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开局错把李二陛下当成亲爹 第224节

  扯的也太飞了!

  唐俭怒了,对度支司道:“给我将万年县令那狗东西抓到户部来!待老夫下朝,老夫亲自讦问他!”

  说完,唐俭便气咻咻的朝皇宫甘露殿走去。

  朝会开始了。

  李世民逡巡了众臣一眼,却没有做声。

  内侍太监本想问一句,诸位可有事上书。

  若是没有,李世民就要开口了。

  “陛下……”都没等内侍太监和李世民开口,唐俭就焦急的走了出来。

  只是这时候,也没有在乎唐俭是不是逾越。

  谁都知道,这个时候户部是何其重要的存在。

  江南道受了洪灾,现在所有的希望都在户部身上。

  李世民点头:“唐尚书,秋粮统计出来了吗?若是统计好,将文本交给尚书省,由房、杜二相统筹安排。”

  若是粮食统计出来,房玄龄和杜如晦就要开始安排如何调粮,拨多少粮去江南。

  这都是学问,一方面要保证太仓有足够的存粮,以应付接下来贞观三年冬天有可能的天灾。

  另一方面,也要保证江南道的百姓安稳度过这个洪灾。

  可是唐俭脸色有些难看,道:“统计是统计出来了,只是——”

  李世民蹙眉:“¨々怎么?”

  “万年县的数据,兴许有些偏差。”

  “哦?一些小的偏差也是无所谓的。”房玄龄迈步走出来。

  唐俭干咳一声道:“亩产十五石……这个,也是小的偏差吗?”

  这话说出来,大殿内,一下子安静了。

  许多人一瞬便将目光聚焦到唐俭身上,脸色和眼神都十分复杂。

  亩产十五石?这怕不是睁眼说瞎话吧?

  万年县令也是有够牛逼的!

  这个时候还尼玛作死?

  这是怕自己凉凉的不够快吗?

  这万年县令真可比许多其他地方官能吹多了啊,十五石,还是整数。

  这吹牛逼的技术,有点瑕疵呀!

  此一时。

  殿中鸦雀无声。

  所有人表情,都一副吃了翔的样子。。

  大家都是吹嘘中的能手,大哥不笑二哥,可是这万年县令,吹的有点过分了吧?

  果不其然。

  李世民(的李的)和房玄龄等人面色缓缓拉了下来。

  李世民怒道:“胡闹!”

  “不像话!”

  “为什么每一个万年县令都举止那么浮夸?”

  “谁家的粮食,能亩产十五石?”

  唐俭:“……”

  “这个……就不知道了。”

  李世民道:“不知道,就去问,现在就叫人去问,朕要看看,究竟哪户人家,在干扰朝廷正常的赋税运转。”

  唐俭忙不迭道:“好!”

  说罢,他便对大殿上户部侍郎道:“去户部,问问万年县令,速去速回。”

  “下官知晓。”

  说着,户部侍郎便匆忙的离开甘露殿。

  他也是一副日了狗的样子,心中牵头神兽奔袭及。

  他娘的!这一下子,户部可算是在朝廷露脸了。

  不出意外,日后许多同僚怕都会拿这事来嘲笑户部的无能了!.

第229章

  户部侍郎回到户部值庐。

  万年县令秦川已经被抓过来了。

  “你说啥?哪个萧凡?”

  萧凡?这名字好熟悉啊!

  户部侍郎不由得陷入了沉思。

  万年县令擦了擦额头冷汗。

  这事儿,竟是惊动了陛下。

  不过想来也能理解。

  他颤抖的道:“就是萧凡啊,忠勇伯萧凡啊。”

  户部侍郎陡然一颤。

  想起来了。

  是那个逼!

  这小子胆子真是泼天的大啊!

  容不得多想,户部侍郎赶紧折返甘露殿。

  唐俭见他归来,拉着他便急忙问道:“谁?谁家在瞎扯?”

  “萧凡。”户部侍郎不情愿的自嘴巴吐出两字。

  嘶!

  唐俭浑身一抖。

  “……”

  这个萧凡,真是作得一手好死啊!

  这都敢瞎扯!

  你真当朝廷这些人都没见过世面?大家谁都不傻,岂能容你胡乱瞎扯的?

  亩产十五石,你这是欺君啊你!真是胆大包天了!

  “陛下!”

  唐俭赶紧站了出来,萧凡帮过他的忙,他得多少替萧 凡说点儿话。

  “此事儿,十之七八,是有误会,臣以为,这萧县伯,想来是为朝廷着想,给朝廷增加一些信心,小孩子胡闹罢了,做不得真。”

  唐俭觉得,今天他若是不为萧凡说点什么,大唐的御史们势必要开始上纲上线了。

  “话不能这么说。”

  御史中丞豆卢宽走了出来。

  “江南道洪灾泛滥,朝廷等着粮食赈灾,这个节骨眼,任何细微末节的事,都能引起江南道的存亡。”

  “你户部若多统计出一天数据,多一天征收赋税,江南道或许就会少死一个人。”

  “忠勇伯,此举,着实罪孽深重了!”

  “如此已经不是小孩子儿戏了。”

  “他既是县伯,就该为朝廷分忧,而不是在这个节骨眼,给朝廷添乱。”

  这个节骨眼,确实有些过分,御史中丞豆卢宽已经看不下去了,才出列仗义疏言,不然他也是不愿意和萧凡那狗皮膏药沾上关系的。

  李世民捂额。

  看着争吵不休的人群,朗声道:“唐尚书,耳听为虚,眼见为实,你先去万年县看看就是。”

  李世民知道唐俭和萧凡有交情。

  趁着这个档口,去萧凡那里教训教训萧凡。

  回来的时候再敷衍两句,说萧凡认错态度诚恳一类的,这事儿也就这么过去了。

  明眼人都看得出来,李世民这是护犊子啊!

  “臣遵旨。”

  唐俭抱拳,长舒一口气,便踏步出了甘露殿。

  一路上,唐俭咬着牙,在寻思着一会儿见到萧凡,该怎么教训他。

  这小子不懂的期间利害关系,更不知晓,他现在已经是县伯了,一言一行,朝廷百官都盯着呢。

  稍有不利,该有多少人会弹劾你!

  你小子,年纪轻轻的便坐火箭似的升迁到了县伯,可招许多人记恨着呢。

  这次,说什么也要敲打敲打萧凡了!

  不能任由其胡来了。

  很快,唐俭骑着快马便赶到万年萧府。

  萧凡看着气势有些吓人的唐俭,颇为不解的道:“唐尚书?”

  “什么风将你吹来了?”

  唐俭拉着脸,笑的很难看,眸子里明显带着火焰。

  “萧凡!你是不是上报赋米给万年县令了?”

  萧凡点头:“是啊,让公孙长青统计了一番,都报上去了。”

  “那么。”唐俭顿了顿,“你是不是也报了亩产十五石的粮食?”

  萧凡摇头:“这个是公孙长青报的,我也不清楚,想来应该会高于亩产十五石的。”

首节 上一节 224/322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