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定降落坐标已核实。”
“降落轨道已回传所有指挥中心,数据同步已完成!”
“所有动力参数已经调节完毕。”
听到星辰说出这句话,坐在2号指挥大厅总指挥席旁边的彭康请不自主的坐直了身体。
“开始系统同步,所有动力参数上传三级火箭数据中心。”
随着江总师说出这句话,在一旁的工作人员立刻开始了工作。
“系统同步完成!”
“参数同步完成!”
“开始检测发动机状态!”
“开始检测三级火箭状态!”
随着工作人员报出进度,大屏幕上,显示着3级火箭的缩略图下方立刻出现一条弧线。
此刻不需要解说也可以一眼看出这就是预定的降落轨迹和最终降落点。
与此同时,在三级火箭外部的实时监控画面里,也看见从火箭体内伸出辅助舵面。
随着高度的降低,舵面开始了自动调节。
每当周围的舵面有轻微的摆动,火箭位置就发生了轻微的变化。
但是总体而言,显示实际降落轨道的红色曲线和预定的绿色曲线高度重合。
“距离地面高度8000米,动力调节开启。”
“距离地面高度5000米,辅助动力开机。”
“距离地面高度3000米,所有动力全开!”
“2500米!”
“2000米!”
随着高度进入倒计197时,众人明显可以通过三级火箭周围的实时监控画面看到地面已经开始出现。
那是一片绿色的海洋,一片位于我国北部边疆的草原。
“300米,主动力功率降低,辅助动力功率加大!”
“200米,主动力关闭,辅助动力全开。”
“100米。”
“90米。”
“20米。”
“10米。”
“轰~~~~”
随着一阵轰鸣传来,整个画面也被沙尘所笼罩。
但是此刻指挥大厅又传来星辰的声音:“三级火箭已成功回收,实际降落点与预定降落点相差8.63米。”
“冷却系统已开启,请回收人员15分钟后开启回收程序。”
当星辰汇报完这句话,整个2号会议室所有人一下子全都蹦了起来,开始欢呼和拥抱。
而彭康则是笑着走到最后一排,和坐在观察席的老一辈航天人沟通。
“彭总,你们真了不起,这些年轻人真的了不起。”
“航天事业交到你们手里,我们这些老家伙彻底放心了。”
为首的一个老者,双眼通红的说道。
布满褶皱的双手紧紧握着彭康的双手,一字一句哽咽着说着了这番话。
周围所有人都听出了其中的欣慰和兴奋.
第三百九十七章 火箭发射完美成功
彭康赶紧谦虚的笑道:“您老可别这么说。”
“航天系统不同于一般的系统,你们这些老前辈还要盯着我们这些晚辈。”
“家有一老如有一宝,你们的经验对我们来说十分重要。”
另一个老者也上前激动的与彭康握手:“接下来是2级的回收吗?”
彭康点点头:“是。但是已经没什么问题了。”
“只要3级顺利回收,就代表整套回收系统和流程不存在问题。”
“往后只要不是硬件问题就不用担心了。”
听到彭康的话,周围一群老者欣慰的点点头。
号指挥大厅里,简短的庆祝完成后所有人又紧张的投入接下来的工作。
因为距离二级火箭分离已经不远了。
号指挥中心,当火箭飞出大气层时,二级火箭也开始了分离。
但是此刻,连彭康在内一群老者也走进1号指挥中心。
因为接下来的一箭多星放飞是最重要的事情。
也是此行发射的核心任务。
“火箭抵达预定轨道,整流罩开启。”
经过漫长时间的等待,指挥中心里再次传来监控人员的声音。
“整流罩已开启。”
“1级火箭准备分解,推送平台准备!”
随着总指挥一声令下,实时监控画面里,1级火箭的体外覆盖开始有序脱落。
而整个1号火箭内部也呈现在大屏幕上。
内部是一个巨大的像是货柜的结构。
在推送系统启动后,一个个卫星开始被推送出去。
所有卫星在被推送出去后,开始有序的展开太阳能帆调整姿态入轨。
整个过程大概持续了30多分钟。
最终当所有卫星被全部推送出去后,指挥室响起了总指挥的声音:“一级火箭功率全开。”
“是,功率已全开¨ˇ 。”
“报告,墨子号卫星入轨正常。”
“姿态控制正常。”
“太阳能帆展开正常。”
“信号回传正常。”
“墨子号已上线!”
随着最后一个汇报声响起,整个会议室内响起一阵热烈的鼓掌声。
本次火箭发射至此,前期工作已经全部完成。
后面的内容已经不适合直播了,所以到这里为止,央台的直播团队就被有礼貌的请出了指挥中心。
“彭总,一级火箭为什么没有返回大气层坠落?”
等直播团队都走后,观众席内,坐在彭康身边的一个老者疑惑的问道。
“很简单,我们不能让它回来。”
“它的身上有太多机密,直播看起来没什么问题。”
“但是如果在返回大气层的过程中燃烧不充分留下什么的话,情报可能就会泄漏。”
“哪怕是我们,也很难做到100%打捞。”
“所以与其费钱费力的打捞,不如让它飞向深空。”
“当其内部的燃料达到我们设定的预定值,它会自动在太空深处爆炸,彻底的进行无害化处理。”
“只有让这些碎片飘向未知的宇宙,才最保险。”
“起码相比地球人,我更宁愿让外星人得到星辰1号的碎片。”
听到彭康玩笑似的回答,所有老者都哈哈大笑起来。
“确实,你们的考虑是对的。”
“别的不说,这次一箭多星的推送技术,我就看不懂。”
其中一个老者说道。
另一个老者也开口道:“我搞了一辈子火箭动力,光是听你们对于动力系统的控制,恐怕就不简单吧?”
彭康点点头承认了这一点:“星辰1号的核心动力系统是我们最新研制的。”
“我们内部命名为同轴共振高压射流喷射系统。”
“为了让我们的发动机达到重复多次使用的目的,耐久和稳定是核心指标。”
“但是因为泰勒不稳定性的原因,液氧和液态甲烷这两种密度不同的流体之间的界面不稳定非常大。”
“不稳定性发生的前提就是在重力场中较重的流体位于较轻的流体的上方。”
“液氧和液态甲烷明显符合这个特征。”
“而加速作用造成推进剂在燃料管路中会出现汽蚀现象,汽蚀后的气泡就会诱发可压缩泰勒不稳定性。”
“除此以外,切向速度梯度和法向加速度本质上都会在流体界面上产生扰动波。”
“这又会引发湍流不稳定性。”
“这两种不稳定性是现在限制各国出现大推力火箭发动机的根本原因。”
“大毛上世纪出现的N1火力是并联30台发动机接着这个问题,这是不计成本的解决方式,我们根本不做考虑。”
“` ¨所以为了克服这两种不稳定性,我们才研制了同轴共振高压射流喷射系统。”
“至于其工作原理和内部构造,各位如果有兴趣,可以去星辰科技我们多多交流。”
听到彭康这么说,在场众人也明白了彭康的意思。
有些话,彭康可以说,可以讲。
就比如刚才讲到的那两种不稳定性,凡是研究火箭动力的,都会遇到,所以可以说。
但是关于同轴共振高压射流喷射系统这个系统本身,恐怕除了名字,剩下的他们都不能听,彭康也不能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