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们兄弟,也不用那些繁文缛节,相知就足够了,等真到了关键时刻……我相信你,你也可以信我。”
最终,顾廷烨还是点头了,说道:“就听你的……我也只是想和你当面说清楚,我就是这个意思。”
梁晓满意地点了点头,说道:“既如此,待会咱们当着人,随便口角几句就好了,我离开时不笑,这事就算是成了。”
“哈哈哈,不愧是四郎,我还在想如何和你说,你就已经理顺了……我已经开始期待了……”
梁晓只是微笑。
他和顾廷烨两人的想法不谋而合。
梁晓希望自己将来带兵出征时的文官搭当能是顾廷烨,顾廷烨也是这样想的。
暂时不提北辽,只说西夏。
西夏偏居大陆西北部,国土狭窄,人口稀少。
按道理讲,在大周朝几乎完成了统一的前提下,西夏是不应该割据如此之久的,应该早就被中原王朝吞并才对。
只是,大周朝虽然十分接近统一,却是先天不足,重文轻武,以文制武,兵不知将,将不知兵……
大周朝立国以来,多次攻伐西夏,每一次都声势浩大,仿佛能将西夏犁庭扫穴,但几乎每一次都是惨败而归。
梁晓和顾廷烨所说的,就是他们认为历次周夏战争失利的最大问题之一,那就是文武相互掣肘。
梁晓和顾廷烨两人笑过之后,都心中有数,也就不再多言了。
当天晚上,就有人看到梁晓阴沉着脸离开了澄园,一副很不开怀的样子。
……
汴京城,贡院门口。
今日是春闱的放榜之日,大批的举子堵在贡院门口看榜。
齐衡挤在人群之中,垫着脚去看榜单,心里十分的紧张。
他对自己在考场上的发挥挺有自信的,但对于能否上榜,还是心里没底。
齐衡心里一直放不下明兰,想要娶明兰为妻。
原本,在同邕王的女儿定亲后,齐衡已经对明兰死心了。
他还是个挺正派的人,哪怕迎娶邕王府的县主并非他的本意,是被逼迫的,他也做不出身为有妇之夫,还去招惹未婚姑娘这样的事。
可在先帝驾崩之日的叛乱中,他的妻子嘉成县主惨死在叛军之中,他又重新恢复了单身。
如今,他未娶(继室),明兰未嫁。
曾经警告他远离明兰,考中进士前不要想着娶明兰的梁晓,在新帝继位后一飞冲天,如今已经是当朝殿帅,世袭罔替的威勇县伯了。
齐衡还记得当时梁晓对自己的态度,并非是直接警告他远离明兰,否则如何如何,而是给他定了个目标,让他考上进士再说。
这让齐衡难免多想,觉得梁晓是支持自己追求明兰的,只是希望自己能有所表现而已。
这个推测,让齐衡想入非非。
齐衡很想知道自己猜得到底对不对,但他还是强忍住了,觉得还是等自己考中了进士后,再去求梁晓。
这样显得他说到做到,也证明他当时确实听进去了。
齐衡很在乎梁晓对自己的看法。
所以,明明还很年轻的齐衡,站在这秋闱榜单之前,却比很多须发半白的老举人还要紧张激动。
原因无他,如果这一次他没有考中,下一科就是一年之后了。
他若是拖到一年之后再考中进士,只怕明兰早就已经嫁人了,没准连孩子都有了……
这个念头让齐衡心如刀绞,他连忙左右甩头,让已经成形的画面远离他的大脑。
突然,齐衡眼前一亮,他在靠中间的位置上看到了自己的名字。
他考中了!
他通过了春闱会试,考中了贡士!
下一关是殿试,几乎不会罢黜考生的。
只需要再走个过场,他就是进士了!
齐衡极力压抑着激动的心情,没有喊叫出声,只是握拳在胸前狠狠地挥了一下。
他成功了!
齐衡仿佛已经看到了未来,在他的苦求之下,明兰的大姐夫梁晓被自己感化了,愿意帮助自己,然后自己去找新帝赵宗全求亲……
简直是太美好了。
齐衡收拳,又看了一下榜单,确认自己确实考中了,然后急匆匆地转身离开了。
……
盛长枫紧紧攥着拳头,瞪着眼睛,在贡院门口的榜单上寻找自己的名字。
随着目光的下移,他的视线已经接近名单的末尾,可他依旧没有看到自己的名字,他的心也在逐渐下沉。
自己不会又没考中吧?
