遥控战舰探火星,你管这叫无人机 第254节

  要知道上次国家融资的3万亿中可是搭配了超过50%的固定资产。

  这次融资起码也得超过这个数,说实话他们7000亿美元的资金规模能拿出多少现金都还是个问号.

第四百一十二章 世界最大单口径射电望远镜落成

  见彭康这么问,二元老指了指文件:“他们可没资格要10%。”

  “具体的得谈,但是我心里的想法是不超过3%,而且必须是财务性投资。”

  “当然,想拿到这个股份他们要付出的可不少。”

  “这其中最主要的就是你们是否接受这种性质的投资。”

  彭康低头翻看了文件,基本上就是关于公共投资基金的介绍和投资申请。

  想了几秒钟后彭康轻松的笑道:“都行,他们是为了石油枯竭后国家有其他的财政收入。”

  “这几年他们无论是在国内还是国外,都有投资的手笔。”

  “想投也行,就像您说的,必须是财务投资,并且董事会席位不给。”

  “我们董事会谈的全是公司机密,贸然加进来一个外国人,我们瞒着也不好,不瞒着更不好。”

  “而且作为交换条件,我们的产品得无条件进入中东。”

  “至于股份,就按您说的办,我也确实担心多了他们拿不出来。”

  “这些年卖油的钱他们可挥霍了不少,还剩下多少就只有他们自己心里有数了。”

  二元老浅笑了一下点点头:“行,你们的需求我知道了,剩下的国家去谈。”

  “行了,那今天就先到这,我先走了。”

  “后面你这边也没事了,不会在有人找你们了,可以回去了。”

  二元老说完后就起身离开。

  送走二元老后,彭康也搭乘专机回到了西北研究所,再次投身进入星辰未来实验室。

  这一忙碌,就是大半个月的时间,再次打断他研究的事情,是一封邀请函。

  当然,能送到彭康手里的,肯定不是一般的邀请函。

  是9月25日世界最大单口径射电望远镜—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在黔省落成的落成礼邀请函。

  看到手上的这封邀请函,彭康感叹不已:“总算是建好了¨ˇ 。”

  其实这个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对于星辰科技而言,也非常重要。

  因为星辰科技不仅仅需要用它来观测地外天体,还需要用它来制作星图。

  星图的主要坐标点就是脉冲星。

  而能捕捉脉冲星的就是折扣直径500米的大锅:FAST。

  月24日,彭康便搭乘专机抵达了黔省。

  当天下午,就有转车直接把彭康接到了平塘县克度镇。

  次日上午,彭康参加了落成典礼。

  对外宣传是这个单口径射电望远镜用到了星辰科技提供的金属。

  事实也区是如此,仅圈梁、索网和6座支撑馈源舱的高塔就用掉10000多吨钢材。

  这里面很多核心连接部位的刚才都用的是第一代碳分子多晶钛合金。

  但是外界并不知道的是这个单口径射电望远镜的内部系统,也是星辰科技提供的。

  原本是要用其他系统的,但是后来换成了星辰软件为它量身打造的系统。

  走完过场后,彭康和主要人员来到一间会议室。

  因为真正的控制和监测中心并不在这里,况且这么一个喀斯特洼坑也没办法建立真正的控制和监测中心。

  “彭总,这台单口径射电望远镜到今天是终于落成了。”

  “后续除了我们使用以外,还会接受社会各个单位的申请。”

  “不知道星辰科技有没有使用的需求?”

  彭康本来想拒绝的,可是一细想,又答应了下来。

  “有的,后续我们也会提出申请。”

  “不过我们也有自己的观测任务,为了不和现在任务重复,我有一个小小的请求。”

  见彭康说的委婉,华科院的领导笑着说道:“单说无妨。”

  “就是未来如果有脉冲星的数据,我们需要你们同步给我们。”

  说着,他就把自己构想的星图的概念说了出来。

  华科院领导听完满脸佩服:“不愧是星辰科技,现在想的就这么远。”

  “已经想到了宇宙地图上去了。”

  彭康摇摇头:“没那么简单的。”

  “研究天体物理的都知道,每一颗脉冲星都有自己独特的脉冲信号。”

  “想把一颗脉冲星所有的信息通过系统转化成一个独一无二的身份识别码是非常难的事情。”

  “这不仅需要大量的数据做统计分析,还要考虑到所有脉冲星的情况,并且为未来随时进行修正和扩充做准备。”

  “人的身份证号重复了还好,查出谁是假的谁是真的就可以解决了。”

