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两天、三天悄然流逝。
陈世元和沙孟海并肩作战!
在这段密集的创作期中。
两人的身形都明显消瘦了许多。
沙孟海的脸上颧骨突出,眼眶深陷。
活脱脱像一只精瘦的猴子。
每当他摸着自己日益突出的颧骨。
总会苦笑着摇头。
心中涌起一股哀怨。
“六百块,这钱也真难挣啊!”
陈世元也没好到哪儿去。
眼中布满了血丝。
胡茬子也越长越长。
但他的眼神却异常坚定!
一股不屈的心气在支撑着他。
终于,艰难地熬到了第七天。
当最后一个句号落在纸上时。
陈世元长长地呼出了一口气。
仿佛要将这七日来的疲惫与压力!
都随着这口气呼出体外。
抬头看了看窗外的天空。
只觉得那片蔚蓝比以往任何时候!
都要更加明亮、更加宽广。
“完成了。”
轻声说道,声音中透露出一丝难以掩饰的欣喜。
沙孟海也放下了手中的笔。
活动了一下僵硬的手指。
脸上露出了一丝笑容。
“是啊,终于完成了。”
一零零1671055
一部百万字的《雪中》,七天内完成。
平均每天写下十多万字。
这样的速度,这对任何人来说都是个奇迹。
对于沙孟海来说!
更是自己快笔的最高峰。
想当初前世的时候。
陈世元,曾听说有些网络写手!
一天能码六七万多字。
已经觉得是天方夜谭了。
可现在呢?
自己在港岛七八十年代。
就完成了一天十多万字的壮举!
虽然不是自己亲自操刀。
但也足以自豪了.
第十八章 与周润法的初次会面!求鲜花与月票!
七日的一周后.
陈世元手捧着自己精心撰写的小说。
踏入了金镛的府邸。
陈世元原以为这份心血之作!
会迅速激起波澜。
却不料投石入海。
连一丝涟漪都未激起。
等待的日子里。
陈世元心中的焦虑如春草般疯长。
但自己却只能维持着表面的平静。
继续埋头于编剧的工作中。
这一日,公司的电话铃声急促地响起。
话筒中传来王监制焦急的声音。
“阿元,快,来片场一趟,有急事。”
电话线那头的声音。
让陈世元瞬间绷紧了神经。
抓起桌上的钥匙。
急匆匆地冲出了门。
当他赶到片场时。
耳边传来了片场工作人员的窃窃私语。
“你看那个周大头,不就是拍了部《上海滩》嘛,有什么好神气的。”
一名身着武师装扮的中年男子。
面露不屑地别过头去。
一个小演员接过话茬。
眼神中透露出一丝幸灾乐祸。
“听说他摊上事儿了,老板正找他呢。”
中年武师冷哼道,脸上满是不满。
“能有啥事,拍了一部热门剧就飘了,肯定是找老板谈加薪去了。”
旁边一人感叹道。
“唉,人比人气死人啊,我要是长他那张脸就好了。”
“长得好看有啥用,得会利用才行。”
又有人插嘴道。
“你没看他红之前,成天在女人堆里混!”
“走后门才拿到‘许文强’那个角色。”
旁边的一个场记,瞪大双眼,吃惊道。
“不是吧,我听说是他以前为了上位!”
“成天西装笔挺地站在电梯口给老板开电梯!”
“后来老板看顺眼了才选他当男主角。”
中年武师嘲讽地笑道。
“你就听别人胡扯吧,要真是那样,现在电梯口还不得排起长队来!”
陈世元站在一旁。
将这些闲言碎语尽收耳底。
心中五味杂陈。
但面上依旧保持着风度。
正当他准备听更多小道闲话的时候。
一个场务走了过来。
脸上带着羡慕的神情说道。
“阿元,大老板在办公室等你嘞。”
而在无线只有一个人能够被人称作是“大老板”。
那就是叱诧影视数十载的影坛大亨!
邵逸夫!
因为在家中排行第六。
所以后来很多人!
称他为“六叔”
可以说为什么影视娱乐圈,会有明星这个词!
就是因为邵逸夫!
他是最早在香港推行电影明星制的人。
可以说他造就了一大批大明星、大导演和编剧。
你像最早时期的胡蝶、阮玲玉、李丽华、邹文怀、张彻等人!
无不出自“邵氏”门下。
其中《江山美人》、《梁山伯与祝英台》、《大醉侠》、《独臂刀》等影片。
都是曾享誉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