二哥盛长柏都已经完成了进士、翰林、东宫属臣的三级跳了,自己却连个贡士都没考中……
奇迹并没有发生。
盛长枫完完整整地看完了榜单,然后又从头看了一遍,还是没有自己的名字。
于是他终于死心了,他再一次的落榜了。
盛长枫失魂落魄地转身就走。
……
大周皇宫,东宫。
太子赵策英用稍稍有些可惜的语气,对梁晓说道:“你这个小舅子,着实有些可惜了,他的文章孤也看过了,挺不错了,若是平时,必能高中的,只是……父皇点了他父亲做副主考,已经引起了很多人的不满,若是再让他中了……”
这个小舅子说的就是盛长枫。
梁晓宽慰道:“太子殿下,陛下和您的难处,臣心里明白,臣的岳父大人也是明白的,您放心……再有,臣的这个小舅子还年轻,再多沉淀三年,也是好事。”
对于梁晓的反应,赵策英并不意外。
只通过之前交谈时的只言片语,赵策英就知道梁晓对待两个小舅子的态度是不一样的。
对于梁晓和赵策英来说,盛长枫的前程只是再小不过的一件事了。
说完之后,赵策英又说道:“先前咱们说过的虎贲军扩编一事,还是孤想得简单了,父皇对此也是全力支持的,只是太后大娘娘那边,不是很赞同,给了父皇很大的压力,政事堂那边,也有半数以上的宰执不同意……”
赵策英叹了口气,然后又振奋精神,说道:“不过,父皇还是顶住了压力,虎贲军还是要扩编的,只是……先扩编一倍吧,也就达到了万人规模。”
梁晓对此也有心理准备,连忙说道:“太子殿下,已经足够了,兵贵精,不在多,攻略西夏,再多这一支万人精兵,自然可以万无一失!”
赵策英深深的看了梁晓一眼,然后说道:“清臣,稍安勿躁,孤也早就看西夏不顺眼了,只是,太后大娘娘态度保守,宰执们的态度也都很暧昧,怕是……怕是短时间内,只能专注于内政了。”
梁晓对此倒是无所谓,说道:“太子殿下无虑,咱们还年轻,有的是时间。”
将自己和太子统称为“咱们”,其实是有些逾越了。
赵策英却是不怒反喜,笑道:“清臣说的极是!咱们不着急!”
两个人的意思是一样的,他们两个都年轻,才二十多岁的年纪,反对他们的太后和宰执们,年龄则都在五十岁以上了。
梁晓也跟着笑了起来,却是想起了一句很应景的话,“这个世界是你们的,也是我们的,但归根结底……还是我们的!”
说到年龄,两人都觉得十分轻松了。
赵策英趁机问道:“清臣,我听说你和仲怀,闹了不愉快?”
梁晓早就准备好了,当下神色一黯,勉强笑道:“有些分歧,都是小事,不过太子殿下放心,仲怀也是识大体的人,不会在这个档口给咱们找麻烦的。”
赵策英眼中闪过一丝精光,在他看来,梁晓这话,与其说是为顾廷烨说话,其实更像是上眼药。
“清臣,到底是何事?有什么不能说的吗?”
一向对赵策英知无不言,言无不尽的梁晓,这一次却是罕见地顾左右而言他,就是不说那日到底怎么了。
赵策英心里也就有数了。
……
又过了一日,赵策英召见了顾廷烨。
“仲怀,你给我透个底,你和清臣,到底是怎么了?”
顾廷烨只是沉默,过了好一会儿,才勉强说道:“太子殿下勿怪,我是劝威勇伯,注意为臣之道,不要犯错,以免最后祸及家人……只是,他没听进去,他觉得自己没错……”
赵策英深深地看了顾廷烨一眼,说道:“仲怀,你能有这份心,实在是难得。”
第200章 齐衡的美梦,太后的怒意(4K)
汴京城,齐国公府。
“母亲,母亲,我中了!”
齐衡风风火火地冲进了内院,快步走到了母亲平宁郡主的房间,满脸激动地跪了下来。
原本一直十分麻木地绣花的平宁郡主,也终于有了变化,她缓缓放下手中的针线,站起了身,死死盯着面前的独子。
齐衡十分开怀地笑道:“母亲,我考中了!”
平宁郡主脸上的麻木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一种释然,很多重重压在她心头的事物,终于被她放下了。
“好!好!太好了!总算是没有白苦读一场!咱们齐家,总算是有了一件喜事!”
独子终于走过了科举的独木桥,可以入朝为官了,自然是天大的喜事。
齐国公府的底蕴,虽然已经大不如从前了,但庇护着齐衡在朝中节节高升,顺利地成为紫袍大员,还是勉强能够做到的。
科举考试全靠个人的能力,就算是堂堂国公府,也帮不上大忙,只能任凭齐衡自己一次次地上考场。
若是齐衡一直考不中,齐国公和平宁郡主也只能干看着,干着急,却什么都帮不上。
幸好,齐衡终于考上了。
齐衡起身,看着自己的母亲,开口道:“母亲,儿子有一件事想要求母亲……”
平宁郡主不以为意地笑道:“你说,你说!母亲都依你!”
齐衡结婚数月就做了鳏夫,妻子嘉成郡主还是以那样的方式惨死的……这其中固然有邕王府的逼迫,但平宁郡主也一直在劝齐衡答应下来。
因此,平宁郡主对自己这惟一的儿子是有愧疚的。
如今,齐衡又考中了贡士,即将成为进士,让平宁郡主大大的扬眉吐气。
虽然不知道齐衡要求自己什么,但平宁郡主已经打定主意,只要是能答应的,自己一定会答应下来。
结果,齐衡说的话出乎平宁郡主的意料。
“母亲,儿子心仪永嘉郡主,希望能娶永嘉郡主为妻,求母亲进宫,为儿子提亲!”
齐衡心中稍稍有些忐忑,但还是将自己的心里话说了出来,然后不敢看自己母亲的眼神,又跪了下来。
平宁郡主愣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