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本无意成仙 第676节

  这条线好似也与现实有了一定影响。

  道人几乎是沿着这条线行走。

  不知不觉间,这条线在他的感受中好似变得清晰,自己似乎真的触及到了现实世界与画中世界的交错之处,甚至恍惚之间,有些难以分清自己究竟走在现实世界还是画中世界,有时停下脚步,转头看向远方,景色也有些恍惚,不知属于今时今日,还是数百年前。

  可惜稍作站定,心神稍一清晰,一切便又回到了现实。

  即使如此,道人也知足了。

  这不得不感谢当年孔待诏赐予的引子,感谢当年窦大师请他入画中,给他的感悟。

  于是继续往前走,细细感悟这条线,感悟两个世界的交界,也感悟一个因巧机凭空诞生的小世界的玄妙,使原本的感受变得更清晰,原本对于此道的感悟收获逐渐加深,越发深入。

  也算是一场修行了。

  不知不觉间,黄昏便至,太阳落到了自己身侧连绵群山的头顶,随时可能落下去。

  这条分界线便更加清晰也更加模糊了。

  清晰在于道人十分清楚的感知到了它的存在,模糊在于道人有时已经分不清现实与画中,似乎往前一步,再落脚便不知究竟会踏到哪里。

  若能长久停留在此感悟,宋游甚至觉得自己可以从这里反向的进入画中世界。

  自然,只限自己。

  “……”

  天色暗下来了,山下万家灯火。

  此时自家顶梁柱多半都回客栈了。

  再待下去,恐怕三花娘娘要觉得自己迷路在了山上,或是遇到了什么危险,该担忧了。

  宋游摇头微笑,果断转身离去。

  天光昏暗,摸索下山。

  走出不远,头顶就传来了轻微的翅膀拍打声,是燕子来找他了。

  多半三花娘娘也担忧了起来。

  ……

  不知不觉,又是一月过去。

  纤凝也慢慢变冷了。

  只是纤凝天气大多都很好,只要阳光普照,太阳晒着就总是暖的,最大的感受在于晚上睡觉时越来越冷,起夜越来越冷,早上也很冷,有时起床走在太阳照不到的小巷子里,阴冷贴肤,真有种寒冬的感觉。

  难得的一个多云天,湖边大部分土地都笼罩在阴云下,只是少数地方能晒到一点太阳。

  孩童还是拿着一根甘蔗,坐在路边放牛,身上裹着几件烂布厚衣裳,不过他却不在意这些,而是自在的缩在地上啃着甘蔗。

  好像没有多少烦恼。

  忽然听见远方一阵声响。

  “?”

  孩童一脸疑惑,扭头看去。

  看不见。

  站起来看。

  还是看不见。

  爬上树看。

  孩童握着甘蔗,脸被冻得红扑扑的,爬在树上,看向远方,却顿时呆住。

  远方大地之上,一尊比房子还高、全身金灿灿的金石巨人正和一具没有头的僧人争斗,僧人虽长得高大强壮,在金石巨人面前却很娇小,双方争斗厮打出极大动静,常有金石碰撞声。

  “轰隆隆……”

  那金石巨人真像是山神一般。

  孩童睁大了眼睛。

  不知为何,看见这金灿灿的石巨人,他却想起了一个多月前,那个用金色石头换自己甘蔗的人。

  那天他还以为这是金子,于是跑回家,兴冲冲的告知父母,说自己用甘蔗换了一块金子,这个金子还可以驱赶老鼠,结果一拿出来,只是一块普普通通的石头,拿起来也和石头差不多,父母将他好生斥责一通,说他是傻子。

  这算是他那段时间难得的忧愁了。

  不过他很倔强,倒也留着石头,没有丢掉,不知怎的,在此之后,好像确实没在家中发现老鼠的踪迹了。

  “轰隆隆……”

  那方打得越发激烈。

  恍惚间像是传说中的神仙故事变成了真的。

  孩童兴奋又害怕,连忙滑了下去。

  只偶尔探出头看一看,见那无头僧似乎是打不赢那金石巨人了。

  没过多久,动静消失了。

  孩童又害怕又疑惑,好奇心促使着他又爬上树,往那方看了一眼,却什么也没有看见。

  像山神的金石巨人不见了。

  传说中的无头僧也不见了。

  忽然之间,又听一阵沉闷的脚步声。

  “轰!轰!轰!”

