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霸的黑科技面板 第68节

  杜雪对于钱益的回答还是满意的,事实上在她看来,这一次邀请钱益前往,大概率也只是让他长长见识,参与一些最基础的打杂工作,毕竟,这个项目的难度之高,专业性之强,是非常罕见的。

  这个项目是华国航天部和冶金部共同牵头的,事关国家战略的国家级项目,要不是曾院士亲自出面推荐,杭电的本科生根本就连实验基地都没资格进去。

  “钱益,我们这一次的项目是属于全国范围内饱和式研发的,所以实验室的人员大家压力都很大,整个项目的节奏也非常快。所以,你如果真的想要参与项目,跟着学习,一定要拿出积极的态度,眼里面要有活。不然,那些前辈可没有多少的精力和耐心来带你。”

  杜雪提前给钱益打了一个预防针,也给钱益提个醒,别到时候因为被忽视而消极,退缩。

  大概介绍了下,杜雪不再多说,一路上沉默的到了实验基地。

  由于这个项目的重要性,本次的实验室是设立在非常偏远的西湖西侧后山,远离市区,这块区域前身是秘密基地。

  快到了的时候,杜雪才又开口:

  “我们的实验室建筑深达地下26米,可以防核弹,以及常规武器的攻击。整个选址也是在百年树木掩映之中,内部结构非常复杂,有着四栋独立别墅,含地下指挥中心,通风机房等...”

  显然,杜雪第一次来实验室的时候也是被震撼过,所以这一次也给钱益介绍了一下。

  听着杜雪的介绍,钱益同样印象深刻,不愧是国家级的实验室,这种战略意义的项目,确实和自己在私营的科技公司不一样,有一种肃穆,庄严之感。

  到了基地入口的时候,还要进行授权才可以进入核心区域。

  “钱益,等一会带你见一见实验室成员后,你要跟着我去签一下保密协议,同时,采集下身份信息,领一下门禁卡。记住,我们的实验室,除了允许你过去的地方,其余地方严禁涉足。”

  杜雪给钱益介绍了下规则。

  两个人走在百年树木围绕的实验基地,整个环境非常清幽,静谧,有种与世隔绝的感觉。

  杜雪带着钱益来到了其中一所别墅,这间别墅是临时的地上指挥所,也是几个小组一起碰头例会的地方。

  钱益进来之后,曾兵院士和其余的十几个研究人员已经开了一会例会。

  曾兵示意杜雪和钱益先入座,继续开会。

  在座的研究人员们,对于新来的钱益只是淡淡的扫了一眼,全部都集中精神到了会议上,有一种科研人员特有的淡漠和严肃。

  钱益倒也安静的坐了下来,静静的听起了他们的会议。

  “单晶合金材料技术组,汇报下你们这一周的进度和难点...”

  “定向凝固技术组,汇报下最新工艺的研究进度...”

  “精密铸造工艺组,陶瓷模壳的进展如何...”

  “冷却结构设计组,双壁结构增强散热方案有没有新的进展...”

  ...

  ...

  内部科研会议上,曾兵完全没有了在外公开时候的亲和形象,严肃,犀利,甚至不时因为一些小问题,爆发雷霆大怒!

  “同志们,我们的项目时间不等人啊,再过一个月,商务部那边,又要就单晶叶片定向凝固炉技术和米国GE、日耳曼西门子谈判了。要是我们还是无法实现技术突破,那么只能够被迫签下高溢价的合同,甚至面对技术的禁运,只能够曲线去进口二手设备,这对于我们的重型燃机,航空发动机的国产化是致命的。”

  “前几天,我已经和国内另外几个实验室进行过交流了,即便我们已经饱和式研发,但是进度依旧不理想。所以,我希望大家不仅仅是努力,而是竭尽全力!”

  “不仅仅是单晶叶片定向凝固炉技术,上个月,欧米企业落落,普惠,已经对双层壁超冷气单晶叶片进行垄断,我们需要支付高额的专利费,超十亿美元啊!”

  曾院士有些痛心疾首,这个项目压在所有的华国科研人员的心头,已经多少年了。一年又一年,技术迟迟无法突破,而欧米卡脖子,专利壁垒,高昂专利费,各种手段越来越强硬。

  曾院士想到这段时间的进度,差点一口喘不上来。

  负责叶片冷却结构设计的组长朱金亮,有些急切的问道:

  “曾院士,前段时间魔都实验室那边的新结构,测试怎么样了,有没有进展?”

