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孤儿院院长,鲁冰花唱哭全网 第136节

  这算什么?

  行为艺术吗?

  还是说,他背后的那个团队觉得事情还不够大,想用这种方式来火上浇油?

  “王姐,现在网上的风向有点……有点乱。”小刘在一旁小心翼翼地说道,“虽然大部分人还是在骂他,但已经有一部分人开始觉得他这个回应很酷,很有个性,甚至开始有点同情他了。”

  “同情?”王静冷笑了一声,把手里的平板扔在了桌子上,“一群愚蠢的乌合之众。他们懂什么?他们只会被表象所迷惑。”

  她虽然嘴上这么说,但心里却莫名地升起了一丝不安。

  她总觉得,这件事好像有点脱离她的掌控了。

  那个叫陈明的年轻人,和他背后的团队,比她想象的要难缠得多。

  “不行。”王静在办公室里来回踱步,眼神变得越来越锐利,“不能再让他这么蹦跶下去了。必须得再加一把火,把他彻底按死!”

  她停下脚步,看着小刘,冷冷地吩咐道:“去,联系我们养的那几个‘乐评人’,让他们下场。”

  “让他们从最专业的角度去‘分析’一下‘启明星的歌声’这个账号前三首歌的编曲、混音还有母带处理的水平。”

  “让他们告诉所有人,那种级别的制作水准,绝对不是一个三流大专生在一个乡下小镇的破录音棚里能搞出来的东西!”

  “让他们用最权威的口吻去‘证实’,这个账号的背后一定有一个由国内最顶尖的音乐制作人组成的专业团队!”

  “我要让所有人都相信,这一切就是一场彻头彻尾的骗局!那个陈明,他连一个音符都不认识!”

  “是,王姐,我马上去办!”小刘的眼睛一亮,立刻就明白了王静的意图。

  这一招,实在是太狠了!

  这是要从音乐本身这个最根本、最核心的地方,去彻底摧毁陈明和他背后团队的公信力!

  只要让大众相信,这些歌跟他陈明没有半毛钱关系。

  那他“孤儿院院长”的身份,和他之前所有的努力,就都成了一个笑话。

  一个为了利益而出卖灵魂的可悲演员。

  小刘领了命令,快步走了出去。

  王静重新端起那杯已经有些凉了的咖啡,走到窗前,看着脚下那如同蝼蚁般的车流和人群,嘴角再次勾起了一抹冰冷的、胜券在握的弧度。

  陈明……

  我看你这次,还怎么翻身!

  ……

  王静的指令很快就得到了执行。

  不到一个小时,网络上就冒出了好几个认证为“资深乐评人”“音乐制作人”的大V,几乎在同一时间发布了针对“启明星的歌声”前三首作品的“专业分析”长文。

  其中,一个名叫“音乐圈老炮”的乐评人,文章写得尤其“专业”和“犀利”。

  【关于最近爆火的“启明星造神计划”,老炮我本来不想多说什么,毕竟圈里这种事多了去了。但看到对方团队现在还在嘴硬,甚至用“写新歌”这种可笑的方式来混淆视听,我实在是忍不住了,就从纯技术的角度来给大家扒一扒,这几首歌的背后到底有多“不简单”。】

  【先说第一首《鲁冰花》。这首歌的编曲看似简单,只有一把木吉他和一个童声。但你们仔细听,那把木吉他的音色温暖而通透,颗粒感十足,这绝对不是一把几千块的入门琴能弹出来的音色。录音设备也绝对是顶级的,不然不可能把那个小女孩声音里最纯粹、最干净的部分捕捉得这么完美。】

  【再说第二首《阳光总在风雨后》。这首歌的编曲就更复杂了。弦乐、钢琴、和声层层递进,情绪渲染得极其到位。尤其是那段弦乐,磅礴大气,一听就是找的大编制的交响乐团实录的。光是这一项,制作成本就至少是六位数起步。】

  【最后是那首《虫儿飞》。这首歌的混音简直就是教科书级别的。童声合唱是最难处理的。几十个孩子的声音要做到既融合,又能听清每个人的层次感,还要保证整体的空灵和干净,这没有十年以上的混音经验根本就不可能做到!】

  【综上所述,我可以百分之百地负责任地告诉大家:“启明星的歌声”这个账号背后,绝对有一个由国内最顶尖的音乐人组成的、实力雄厚、财力惊人的专业团队!至于那个被推到台前的所谓“三流大专毕业”的孤儿院院长,呵呵,他可能连五线谱都认不全。】

  这篇文章一发出来,立刻就被王静安排好的水军给顶上了热搜。

  无数原本还有些摇摆不定的网友,在看到这篇“专业”“权威”的分析后,心里那最后一点疑虑也彻底被打消了。

  “我靠!原来这里面还有这么多门道!我说怎么听着就那么牛逼呢!”

  “专业的就是专业的!老炮分析得太到位了!这下那个骗子没话说了吧!”

  “弦乐实录?六位数起步?我的天,这成本也太高了!这背后得是多大的资本在捧啊?”

  “我现在完全相信了,那个姓陈的绝对就是个演员!一个被推到台前负责卖人设的工具人!”

  “太恶心了!拿着这么专业的团队赚着上百万的黑心钱,还天天装出一副为爱发电的样子!吐了!”

