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葫芦农场 第119节

  没想到,去了才发现,这个音乐会,还挺高端。

第119章 打破滤镜,山桃滋味

  该说不说,这种档次的音乐会还是有点东西的。

  从开场的合奏,到后面的独奏,都很好听。

  尤其是后面的大提琴独奏,把尚磊的情绪都感染到了。

  等音乐会结束后,心里还有点悲伤呢。

  徐老师和王阿姨倒是很快摆脱情绪,跟尚磊讲起这曲子背后的故事,为什么会这么悲伤,这首曲子的创作历程是怎么样的。

  让尚磊有种第一次线下听演唱会之后,心里那种颇为颠覆的感觉。

  没听过音乐会,没听过演唱会,在网上看看觉得也就那样,但线下听一次就明白了,这东西有人肯花钱还是有道理的。

  当然了。

  这次的音乐会是不花钱的。

  也不对外售票。

  只邀请到当地有社会名望的个人,到时候每人可以携带一到两位朋友。

  尚磊最开始,还以为这是徐老师两人退休后的福利。

  后来才知道,有社会名望的不是他们,而是他们儿子。

  两位老人的儿子,在阿里跟着老马干过,后来出来单干,创业成功后,在新加坡有个科技产业基地,服务全球。

  今天来的很多听众,那些精英范儿很足的男女,基本都和他们儿子认识,散场后很多过来打招呼或者混脸熟的。

  尚磊还看到了余珂。

  余珂其实早就看到他了,很是惊讶。

  这小伙子很早之前就让她觉得意外,普通家庭出身,离职短短不到两个月,就赚足了身家。

  现在这才多长时间过去。

  都和徐老师一家认识上了。

  “小磊你认识余总?”

  不仅余珂惊讶,徐老师夫妇两个也很惊讶。

  他们两个带尚磊来参加音乐会,就是单纯来玩的,就像他们说的那样,来陶冶情操的。

  至于今天在场的那些所谓的精英。

  他们从来没在乎过,哪怕和儿子认识。

  一句话:都退休了,不用看人脸色了,还跟你们搞那些有的没的,多累啊。

  打句招呼,应付两句就是了,都不走心的。

  但余珂不一样啊。

  “是啊,我跟余姐也算‘不打不相识’。”

  尚磊笑道。

  余珂一听这话,也跟着笑了,然后对两位老人道:“端午我送过去的鱼,就是小尚给的。”

  “啊?那鱼是你的?”

  老爷子闻言一下子瞪起眼睛:“你小子,你藏得挺深啊你!

  余总说那鱼是黄山烤鱼用的,现在市里的那些店就是你开的吧?”

  小伙子,二十多岁,就有这么大的生意了。

  换他儿子这个岁数,有这个成就,恐怕早就飘起来了,也没有后面出国创业的野心了。

  “不是,不是,烤鱼店不是我的,我就是专门给人家供鱼的。”

  尚磊摆摆手,解释道:“这不是最近下雨天多,烤鱼店也受影响,我才闲下来嘛。”

  “哦,是这样啊,那也了不得了,就凭你那些鱼的质量,烤鱼店的生意再好,也离不了你。”

  老爷子拍拍他肩膀,说道:“加油干,入了一行,就从最基础的慢慢摸索着做起来,搞养殖也有大前途的,你看牧原,不就是嘛。”

  尚磊点头应是。

  余珂在旁笑道:“小尚你这待遇独一份啊,徐老师退休后,这话可从来没跟别人讲过。”

  “哎呀,都是自己人才说这话嘛,小磊这孩子品行好,人又老实,我们都愿意跟他多说点。”

  王阿姨也是这样说道。

  随后看了看外面,又说:“外边雨有点大,负一层有个招待茶室,咱们喝两杯茶,吃点东西,等雨小了再回去!”