  虽然是饱和式研发互相竞争关系,但是放在家国大义面前,朱博士根本不在意哪个团队最终获得成果,他只想要突破外国的垄断。

  曾院士摇了摇头,叹了口气:

  “刘教授那边的全新方案,冷却效率依旧只有国外同类产品的百分之四十。发动机推重比米国落后一代的还要差许多。国外落后一代的推重比10,刘教授最新的方案实验下来,只有7出头。”

  听到曾院士的话,朱博士垂头丧气,果然,还是失败了。只是,他率领的团队依旧没有头绪,甚至不如刘教授那边的成果。

  按照朱博士的思路,想要提高冷却效率,最关键的还是数学建模上,需要精确的预测叶片疲劳寿命,才能够优化冷却结构,只是这里面涉及到太多的应用数学知识,难度非常高。

第111章 初步获得认可(求订阅)

  各个小组都汇报了一遍,曾院士才停止了会议。

  “今天的例会就到这里。接下来,我给大家介绍一个新同志,也是我从杭电数院特别邀请过来的数学天才。”

  曾院士在介绍钱益的时候,脸色才稍稍的缓和:“钱益,你过来。”

  在场的这些技术专家们,这才正式的观察钱益。

  曾院士对于钱益的才华是非常欣赏的:“你们别看钱益才大二,但是他在数学上面的造诣还是很深的。我最初认识他的时候是在高教社杯上面,他带着团队三天时间就完成了高效的数学建模,还融合了物理学,热力学,工程学等多学科的知识,最终得出的高温作业服的最佳厚度,和我们实验室经过几十轮得出的最优解一模一样。”

  “所以说,在应用数学和工程交叉学科领域,钱益是非常有天赋和潜力的。这一次,我将他邀请过来,也是作为数学建模专家角色,加入我们的项目组。”

  曾院士不吝啬对于钱益的夸奖。

  只是,对于在场的这些顶级科研天才来说,一个高教社杯可算不上什么。而且,这一次他们研究的可是比高温作业服难度高了万倍的单晶合金涡轮叶片技术。

  他们看到的也只是钱益尚可的潜力和天赋,但是毕竟还是太年轻了,在这种高专业度的项目上,究竟能不能做出贡献,还是有疑虑的。

  朱金亮作为帝都北航的博士,毕业于帝都中科大少年班,曾经的奥林匹克数学竞赛的金牌得主,在热力学,流体力学方面造诣很深,也是本次杭城项目组被寄予厚望的组长之一。

  朱博士直接问道:

  “钱益,那你有没有在核心期刊上发表过热力学,流体力学方面的论文。”

  朱博士很看重科研经验,钱益摇了摇头,这方面他还真的没有深入研究过。

  朱博士又问道:“那我再问,你有没有参与过热力学,流体力学方面的科研项目。至少省重点工程。”

  本次的项目可不是学校里的数学建模比赛,是实打实的国家级项目,时间非常宝贵,他可不想让一个对于热力学和流体力学一点都不懂的菜鸟,虽然也能够参与数学建模工作,但是其中交叉领域的细节,沟通成本太大。

  “朱博士,很抱歉,我也没有加入过相关的科研项目。不过,对于热力学和流体力学我还是有所涉猎的...”

  钱益还没有说完,朱博士直接打断。

  “钱益,非常抱歉。我们冷却结构设计组,不需要你这样毫无经验的组员。”

  曾院士对于这样的局面,一点也不意外。能够加入这种级别的项目的小组负责人,哪个不是心高气傲,哪个不是眼高于顶,钱益目前展现出来的的确还不够。

  只是,曾院士没有介入,毕竟,想要让这些技术人员心服口服的接纳和认可钱益,还是要靠他自己的表现。

  这里是科研机构,不是人情世故的地方,而且,这个项目不是那种可以来镀金的,事关国家的战略。

  铁面无情,这也是曾院士欣赏朱金亮,并让他担任一个小组组长的原因之一。

  曾院士也很想知道钱益会如何去应对。

  定向凝固技术组的组长,姚博士紧随其后,开始考验钱益的基本功。

  “钱益,你对于晶体生长模拟,有所了解么。有没参加过单晶生长方向,温度梯度,杂晶形成风险相关的研究?”

  钱益也是第一次参与这种级别的研究,心里面也是感慨,果然这个国家级的课题,涉及的学科太复杂了,需要了解的技术工艺更是特别深入,想要成为数学建模的成员,除了数学本身,对于这些交叉学科必须要有所了解才可以。

  钱益自然是没有深入了解过,但是,可以借着这一次的机会,全部掌握一番。在系统的去梳理和完善铼合金单晶+空心冷却全链条技术。

  “姚组长,不好意思,我也没有加入过相关的课题研究。但是,在晶体学方面我有所涉猎。”

  姚博士皱了皱眉头,钱益的这个回答,让她有些不太满意。之前朱博士的问题,他也没参加过,却又有所涉猎。

  这不就是典型的夸夸其谈,纸上谈兵?