  舆论的风向再次被彻底引爆。

  之前陈明那条“新歌,在写了”的动态所带来的那一点点正向效果,瞬间就被这篇“专业分析”给冲得一干二净。

  网络上对陈明的骂声,比之前更加猛烈,也更加“有理有据”了。

  而此时的陈明,正在孤儿院的厨房里哼着小曲儿,准备着孩子们的午饭。

  他压根就没再去看手机。

  因为他知道,对方肯定还会有后手。

  而他要做的,就是让她们把所有的牌都打出来。

  等她们蹦跶得最高、最得意的时候,再一巴掌把她们从天上狠狠地扇到地狱里去!

  王静的第二波攻势,比陈明想象的还要猛烈。

  那几个所谓的“资深乐评人”就像是商量好了一样,从编曲、混音、母带处理等各个专业角度,对《鲁冰花》《阳光总在风雨后》和《虫儿飞》进行了全方位的“解剖”。

  他们的结论都出奇地一致:这些歌的制作水准绝对是国内顶级的,成本高昂,绝不是一个所谓的“乡镇孤儿院院长”能独立完成的。

  这些“专业分析”一出来,立刻就成了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网络上原本还有一些保持中立、等待反转的网友,这下也彻底倒戈了。

  “原来如此!我说怎么听着就那么高级呢!这背后果然有高人!”

  “这下是彻底实锤了!那个姓陈的骗子还有什么好说的?”

  “太恶心了!拿着这么专业的团队赚着上百万的黑心钱,还天天装出一副为爱发电的样子!吐了!”

  陈明昨天那条“新歌,在写了”的动态,现在也成了一个笑话。

  评论区里全是嘲讽。

  “还在写?是背后的团队还没把新歌给你吗?”

  “别写了,赶紧出来道歉吧!演员!”

  “笑死我了,一个连五线谱都认不全的人,还在这儿装创作大神呢?”

  陈明开着小面包车回到孤儿院里,他把车停在院子里,坐在驾驶座上刷着手机,看着这些铺天盖地的骂声,脸上却一点表情都没有。

  甚至,还有点想笑。

  专业团队?顶尖制作人?

  行,你们说得都对。

  我最大的团队,就是我的系统。

  我最顶尖的制作人,就是我自己。

  陈明关掉手机,心里那股因为被冤枉而产生的火气,已经彻底被一种冰冷的、看好戏的心态所取代。

  很好。

  你们继续。

  把调子起得越高越好。

  等你们把我捧得越高,摔下来的时候,才会越疼。

  他回到空无一人的孤儿院,孩子们都还在学校。他走进厨房,给自己下了碗面条,胡乱吃了几口,然后就一头扎进了那个小小的录音棚。

  歌曲已经做好了,接下来就是MV。

  他原本的计划,是想拍一些孩子们在孤儿院里奔跑、欢笑的画面,再配上一些新孤儿院建设的场景,来体现那种“骄傲”和“不屈”的精神。

  但现在,他改变主意了。

  既然王静那帮人口口声声说他是“演员”,说他背后有“团队”。

  那好。

  这支MV,他不找任何人。

  就他自己,一个人。

  这支MV的主角,也不再是孩子们。

  而是他自己!

  你们不是说我是演员吗?

  行,那老子就演给你们看!

  演我自己!

  一个疯狂而又大胆的念头,在他脑中逐渐成型。

  他要拍一部属于他陈明的“个人传记”式的MV。

  这个MV要讲一个故事。

  一个热爱音乐的少年,因为家庭变故不得不接手一家濒临破产的孤儿院。为了照顾孩子们,他卖掉了自己心爱的吉他,放弃了音乐梦想,在生活的泥潭里苦苦挣扎。

  直到有一天,为了拯救即将被拍卖的孤儿院,他才重新拾起音乐,用自己的才华守护住了这个家,也以另一种方式实现了自己的梦想。

  这个故事当然是假的。

  陈明自己都觉得这剧本狗血得不行,但没办法,大众就吃这一套。

  他要把这个故事拍得无比真实、无比感人。他要让所有人都相信,这就是他陈明的亲身经历。他要用这个虚构的故事,来反击那些真实的谎言!

  可问题是,怎么拍?

  他自己一个人,连个摄像的都没有。总不能架个手机在那儿自拍吧?那也太寒酸了,拍出来的东西只会被人嘲笑得更厉害。

  看来,又得求助自己那个无所不能的“钞能力”了。

  “系统,打开商城。”

  淡蓝色的面板在眼前展开,陈明直接在搜索栏里输入了“MV制作”。

  “唰”的一下,几个相关的选项跳了出来。

  【MV剧本生成器:输入歌曲和核心主题,可自动生成专业级别的MV剧本。售价:1000人气值。】

  【专业摄影团队(72小时租用卡):召唤一支由导演、摄影、灯光、美术组成的专业团队,为您提供全方位的拍摄服务。售价:10万人气值。】

  陈明直接忽略了这两个。

  剧本他自己脑子里就有,不需要。

  至于摄影团队,动静太大了,突然冒出来一帮人,他跟孩子们都没法解释。

  他把列表往下拉,一个看起来就很省事的选项吸引了他的注意。

  【一键式MV生成卡:宿主只需提供歌曲、核心故事概念,并支付相应的人气值,系统即可根据您的要求自动生成一部高品质的MV。基础费用:1万人气值。】

  就是它了!

  陈明心里一喜。这个功能简直就是为他量身定做的。

首节 上一节 136/147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