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开局错把李二陛下当成亲爹 第45节

  程处默欣慰的道:“不必谢啦,你要不要俺去萧尚书府上说说?”

  萧凡摇头:“不需要,我没打算卖。”

  程处默:“……”

  得。

  半天白说了。

  他挥挥手:“言尽于此了。”

  说完,便自顾自回到盐铁司。

  房玄龄和杜如晦在这里等着。

  见程处默回来,忙不迭问道:“那小子将泾东山卖回去了没?”

  程处默叹口气:“简直茅坑里的石头,又臭又硬,说半天不顶用。”

  “算啦,俺也知道,他应该是好面子,这事搁谁谁也不能承认自己被坑了。”

  房玄龄和杜如晦摇摇头,便回太极宫了。

  ……

  萧凡让府上管事去长安盘了铺子。

  这次的铺子比‘不凡书铺’要大几倍。

  后院里每日都在解析和蒸馏出细盐。

  李世民这几日比较忙,很少会去万年萧府。

  萧凡对这老爹时不时消失也习以为常,并不觉得不妥。

  长安,西市。

  盐铺门前。

  成批量的盐巴被摆放在门前销售。

  皆是一等一白花花的细盐。

  很快引起围观的群众。

  人群越来越多。

  尤其听到不要钱,就可以品尝一点盐巴。

  鲁先生说过,总有猛士敢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比如萧家兄弟。

  两人背着手,看着萧府卖盐的小厮。

  “你这个盐,真的可以免费吃吗?”

  “对!”

  萧锐一本正经的捏着一指盐巴,朝嘴上试了试。

  嘶!

  好咸呐!

  萧锐要湿了。

  要知道,盐是必需品,价格不菲,寻常人家,一斤盐可以吃半年,都是省着吃的。

  有些时候,食盐堪比黄金。毕竟古法提炼的盐,耗费人力,耗费燃料,且产极低,再加上税赋极高的缘故,价格一直都是居高不下。

  在大唐,更穷苦的人,只好用醋布或者更低劣的盐来替代了。

  萧锐敏锐的感知到,这盐不错,而且质量极高!

  “卖多少钱?”萧锐瞪眼问道。

  “一千文一斤。”

  “啊?”萧锐人傻了,“这么便宜?”

  “你家有多少?”

  “现在有几百斤。”

  几百斤就是几百贯……

  有点贵!买不起!

  萧锐赶忙道:“我先要十贯,给我十斤!”

  “对不起,我家阿郎吩咐,单人最多只能买一斤。”

  萧锐生气了,“才这么点?算了算了,我先买一斤!给盐!”

  人群具有跟谁效应。

  起初旁人在围观,还不太相信这么精致的盐巴会卖这么便宜。

  可萧锐和萧锴做了先驱之后。

  人群顿时疯狂了。

  盐铺前聚集了人山人海。

  这几日皆是如此!

  ……

  长安陡然冒出一个盐商大亨。

  第一时间引起了世家大族的注意。

  某种程度来说,他们得到消息的速度,比李世民快很多。

  卢府内。

  卢宾之看着来信,面色起伏不定。

  卢芸不解的看着卢宾之:“大哥,你脸色怎么这么难看?父亲那边来什么消息了吗?”

  卢宾之将纸团揉成一团,怒气冲冲的道:“让我去求萧凡!去求那个下等人!”

  卢芸不可置信的瞪大眼睛,“求他做什么?父亲疯了吗?”

  卢宾之哼道:“父亲那边得到消息,萧凡从萧瑀手中购得一处盐山。”

  卢芸愈加不解:“盐山?那有什么用?又不能吃。”

  卢宾之阴沉着脸:“现在可以吃了,萧凡不知用什么仙法,将有毒之盐提炼成了无毒盐,现在长安贩卖疯了!”

  卢芸惊愕的长大嘴巴:“什么?长安陡然冒出来的盐商大贾,背后的人竟然是萧凡?”

  如今在长安,萧凡的盐巴问世之后,很快就将七宗五姓的生意给挤的一落千丈。

  他们七宗五姓贩卖的都是粗盐,杂质很高,就如此,卖的还巨贵无比。

  可自从萧凡的精盐问世之后,七宗五姓的盐巴突然不香了。

  这立刻引起七宗五姓各大家族的注意,也发动自己的力量第一时间找到了萧凡。

  这才有范阳卢氏家主,从范阳来信给卢宾之的一幕。

  卢宾之点头道:“是!是他!混账!爹让我去求萧凡,你知道爹怎么说的吗?”

  卢芸摇头,但看大哥脸颊都在抽搐,显然爹说的话不太好。

  卢宾之握拳怒吼:“说不要在乎价格,五万贯都能接受,无论如何,求也好舔也罢,一定要问萧凡买到盐山和冶盐技术!”

  嘶!

  卢芸俏脸起伏不定。

  五万贯……

  爹疯了吗?

  一块山,卖五万贯?还要求着萧凡?

  不应该是萧凡求我们买吗?

  卢宾之咬着牙,恨恨的道:“便宜萧凡了!”

  “哥,你干嘛去?”

  “买盐山!你以为只有我们范阳卢氏将目光瞄着萧凡吗?”

  卢宾之说完。

  卢芸惊愕的愣在原地,不是吧?一个萧凡,将五姓家族所有家主都惊动了?

  这简直天方夜谭啊!.

第54章

  今晚十二点上架。

  磕磕盼盼,终于要上架了。

  想说的话很多,很多,可有不知从何说起。

  我不知到是不是这书的主线偏了还是怎么回事。

  可能能看到这里的人并不多。

  但无论如何,我都在认真的写一个故事。

  这个故事有些复杂,主线也早就敲定的好了的,只是藏的比较深,所以到现在大家都一味的看着主角在装逼。

  实际不然,后面会一点点放出来主线,却也不知能看到后面的人还有多少。

  这些天,求了很多鲜花啊,数据啊,诸如此类的东西。

  可是反响并不多,我大抵知道,这书可能是凉了。

  说实话,只要写到上架的书,还从没有会这么凄惨过。

  我写了三四本大唐书了,每一次数据都不错,越是到后面数据就越好。

  而每一本书,也都是在一百万之上不崩。

  或许这个开篇有些不同了,这个开篇有些老套了。

  我不太擅长写战争文,所以这书很少会有战争的部分。

  故事的核心并不在于打仗,一位的打打杀杀也只能让书分崩离析,这些事我都知晓。

  我在努力的切合着去朝主线去写,也相信后面的故事放出来之后,会越来越好的。

  我大抵也知道,今晚的订阅,乃至于整个首定都不会太理想。

首节 上一节 45/322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