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娱:从文艺片演员到商业之王 第82节

  “听说,很多围脖媒体都关注了奇哥的这部短剧。”

  “嗯,咱们大家这些时间要看紧点,这些自媒体为了流量,什么都干得出来的。”

  ...

  看到陈奇所拍摄的这第四部短剧在网上引起了这么多的关注时,她们也感到很高兴,感觉与有荣焉。

  毕竟她们,可是陈奇的粉丝。

  陈奇之所以能这么火,除了陈奇的确很优秀外,也有她们的微薄助力。

  这也是这些粉丝不惜浪费金钱和精力来粉明星的意义之一。

  同时,作为陈奇的铁杆粉丝,卢昱潇三人对陈奇以及陈奇拍摄的作品也是有绝对信心。

  只是看陈奇出场,她们都觉得陈奇好帅,演技非常强。

  她们也都非常相信,这部《门里门外》的成绩一定会像前三部短剧一样,大爆特爆!

  不过,卢昱潇三人却没有开心太久,她们的期待看起来好像落空了。

  毕竟每个人所站的角度不同,看剧的观众大多不是陈奇的重视粉丝,他们看陈奇的作品是不会有粉丝这样的念头的,不会仅凭什么出场就感到疯狂。

  也有不少看过陈奇短剧却没有成为陈奇粉丝的人,对陈奇的期望很高,他们期望看到陈奇拍摄的这部剧质量会更好。

  也有不少人,虽然没有听说过陈奇的作品,但看到陈奇被人夸的这么厉害,心中也有一丝好奇,想要来看看陈奇是不是真的是这么回事,真的有宣传的这么厉害。

  同时也有人,心中对陈奇的营销感到反感,同样选择观看这部短剧。

  甚至更有一些媒体,也是时刻关注着陈奇的这部短剧。

  他们也等待着,想看着网上对于陈奇这部短剧的风向如何。

  如果大家觉得陈奇这部短剧好,那么他们肯定就会顺势去夸,并且夸出新高度,夸出新见解,夸出花来。

  反之,如果这部短剧在网上风评不好,那就对不起了。

  他们同样也要化作无情的吐槽机器,火上浇油,骂出新高度,骂出新见解,骂出朵花来!

  就这样,在各方关注下,陈奇的这部短剧在上线后,大量的人都都点击进去观看。

  “这个名称,这个大概的剧情,跟陈奇之前拍摄的那些太不一样了吧。”

  “没有修仙,没有抓鬼也就算了,连重生金手指这些都没有?”

  “这样的剧情,跟传统的影视剧又有什么区别?如果我想要看类似的剧情,看那些经典的作品不好吗?为什么要来看这部短剧?”

  “我看短剧就是看个新鲜热闹不费脑子的,这些完全不是我的菜啊。”

  “说实话,我有点失望了,唉果然没有人出来的作品可以一直吸引人。”

  “我估计是因为他前三部短剧成绩好,而这第四部是他们用来骗人的,故意制造这么大的流量,骗咱们点击!”

  “之前我看这个陈奇被夸的简直跟个天才演员一样,呵呵这么一看也不过如此嘛。”

  “就是一坨!”

  ...

  跟上一世差不多。

  这部短剧的标题和内容初看不吸引人,因此一开始让很多人都有些失望。

  上一世的时候,当播到后面的剧情时,才开始发力,开始低开高走甚至疯走的。

  而这一世,虽然凭借陈奇的处理,将剧情处理的更好,更加有趣了一些,但大体上还是没什么变化。

  初看起来,确实有些寡淡无趣。

  而这些看短剧的人,本来就是想看一些夸张内容的。

  所以不少人都感到有些失望。

  甚至由于这部短剧在一开始便进行了这么大场面宣传的前提下,很多的观众失望过后更是感觉自己受到了欺骗。

  他们觉得陈奇拍的这第四部短剧,是要用前三部打下的名声来托这部剧,通过变现自己的名声、以往的成绩来得到钱。

  这是赤裸裸的欺骗!

  也不怪他们会这么想,娱乐圈中类似的情况时有发生。

  最常见的就是一些优秀电影的续集。

  在这些优秀的电影经过精心的制作后取得成功,获得大量粉丝和观众后。

  很多资本也会瞄上这样的作品,继续开发续集。

  但往往这个时候,资本也会开始骚操作,不愿意投入这么多钱去进行制作。

  毕竟用心制作的话,也意味着更高的成本。

  反之,反正有第一部的积累,到时候上映时也不怕没人看。

  所以资本就会尽量的减少成本,来获得更高的收益。

  商人逐利,乃是本性!

  所以,这样的优秀电影往往在续集上映的时候,慕名观看的观众们会发现情况不对劲。

  影片的质量跟之前相比大不如前。

  所以不免引来不少的吐槽。

  陈奇此时拍的这一部短剧,就很是类似这样的情况。

第110章 粉丝的颓丧和疑惑

  “首电科班生名声一朝尽丧,沦为资本敛钱工具!”

  “陈奇第四部短剧质量遭遇滑铁卢,年纪轻轻人品却不太行,配合资本割韭菜。”

  “期望越高,失望越大,古人诚不欺我!”