  “` ¨可是要是宇宙中的脉冲星身份识别码重复了,轻则系统崩溃,重则是未来我们的宇宙飞船会迷失在宇宙深处。”

  “所以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华科院领导点点头:“可以,这个你们申请一下就可以,这种信息不会有阻碍,应该很快就会审批通过。”

  “不过我很好奇的是你们会进行什么样的观测任务。”

  彭康想了一下,说出了一些内容:“对宇宙中的星际分子、中性氢等等进行观测和调查。”

  “表面上看这些都有助于揭开宇宙形成以及生命诞生的秘密。”

  “但是实际上我们根据大致分布和活跃程度就可以判断哪个区域会出现可能诞生生命的星球。”

  “毕竟我们探索外太空是必须要找到地方落脚的,但是鉴于人类对生态环境的苛刻要求,显然绝大多(得诺赵)数星球都不适合长期驻扎。”

  “毕竟改造一颗星球的成本太高了,而且技术要求也很高,现在我们可达不到。”

  “所以在宇宙中找到类地行星对我们来说很关键。”

  而彭康没说的是他们还要用FAST来观察地球与脉冲星之间的时空弯曲。

  这样的话不仅可以探测并了解到更多引力波的信息,更关键的是这是未来研发时空曲速引擎的第一步。

  时空曲速引擎,也就是一些科幻作品中所描述的曲率引擎,其速度可以达到光速的1%。

  在每秒30万公里的速度下,1%也是相当恐怖的。

  根据彭康现在的技术积累来看,研究时空曲速引擎的第一步,就是掌握宇宙引力波变动规律丙。

  而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彭康不得不提前准备.

第四百一十三章 人工智能的天和核心舱

  从黔省回到西北研究所,彭康屁股还没坐热乎,航天科工集团就来人了。

  见到彭康的第一句话就让彭康十分意外:“彭总,你们能不能尽快发射?”

  原本还安稳泡茶的彭康闻言顿时放下水壶:“为什么?”

  是的,彭康倒不是特别意外,自从墨子号改用星辰1号发射,他就知道航天的变动会越来越大。

  只是没想到变化会这么快,所以他需要一个理由。

  因为现在时间已经9月底,按照原计划的发射时间是10月17号。

  现在对方想让星辰科技尽快发射,可这个尽快也是要时间限制的。

  上次回收回来后经过检查就已经投入总装了。

  只是在彭康原本的计划里,这是为星辰航天自己未来的卫星网络组装的。

  “我们10月17号的载人航天已经定了,会与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进行自动对接。”

  “原本的目的是为了未来搭建自己的载人空间站。”

  “在我们的规划里,首先要建造的就是天和核心舱。”

  航天科工集团的领导开始讲述他们的计划。

  彭康默默的点头。

  对于这个计划他也知道,原计划天和核心舱是在21年4月份上天的。

  那时候可谓是全国都欢欣鼓舞,因为华国人终于有了自己的空间站,再也不用被阿美莉卡排挤。

  “但其实外界不知道的是,天和核心舱我们很早就开始了,在启动这个计划时就开始了研制。”

  “原计划是在2021年把天和核心舱送入太空。”

  听到这里,彭康算是听出了门道:“所以天和你们现在已经开始研制了?”

  航天科工领导笑着摇摇头:“不,其实已经快完成了。”

  彭康往沙发后面一靠,想了一会后问道:“我们星辰火箭倒是在总装,可是你要尽快.....”

  “这么说吧,尽快这个词很模糊,十天半个月是尽快,一年半载也是尽快。”

  “所以你得给我们一个具体的时间。”

  “更关键的是,我们第二批卫星还在制造呢,卫星都没有,我发射什么啊?”

  航天科工领导从包中掏出(accg)一个硬盘,彭康接过来与电脑连接后就让星辰播放其中的资料。

  随即,天和核心舱的设计图就出现在巨大的屏幕里。

  舱体总长16.6米。

  最大直径4.2米。

  起飞质量22.5吨。

  整个动力配置由4台轨控发动机、22台姿控发动机、4台霍尔电推进发动机组成。

  “天和核心舱由节点舱、小柱段、大柱段、后端通道及资源舱组成。”

  “舱内安装3个科学实验机柜和1个应用任务公用支持机柜。”

  “舱外预留载荷挂点,配置了大机械臂。”

  “并且配备3个对接口和2个停泊口。”

  航天科工领导站起来开始对着天和核心舱进行了讲解。

  “节点仓配备对接口、出舱口和停泊口。”

  “小柱段配备可收拢太阳翼、定向天线、机械臂和力矩陀螺。”

首节 上一节 254/274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