  姚博士面色不悦,只是还没等她拒绝,钱益反而反客为主了。

  “各位研究组的组长,我刚才也旁听了一会你们的例会。对于这单晶合金涡轮叶片的各项关键技术,我确实都缺少了解。但是,既然来了这里,我肯定也想要融入团队,做出我的贡献。”

  “曾院士推荐我过来,自然是有他的道理。我承认在这些交叉学科上面,我只是略有涉猎,但是做科研么,本来就是从无到有的去攻克难关。我想说,请各位组长给我一周的时间,这一周内,我会快速的去掌握这些交叉学科的基础知识,尽快的满足参与到数学建模工作基本条件。”

  “既然来了这里,大家的目的是一致的,就是为了早日的完成项目,为我们国家的战略做出贡献。所以,我也不妄自菲薄,在这里毛遂自荐一下。”

  “在过去几个月内,同样是从无到有,我参与了华耀科技和360科技的两个项目,完成了密码学,数论,无线通信技术等交叉学科的几个关键技术的攻关。同时,也在AI大模型领域,通过优化算法,更新了两个全新的注意力机制的模块...”

  “说这些就是希望,各位前辈能够给我一个机会,接下来一周,能够跟着各位一起参与研究,我就一旁学习,观摩,不会影响各位的进度的。”

  “我刚才听了下,梳理了一番,我们本次项目面对的几个需要进行数学建模的是:”

  “一,晶体生长模拟。二,热力学——流体耦合仿真。三,微观组织模拟。四,结构力学分析。五,机器学习优化。”

  “这其中,我个人在机器学习,机构力学分析方面还是有些想法和基础的。所以,我想要多花些时间,去扎实下基本功,同步的开始构思相关的数学优化模型的构建。”

  三级数学思维,以及物理学,计算机学等多学科的掌握,让钱益虽然还没有具体到细节,但是在大方向上的分析和判断还是非常准确的。

  听完钱益的思路之后,几个小组的组长都是有些意外。

  这个年轻人的反应能力,思维能力,以及总结能力都是顶尖的。而且,能够总结出这几个核心难点,看来的确是对于多学科都有所涉猎。

  最最关键的是,他的积极态度,自信和冲劲,赢得了大家的初步认同。

  朱博士率先表态:“钱益,我们组的确需要有人配合力学数据的整理和汇总工作,那你就先来我们组负责这部分的内容。后续,随着你的深入,调整相关的工作任务。”

  姚博士同样点了点头:“钱益,我们组也需要有人记录和统计单晶各阶段的数据和相关电镜照片。”

  另外几个组同样给了钱益加入小组的机会,给他一个从无到有的环境。

  按照每个小组的工作量,钱益每个小组安排两个小时,还是能够应付完成的。

  曾兵对于钱益的表现很满意,他也很期待一周之后,钱益的答卷。

第112章 全面超越欧米主流工艺

  米国GE总部。

  日耳曼西门子的副总裁克罗斯,正在和CE的副总裁邓肯,正在一起开一个高层会议。

  克罗斯和邓肯各自老神在在的靠在大沙发上,身旁的金发秘书给他们各自点燃递上雪茄。

  “据了解他们组建了一个联合研究课题,想要完成技术突破,看来是要给他们一点教训。”

  克罗斯显然有着庞大的情报网络:

  “呵呵,真是贼心不死。他们以为单晶叶片的技术是这么好突破的?”

  “而且,定向凝固炉技术,空心冷却结构技术的专利都在我们手中。他们还想要自研,真是可笑。”

  “看来我们需要给他们一些惩罚了。接下来和他们谈判的时候,提高百分之三百的专利费。如果敢有一丝反对,直接实施三年的技术禁运。”

  克罗斯太了解那边了,为了顾全大局,只能够乖乖的跑过来赔礼道歉,给钱引进技术。

  毕竟,单晶涡轮叶片关乎燃气轮机和航空发动机的核心,一旦实施禁运,他们的最新型号的那些发动机,航天项目只能够因为叶片断裂而被迫延迟列装。

  这可是一条产业链,和支付这些高昂的专利费相比,被迫延迟的损失更大。而且,关乎很多战略层面的部署,可谓牵一发而动全身。

  克罗斯他们敢禁运,但是华国那边可不能停下那么庞大的产业链。

  这也是克罗斯和邓肯的底气所在。

  “这一次,一定要将他们给敲疼了,才不会生起另起炉灶的念头。等接下来的商务谈判之后,直接让他们从上到下,下达解散联合自研的项目。”

  克罗斯对于自己的技术非常自信,以华国那些废物数学家,物理学家的水平,再给他们十年都没可能突破技术封锁。

  “全球相关领域的最顶级专家全都在我们欧米的实验室里面。华国那边的相关科技都是落后几代的,就算是他们全国范围内,多个实验室饱和式研发都没有突破的可能。”

  “而且,这一次我们要在相关的协议里面增加条款,如果他们敢首鼠两端,搞自研,那就直接卡脖子,实行禁运,让他们自己内部去掐灭这个自研的念头。”

  “单晶叶片技术,只有我们高高在上的欧米国家赏赐,他们才能够拿着用。否则,不能够,也没资格想要自研替代。”

首节 上一节 68/114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