正色起来:“都是关心星辰火箭的?”

  彭康点点头:“对,但其实发射我并不担心。”

  林大校闻言放下茶杯,递给彭康一根烟:“是担心回收?”

  彭康接过香烟:“对,对于我们来说回收才是正事。”

  “这关系到我们后续的计划是否能够顺利进行。”

  “这也是我们一直严格封锁消息的原因。”

  “现在全球除了我们,也就太空探索公司在研究回收技术,但是谁好谁坏现在都说不准。”

  “毕竟我们两家的目标不一样。”

  “但是从你们开始试验的那一刻,这个消息你们就瞒不住了啊。”

  林大校也有这担忧。

  “瞒不住就瞒不住,回收技术的核心是发动机控制技术和定位技术。”

  “其实也不是什么高精尖的技术。”

  “这种技术也不存在垄断的可能性,我们重视的原因你也应该清楚。”

  “后续多少任务都是依靠这个技术降低成本啊。”

  “现在这个技术没有验证,我们备用发动机也没办法造,一步卡就步步卡啊。”

  彭康揉了揉太阳穴,现在进度这块确实让他有些头疼。

  “备用发动机?”

  林大校有些疑惑。

  彭康点点头:“对,如果回收验证没问题,那就是备用发动机开工。”

  “到时候制造3组发动机,一组上天,一组总装,一组在厂房清理翻新。”

  “这样效率最高。”

  林大校瞬间明了:“和航母一样呗。”

  “一艘部署,一艘修整,一艘大修。”

  “始终保证一艘随时可以动用,必要时两艘上场。”

  彭康看了一眼手表,随即站了起来:“走吧,时间差不多了,他们也准备的差不多了,咱们也该出发了。”

  林大校也跟着站了起来。

  旋即两人走出办公室,在秘书处的范莺莺看见彭康走了出来,赶紧带着众人跟上。

  很快,众人便坐上了专机。

  “彭总,后面的同事们已经把资料准备好了。”

  “现在三地协同已经完成。”

  “只差我们西北研究所的航天指挥中心和酒泉指挥中心进行数据互通了。”

  看了一眼平板上的进度后范莺莺开始了汇报。

  彭康点点头:“行,那等我们一会到了就立刻开始协同。”

  “发射时间是16号,还有几天时间足够我们调整。”

  “提前和他们沟通好了吗,未来几天我们都要住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了。”

首节 上一节 240/274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