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开局错把李二陛下当成亲爹 第144节

  怀揣着极度震惊,李心澜终于确定了事实。

  确实……一同落地的!

  他好奇的看着萧凡。

  萧凡摆手:“我不想解释。”

  李心澜噗嗤笑道:“我并没有想问你为什么,我知道我听了也不懂,我想问的是,这个和求雨有什么关系?”

  萧凡:“……”

  “这个么,重在说明,你认为不可能的事,在我看来,那都是简单的事,求雨也是一样。”

  “噢,这样呀。”

  ……

  贞观三年春闱开科了。

  天还是蒙蒙亮。

  马周和上官仪八人,面带喜悦,准备去拜别萧凡。

  只是,萧凡似乎根本没将他们的科考当一回事,这会儿竟还没有起来。

  八个学子朝萧凡的房间深深弯腰,然后便欲出门。

  管事走了出来。

  “且等等,昨天夜里,少爷让老奴给你们准备好了糕点,都在这八个篮子里,你们带着上路。”

  马周八人看着家丁手中的考篮,顿时觉得眼眶有些红肿。

  想不到恩师看似浑不在意,23却偷偷做了这么多事。

  顿时,萧凡在他们眼中的形象,变的愈加伟岸和高大起来。

  管事看着八人道:“好生考,现在外面都在看少爷的笑话,说少爷漫天撒网,只要老奴知晓,你们八个是有本事的人,不要给少爷丢脸!”

  听及此,这八人义愤填膺,怒喝道:“好!谁敢笑话恩师,就等着被我等扇脸吧!”

  说罢,几人夸上考篮,雄赳赳气昂昂的朝长安贡院走去。

  ……

  贡院之前,是黑压压的一大群人,看其规模,约有千余人,大家都很安静的等着唱礼官唱名。

  叫到自己的名号,便要过龙门搜索有无夹带小抄的事件发生,一旦查到,便永世不得科考。

  一切程序走完。

  马周等人排队进场,拿到了自己的座号,找到考场考棚。

  这是一种一个人一个考场的考试,空间有些狭小,坐着还好,躺下来就有些憋屈了。

  号舍之内有笔墨砚台,锣声响起之时,有差役发下试卷和稿纸,马周等人检查了一遍,没有问题,便直接开始答题。

  第这一场考试,题目很多。

  其中最大的掣肘便是术算题,因为其要耗费的时间相较于文史类来说很多很多。

  马周先大抵看了看试卷两面,确定没有问题之后,便开始磨墨、提笔、沾墨、下笔,接着笔走龙蛇,显得从容、淡定。

  一气呵成写完之后。

  他有些惊愕起来。

  翻过试卷看看,真就这么简单的……写完了。

  方才在解析术算题的时候,根本没有耗费任何一点时间。

  他不由倒吸凉气,身子有些发抖,激动的不能自己。

  恩师所传的一元二次方程,真真可谓是无往不利也!

  另外几个考棚内。

  此类古怪的事,在上官仪、狄仁杰、李义府、高智周等人身上,也在发生。

  日落黄昏。

  一阵铜锣声在贡院响起,意味此次春闱鸣金收官。

  马周踱步出贡院,显得有些浑浑噩噩。

  见到上官仪等人,几人各自交换了一个眼色,难掩心中的激动。

  此时。

  贡院门前还有另外几个读书人在攀谈着。

  “赵兄,这么早就出来,题目答完了吗?”

  “这,哎,题目那般繁多,尤其是术算题,我基本一题未答……”

  “哎,我也是的。既如此,为何要出这么多题目?”

  “每年都是这样,真是想不明白,出那么多题目究竟是做什么!”

  说话间。

  他们看见马周走了出来。

  很显然,这群读书人认识马周,有两个还是当初一同和马周投荐阴弘智府邸的同窗。

  只是他们投荐阴弘智成功了。

  而马周,却拜入萧县子门下。

  “马兄,考的如何?有几道没答?”

  马周不知如何回答,只能道:“不知道啊,都答完了。”

  倏地。

  原本嘈杂的几个读书人安静下来。

  鄙夷的眼神顿时投向马周。

  “快看,有个人在装逼!”

  “年轻人不讲文德,读书人夸大其词哗众取宠。”

  “此可耻也。”

  “是也,是也!”

  其中有个叫赵良的学子,乃是阴弘智的门生。

  虽然他没答完,但自觉此次考的不错,便喜笑颜开的走到马周身前,一脸同情的道:“哎,马兄,不要强撑着了。听闻你们的恩师,将孔孟之书都撕了,你说这样的人,能教出什么学问来?”

  “不过这也不怪你们,毕竟你们跟错了老师。可怜呐!”

  不等那赵良把话说下去,马周便怒气冲冲地指着他冷喝道:“不许诽谤我等恩师。”

  “好好好,你们是萧先生的高徒,料来肯定能金榜题名吧,待改日放榜了,我们一同去看看,在下也好亲自给 诸位庆功不是吗?成成成,不说了,不说了。我家恩师可能在等着我回去商议日后束革补缺官位的事了,告辞。”

  ……

  在考生全部离开贡院后,长安贡院便封闭了。

  几十余从礼部、御史台、吏部抽选出来的考官汇聚,准备批阅春闱考卷。

  时间紧,任务重。

  御史台官吏和礼部、吏部官吏不敢怠慢,当日下午就将贡院闭门。

  明伦堂内,十余个礼部和御史台、吏部混合成的阅卷官吏,正揉着眉心,批阅着案牍前如山高的卷子。

  “试卷墨迹,怀疑标记,不取!”

  “字迹潦草,不堪入目,不取!”

  “卷面折叠,乱七八糟,不取!”

  “一份试卷,答出三成,不取!”

  明伦堂内,类似于此种声音此起彼伏,阅卷官心累。

  每次的阅卷对他们来说都是巨大的身心折磨。

  “咦?”

  突地间,几声古怪的惊叹声,在明伦堂内响起。

  “竟有人全部答完了?”

  “这,这这……术算题竟全部答对了?”

  “蒙的吧!时间这般紧张,如何全部就都对了?”

  明伦堂内,几个考官顿时聚拢在一起…….

第148章

  礼部尚书长孙顺德在组织这场贞观三年的春闱阅卷。

  整个科考考完,阅卷的时间只有三天。

  时间紧,任务急。

  临近第三天傍晚的时候,一批批录取的试卷,才被送往礼部。

  礼部左侍郎秦传抱着试卷来到礼部衙门。

  “长孙尚书,此次贞观三年春闱,共计录取明经科进士九十三人,进士科进士三人。”

  “这是试卷,您复查一下。”

  所谓复查,也就是让长孙顺德定出明经科的排名,随即交给李世民阅览。

  长孙顺德点点头,见秦侍郎面色有些古怪,不解的道:“怎么了?”

  秦传道:“长孙尚书,出妖了,您看看便知。”

  长孙顺德一脸狐疑,先是端着茶水淡淡呷了一口,这才翻开最上面的几份试卷。

  呼,噗噗!

  他注意力皆在试卷上,乃至于茶水太烫都浑然未觉。

  少顷后。

  长孙顺德眯着眼,惊叹道:“还真出妖了,竟有人将试卷全部答完?”

  长孙顺德组织过武德乃至贞观年间共计九年的科考阅卷。

  从没见过有学子能见卷面全部答完。

首节 上一节 144/322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