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外,还有一些过来旁听的普通教授、副教授想找魏兴思,他基本上都推掉了,只和两个之前有过交集的人见了一面。
介绍完自己的行程,魏兴思随口问道:“许秋,你今天玩的怎么样?”
“还可以,”许秋解释道:“没跑太远,白天主要在开南大学和津城大学校区逛了逛,感觉和我们学校差不多,晚上莫文琳请我吃的食堂。”
“莫文琳?”魏兴思饶有兴致的看着许秋,说道:“今天为什么选她呢,单纯因为文章多一篇,还是……有其他的原因?我看着这小姑娘还挺漂亮的。”
许秋心道,确实是有其他的原因,但不是您老说的这个啊,主要还是因为她有机合成能力强,但是又不能暴露系统,该怎么解释呢?
在他考虑的时候,魏兴思却突然问道:“许秋,你现在谈女朋友了吗?”
许秋愣了一下,第一想法是“难道我和韩嘉莹的事情被魏老师发现了?”
转念一想,应该不是,大概率是今天莫文琳的事情引发的。
可能是自己手下四位女同志,让魏老师产生一些不太好的联想……
要不要把韩嘉莹的事情告诉魏兴思呢?
嗯……
现在他和学妹的关系稳定,而且在课题组里一起工作,迟早会被魏老师发现,不如趁现在这个机会讲出来,也能消解可能存在的误会。
考虑片刻,许秋做出决定,说道:“其实,我和韩嘉莹在一起了。”
说完,许秋又快速解释道:“今天选择莫文琳,还有另外一个原因,是昨天她和我提前接触过,聊了聊,感觉她这个人比较靠谱,今天上午的准备也很充分;而另外一个路炳辉,感觉他并没有很强烈交流的意愿。”后面路炳辉的部分是许秋通过观察编出来的,不过也算是蒙到了真相。
“等等,让我捋一捋……”魏兴思抬头望天花板,回忆了一番,说道:“难怪之前那几篇文章的作者排序……”
随后,魏兴思拍了拍许秋的肩膀,笑着说道:“你小子藏得挺深的嘛,你和韩嘉莹的事情我不会干涉,不影响实验就好,现在我们先整理明天的报告内容吧。”
“好。”许秋点点头。
所谓整理报告,就是魏兴思自己预讲一遍,让许秋听一听有没有什么错漏之处。
演讲稿有一份是WORD版本的,还有一份是直接以备注的形式嵌入在了演讲的PPT内,演讲者在现场做报告的时候,可以打开电脑的演示者视图,就可以直接看到备注。
其实,对于魏兴思来说,有机光伏领域,他看看标题,看看图片,不看正文,基本上也能把正文的故事给讲出来,一个工作,核心之处就是几张主要的图片,充当骨架,然后往里面填充血肉。
许秋现在也可以做到这一点。
当然,每个人的思维都是有局限性的,不可能面面俱到。
在这种大会上,都是懂行的同行,因此可能会面临各种各样角度刁钻的问题,这就需要临场的随机应变了。
明天,魏兴思在台上演讲,许秋在台下就是他的智囊……没有团。
魏兴思试讲了一遍,两人又精修了一遍讲稿,忙完后已经晚上十点了。
许秋和魏兴思道别,返回8304房间休息。
他在和魏老师讨论的时候他没有开启手机的消息提醒,现在一看,有十几条来自学妹的消息。
几条长长的语音消息,是她在分享今天的行程:
课题组其他的小伙伴们得知魏兴思要周一下午才能回学校,居然组织一起去欢乐谷玩了一整天,就连陈婉清学姐也去了,她本来想周六加班合成IEICO、IEICS体系的,结果耐不住田晴和吴菲菲的盛情邀请。
还有一些图片是今天游玩时的照片,许秋鉴定了一下,都是P过的,有一张图片旁边的杆子都P歪了。
虽然许秋觉得学妹不P图,也挺好看的,美美哒,但这似乎是她的爱好之一,因此他一般也不会多加干涉。
许秋到韩嘉莹的朋友圈点了几个赞,然后回复了一条消息,“刚才在和魏老师整理报告,刚刚回自己的房间”。
没过多久,学妹的视频通话请求就弹了出来。
今天不知怎么的,韩嘉莹格外的黏人,拉着许秋视频聊了近一个多小时才结束。
挂掉通话,许秋洗了个澡,关灯睡觉。
到津城已经接近一天半的时间,吃喝玩乐居多,明天正戏终于要来了。
PS:今日继续万字四更,争取早日还完欠更……
PS2:日万的话,码字真的好累,感觉身体被掏空,嘤嘤嘤,那些日两万、日三万的是怎么做到的……
312 怎么会有种莫文琳是他的小粉丝的既视感(求订阅)
第二天,周日一早。
魏兴思换了一身正装,上身是西装加衬衫,还打着领带,下身是西裤加皮鞋,许秋没那么在意着装,就穿着休闲装。
两人到外面小店吃了早点,和昨天类似的包子、粥,味道和猫不理差不多的样子,不过价格却便宜了近十倍。
八点四十多分,魏兴思和许秋两人一同达到会场,此时与会人员已经来了七七八八。
今天会议的日程安排,许秋已经提前知晓,上午九点到十二点,下午两点到五点,每场四十五分钟,半小时汇报,十五分钟提问,各自四场,一共八场。
