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京非自然法医 第80节

  “外面情况很糟糕,到处都是记者。”冈田警部脸色很难看:“事情已经传开,就连东京电视台都取消了原本的综艺节目,改为放送连环杀人案的特别节目了。”

  “什么,就连东京电视台都不放动画片了?”美波大小姐瞪大了眼睛。

  这下事情麻烦了!

  东京电视台可是真正重量级新闻的风向标。

  “内阁也对总监下令了,要求必须尽快破案。”冈田警部和美波大小姐一齐看着停尸间的大门。

  “目前一二三组都没有什么特别的发现,或许我们的希望又要寄托于上杉君身上了。”

  关上停尸间的大门,上杉宗雪开始验尸。

  死者大和里菜,11岁小学生,主要死因是腹部一刀刺中肝脏,次要死因才是被电线勒死。

  才看了几眼,上杉宗雪就眉头紧锁。

  好凌厉的刺击和手段!

  刺伤一般分为两种,第一种是有生活反应,第二种是无生活反应,简单地来说,就是在受刺的时候,死者当时是活着的还是死了的,活着的时候被刺就是有生活反应,死了的时候被刺就是无生活反应。

  通过对伤口判断有无生活反应,可以轻松地辨认出凶手的攻击顺序和特点。

  而上杉宗雪辨认了一下伤口,就意识到凶手不可能是一个“弱者”。

  致命伤口只有一刀,生活反应也是一刀,也就是说,凶手就出了这一刀。

  这种情况不太可能出现在弱势群体身上,因为弱势群体或是心智不坚定者,很容易出现害怕一刀没捅死的认知,他们会倾向于捅很多下,确定对方已死的自保心理行凶。

  也就是说,凶手不仅冷酷,而且对自己的攻击有绝对的信心。

  第一案如是,第三案也如是。

  单从这样看,公安的判断其实很有道理,凶手应该是个经验丰富的前雅库扎男性。

  但为什么会一无所获呢?

  上杉宗雪表面验尸了一遍之后,觉得差不多了。

  他举起了右手,青辉石正在发光。

  青色的能量漩涡笼罩了房间,在他的呼唤之下,死者的灵魂被唤醒。

  【呜呜呜呜~好痛啊,好痛啊呜呜呜~】女孩长得并不漂亮,人有点憨,双目眼距较大,略微有些痴愚状态:【为什么?】

  【你好,大和,我是上杉宗雪。】上杉宗雪敏锐地感觉到女孩的魂力消耗速度极快,简单地介绍了一下自己,就立即追问道:【是谁杀了你,用刀刺你的?】

  【好痛啊,是一个姐姐!】

  姐姐?!

  上杉宗雪瞪大了眼睛,瞳孔紧缩,头有点晕。

  等等,是姐姐?

  女的?!

  不可能啊?公安调查到的可疑人物都是男性!

  【你确定?她长什么样?怎么攻击你的?】

  【呜呜呜~不知道,我没看清,她只是和我说想上厕所,我就带着她去附近的厕所了,结果这个姐姐就突然从身上拿刀刺我,好痛啊!】女孩的灵魂还在哭泣:【她穿着校服,看起来不像是坏人,为什么要刺我呢?】

  真是女的?

  上杉宗雪突然隐隐联想到了什么。

  之前从千叶县那边传来的资料,第二案就有说,气象站附近很少监控,而且几乎没有什么可疑人员,只有一些放学路过的学生!

  学生?!

  是学生?!

  女学生!!!

  再联想到三次犯案的时间都是学校放学但是上班族还没有下班的下午时间段。

  上杉宗雪突然有了一个很恐怖的联想。

  错了!

  从一开始,就完全错了!

  无论是千叶县的警察还是公安,都完全搞错了搜查方向!

  他们从一开始就将搜查的方向定在成年男性,有暴力团关系的经验者身上。

  而与之对应的女学生是不折不扣的“弱势群体”,自然而然地被排除出了警方的怀疑范围!

  难怪掘地三尺也找不出嫌疑人!

  原来这位传说中的连环杀手是个女学生!

  可是这样的话,问题就又来了,一个女学生是如何拥有如此出色的杀人技艺,懂得处理尸体,能冷静地行凶呢?

  关键在于,上杉宗雪要如何说服警方修改搜查方向呢?

  【你认识那个姐姐是谁么?】上杉宗雪沉声问道。

  【不认识,我不知道她是谁,而且当时太痛了,我已经想不起来了!】

  啧!

  上杉宗雪面黑如墨面沉如渊,两条眉毛扭紧了。

  这个答案完全出乎了他的所有预料。

  凶手,是个未成年的女学生?

  更要命的是,死者还不认识凶手!

  这,这说出去谁信啊?

第91章 ,不合常理的凶手

  第三案的死者给出的死亡讯息完全超越了上杉宗雪的认知。

  在之前,他个人就对公安调查出来的结果有疑问,他一直认为,姑且第一案存疑,但是之后的第二第三案明显不可能再是什么暴力团干的了。

  可如今他亲自验尸,得出来的结论却远比公安调查出来的结论要离谱100倍,1000倍,10000倍!

  大和里菜是他使用死魂契约唤醒的,不可能说假话,最多就是有些部分她说不清楚。

  那么,按照大和里菜所说,那么这位连环杀手的画像就是。

  身上穿着高中的校服,外表年龄不超过十八岁甚至更小,能让一个小学生本能地喊姐姐无防备心理的女学生。

  而这个女学生身上同时具备了以下特征:

  外表为未成年女性+不会让人下意识提起警惕的外貌+礼貌问候请求帮忙指引厕所方位的言谈+超乎常人的冷血意识+被验尸报告认为有极为丰富处理尸体经验的经验者+一刀毙命的狠毒杀人技术持有者+优秀的反侦察意识+强迫性的连续作案爱好者。

  上杉宗雪根本无法按照常识将这些元素放在同一个人身上。

  这合理嘛?