  “好。”

  “……”

  在茶室坐着,喝茶闲聊,这里人也不少。

  有的跟余珂认识,还专门找过来和她聊天。

  有些精英确实是比较装的,但有的也确实有真本事。

  尚磊听他们谈话,觉得受益匪浅。

  只不过,除了有用的干货之外,更多是诉苦和吐槽。

  “这几年不是创业的好时候,一群兔崽子天天做梦,想大展拳脚,老子攒了这么多年的家底,哪里舍得让他们这么去败?”

  “……”

  “余总,我们难啊,现在的行业,还真就只有你们这种金字塔尖的那一小撮儿不受影响。”

  “……”

  “余总,还记得上次开会,领导说这行业是周期性的,但我们连当下的这个周期都扛不过啊。”

  尚磊听着谈话,也看得出来,这些人不是单纯来听音乐会的。

  更多是交朋友、谈生意和接下来的应酬。

  其中一个老大哥说话很直接,说以前全年无休,睁开眼就喝酒应酬,好歹每年能赚三四个小目标。

  现在呢?

  他妈的,把人喝死了,别说赚钱了,能把欠的钱收回来都算不错了。

  “小磊,听到那些人说的没?要不说你徐叔叔佩服你呢,今年这种年景,你这从公司离职,这么短时间就能做出成绩,是真的很厉害了。”

  王阿姨也听到那边的谈话了,给尚磊倒了杯茶,夸赞道。

  他们刚才,也是听了余珂的话,才了解到,尚磊居然才刚刚离职两个月而已。

  两个月时间啊,听起来不短,但想要做点事,这点时间根本不够用的。

  偏偏尚磊能够赚下钱,把生意做成。

  这需要很强的行动力和魄力。

  “唉,我就是瞎混,做不到价格低,那就做到东西好,这两样总要占一样,反正没有行市,有比市嘛。

  把同行比下去,我就大亏不了。”

  尚磊笑笑。

  “小兄弟这话说得好,这话说得好啊!”

  徐老爷子刚要说话,旁边的中年老大哥一拍巴掌,一声大喊。

  然后一副我悟了的模样,大步向外走。

  尚磊:“……”

  你这搞得我很尴尬啊我的哥。

  余珂端着茶杯坐过来,笑道:“不用理他们,一个个贪心不足。”

  然后坐下来,继续喝茶,聊天,吃点心。

  嗯,点心不错,尚磊尝了尝馅料,决定偷到自己小馆子。

  高档餐厅,哪能只靠川菜撑着呢?五花八门往里面硬塞就是了。

  ……听了场音乐会,尚磊的收获不只一份点心那么简单。

  也通过那些听众,了解到了所谓中产精英的生态,打破了他以前的滤镜。

  他的心态更为轻松和从容了。

  相比那些全年无休,应酬不断的老板们,累死累活,每年三四个亿。

  也不如自己现在这样,想玩就玩,稳稳地,悠闲地,每天两三万的收入来得舒服啊。

  “玩,没啥事就接着玩,放开了玩。”

  “把前面忙碌的三年补回来。”

  于是,除了骑行,这种的音乐会、画展,乃至各类的体育活动,尚磊也都在参加。

  当然,花样多,但并不密集。

  还是以骑行放松为主。

  要不然,每天安排那么满,那不比上班还累呢。

  所以主打一个随心所欲。

  除了在市里骑行,他也抽空会回到县里,把车停到表姐家楼下,自己骑车回村。

  半个多月不回家,家里变化还真是不小的。

  变化最大的要属大力和胖鸡。

  大力现在满打满算,已经三个月大了,长得跟小牛犊子一样健壮。

  而且它身上的奶膘褪去后,也不再像拉布拉多了。

  而是变得有点像马犬。

  不管毛发的颜色,还是身材和脸型,从头到尾的像。

  就连耷拉的耳朵都竖了起来。

  这是到了换毛发育期,母系血统被压下去了。

  阿大当时也是这样的。

  从小时候像德牧,三个月后就像马犬了,再后来,毛发颜色越来越杂,爸妈都不像,直接像狼青一样。

  “希望大力身上的毛色不要变得太杂,太杂乱了不好看啊。”

  尚磊心里想道。

首节 上一节 119/291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