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肤
字号

芦苇草的冬春夏秋--王育民回忆录 第7节

点击:

从“狼窝口”走了一天,天黑才到家,又饿又渴。有生以来从没经受过这样的急行军。很久以后我才知道,其实那个地方名叫:浪窝口。

专职捡蛋工

第二天,队里又把我们派到另一个工地。工地位于大苗庄,离家十五六里。这个工地是在海边一个比较低洼的滩上,面积很大望不到边,坑坑洼洼都是积水。水间有高岗,也就是小岛,上边长满杂草,有的地方还有一丛丛的灌木,各种水鸟便在这里栖息。

这个工程的内容是用泥土将滩涂的四周围起来,就地挖土造埝,形成一个人工蓄水湖。活计和上一个工地一样,挖土抬筐,我还是干不了。经领导安排,把我分给了厨房,帮忙砍柴、烧火、打杂。这样,除做三顿饭,余下的时间倒很清闲。伙房的人歇了,我也就没事了。

于是,我便借别人的小说看。古今中外,不管是唐诗、宋词、戏调神说还是其他,我借到什么看什么,若是发现不认识的字就查字典。一块出工的人中有意看书的都从我这借。这时,有人说:“你这么爱看书,为啥不上学去?”我最不愿听的就是这句话。当时,我觉得这是对我最大的讽刺,我会从他手中把书夺回来,不给他看。

这个工程持续的时间很长,从春到夏又到秋。有一次我去湖里,发现小岛上有一窝窝的鸟蛋,有三四个一窝的,也有六七个一窝的,大小不等,大的如鸡蛋,小的像栗子。我摘下草帽,捡呀,找呀,草帽装满了,真是太高兴了。鸟蛋多是天蓝色的,表面还有黑色的,有的是黄色的,上边也带有花纹,很好看。

意外地发现了鸟蛋,却让大家都解了馋(资料)

我把鸟蛋拿到厨房,煮熟了。工人下工回来一看,也都高兴,有的拿出自己的酒瓶子喝酒,有的吃着还说这顿美餐还是第一次吃到。这顿饭,我听了不少褒奖的话。

那时的生活,既苦又累。我们早上喝稀粥,每人两个玉米窝头或一块大饼子加上咸萝卜。午饭是窝头或大饼子加菜汤,菜少汤多。晚饭是汤:一锅水,放些白菜、萝卜条,等水开了,把玉米面或是高粱面扒拉成疙瘩,倒在锅里熟了,一人两碗。海盐便宜,可以不吝惜,油却是很少的。

所以那时候能吃上几个鸟蛋,等于过节了。做了这么点事,大家的感激和褒奖之情,对我真是很大的安慰。接连几天我都去捡鸟蛋,厨房的活也不让我干了,成了专业捡蛋工。每天,我不等湖水晒热就提着一只水桶到湖里捡鸟蛋。湖水很凉,有时却忙出一身汗,为的是多捡些,让大家高兴。可好景不长,几天过后,鸟蛋越来越少,最后捡不到了,我这个“捡蛋工”也就下了岗,又归队到厨房。

立志上中学

经过一年的体力劳动,自己越来越觉得不适应,毕竟还未成年,身小体弱。地里的细活更是要从头学,真是困难。有一次,我早晨上工去给棉花整枝掐顶,棉花枝叶的露水把裤子都淋湿了,浑身凉嗖嗖的。我还因手上沾了露水,皮肤过敏,手指红肿得无法弯曲。

这时,有两个女学生骑自行车到镇上上学路过。我见了,一愣好半天,反问自己:人家能上学你为什么不能上学?人家能考上,你为什么考不上?人家是人,你不也是人吗?从这一幕开始,我几天沉默不语。

