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皮好点,地势好点,就稍微贵点。
偏远一点的,就便宜一些。
就尚磊家和尚忠贵的关系,都是知根知底,价格上就按照八十块钱每亩的价格算的。
将近三十亩的果园,承包五十年。
一共是十二万。
说实在的,这笔钱,还不如尚磊在郊区租房子的租金多。
但在村里就这个情况。
农民能见到钱的地方真的不多。
忠贵叔家的果园到手后。
他和小龙就开始准备搬回村里老宅。
尚磊呢,则开始准备建农场的相关准备。
各种建材一批接着一批的找地方订购上。
建筑队也通过老尚的各个朋友联系到位。
就等着雨季过去,立马开建呢。
现代社会,建个农场不是什么大事。
动工很快,需要人关心的地方也很少。
加上又是在村里,守着自己家,还有监控,建材也不用过多看管。
所以尚磊这次回到村里,一家三口也就忙碌了三四天而已,就又清闲了下来。
清闲下来之后。
尚国立和张素芬两口子在这期间,也把他们心心念念的大鹅还有小羊羔买了回来。
就是小猫没有抱回来。
让他们有点遗憾。
而尚磊就没这么清闲了……
除了送出去一批稻花鱼,两批草鱼,还要着手把自家的桃子和忠贵叔果园的桃子卖掉。
尚磊家山上的桃子,越长越大。
那血桃和水蜜桃,一个比一个滋润,不仅外表漂亮,口味也很鲜美。
而忠贵叔家果园,东边是桃园,西边是柑橘。
他不用化肥农药,也就每年春天用棍子打一打果实稠密的枝条,剩下的就让它们自然生长。
到了成熟季节,就自己赶集零散着去卖。
由于经常赶集了,他不嫌麻烦不嫌累,这样比起专门细心的管理,少了化肥农药的投入,赚的钱却并不少。
今年嘛,或许是受到了尚磊山上聚灵阵的影响,他家果园的桃子也是长得特别大。
味道虽然比尚磊家的略逊一筹。
但也比普通那些化肥催起来的要好吃得多。
现在果园给了尚磊,桃子他也不要了。
尚磊知道忠贵叔是个厚道仁义的人,就趁着这两天天气不错,专门请他和小龙做帮工,过来一起摘桃子。
等装满车了,再去市里卖掉。
第131章 村情变化
桃子这东西和其他水果不一样。
好吃归好吃,不能放太久。
现在急着摘,是因为尚磊修建农场的话,近期就要把果树刨掉。
树上的桃子要是不尽快摘掉,到时候也是浪费。
就不如赶紧摘完卖掉。
正好尚国立的那个朋友过来拿野猪肚,知道这事之后,就把他家运葡萄的车开了过来,借给尚磊家卖桃子用。
这人也是个很能干的。
自家种了十二亩多山地的葡萄。
除此之外,自己有两辆货车,一个四米二的高栏货车,一辆是能跑市区的小货车。
有了这两个货车。
在种葡萄年景不好的时候,就可以跑运输,养家糊口,不用被那些葡萄捆住,干不了别的。
碰上年景好的时候,有货车在手,也不用怕被坑,去哪里贩卖都没限制。
当然,这样就会很累。
什么钱都想自己赚,有时候就要狠狠压榨自己的劳动力。
赚的全是辛苦钱。
说起这个,尚磊之所以了解的多。
主要还是尚国立以前也跟着这人干过一阵子。
那一年,张素芬在家守着果树,尚国立出去跑车。
两人都被累了一身病。
这大叔过来要买野猪肚,那也是这种为了生计天天吃饭颠三倒四把胃搞坏了。
“小龙,忠贵叔,今天咱们就摘这些哈,再摘多了卖不掉。”
这天下午,尚磊看着后车箱有小半车的桃子了。
五菱小货车,三米左右的车厢,这么些桃子,是真不少了。
本来呢,尚磊卖不掉可以丢到空间里保存着。
但这次不一样……
这次是曦曦想跟着他去市里玩。
小龙也想跟着。
两个孩子想跟着,那卖不完当然就没法自己偷偷处理掉了。
所以就尽量少摘一些。
“啊?这就不摘了吗?我还没尽兴呢?有大力跟着玩,一点都不累!”
小龙爬在桃树顶端喊道。
“你快拉倒吧!你磊哥还有事呢,谁跟你一样,只顾着玩,作业都不写!”
尚忠贵把手套摘掉,埋汰了儿子一句。
随后对尚磊道:“磊子,明天你是去市里什么地方卖呢?我想看看,能不能跟着摆个摊子?”
“行啊,我在屯溪老街附近呢,那边很适合摆摊,以前不让摆,现在挨着烤鱼店的桥上很多摊位。”
尚磊笑道:“叔你这种的,很符合要求,到时候我找我朋友给你安排一个位置,他是城管。”
“那太好了,还是磊子你路子广。”忠贵叔欣喜道。
“晚上就在这边吃饭吧,果园晚上凉快,弄点小酒。”
“不了不了,明天还得起早去接我姐家孩子。”
尚磊摆摆手,带着大力就要往山上走,准备回去洗个冷水澡。
“磊哥,磊哥,咱们明天几点去市里呢?我定个闹钟。”小龙追出来大喊。
“七点吧,简单吃点早饭就过去,到了市里,请你们吃大餐。”
“好嘞,磊哥牛逼。”
“这小子……”
尚磊不禁莞尔,这小子一天天的,社会得不行。
……
当天晚上,尚磊在山上睡了个舒服的好觉。
现在他回家后基本就在山上睡。
除了看守山上的东西之外,也是因为在山上有自己的独立空间。
清晨起来正说要回村里吃点早饭的。
没想到还没下山,老妈张素芬就领着村里的几个人过来了。
“磊子,你婶子想问问你,你之前帮你大爷爷在哪里卖的蘑菇,能不能也帮她们顺便卖上一趟?”
“啊?蘑菇?”
尚磊脑袋冒出问号,眼神在这些人身上背的筐子上转了转。
心里更是奇怪了。
这几个人不仅都是村里相熟的村民,还有一对夫妇是他小学同学的爸妈。
以前是村里的支书。
家里很有钱。
平日里也有些看不起人,眼皮子抬得很高,觉得高人一等。
这样的人,怎么会想到让他帮忙卖蘑菇了?
他也没有张嘴问这话,只是说:“都是什么时候采的?”
“前天雨停后采的,还新鲜着呢,我跟你忠德叔闲着没事,就想着进山采蘑菇玩玩。”
短发深眼窝的白胖妇女带着略显尴尬的笑容,解释道:“这不,一不小心就采多了,在家里吃不完,听大堂叔说他家的蘑菇都是你帮他卖的,就来问问你,今天方不方便。”
“……”
尚磊对这话半点不信。
以前稻田都不去的懒婆娘,还进山采蘑菇玩,骗鬼呢。
不过他们家跟大爷爷家是邻居。
很多事情是知道的。
尚磊就走到跟前问:“都是什么蘑菇呢?种类太杂,数量太少的话,这东西不好卖的。”
“放心吧磊子,那些数量少的,我们都挑出来留着自己吃了,肯定凑够数够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