  不,这里是河内!

  (直升机的螺旋桨声和树林间的密语缓缓而来ing)

  所以即使大和里菜的死魂告诉上杉宗雪,是一个女学生做的,上杉宗雪自己都无法相信,更不用说让警视厅相信自己了。

  他再次尝试询问出更多的线索,但大和里菜除了告诉他她只记得凶手就是个十几岁身穿校服的姐姐,问她厕所在哪里让她带路以外,她是真的记不起更多的事了,就连这个姐姐长什么样,她都记得不太清楚了,只记得是短发。

  这也是上杉宗雪第一次遇到死者有冤屈却不认识凶手的情况。

  所以目前他可以确定的是,一,凶手是一位未成年女学生,或者至多不超过二十五岁长相非常幼的成年女性,个头不高大约和美波大小姐差不多,短发。

  二,死者不认识凶手,代表凶手确实是无理由杀人,或者是精神出了问题的疯子,或者是满怀着怨恨无差别杀人的癫佬。

  但这不能作为说服警视厅的理由,而且他第一次没有明确的目标。

  【如果我把她带到你面前,你能认出她么?】上杉宗雪只得询问道。

  【大概不行吧,我也不太记得了。】

  【那校服呢?】

  【高中校服……其他看不出来。】

  大和里菜的魂力消耗得极快,不一会儿她就失去了回答的能力,回归了残躯。

  死者家人非常反对解剖,上杉宗雪短暂地验尸了之后,就从房间里面出来了。

  门口站着渡边美波和冈田将义,见上杉宗雪出来了,几乎所有人都满怀着期望看着他。

  “怎么样?上杉君,找到犯人了么?”美波大小姐对他满怀着期待,甜美的娇颜上掩饰不住疲倦,却还是展现着动人的笑靥,一双杏眼盯着这个带给了自己无数奇迹的男人。

  “我有几个猜想,但是不一定对。”

  头一次,上杉宗雪给出了不太确定的回答:“剩下的两具尸体什么时候能到?”

  “明天……或者说今天早上。”渡边美波捧着资料:“公安那边已经准备将尸体从千叶县那里送来,总之,我们先开个小会,讨论一下你的发现吧!”

  “嗯。”上杉宗雪知道他首先将面对第一个难题。

  他要怎么说服联合特别搜查本部,让日本警察相信,动手的是个女学生呢?

  十分钟后,联合特别搜查本部,本部长临时办公室。

  警视厅的毛利部长、渡边美波、冈田将义聆听着上杉宗雪的报告。

  “我们从一开始就搞错了!”上杉宗雪对着刑事部长毛利和美波大小姐说道:“还记得最早的鉴识报告么?报告上说,死者的伤口从上朝下。”

  “结果我事实上验尸之后发现,由于第三案受害者身材矮小,因此……就算是身高不高的人行凶,也会是从上朝下的伤口。”上杉宗雪示意渡边美波来到自己的面前,他比划了一下大和里菜的身高,拿出一张硬纸板,示意美波拿着钢笔捅过来。

  渡边美波照做了,结果显示,由于受害者身高不高都是小学生,所以就算是美波大小姐一米六的身高拿着钢笔捅过去,轨迹依然是从上朝下。

  上杉宗雪的判断引起了毛利部长和冈田警部的深思,其中毛利部长说道:“那么由此来看,凶手不一定要身高很高喽?”

  “嗯,就算是比渡边再矮一点,也能捅出这种效果。”上杉宗雪点头:“所以问题来了。”

  “为什么杀手会盯着小学生下手?”冈田警部也迟疑着说道:“如果这样的话……”

  “那么只有一种理由,还记得我之前的推断么?”上杉宗雪沉声说道:“凶手的作案手法越来越粗糙,时间也越来越急。”

  “从第二案开始,凶手已经出现了害怕对方反抗而击晕对方的操作,第三案,凶手连背后偷袭的机会都没有,只能抢着使用刀具刺穿对方腹部,使对方失去反抗能力后用电线勒死。”

  “这都说明,凶手不一定有能够制止对方反击的能力,甚至我再说得直白一点。”

  上杉宗雪抛出了一个恐怖的事实:“这个凶手自己的体格其实并不健壮甚至弱小,于是专门盯着小学生下手,因为小学生反抗能力弱。”

  “只有反抗能力弱到小学生这种程度,他才会下手,他才能下手。”

  房间内的三个人脸上同时露出了讶异的表情。

  上杉宗雪的推断打破了他们固有的认知。

  凶手不是一个年龄25-40岁体格健壮的雅库扎?

  “不愧是上杉君!”毛利部长眉头紧锁,四十开外的中年男人因为熬夜而显得人很疲倦,听到了这个消息令他有种醍醐灌顶,茅塞顿开之感:“这么说的话……难怪,无论是千叶县还是公安,他们一开始的方向就错了!”

  “他们一直认为凶手是个雅库扎,所以所有可能的迹象都朝着雅库扎去查,结果自然是什么也查不到,于是公安继续加大力度,于是继续一无所获,几大部门也一齐出动,还是没有找到可疑人!”冈田警部的眼神越来越亮:“不愧是上杉桑!”

首节 上一节 80/151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