上学,终于定下了决心!可还有两个月的时间就考试了,必须赶早复习功课。我从邻居女孩那借来课本,早晚抓紧复习,作文题做了一个又一个,活也不做了,专心在家备考。生产队管得不紧,不上班也不找我。晚上,有的时候我学到10点左右,那时候还没有电灯,用的是煤油灯——墨水瓶里边装点煤油,上边弄个焾子,就成了灯。有的时候,妈妈嫌我费煤油。还有一次,看书看得入迷了,我将煤油灯搁到了墙纸上,把墙给烧着了,还真危险。

两个月的刻苦复习后,迎来了考试。几天后,通知下来,我考上了中学。入学的还有其他两个,一个是烈士的妹妹,一个是老干部的孩子。他们是“保送生”。

这个中学在镇里刚刚成立两年,前一年招了4个班,这一年又招了4个班,这年招收新生共计200名,我是1/200。以前只有县城有中学,镇上是没有的,那时农村中学生还是极少的。这样,我开始了第二轮的学习生活。

文学小青年

中学校长是我上小学时的校长,不过年纪大了,我知道他在教学经验方面是出了名的。他见我来上学,好像很惊奇。因为我在小学时,老师在前面讲课,我常在下面看小人书,到办公室罚站也是常事,校长常批评我几句。我还曾给这位校长取过外号。校长姓李,因为个子矮又粗胖,我曾给他取个外号,叫“高丽棒子”。他知道后让班主任把我带到他屋里,笑着批评了一顿,我也承认了错误:这样对老师不礼貌,不尊敬师长。虽然挨了批评,但校长的绰号却传开了,连村里大人们背地里也那样称呼他。但我从那以后却很尊重他,见了面都向他行礼问候。

我上中学时正是1958年,是国家高举“总路线”、“人民公社”、“大跃进”三面红旗的时候,学校也不例外。适应了新的形势,学校办了砖窑厂、养猪场、养兔场。学生除上课学习外,要分班分批地去参加劳动锻炼。

三面红旗(资料)

春天去海边植树造林,立夏抢收抢种,秋天下乡帮生产队收秋种麦,学习生活确实丰富多彩。那一次去海边植树,是在一个三面环水的沙岛上。那岛屿名为祥云岛,一望无际全是黄白色的沙丘,有的地方长着一片片低矮的芦苇和海草,偶尔还有一丛丛灌木。到高丘上一站,可以看到不远处的大海和点点渔帆,一群群海鸥追逐着落在水边,则形成了一片“白雪”。

远处的渔村好像小说中的海市蜃楼,这场景我是第一次见到。老家虽在海边,毕竟还有一段路程,大人从来也没有逛海的心情,孩子们更不用说了。从学校往返约80华里的路程,全是步行,男生还可以,有的女生在回来的路上耍赖,走一段便就地坐下来歇一阵子再走,但都很高兴,有说有笑。那一天的劳作中,男同学负责挖坑,女同学则插苗,种植的都是灌木紫穗槐,它的树枝可用于编筐。

第二天上课,有两节作文课,作文题目就是“祥云岛散记”。有的同学当堂就交了作业,而我两节还没做完,只好向语文老师请示推迟交作文的时间。下一个星期的作文课到了,语文老师说:今天不写作文,读范文,然后讨论。

老师念了几句,我一听,那不是我的作文吗!这篇作文,我写了14页。一格格的作文纸,每页可写300字,我写了共约4000字。老师整整念了一节课时45分钟,直念得同学们张着嘴,瞪着眼,一声不响。下课了,有的同学找我说:“你那是作文啊,还是小说呀?写那么多累不累呀!”“喂,你怎么那么多词儿?我怎么没想到,我费老大劲只写了一张。”第二节课老师又讲了作文里如何写景,怎么写同学的心情和对话,劳动场景的描写,植树造林的伟大意义及将来的远景、畅想,作文的开头结尾、段落层次如何安排……

从那以后,我在班里有了一个绰号:“磁(词)壶”。我心里很高兴,这是同学对我的褒奖和鼓励。后来,我被同学们选为学习委员,黑板报也由我负责安排。

谱曲大跃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