八位汇报者,包括国际友人Bazan,四位“长江”,两位“杰青”,一位“青千”,规格非常高,基本上网罗了国内有机光伏领域的半数以上的大佬。
之所以看起来“长江”很多,是因为很多学者都是同时在多个领域发展的,他们做有机光伏的,不代表只做有机光伏,包括魏兴思也是钙钛矿光伏、有机光伏和热电三个领域同时开工,一些大组同时进行四五个领域的也不算少见。
这叫做分摊风险,专注于一个领域的话,万一这个领域哪天完犊子了,就直接凉凉。同时,口子越多,能申请到的项目也就越多。
除了八位汇报者外,参加会议的还有一些普通教授、研究者,他们没有什么大的成果,就安安心心的旁听。
当然,这些人听报告是一方面,另一方面也是看能不能找个大佬搭上线。
不过,大佬们通常也很忙,不是同级别的人物,没有私交,也没有有人牵头的话,基本上搭不上话。
就比如,我一个随便能发AM的“长江”,和你一个最高只能发发ACSAMI的副教授有什么好聊的。
不在一个圈层上,就很难建立合作关系,除非你是来投奔我的,打算过来做个小老板,那还可以考虑考虑要不要收你。
汇报厅是长方形的,一侧是演讲台和投影屏,中央是一张大大长方形木桌,保守估计坐20人没什么问题。
木桌中央放了一些塑料盆栽之类的装饰,摆着与会老师的牌位,每个牌位旁边还有一瓶农夫三拳矿泉水。
周边还摆放着几十张椅子,其他旁听人员可以自由选择位置坐下。
此时,龚远江的几个学生正在忙碌的调试电脑、投影设备,或是给几位已经到场的老师送上茶水。
魏兴思找到他的位置坐下,示意许秋坐在他身后的空位处,两人坐的地方在整个会场的中部靠前位置。
刚坐下没多久,许秋就察觉到旁边有一道人影,坐在了他的右手边位置上。
许秋转头一看,莫文琳……
这家伙怎么跟过来了,好像也很正常,马上就是我的手下了嘛。
魏兴思的报告被排在了下午的第一场,其他报告也是要听的,算起来一共六个小时的报告,还是比较久的,而他和魏老师中间还隔着走道,交流不方便,现在旁边有个熟人能聊聊天,也是蛮好的。
“哈喽,准备的挺充分嘛。”许秋朝莫文琳点点头,主动打招呼道。
他瞥见她带了实验记录本用来记录,还把手机拿了出来,调试着相机,应该是打算拍照。这让许秋想起了之前《物理化学》的老师不愿意给学生课件,然后每次上课的时候,下面一群学生架着手机“刷刷刷”的在拍照,有时候老师课件翻的快了,还会被学生提醒翻回去让他们拍……
“是啊,”莫文琳点点头,“这还是我第一次参加这种级别的大会,之前硕士的时候最多听听学校里的报告什么的。”
许秋“嗯”了一声,随后说道:“我们学校研究生毕业的话,需要在校级会议上做一次汇报演讲,你们东伐大学没有这样的规定嘛?”
“也是有的,为了让学生们顺利毕业,院系专门搞了一个校级的‘校庆报告’。”莫文琳解释道:“形式感觉和答辩差不多,下面都是系里的老师在听,参加了这个,就不需要跑到学校外参加会议啦。”
“还有这种操作,”许秋笑了笑说道:“那还挺方便的。”
许秋和莫文琳两人又闲聊了一会儿,时间到了上午九点整,会议正式开始。
龚远江亲自作为主持人,简单讲了一段开场白:“各位老师、同学们,大家上午好,今天的会议主题是‘有机太阳能电池的发展研讨会’,我们很荣幸的邀请到了来自加利福尼亚大学德尔Bazan教授,来自华南大学的徐正宏教授……”
开场白三分钟结束,并不冗长,没有太多体制内的味道。
然后,龚远江开始介绍Bazan的简历,类似于之前许秋那篇ACSEL综述上魏老师的简历,不过更加丰富了一些,列出了一些主要荣誉,比如“在材料科学领域被高度引用的科学家”、“发表论文500余篇”等等。
掌声过后,Bazan开始汇报,他稍微带一些口音,但不是那种大舌头音之类的,语速也比较快。
这让许秋想起了学校里的外教,本科要修读的英语课,可以选择外教授课,不过许秋出于绩点的考虑,一门都没有选过,老外的课程普遍是事多分低,而且还入乡随俗的学会了点名,当然,虽然也入乡随俗的不随便挂人,但C、D的成绩给起来并不会含糊。
结合着PPT,Bazan的汇报,许秋还是能比较容易听懂的,毕竟他是六级600+的选手,学校的英语综合测试的成绩也是A,英文听说读写四项全能。
Bazan大体上介绍了他的一些关于共轭聚合物材料的理论,涉及合成细节的内容比较多,体系和目前常规的体系不太一样,比较有年代感,还出现了一些新的测试表征手段,包括激子结合能、激子平均扩散距离等。
整场听下来,许秋也算是小有收获,他瞥了眼旁边的莫文琳,然后发现她:
眼睛瞪得像铜铃……
目光也有些呆滞……
此时,其他老师开始提问,许秋一边听,一边小声向莫文琳问道:“能听的懂吗?”
