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得三思啊!
嬴政一间,瞬间惊了。
李斯说得对啊,这人才若是都被驱逐出境,那岂不是,都成了六国的座上宾了?
到时候,六国纷纷强大,我大秦想要对付六国,岂不是更加艰难?
于是乎,逐客令被撤下,六国的人才,得以留在了大秦。
而后,李斯就再献上了良策,对东方的权臣和人才,应当使用两种策略。
愿意归顺的,就重金赏赐,让他们为大秦明里暗里的出力。
不愿意归顺的,直接派刺客刺杀!
大秦守住了人才,而六国权臣和人才却竞相失去,这不是一个上佳策略吗?
嬴政一看,高!
就这么办!
于是乎,直接把李斯奉为上宾,开始对其着重任用。
..... ......... ...
最后,李斯在帮助嬴政一统六国的时候,出尽谋划,大秦一统之后,官居左丞相,位列三公。
也算是富贵至极!
这张良,若是愿意归顺大秦,那,朕就想办法用他。
若是不愿意……
嬴政想着,眼神一寒。
朕,是绝对不会留下这样的反秦威胁的!
虽然张良和李兴,两人都有想要远离大秦的意思,但是,嬴政对他们,可是有着不同的想法和对待的。
之所以张良和李兴如此被区别对待,那主要是因为,李兴的爹是李斯,是嬴政的贵人和立下赫赫战功的谋臣,如今又是右丞相,这是大秦自己的人了。
而张良的爹和爷爷都是han国人,是大秦的仇敌。
若是这个人冥顽不灵,那就注定是大秦的威胁。
不过在这方面……
其实嬴政还真的太大度了点……
何止是一个张良啊?
项梁,项羽,楚王的孙子熊心,魏王豹,韩王信,还有田齐的子孙,以及其他,数不清的六国王室和重臣的嫡系子孙。
这些人,嬴政可一个都没杀!
之所以没杀,也并非全都是因为不舍得杀,或者没必要杀。
而是,从另一方面,做到安抚六国的作用。
只要归顺大秦,不管你们以前是干什么的,现在成了大秦的子民,朕,都可以原谅,都可以容忍。
所以,嬴政和大秦,就容许了这帮人的存在。
而且,另一方面,嬴政和大秦,也是颇为的自信。
六国的人马,我大秦都全都揍趴下了,那,还担心一帮残余干什么?
留着,也无妨!
可惜……
太大意了,没有闪……四.
第115章
等到秦始皇一死,其实大秦还没有马上走上灭亡,这时候大秦只不过少了一位最能镇得住六国的人物不至于马上分崩离析,至少这一过程如果没有任何意外的话,还会延续个几十年,甚至之后的结果未知。
大秦,也未必会因此而被六国火焰重新燃尽,甚至举国之力重新扑灭反叛的火焰,也并非什么天大的难事。
但是可惜的是大秦就是发生了意外,赵高篡改遗诏就是这个天大的意外,而且这个意外还给大家带来了紧接着的致命一击。
赵高得到权力之后,把秦二世变成了不闻政事的傀儡,一切大笑都有自己决断,他先是除掉了以大秦超级为重的李斯,而后真正的掌握所有的权利,然后开始大肆的屠杀一切对他有威胁的能臣干将,甚至连秦始皇的其他儿女都完全不放过,最后大金被杀的没有人才了,整个超级整个天下的乌烟瘴气了,大秦也失去了,最后能够对抗六国的力量。
秦始皇的死,赵高的霍乱也给了六国贵族一个翻身的机会,等到陈胜吴广这 一堆被冲得差不多了,他们顷刻之间再度死灰复燃,重新起事。
不过可惜六国与你也是炮灰,陈胜吴广是他们的炮灰,他们是项羽刘邦的炮灰。
经过秦末混战,六国又一次被灭国,六国的力量,几乎完全被消灭殆尽。
所以之后,汉朝为什么那么稳定?那是因为这些六国力量,先是被大秦给消灭了一顿,剩余的力量,又都被项羽刘邦给消灭了一顿。
从此之后,六国再难有兴风作浪了……
从公元前230年到公元前203年,在26年的时间之内,六国被前后灭亡了,两次也是凄惨。
抗秦反秦一荒唐,为他人做嫁衣裳。
可悲可叹……
“陛下放心,臣一定好好做咸阳令,并且想尽一切办法找到那位高人。只要他在咸阳城,那臣就一定会想尽办法把他找出来!”
李兴心说,【我的意思你应该明白吧,只要他在咸阳城那我就找出来,如果不在的话那我就没办法了,反正说大隐隐于市的,是你秦始皇而不是我……】
【如此的话,主动权自然在我手里,等我找到张良之后能给你培养就培养,给你培养不了那就只能为我自己所用了】
这小鬼头倒是挺狡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