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科研辅助系统 第181节

  ‘二十六分之十……’许秋心算了一番,‘38%的第二类溶剂我都接触过,这个比例不算低了,日后随着实验的推进,比例肯定还会越来越高的。’

  氯仿、氯苯,是做有机光伏电池器件的溶剂;

  二氯甲烷、甲苯、N-甲基吡咯烷酮,是做有机合成的溶剂;

  N,N-二甲基甲酰胺是钙钛矿的常用溶剂之一,之前做钙钛矿传输层的时候用过;

  乙二醇是低温循环装置的冷却液;

  正己烷、甲醇,是索氏提取提纯聚合物给体用到的溶剂;

  乙二醇甲醚,是用来配制氧化锌前驱体溶液的溶剂。

  当然,有些溶剂的功能并不只一种,比如:

  氯仿也用来做合成反应的溶剂,以及索氏提取聚合物的溶剂,甲醇也用来当做聚合物给体材料,以及PDI受体材料的反溶剂。

  许秋注意到,吡啶也在第二类溶剂之列,不过他现在还没有接触到。

  ‘听说吡啶味道独特,等下晚上离开前,要不要去实验室闻一闻?’

  ‘emmm……还是不要作死了。’

  “第三类溶剂,低毒溶剂,包括乙醇、乙酸乙酯、四氢呋喃、丙酮、异丙醇等。”

  许秋微微诧异,乙醇之类的很容易理解,四氢呋喃居然在第三类。

  呋喃和吡啶齐名,他还以为也是第二类溶剂,不过MSDS上写的四氢呋喃毒性确实很低。

  但不管怎么说,能不直接接触还是不要接触的为妙。

  “其他不在这三类里的溶剂,也不能代表就完全没有风险,可能是因为小众没被广泛关注或者没有毒理学资料。比如乙醚,虽然不在上述三类中,但高浓度的乙醚会令人休克甚至死亡。”

  阅读完毕,许秋叉掉了网页,无用的知识仿佛又增加了,他深感实验室太危险,今后还是要更加注意保护好寄几呐。

  之后,许秋留在办公室,专心撰写综述,把第三部分他负责的部分进度推进到了差不多60%。

  到五点多的时候,韩嘉莹完成了两种产物的分离、提纯,各自拿到了55.1毫克和53.6毫克的产物,然后,她把许秋从办公室拉到实验室,献宝似的摇了摇装样品的两只透明玻璃瓶。

  “不错。”许秋不吝赞叹,学妹得到的3D-PDI材料同样是暗红色的粉末状固体,和他合成的几种3D-PDI材料的颜色变化相差不多,只是明暗程度不同。

  他顺手把两种材料复制进模拟实验室II中,安排给模拟实验人员。

  “师兄,明天就拜托你啦。”韩嘉莹轻笑。

  “没问题。”许秋直接答应,按照之前的分工,他负责制备器件,学妹和学姐负责合成,随后,他指着自己的通风橱说道:“这三个反应,明天需要帮我处理下。”

  “好呀,是碘催化的光环化反应吧,后处理步骤我记得是……”韩嘉莹一边回忆,一边缓缓说道。

  “没错,三个反应都是第二代3D-PDI分子的合成,5/6系列的点板结果我有记录,到时候可以直接对照,8系列和5/6系列的差别不会很大。”许秋满意的点点头。

  他的进度比较快,所以后面实验的操作步骤以及后处理,他都提前给学妹补过课,现在看来她掌握的还不错。

  ……

  晚饭后,实验室变为了陈婉清的舞台。

  许秋和韩嘉莹站在实验室的门口,看着学姐认真戴上防毒面具,一副视死如归的样子。

  “加油。”“没事的。”两人鼓励了学姐一番,她脸色这才好看了些,迈步走入里间。

  没走几步,陈婉清听到了“吧嗒”一声,显然是实验室大门被带上了,她脚步一顿,摇了摇头,继续前行。

  他们的做法没错,实验室如果必须要使用具有难闻的挥发性试剂的话,需要把影响控制在实验室内,不能扩散出去。

  张疆微电子楼这边没什么人,倒还无所谓,如果是邯丹校区,整栋楼都是实验室,以及老师们的办公室,如果发生泄露,那后果就严重多了。

  之前,材一有个四楼的实验室,硫醇试剂泄露,沿着楼道扩散到了整栋楼,一层大门口都能隐约闻到一股腐烂的蒜味,当然,四层受灾最严重,整层楼的所有老师、学生都外出紧急避难了半天。

