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就这么办!”
他打定了主意,今天就先好好休息,养精蓄锐。
等明天雨停了就立刻出去,把MV的素材全都拍回来!
……
孤儿院另一栋稍显安静的宿舍楼里,一个独立的房间内,苏晴正靠在窗边打着电话。
房间不大,却被她收拾得一尘不染。一张简单的单人床,床单是淡雅的碎花图案,书桌上整齐地摆放着几本师范专业的书籍和一本摊开的笔记本。
窗外的雨还在淅淅沥沥的下着,湿润的空气带着泥土的芬芳,让人的心情也跟着平静下来。
“爸,我说了,我在这里很好,你们不用担心。”苏晴的声音很轻,但语气却异常坚定。
电话那头,传来一个中年男人沉稳又带着一丝无奈的声音:“晴晴,好不好不是你说了算的。你一个女孩子在那种乡下地方,吃不好睡不好的,我跟你妈怎么可能放得下心?听话,明天就回来。”
“爸,我真的不回去。”苏晴再次拒绝,她看着窗外院子里孩子们追逐嬉闹的身影,嘴角不自觉地泛起一丝温柔的笑意。
“这里的生活虽然简单,但我很喜欢。而且我不是来玩的,我是启明星正式聘请的生活老师,陈院长给我发工资的。”
“工资?我们苏家缺你那点工资吗?”苏文海的声音提高了一些,但很快又压了下去,叹了口气,“晴晴,爸爸不是要干涉你的生活,只是……你长这么大,什么时候吃过这种苦?”
“这不叫吃苦,这叫体验生活,爸。”苏晴耐心地解释着。
电话那头沉默了片刻。
“行吧,你长大了,有自己的想法了。”苏-文海的语气终于软了下来,“但你必须答应我,遇到任何事,第一时间给我们打电话。”
“知道了爸,您跟我妈也注意身体,别太操劳了。”苏晴聊了几句日常,叮嘱父母按时吃饭,才挂断了电话。
听着电话里的忙音,苏晴长长地舒了一口气。
她知道父母是为她好,但他们不明白,启明星孤儿院对她而言早已不仅仅是一个献爱心的地方,更像是一个能让她内心感到平静和充实的港湾。
……
另一边,苏文海放下手机,看着身边满脸愁容的妻子李婉,无奈地摇了摇头。
李婉保养得宜的脸上写满了担忧,她接过丈夫递来的手机,轻声道:“还是不肯回来?”
“嗯。”苏文海走到巨大的落地窗前,看着窗外城市的璀璨夜景,眉头却紧紧锁着,“这丫头的脾气,真是越来越倔了。”
高楼的灯光在漆黑的雨夜中勾勒出繁华的轮廓,这一切,与女儿选择的简朴生活形成了鲜明对比。
苏文海的心口像是压着一块石头,他沉默了片刻后沉声开口:
“我今天查到了那个启明星孤儿院的情况。”
李婉的呼吸猛地一滞,她抬眸望向丈夫,眼中涌动着急切。
“查到了?情况如何?”
苏文海没有看她,视线落在窗外,声音里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紧绷。
第46章 来到青石镇
“那是一个私立孤儿院,原本已经快要倒闭了,前些天忽然还清了银行的三十万贷款。”
客厅内瞬间陷入一片寂静,唯有窗外细密的雨声,以及城市深处隐约的喧嚣。
李婉的脸色一点点发白,握着手机的手指收紧。
“三十万?”她的声音有些发颤。
她没有说下去,但那未尽的话语中充满了担忧与怀疑。
苏文海的背影显得有些僵硬,他没有立刻回答,脑海中浮现出女儿平时花钱的节省,以及她那份不计回报的善良。
他当然知道女儿的性格,可正是因为清楚,才更感到焦虑。
“那笔钱,很可能是晴晴的?”
苏文海转过身,目光锐利看向妻子。
“我担心,她是被骗了。”
这句话像一根针,扎进了李婉的心里,她猛地站了起来。
“明天,我们必须马上去一趟。”她的语气坚定。
苏文海没有反对,他微微颔首。
“如果她真是被骗了,我一定会让那个孤儿院的院长好看。”
他的声音低沉,却透着一股不容置疑的决心。
夜色更深了。
城市的霓虹灯光,在苏文海的眼中折射出复杂而深邃的光芒。
他要亲自去查明真相,绝不会让自己的女儿在那种地方受到任何委屈。
这笔三十万的贷款,成了他心头最大的疑问,他必须得到一个解释。
第二天,天刚蒙蒙亮,苏文海和李婉夫妇二人便早早起了床。
为了让这次“秘密行动”更加逼真,李婉甚至放弃了自己衣帽间里那些动辄五位数、六位数的名牌套装,特意翻出了一套几年前买的、如今看来款式都有些过时的休闲装换上。
她看着镜子里那个朴素得有些陌生的自己,又看了看旁边同样换上了一身普通夹克衫的丈夫,忍不住苦笑了一下:“老苏,你说我们俩这样,是不是有点太夸张了?”