  “欢迎大家收看我的吐槽,今天吐槽一下绿果短剧平台大力宣传的一部短剧《门里门外》,这部短剧由首电表演系科班生陈奇出演,上线的时候那可是排面拉满,疯狂宣传,但俗话说,站的越高,摔得越狠,这部短剧刚上线,却得到观众们的一片吐槽声。”

  ...

  很快,这部《门里门外》被不少人吐槽。

  并且就跟卢昱潇三位粉丝会管理预料的一样,看到平台和围脖中观看陈奇这部短剧的观众开始了吐槽后,自媒体的反应也很快,当即火上浇油。

  一时间,陈奇的这部新上线的短剧,跟以往的画风不太一样,竟然是一片吐槽声!

  “快快快,昱潇,快通知粉丝们上线,有不好的情况发生了。”

  “现在网上关于奇哥的谈论度飙升,甚至都冲进热搜预备榜。”

  “好几个我认识的大博主、大自媒体竟然都开始下场吐槽奇哥的短剧,这些家伙在路人中的影响力还是很大的,不明真相的人看到后肯定会被牵着鼻子走。”

  “通知粉丝们,开始准备进行控评!”

  “奇哥需要我们的时候到了!”

  ...

  此时当看到这样的情况发生后,卢昱潇三名粉丝会管理大惊失色,连忙开始紧急沟通。

  毕竟如今的情况很不妙,如果任由网络舆论这么发酵,后果是很可怕的。

  三人都知道,这些围脖用户们都是非常随大流的,很容易受到网络上的舆论影响。

  如果网络上真的发生了对陈奇这部剧一边倒的吐槽,很多人恐怕连看都不看也会加入吐槽的队伍。

  就算一些人看了这部剧,觉得这部剧还不错,可因为舆论风向的原因,她们不会也不敢发声,担心被牵连。

  甚至她们还会反思,是不是自己的审美出现了问题。

  而这样导致的结果,不仅是陈奇拍摄的这部短剧会真的遭遇滑铁卢,成绩跌入谷底。

  还会严重影响陈奇的名声。

  毕竟俗话说的好,网络上的记忆都只有七秒。

  就算陈奇之前三部短剧成绩很好,但如果陈奇这一部短剧口碑崩盘,大家也只会觉得那三部短剧只是运气的问题。

  她们同样会对陈奇大加否定。

  并且,如今也是陈奇崛起的关键时刻。

  如果这部短剧遭遇失败,也肯定会大力阻断陈奇未来的前途,甚至演艺道路就此断绝都是有可能的。

  毕竟现如今网络上说的也太离谱了,说短剧的质量不好也就罢了,甚至还说陈奇就是资本推出,用来洗钱的工具!

  从这几方面来说,三名粉丝会管理都觉得不能让这种情况继续放任下去,应该立即有所行动。

  所以,在三名粉丝会管理员的召集下,很多在线上的粉丝都收到通知,连忙开始在一些讨论比较激烈的帖子中控评。

  “我觉得陈奇的这部短剧还是很好看的,虽然偏传统,但还是挺有趣。”

  “我怀疑这个营销号收了钱,虽然剧情有些平淡,但陈奇的演技还是很可以的啊,哪有营销号说的这么不堪。”

  “我觉得陈奇倒没有这么短视,故意拍这样的短剧来恶心人,他图什么呢?”

  “大家要冷静,不要这么极端,大家不要网络暴力啊。”

  ...

  在粉丝会的号召下,粉丝们也是使尽了浑身解数来控评。

  而且她们也很聪明,说话的时候尽量不以陈奇的粉丝自称,而是以理中客的形式去控评。

  “这些账号看似在讲道理,但一看就是这个陈琦的粉丝,我点进去一看,果然是!”

  “陈奇的梦女们,接受事实吧,这次你们哥哥拍的短剧就是非常的难看。”

  “还来控评,你不控评我还不说什么,可越控评我就越要骂,一群沙比粉丝。”

  “呵呵,陈奇拍的短剧就是烂,脑残粉们来咬我啊。”

  ...

  奈何,这些粉丝们虽然很是努力的伪装,但却没有起到什么效果。

  毕竟吃瓜路人也都不是吃素的,很轻易的看出来这些评论是陈奇的粉丝评论的。

  同时,相对于庞大的吃瓜路人们,这些粉丝们的数量还是太少。

  所以一时间,吃瓜路人们对陈奇、陈奇的短剧和陈奇的粉丝极尽嘲讽,陈奇的粉丝们被攻击的很惨。

  根本控不过他们。

  “呜呜呜,怎么办啊,那些黑评的点赞数越来越多了。”

  “咱们粉丝点赞最高的,也被他们压到了十名开外。”

  “营销号竟然还刻意删除咱们粉丝的评论,真是气死我了。”

  “难道眼睁睁的看着奇哥被这些人黑吗?”

  “奇哥的黑热搜,已经到了热搜第四十名了,太恐怖了。”

  “之前我还总是觉得公司不给奇哥买热搜,很伤心,可这次有了热搜,我却希望这个热搜不要升上去,赶紧降下来甚至消失。”

首节 上一节 82/136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