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开局错把李二陛下当成亲爹 第137节

  可是,这一元二次方程,究竟是什么鬼?

  什么意思?

  马周揉了揉眉心:“好生想,恩师说如果想通透了,所有术算题,须臾功夫可解。”

  卧槽!

  一群人震惊到窒息!

  ……

  侯君集凯旋归来。

  剑南六诏被灭,大唐南疆风声鹤唳,唐人在南疆的威望抵达鼎峰,南疆彻底太平。

  即便还有少数土司存在,但对大唐也开始彻底臣服起来。

  “将军,陛下在太极宫设宴。”

  侯君集摆手:“将树都拉着,先 去一趟萧府。”

  萧凡见到侯君集,热情洋溢的道:“恭喜啊,侯将军。”

  侯君集摆手:“是本将要谢谢萧县子,南疆之功,你首当其冲,本将去太极宫后,便会代你禀功。”

  萧凡摆手:“不用不用,我要的金鸡纳树,带回来了吗?”

  侯君集笑着道:“你啊你,本将拉着那么多树木回长安,方进了朱雀门,便被百姓争相指点。”

  “能让本将丢尽脸面的,你萧县子是第一人。”

  萧凡笑笑:“那成,劳烦侯将军去大相国寺后山种上吧,那些个庄田,都是在下的。”

  侯君集瞪着眼,不可思议的看着萧凡。

  “本将才走多少时间,你竟将大相国寺的庄田都吃了?”

  萧凡拱手:“小事小事,劳烦侯将军了。”

  “好!”

  出了萧府,侯君集对副将道:“派府兵,将这一批树运去大相国寺种下来。”

  副将埋怨道:“这萧凡,毕竟只是一个县子,有多大的面子,让将军你言听计从?”

  “放肆!”

  侯君集盯着副将,意味深长的道:“注意到站在萧凡身边的持剑汉子了吗?你在他手下过不了十招。”

  副将倒吸凉气:“这……”

  侯君集摇摇头:“这个萧凡,实力越来越强悍了,却不知以后究竟能走到什么程度。”

  ……

  “恩公,你种树……这是干啥?”

  公孙长青一脸狐疑的问萧凡。

  萧凡笑着道:“治病用的,再等几个月你就知道了。”

  ……

  国子监。

  孔颖达和一个道士坐在凉亭内对弈下棋。

  道士叫马有真。

  钦天监正八品官。

  “马道长,今日袁师该回太极宫了吧?”

  提到袁天罡。

  马有真肃然起敬,“家师稍后便会来国子监。”

  两人说话间。

  便有一群勋贵子弟纷至沓来。

  马有真捋着胡须,看着这群勋贵道:“道德经都译好了吗?”

  哎。

  马有真心里微微叹息,不知陛下抽什么疯,竟让这群二代们去翻译道德经疏。

  这等在他道家被视作圭臬圣经的书籍,让这群吊儿郎当的二代能翻译出什么东西?

  虽他知道李世民是为了彰显道家正统,发扬道教在各权贵眼中的作用。

  可这未免太儿戏了!

  不过想归想,马有真自不敢抱怨李世民。

  毕竟李世民也是为道家好。

  一群勋贵们皆点头道:“翻译好了,请仙师过目。”

  谁都知道,不过是走个过场罢了。

  马有真也没当真,大抵翻了几本书,强忍着恶心点头道:“唔,不错,可,好的,嗯?”

  马有真眉宇渐渐蹙了起来。

  随后越来越深,竟隐有怒气冲冠而起。

  随后见他猛然站起,对着人群爆喝道:“离经叛道的家伙!给贫道站出来!”

  “谁是萧锴!出来!给贫道出来!”.

第140章

  李唐为巩固正统,钦定老子李耳为李唐先祖,定道教为大唐正统宗教。

  道教在大唐地位超然,绝非佛教可比。

  因为朝廷重视道教,对于道门的管束,也开始变得森严起来,为了防止有邪门歪道胡乱曲解道经,道录司往往会对其进行重惩。

  毕竟,这道经的注解已成了官方的行为,而且,一旦有一些居心叵测之徒,借这道德经,暗中进行曲解,蛊惑百姓人心,那么势必会影响~统治政权既得利益。

  所以无论道家还是朝廷,都对道经-的翻译格外慎重。

  至于这群权贵二代们,只要大差不差,甚至小小的不入流,马有真都不会介意的。

  可是,这个叫萧锴批注的经文,简直离经叛道,不堪入目!

  这由不得马有真不气了。

  此时的萧锴,也是懵逼的。

  不是吧?这么衰?大家都是玩玩的,这都能被抓个典型?

  小表弟这是批注了啥?不是就走个过场吗?

  为什么别人没事,偏偏到自己这里就不行?

  “干哈?”

  萧锴走了出来,缩着脖颈。

  马有真气急,指着萧锴道:“这是你批注的经文?”

  萧锴面不改色的道:“是也!”

  “你念!”

  萧锴不明所以,接过手中的经文,道:“道者,虚通之妙理,众生之正性……至道玄虚,通生万物……”

  听到此处,坐在马有真身旁的孔颖达突然一愣。

  他没有做声,可是面色,却极凝重起来。

  萧锴是没想那么多,继续道:“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孔颖达面色更加沉重了,他身体甚至微微在颤抖。

  良久,他闭上了眼睛,板着脸。

  孔颖达一身最得意的事,是舔了李渊。

  第二得意的事,是舔了李世民。

  无论李渊还是李世民,都对道经极为重视。

  而在这个时代,道经绝不是什么阿猫阿狗都可以注解的,否则,在别人眼里,就是离经叛道了。

  孔颖达知道,大唐二帝王都是推崇道学之人。

  道教文化和经书,几乎伴随着李渊和李世民一生。

  何也?

  因为他们利用了道教,利用了老子,来巩固了他李唐正统的地位。

  孔颖达自也十分重视道教。

  如今听到有人念出这不知所云的道经。

  他生气了?

  当然,他最生气的还不是这个。

  若是随意谁都能曲解道德经,那么改天会不会有人将此经书曲解为,老子不是他李家的祖先?

  作为李世民麾下最忠诚的文官大儒,孔颖达不能任由此事发生。

  这样一来,李唐正统的地位怎么办?

  “住口!”孔颖达看着萧锴,“虽你令堂是萧尚书,但现在,老夫也不得不批评你了萧锴!”

  “旁人批注道德经那都是瞎……都是扣中道德经本义。”

  一句瞎扯,差点被孔颖达脱口而出。

  除了萧锴,别人虽然也在瞎扯,但扯的最起码还靠近时下流行的袁天罡版本道德经注释。

  可你这简直改头换面,注释了一个全新版本,竟还说的有理有据。

  “你呢萧锴?”

  “你这个批注的事什么不知所云的东西?老夫怎么一句都看不懂?”

  “你,你可知此事若是传到了袁天师耳中,传到了陛下耳中,你将是什么罪?”

  “离经叛道你懂吗?”

  萧锴迷茫的看着孔颖达,

  满脑子都是——

首节 上一节 137/322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