“演戏就要演全套。”苏文海正在一丝不苟地擦拭着一副普通的黑框眼镜,取代了他平时常戴的那副价值不菲的定制金边眼镜。
“我们这次不是去视察工作的苏总和苏夫人,而是去乡下探亲的普通中年夫妻,细节决定成败。”
李婉被他这副认真的模样逗笑了,心里的紧张也冲淡了不少。
两人轻手轻脚地来到地下车库,绕过了那几辆光是车牌号就足以在青山市横着走的顶级豪车,在最角落的位置,找到了一辆蒙着薄薄灰尘的白色大众轿车。
这辆车是当年苏文海年轻时买的,后来赚了钱换了新车,这辆旧车便一直被遗忘在了车库里。
苏文海熟练地打开车门,一股久未通风的皮革和灰尘混合的味道扑面而来。他发动车子,发动机发出一阵有些沉闷的轰鸣声,好在性能还算稳定。
“坐稳了,老婆。”苏文海看了一眼副驾驶上同样有些新奇地打量着车内环境的妻子,难得地开了个玩笑。
“我们的微服私访要开始了。”
白色的轿车悄无声息地驶出豪宅的地下车库,汇入了清晨城市的车流中,毫不起眼。
从青山市区到青石镇,大概有一个多小时的车程。
一路上,车窗外的景色从高楼林立的现代都市,逐渐变成了连绵起伏的青山和错落有致的田野。
李婉看着窗外这片质朴的田园风光,心情也渐渐放松下来。
她甚至开始觉得,这次出来就当是陪丈夫来一场说走就走的自驾游,也挺不错的。
“你说,晴晴现在在干什么呢?”李婉看着远处山间的晨雾,轻声问道。
“这个点,估计正带着孩子们吃早饭吧。”苏文海一边专注地开着车,一边回答道。
“也不知道她习不习惯那里的饭菜。”李婉又开始担忧起来,“她从小就挑食,这也不吃,那也不吃……”
“儿孙自有儿孙福。”苏文海安慰道,“她已经二十岁是个大人了,总要学会自己去适应环境,我们不可能护她一辈子。”
话是这么说,但他紧握着方向盘的手还是暴露了他内心的不平静。
经过一个多小时的行驶,导航上终于显示他们已经进入了青石镇的地界。
车子驶入小镇,街道不宽,两旁是些有些年头的两三层小楼,墙皮在岁月的侵蚀下微微泛黄。
街上的行人不多,节奏缓慢而悠闲,与青山市的快节奏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这里……倒是挺安静的。”李婉评价道。
“嗯。”苏文海点了点头放慢了车速,开始四处寻找孤儿院的踪迹。
但他很快就发现,这个小镇虽然不大,但想在毫无头绪的情况下找到一个具体的地址也并非易事。
而且他们对那个孤儿院和院长一无所知,就这么贸然找上门去很容易暴露身份。
“我们得先找个地方,了解一下情况。”苏文海当机立断,将车子停在了一个路边的临时停车位上。
此时正值清晨,不远处一个路口正好有一个支着棚子的早餐摊,生意看起来还不错,几个穿着朴素的镇民正坐在小马扎上,吃着热气腾腾的包子和豆浆。
那股浓郁的食物香气顺着风飘了过来。
“走,我们也去吃点东西。”苏文海解开安全带,对李婉说道,“顺便跟老板打听打听。”
李婉有些犹豫,她已经很多年没有在这样简陋的路边摊吃过东西了,看着那略显油腻的桌子和一次性的塑料碗筷,心里本能地有些抗拒。
苏文海看出了她的顾虑,笑着说:“入乡随俗嘛,别忘了我们现在是来探亲的普通夫妻。”
李婉最终还是点了点头,她深吸一口气像是下定了某种决心,跟着丈夫一起朝着那个充满了烟火气的早餐摊走去。
早餐摊的摊主是一对看起来四十多岁的中年夫妇,手脚麻利,脸上带着乡下人特有的淳朴和热情。
看到苏文海和李婉这两个面生的客人走过来,老板娘立刻笑着迎了上来:“两位吃点什么?我们家的肉包子是自己家剁的馅,豆浆也是今天早上现磨的,香着呢!”
第47章 那院长……是个好人?
“好,那给我们来两个肉包,两碗豆浆,再来一碟小菜。”苏文海很自然地在仅剩的一张小方桌旁坐下,语气随和得就像是这里的常客。
李婉虽然心里还有些不适应,但也学着丈夫的样子仪态端庄地坐了下来,只是放在腿上的双手还是有些不自然地交叠在一起。
很快,热气腾腾的包子和豆浆就端了上来。
苏文海拿起一个包子咬了一口,眼睛微微一亮。
包子皮松软,里面的肉馅鲜香多汁,味道竟然出乎意料的好。
“嗯,不错,尝尝看。”他对李婉说。
李婉犹豫了一下,也小口地咬了一口,那朴实无华却又真材实料的美味,瞬间驱散了她心里那点小小的洁癖和抗拒。
两人安静地吃着早餐,苏文海状似无意地跟正在忙活的摊主老板搭起了话。
“老板,跟您打听个事儿。”
“哎,您说。”老板一边给客人打包子,一边爽朗地回应。
“我们是外地过来走亲戚的,想顺便去镇上一个叫‘启明星孤儿院’的地方看看,听说那里有不少可怜的孩子,想去捐点东西。就是不知道那地方具体在哪儿,好不好找?”
苏文--海的借口编得天衣无缝,既说明了来意,又显得合情合理。
一听到“启明星孤儿院”这几个字,老板夫妇的脸上立刻露出了一种混杂着同情、惋惜和一丝敬佩的复杂神情。
“哦!你们是说陈院长那个孤儿院啊!”老板娘停下了手里的活,热情地说道。
“那地方我知道,就在镇子东头外面,顺着这条路一直往东开,出了镇子再走个两三里地,路边有个大牌子,就能看到了。”
“那地方离镇上还有点距离呢?”李婉忍不住插了一句。
“是啊,偏着呢。”老板娘叹了口气。
“以前那孤儿院都快开不下去了,房子又破又旧的,听说还欠了一屁股债。也就是前段时间不知道怎么回事,突然就有钱了,又是给孩子们买新衣服,又是买新玩具的,闹得动静可大了。”
“哦?还有这事?”苏文海的兴趣被勾了起来,他不动声色地继续问道,“那……那里的院长,人怎么样啊?靠不靠谱?”
这才是他最关心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