  大地都在随之而震颤。

  孩童一扭过头,发现旁边树林中走出一道巨大的金色身影,膀大腰圆,臂长过膝,身高比笔直高大的水杉也矮不了多少,一步步走过来。

  更令他震惊的是,在那巨大的金石巨人肩膀上,还坐着一道身着三色衣裳的人影。

  “轰!轰!……”

  巨人走到了他面前停下。

  孩童所坐的这颗小树还不足巨人高,巨人微微前倾身子,坐在巨人肩上的女童自然也低下头,俯瞰着他,却是扭头盯着他手上的甘蔗:“又是你啊,怎么又有一根甘蔗?”

第615章 要多久才能成大妖呢?

  “这天气是越来越冷了。”

  “可要给先生加被子?”

  “这倒不必。”

  “现在还不是最冷,起码白天不冷,再过一两个月才是最冷的时候。到那时候,后边的山顶上都会有雪。”客栈店家对宋游说道,“偏偏城里城外种得有樱花,有些就在那时候开,月季那时候也开,到那时候,读书人口中常说的风花雪月,便都在这里见得到了。”

  “那可得见识了才走。”

  宋游笑着坐在大堂,和店家闲聊。

  正在这时,屋外进来一人。

  半人多高的一个女童,左边肩膀上挎着一个褡裢,鼓鼓囊囊又湿漉漉的,左手拿着鱼竿,右手拿着一截甘蔗,边走边啃。

  好歹她还知道城里地上铺有石砖,不能乱吐甘蔗渣,全都捏在手里。

  “我钓鱼回来了。”

  “哎哟回来了!”

  店家连忙起身前去迎接。

  宋游则是好奇的问道:“三花娘娘从哪里又弄来一截甘蔗?”

  “也是换来的。”

  “真是神通广大啊你。”

  “对的。”

  三花娘娘没有多说,只照旧称了鱼,卖给店家,送店家一条,当做使用后厨的木柴火耗,留下一条,叫道士去做来吃。

  “……”

  道人倒是没有犯懒——

  自家顶梁柱在外面忙活了一整天,带了食物回来,自己只是做一顿饭而已,怎能说三道四。

  顿时便提了鱼进厨房。

  只听一阵清理声,动作干净利落。

  店家也依旧在后面看着。

  道人回头笑着看他,对他闲聊:

  “纤凝做鱼的风格倒是让我想起了十几年前,我们行走栩州,曾路过一个山村,在当地农家借宿,农人为了招待我们,也从门口的池塘里捉了两条鱼上来做菜,也在里面加了带酸味的炖梅酸果,十分有意思。”

  “只不过是穷人粗鄙,没有好菜,加点酸味进去,能把吃食哄入肚中罢了。”

  “巧了,那时的农人也这么说。”

  “十几年前的事先生也记得这么清楚?”店家悄悄看向宋游,这位道人看来年轻,若是只从面貌判断年龄,十几年前他应该还年少。

  “印象深刻。”

  “先生说的‘我们’,也包括先生养的猫儿吗?”

  “店家何必试探我们?”

  宋游依然笑着,往锅中放油。

  娇小的女童缩在灶前,一边烧火,一边伸出两只手,五指张开,靠近灶眼,专注烤火,仿佛对他们的谈话一点不感兴趣。

  “不敢不敢……”

  店家连忙低下头,不敢多言。

  “我喜欢吃酸口的菜,也爱吃酸腌菜,我们逸州人都好这口,不过我们平常做菜,酸多取自于醋和腌泡菜,不像这边,取自于酸果。”宋游说着停顿了一下,“只是在我看来,在做酸口菜的同时,如果再能加点辣味,就更舒服了。”

  “先生指茱萸和姜吗?”

  店家是个喜好钻研厨艺的,很快就被调动起了兴致。

  “茱萸好,姜也好,不过却还有一样更好的,兴许是还没有传到这边来。”宋游捏起一颗辣椒,递给店家,“赠给店家,里面有籽,等天气稍稍暖和一点就可以种下去,薄土微湿,就能发芽,结出的果名为辣椒,在很多地方已经很流行,很适合用来做菜,鲜吃晒干都可。”

  “好像听说过……”

  “今日用它结合店家做的酸鱼试试。”

  宋游口中说着,手上动作不停。

  一边操作一边与店家讲解闲聊。

  其实是有意的教他,还他的好意。

  都是多年之后的厨艺心得,在这个铁锅普及、炒菜发明都没有多久的时代,在这个偏远的云州,很多普遍简单的知识都显得很珍贵——哪怕是如这位店家这样爱好钻研厨艺的人,也不过凭着经验闭门造车罢了。

首节 上一节 676/792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