  包括魏老师实验室的手套箱,在定期再生手套箱内的氛围,实质上就是将手套箱内的溶剂分子排到大气中,每次再生的时候,都是紧闭房门,大开窗户透气,不然就会泄露到楼道中。

  氯苯、氯仿、DMF之类的溶剂也不是那么好闻的,闻起来有种涩涩的感觉,很难形容。

  返回办公室,许秋收到了田晴发来的完成版封面图片,之前那个画的圆滚滚的PC[70]BM分子,已经改成了椭球型。

  整张图片在上色以及后期处理后,虽然是卡通风格,但莫名有点科幻感,效果非常可以。

  许秋当即表示没什么问题,他的主要任务也只是把把关,剩下和编辑联络的事情,就是魏老师那边负责了。

  一小时后,陈婉清重新出现在A501门口。

  “学姐回来啦,怎么……”许秋突然顿住了,猛力嗅了嗅周边,有一股似有若无的臭味,“吡啶,果然名不虚传。”

  “抱歉,应该是吡啶附着在了衣物上吧,”陈婉清朝身上闻了闻,皱了皱眉,“我自己闻不到。”

  “我也闻不到……”韩嘉莹迷茫的摇摇头。

  “我只用了一毫升吡啶,应该没有这么夸张吧,不过实验室里倒是有味道,我脱下防毒面具的时候被恶心了一下。”陈婉清洗完手,打开了窗户,开始通风。

  “可能不同人嗅觉灵敏程度不同吧。”许秋解释了一句。

  开窗户还是很有效果的,随着室内不断和室外交换着空气,吡啶的味道就基本上闻不出来了。

  ……

  晚上离开张疆前,许秋带上了今天合成的三种3D-PDI产物,这些产物在陈婉清开始实验前就已经用垃圾袋打包好,放在楼道了。

  然后三人合计了一下各自综述的进度,陈婉清最快,已经完成90%,许秋和韩嘉莹平分秋色,大约完成80%。

  看这样子,再有一天的时间,综述的第三部分就能完成了。

  返程的校车上,许秋进入模拟实验室II中,拿到了部分实验结果。

  三代5系列效率,达到了5.98%,相较于二代5系列的5.41%,提升了0.57%。

  此外,最佳适配给体从二代的PCE10重新变更为P3TEA,和一代的一致。

  “这是啥意思,脚踩两条船,还反复横跳?”

  许秋随口吐了个槽,然后想到了器件性能,不禁摇摇头。

  PDI系列真的是太磨人了,效率提升都是一点一点的。

  不过,能有所提升,就是好事,至少说明之前设计的路线是正确的。

  而且,因为现在每周只能获取3000系统积分,随便用用就入不敷出了,许秋并不能随心所欲的使用模拟实验室II,所以模拟实验室中得到的都是初步的探索结果,目的只是验证路线是否正确。

  毕竟,分配给同一个体系的摸索时长不过六到十个小时,还要试验若干种的给体材料。

  由于时间流速是同步的,这点时间放在现实,也不过就是做一两批器件。

  也就是说,之后许秋在现实中进行实验时,器件性能应该还有很大的改进和提升的空间。

  至于当前他设计的这条路径,到第三代3D-PDI分子基本上就是最终状态。

  如果算上氮原子位的侧链修饰,也就是5/6/8系列,其实算是开发了四代。

  在分子结构的优化上,已经算是比较完善。

  最主要的原因是,活性反应位点现在已经全部被占据了,如果想进一步优化,也不是不行,但必须要重新设计分子,从头合成。

  很多优化策略是互斥的,比如引入杂原子硒,就不能做湾位侧链修饰,反之亦然。

  分析完自己的体系,许秋又看了下学妹的两个材料,现在的器件性能探索还没完成。

  他惊讶的发现,两个体系目前最高的结果分别为3.92%和4.77%。

  这个结果,已经非常不错了,和他自己设计得体系相当,拿到最终结果后,甚至可能超过他的体系。

  许秋暗自嘀咕,难道3D-PDI是越复杂越NB吗?

