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院士则补充道:“月球那边也有利于布置大型粒子对撞机,近真空环境和低重力还是很有用处的。”
……
离开大羿基地之后,黄明哲来到了魏风负责的任意子实验室。
“情况如何”黄明哲一边查看他们的研究数据一边问道。
魏风喝了一口白开水,然后才开口:“任意子确实存在,但是我想不明白你为什么这么重视这个东西”
看完数据的黄明哲抬起头回道:“等月球上的大型粒子对撞机完成,我需要的条件就可以完成。”
魏风诧异地问道:“你这么看好任意子”
“大一统理论下,不仅仅力需要大一统,粒子同样需要大一统,这关系到引力的实用化。”黄明哲平静地解释道。
大一统……力学……粒子……引力,魏风大脑飞快运转起来。
公元20世纪80年代初,物理学家首次观察到了“分数量子霍尔效应”,在这一过程中电子聚集在了一起,产生所谓的准粒子,其电荷只占单个电子电荷的一小部分。
公元1984年,维尔切克、丹尼尔·阿罗瓦斯和约翰·罗伯特·施里弗的一篇两页的开创性论文表明,这些准粒子必须是任意子。
但物理学界从未在这些准粒子中观察到类似于任意子的行为。
这就无法证明任何一个粒子都不同于费米子或玻色子,即无法证明它们既不能聚在一起,也不能完全相互排斥。
今年第二次净化之战结束,科学委员会在物理界组织了一次“新纪元物理研讨会”。
会议上黄明哲就明确肯定了任意子的存在,并进行立项研究,这就是任意子实验室的来源。
这个实验室一直由魏风和黄明哲等人直属管理。
魏风根据黄明哲的理论描述和预测,设计了一个实验装置,该装置在二维上类似一个微型粒子对撞机。
然后利用这个仪器进行任意子对撞实验,希望通过测量对撞机中电流的波动,他们就能够证明任意子的行为与理论预测是否一致。
利用这个装置,魏风主要就是想观测两个不可区分的粒子之间的碰撞所产生的结果。
如果在这个装置中发生碰撞的是费米子,那么这些粒子在碰撞之后就会分道扬镳,沿着不同的路径离开。
如果发生碰撞的是玻色子,它们就会以聚集在一起的形式在同一出口处出现。
结果却如同黄明哲预料那样,上千次对撞实验中,任意子没有表现出上面两种结果,出口处的任意子没有完全分离,但是又不是完全聚集,聚集程度远小于玻色子。
因此,这也是魏风用实验证明了任意子存在,也表明了黄明哲的理论是正确的。
魏风一直非常佩服黄明哲的理论研究水平,仿佛可以看到未来的黄明哲,和善于理论实践的魏风,合作非常默契。
黄明哲肯定地说道:“任意子的出现补充了粒子物理学,同时也是迈向真大一统的必要条件。”
“可是如何实现任意子和力学大一统的联系”魏风抬起手挠了挠头。
“力学大一统,意味着超力存在,而超力存在,便意味着必须有东西承载超力,我成它为超力子或者初子。”
魏风眼前一亮:“初子!你是说玻色子、费米子、任意子,最终会回归一统!”
和聪明人说话就是简单,黄明哲点了点头:“我认为宇宙不止这些类型的粒子,毕竟宇宙还有97%未知部分,暗物质和暗能量的存在,便昭示着很多东西还没有被发现。”
“你打算用月球的大型粒子对撞机制造微型黑洞。”魏风显然已经猜测到黄明哲的用途。
黄明哲信心十足地回道:“没有错,黑洞是最接近宇宙奇点的存在,只有彻底完成真大一统理论,我们才可以操纵引力和进入全新的粒子基础。”
“看来月球大型粒子对撞机必不可少。”魏风已经了解其中的关键性问题。
也理解为什么要在月球建大型粒子对,毕竟频繁制造微型黑洞,可是存在风险的,再小的黑洞也是黑洞。
他对于黄明哲的理论倒是没有怀疑,在现行的物理理论上,超力和超力子必然是不可分割的关联存在。
如果两者不能统一关联,便意味着力学和粒子学出现分割,要么大一统理论有错误,要么力学或者粒子学有错误。
而黄明哲一直以来的高瞻远瞩,竟然让理性的魏风有些盲目乐观起来。
在任意子实验室里面,黄明哲和魏风讨论了一些理论和实验的问题,随后他又通过替身机器人去了其他几个实验室。
他对于月球大型粒子对撞机项目非常重视,真大一统理论不仅仅关系到未来物理学,也和未来的材料学、热力学、反物质学、暗物质学等息息相关。
第三百零七章 前进一号(修)
海峡航天基地。
几乎每天都有十几枚运载火箭进入外太空,但是对于近地轨道的运输量,仍然是杯水车薪。
化学能运载火箭的上限太低了,特别是在蓝星这种大气浓厚、引力相对较强的星球上,化学能运载火箭更是被卡死了上限。
米国在公元1962年公布了一款非常激进的火箭设计,并将其命名为“海龙”(Sea Dragon)的火箭。
这个庞然大物有150米长、直径达23米,迄今为止人类造过的最大火箭土星五号,和其比都相形见绌。
海龙的运力更达到了惊人的566公里蓝星近地轨道单次550吨,大约为土星五号的四倍。
起飞重量约为18000吨的海龙火箭,到今天为止仍是有完整设计论证的化学能运载火箭中,质量和运力最大的。
问题这个燃料载荷比高达32.7,鸡肋到了极点,加上那可怕的造价。
用长五—D不香吗可以重复利用的长五—D,成本比海龙低了几百倍,大不了多发射几次,都可以凑够550吨的运载量。
因此在发展大吨位化学能运载火箭方面,科学委员会显得兴趣乏乏,主要是这路线在蓝星使用,会吃力不讨好。
别看光明会在月球搞出了土星八号这种巨无霸,问题是月球和蓝星环境不一样。
现在科学委员会也是非常头疼。
长五—D有效载荷一般般;而大吨位化学能运载火箭又性价比超低;核动力运载火箭不能在大气层内部使用;质量投射器暂时没有超长真空轨道;太空电梯也是材料没办法。
从长远来看,新人类未来的发展方向,是倾向于外太空自给自足,但短期内蓝星依旧是最重要的工业中心。
比如核聚变反应炉、生物计算机、精密仪器、农产品和食物,这些东西严重依赖于蓝星,这不是短时间就可以解决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