“哎,”莫文琳轻叹一口气,恢复了平常的状态,说道:“这老头讲话太快了,完全跟不上节奏,和平常看文献的时候差别有些大,我是听力和口语比较差,读写还可以。”
“六级多少?”许秋随口接话。
“428分,刚刚过线,”莫文琳解释道:“由于分数比较低,之前硕士毕业就想去魔都综合大学或者魔都交通大学的,结果找了几个老师都不收,最后联系了龚远江老师这边,就跑津城来了。”
“然后现在又要跑回去。”许秋笑道。
“是啊,”莫文琳点点头,“当时也没想到,饶了一圈最后又回魔都了,刚好我在魔都待了七年,也习惯了,就是那边冬天有些冷,不像北方有暖气……好像跑题了,这报告听不懂怎么办?”
“没什么办法,”许秋摊了摊手:“Bazan这种报告,属于进阶的知识了,对我来说,听听还有点用,对你来说,还不如多看看文献,你现在才刚入门,基础还没打牢靠呢。”
“也是哦。”莫文琳应和了一句,随后说道:“那有什么推荐的文献嘛,其实我来这边看了不少文献呢,龚远江老师的模式是要文献综述通过后才开始上手做实验的。”
“我给你找几篇综述看看吧。”许秋拿出手机,之前有几篇经典的综述文献他存在了手机里,用微信转发给了莫文琳。
“收到啦,谢谢。”莫文琳拿起手机,轻笑道。
“话说我们组发的文章,你是不是都看了一遍?”许秋偏头问道。
“嗯……”莫文琳顿了顿,解释道:“有机光伏领域的文章都看过一遍以上,许秋你的几篇代表作,PCE11和那个3D-PDI,我可是拜读过好几遍呢。”
“哈哈,是嘛。”许秋挠了挠头,怎么有种莫文琳是他的小粉丝的既视感呢。
过了一会儿,许秋又说道:“实验记录本给我吧,我来记录,拍照就不必了,像这种龚远江组织的大会,参会者的PPT,他那边基本都有,如果需要可以直接找他要。你今天就看这几篇综述,有什么问题可以随时问我。”
“好的。”莫文琳乖巧的点了点头。
人们对Bazan都比较热情,提问者络绎不绝,一直追着问了半个小时才结束。
313 果然脸皮太薄了,还是得多加锻炼啊(求订阅)
第二位报告者是龚远江本人,他玩笑般的说道:“我的话,大家应该都知道,就不自我介绍了,我们直接开始吧。”
他汇报的内容是近期他们组在AEM上发的一篇综述文章,关于有机光伏领域小分子给体材料的研究进展。
像这种在某个细分领域深耕的课题组,如果发表对应领域综述的话,引用的全部都是自己的文章,然后组里文章的被引频次就会刷刷的往上涨。
第三位报告者是臧超军,他汇报了一类基于BDT给体单元和TPD受体单元结合的共轭聚合物给体材料。
臧超军和卢长军两位“长江”合作多年,在有机光伏领域的主要方向是聚合物给体材料,开发了大量聚合物给体材料,像许秋用到的宽带隙FTAZ、PBDB-T材料就是他们的工作。不过,因为这些材料和富勒烯衍生物体系不匹配,效率并不高,所以没有被广泛应用。
龚远江和臧超军的英语口语都不错,许秋听不出什么口音来,就跟听英语听力差不多。
他们这些报告上的工作,许秋基本上都看过对应的文献,毕竟这些大组能拿出手讲的工作,大多数都发表到了比较不错的期刊上。
当然,也有一些许秋没见过的工作,可能是他们故意透露出来的,也可能是因为种种原因发在了SCI三四区、中文核心期刊上,或者是魏老师统计文献的时候给漏掉了。
许秋是第一次参加这种大会,实际体验下来,和自己看文献的时候感受不同,听原作者讲的话,会更加直观一些,可以理解他们做对应工作的心路历程,比如为什么会进行某一步优化,为什么选择某个结构等等。
果然,学术交流还是非常有必要的,不单单可以公费旅游,也确实能够提升见识。
上午的最后一位汇报者是鲍原友,“杰青”,教授,他的学术成果总体来看还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