  退出系统空间,许秋看了看蜷缩在他怀里的韩嘉莹,睡的正香,睫毛还时而一动一动的。

  明天做完器件再和她报喜吧。

  

233 戛然而止的灵感(求订阅)

   周三早上,把韩嘉莹送上校车后,许秋提前了二十多分钟来到材一216。

  趁着实验室无人,他进入旋涂手套箱中,开始配制有效层的溶液。

  实验室小伙伴们陆陆续续前来。

  孙沃是除许秋外来的最早的,差不多提前了十分钟,进门后他主动和许秋打了声招呼,随后坐在办公桌前,从书包里掏出几篇文献,阅读了起来。

  吴菲菲、段云、田晴都还是老样子,压着九点半的时间点出现,田晴还迟到了两三分钟。

  216和218两间偶数房间是相邻的,通过218是否亮着灯,可以大致推断出魏老师有没有过来。

  瞥见魏老师办公室暗着灯,段云他们都没有动身开始实验的意思,坐在椅子上闲聊着。

  就连孙沃也放下了文献,加入了划水大军之中。

  又过了一会儿,魏兴思独有的BGM在楼道响起。

  众人纷纷进入状态,田晴开始看文献,段云拎起一件实验服套在自己身上,孙沃和吴菲菲则就“锡基钙钛矿”展开讨论。

  魏老师站在216门口,扫视了一圈,看到了正在做实验的许秋,眼前一亮,走了过去。

  两天没见,魏老师似乎对许秋甚是想念,拍了拍他的肩膀,说道:“有空来办公室找我一下。”

  “好的。”许秋随口应和。

  魏老师没再说什么,转头用手指戳了下手套箱的控制面板,面板解除屏幕保护程序,显露出水值、氧值数据,均为小于0.1ppm,这才满意的离开。

  ‘不戴手套,差评。’许秋心里吐槽了一句魏老师的不规范操作,继续配制氧化锌预聚体溶液。

  韩嘉莹现在不在邯丹实验室,这种消耗品没人准备了,上次剩余的氧化锌预聚体溶液的颜色,已经发黄的如同早上起床的第一泡……

  显然是不能用了。

  魏老师找他显然不是什么要紧事,不然以魏老师的性格就直接当面说了。

  因此许秋也不是很急,他配完溶液,离开手套箱,他走到超声波清洗仪旁边? 又清洗了一些ITO基片? 这才脱掉实验服,朝218走去。

  ‘自从韩嘉莹来了之后? 我好像很久没有自己清洗基片了。’

  ‘学妹不在的第N天? 想她。’

  ……

  218房间。

  “来了啊,文章封面我已经提交给编辑了? ”魏兴思挂着一张笑脸,“张疆合成做的怎么样?”

  “还行吧。”许秋不置可否? 现在找魏老师汇报他已经习惯了留亿手。

  “嗯? 我得到了点内幕消息,国内至少有两个组在做3D-PDI,所以我们要抓紧时间了。”魏老师沉声道,这一方面确实是圈子里的传言? 另一方面也是他的习惯? 通过给学生适当的压力,让学生更努力的工作。

  “分子结构呢,没和我们撞车吧。”许秋下意识问道,魏老师的PY能力他已经见识到了,所以丝毫不怀疑消息的真实性。

  “这种具体的细节可打听不到。”魏老师摇摇头。

  “这倒是。”许秋转念一想? 这种属于别人工作的核心,没人会随便透漏的? 最多透漏个大方向出来。

  “你预计基于你现在的体系,进一步的提升空间还有多大? 实在不行……”魏兴思顿了顿道:

  “就定死之前做到5%的那个分子结构,试试看能不能把器件优化到6%? 然后投一篇CM或者Wiley的新刊Adv. Sci.。”

  CM是普通一区期刊? 影响因子10左右? 吴菲菲之前发过一篇,而Wiley的新刊Adv. Sci.对标的是AM的子刊AEM、AFM这些子刊,和ACS Energy Letter类似,新刊的好处是缺稿件,容易中,不过对学生来说比较尴尬,等分区出来了可能人都毕业了。

  “嗯……”许秋若有所思,‘魏老师还不知道我现在已经把效率优化到了6%,这可是一个重要的分水岭,一区基本上稳了。’

首节 上一节 181/393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