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开局错把李二陛下当成亲爹 第11节

  君臣间早就积怨已深,魏征爆喝:“微臣就是在玩你!”

  “混账!大逆不道的狗东西,朕杀了你!”

  这鹞鹰是他辗转多少道,才从陇右那边搞来的听话易养的捕食雏鸟。

  他本要嘚瑟的送给萧凡一个惊喜。

  此时却眼睁睁的被魏征搞死,李世民如何不气。

  魏征丝毫不惧,伸着脖颈道:“来啊!臣等这一天等了很久!”

  “这些日子,你成日流连民间厮混,奸佞傍身,不理朝政,罔顾朝廷,国不将国,君不成君,德行全无,如此皇帝,如何治理国家邪?”

  “微臣便死,也毫不足惜!”

  李世民脾气也升上来了,怒喝道:“魏征!你放肆!谁告诉你朕在民间厮混?谁又是奸佞?你将话说清楚些!”

  魏征冷着脸道:“谁是奸佞?微臣用说吗?微臣纵死之前,也得清君侧!”

  “放屁!朕不许你侮辱朕之大唐国士也!”

  李世民真的生气了,眼中杀机毕漏。

  “国士……呵呵。”魏征瘪瘪嘴。

  李世民指着魏征,全身在颤栗,“朕让你死的明白!走!”

  说话间,群臣二人朝万年萧府而去。

  见到萧凡后,李世民努力的抑制住怒气。

  魏魏征则一副怒目圆瞪的样子。死死盯着萧凡,双拳紧握,似乎下一刻就要暴起。

  萧凡狐疑的盯着魏征,问李世民道:“这是谁?”

  李世民咧咧嘴,“前些日子不是去御史台给你求情么?这是我御史台的朋友,想见见你。”

  魏征唰的愣住了。

  他知道李二陛下在外面有人了。

  可他没想到会是萧凡啊!

  万年县萧凡……萧县男,这不是拟定萧凡定律,清明吏治的幕后之人?

  兴许现在朝廷还有大批人不认识萧凡,也不知道萧凡锦衣夜行下的光辉。

  可魏征这些日子和唐俭并肩作战,他如何不认识萧凡。

  魏征面色唰的就缓和下来,抱拳躬身道:“见过萧县男。”

  态度转变的,就连李世民都尼玛猝不及防!

  魏征是个恩怨分明的人,个性很强,对有本事的人,他打心底尊敬。

  对废物……他也乐于去捏死对方。

  萧凡也倍感奇怪,这老东西,搁着和我玩变脸呢?

  进来的时候那怒气冲冲的样子,怎么突然转变的这么丝滑?

  萧凡摆手:“这位御史朋友客气了,来,进去喝茶。”

  三人落座。

  魏征沉思片刻,问萧凡道:“萧县男,本官发现一桩恶心事,想问问萧县男的看法。”

  魏征在不漏痕迹的试探萧凡。

  萧凡点头:“哦,你说说看,我未必能懂。”

  魏征点头:“最近我御史台上官和皇宫的天子起了冲突……”

  萧凡摆手,“是魏征吧?”

  都不用他说下去,萧凡就知道他口中的御史台上官是谁。

  能头铁和李世民起冲突的还会有别人?

  魏征讪讪笑道:“是啊,魏大夫劝谏陛下不应在宫中把玩鹞鹰,陛下甚为大怒,两人火气未消,却也不知该如何平息,作为下官,我自当给上官分忧,萧县男对此怎么看?”

  额!

  萧凡一脸无语。

  议论陛下之事,显然不能做,对自己不利。

  他笑笑拱手道:“这我不懂。”

  就在魏征略微有些失望的时候,萧凡道:“不过我有两句话,倒是可以和你分享分享。”.

第15章

  魏征漫不经心的听着萧凡的话,点头道:“噢,什么话?”

  萧凡道:“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

  “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

  “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他语速很慢,说完后,慢慢抬着眼皮子,看着眼前的魏征道:“小子闲来无事,琢磨出这几句话,也不知对也不对。”

  萧凡是个谨慎的人,对朝廷的官吏更加警惕。

  他没有把话挑明了说,故意给魏征回味。

  唰的一下。

  魏征僵住了。

  就连一旁的李世民,双目也渐渐眯了起来,仔细开始回味咀嚼。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正的又何止衣冠,而是正其君子之身。

  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隋亡之教训,李世民一日不敢怠慢,常吐故纳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不全部否定隋之政绩,一味抹黑。

  以人为镜……想及此,李世民身子开始微微颤动,不动声色的抬眸看了一眼魏征。

  片刻之后,李世民击掌道:“妙!此至理也!”

  魏征也开始倒吸凉气,惊愕的抬眸看着萧凡,眼神无比肃穆和恭敬。

  少顷后,魏征拱手对萧凡道:“此至理,不逊于圣人之言,某当三省吾身。”

  李世民看魏征这样子,他震惊了。

  刚直如魏征,还没服过谁吧?

  萧凡挥挥手,笑着道:“此为其一。”

  啊?

  魏征急不可待的道:“汝还有其二言?”

  萧凡面色突然肃穆起来,盯着魏征郑重的道:“有!此话太过沉重。”

  沉思片刻,萧凡缓缓地,一字一句的道: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

  唰!

  静止!

  定格!

  僵硬,愣住!

  凝固!

  空气凝固了。

  三人都呆住了。

  萧凡则是想起了野猪皮统治的那段黑暗历史,而林则徐无异于那段历史中的一盏指明灯,他敬重林则徐。

  可魏征和李世民并不知道。

  尤其魏征。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此话乃天下所有臣子都当奉为圭臬的圣贤之语!

  此乃天下臣子一生之追求,一如他魏征刚正不阿的性子一般。

  只要利于国家发展,他魏征岂会怕祸与福也?

  这也是魏征这些年内日以继夜冒着生死劝谏李世民的原因。

  他不是不知道,这样冒犯下去,李世民迟早有一天会给自己好看。

  可作为历史上忠君之典范,魏征从不敢怠慢自己的职责和操行。

  这句话引起了魏征剧烈的共鸣。

  他双眸竟有些模糊,呢喃,却又掷地有声的高呼:“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好!”

  “好好好!萧老弟此话道出我辈之心声,好好好!!!”

  李世民也在咀嚼。

  和魏征思考的角度不同,他从此话中看出了利于他统治的可能。

  如何玩转臣子,让这群人对天子衷心耿耿,这是历代帝王的必修课。

  而这句忠君爱国的思想,李世民敢肯定,一旦推出,瞬间会引起许多人共鸣。

  这有利于他的统治。

  气氛有些沉重。

  萧凡不太喜欢沉重的氛围,他讪讪笑了笑,道:“其实在小子看来,无论陛下还是魏大夫,都是站在不同的角度去考量问题。”

  “一个人压力太大,总该要适当放松,若魏大夫步步紧逼,陛下身心难免会出了岔子,这样一来,魏大夫的劝谏还有什么意义呢?”

  “古人常言中庸之道?何也?平衡也。”

  “至于圣明天子,有此良臣,何愁国不强也?”

  一番话说的左右逢源。

  李世民和魏征的态度渐渐都变了,两人面带笑意,春风满面。

  看的出来,两人心结都解开了。

首节 上一节 11/322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