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科研辅助系统 第362节

  其他方面的因素的话,比如之前徐正宏课题组的一篇文章,据说他们最开始投了《自然·能源》被拒,转投《焦耳》又被拒,转投NC再被拒,投AM又又又被拒,最后就投到了中文核心期刊某学报上。

  他们主要讲述的是关于ITIC、IDTBR这类ADA型非富勒烯材料,为什么性能比较优越的猜想。

  因为是纯猜想,没有太多实验数据的支持,所以不受期刊公司的欢迎。

  他们也不愿意把这个他们认为是正确的猜想,发表在比AM还差的期刊上,索性就发了篇中文核心,然后给国内圈子里每个同行都通过邮件发送了一份拷贝。

  许秋也从魏兴思的渠道拿到了一份,阅读过后发现对方文章写的还是不错的,从语言上来看,可能是徐正宏亲自写的,或者他组里的小老板梁浩贤写的。

  他们提出的观点,至少可以自圆其说,还是有一定启发性的,但之所以难以发表在《自然·能源》、NC、AM上,主要就是因为缺乏实验数据的支持。

  如果光提理论的话,其实许秋也可以随便提出好几种理论来。

  用来解释过去的理论其实并不难想,因为过去发生的事情都是已经定死了的,而能够预测未来的理论那才NB。

  这其实也是科学和玄学的区别。

  科学既可以解释过去,又可以预测未来,而玄学只能解释过去,对未来的预测就是模棱两可的。

  像阴阳五行八卦,生辰八字,星座命格之类的,就是玄学。

  但很多人都愿意相信这些,可能也不完全是相信,只是这些东西有时候刚好能满足人们对于某些方面的期许吧。

  除了器件数据外,在这几天,许秋也去测试了SEM和光吸收光谱,绘制得到了最终版本的膜厚与效率对应的二维图谱,并和其他小伙伴们一起完善了文章。

  现在,这篇《科学》文章基本上已经被打磨的非常完美了。

  莫文琳上周五从NIM返回,并在昨天拿到了NIM出具的检测结果,标定效率17.1%,与实验室中17.3%的结果基本一致。

  中途,NIM的检测员还找莫文琳聊了几句,表示:“看到了这个结果后,一开始还以为是我们仪器出现故障了呢,或者器件面积计算错误,后来反复测试,还叫来了检测组长一同测试,这才把结果确定了下来。”

  他们做检测这一行的,还是对当前领域的进展有所了解的。

  因为一般过来送检的都是接近世界纪录级别的器件,所以他们也需要确认属实后才能签发证书。

  本来之前有机光伏的世界纪录是14%左右,现在突然就突破17%了。

  一次性三个百分点的突破,让他们不得不谨慎。

  另外,这个检测员还表示:“本来之前找我们做有机光伏器件效率标定的课题组有很多,最近这一年因为你们的团队太猛了,基本上只有你被派过来做检测,其他课题组过来的次数明显减少,对我们所的营收都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当然,这肯定就是客套话了。

  毕竟,NIM负责的检测主要还是仪器标定,有机光伏效率标定只是很小的一部分,就算常年不开张,也不会对整体业务的营收造成太大的影响。

  晚上,许秋带着最终版本的《科学》文章找到魏兴思。

  之前两人已经看了很多遍文章草稿了,现在最后看了一遍,确认无误后,便将文章投了出去,并上传了原始数据。

  完成投稿后,魏兴思从背后的小冰箱中取出两瓶元气树林的苏打气泡水,递给许秋一瓶,感慨道:“终于忙完了,可以好好歇一歇了,这段时间你就不要做实验了……”

  许秋接过饮料,打开喝了一口,是水蜜桃味道的,还不错,挺清爽的。

  不过他并没有接话,因为按照许秋对魏兴思的了解,对方绝对会有后续。

  果然,魏兴思顿了顿,继续说道:“我们放假就定在1月24号到2月20号,放假前的这几天时间,需要你吴菲菲一起负责一下之后搬家的事情,以及手套箱改造的事情……”

  “没问题。”许秋点头应下,这些都算是预料之中的事情。

  “行,那我给龚远江打个电话,和他汇报一下这个喜讯。”说罢,魏兴思当即拨打了龚远江电话。

  许秋也没急着走,留下来看看魏老师人前显圣也挺好玩的。

  很快,电话被接通,魏兴思开了免提,招呼道:“喂,远江啊,文章我们刚刚投出去了。”

  “那篇《科学》嘛,效率你们现在做到多少了?之前问你一直都不肯说,说要保密……”龚远江佯装不满道:“现在文章都投了,总该告诉我了吧,况且我还挂了名字的。”

  魏兴思得意洋洋的说道:“17.36%,NIM那边标定的结果是17.1%。”

  “多少?17%?”龚远江惊讶的反问了两句,随后说道:“你这是不给其他人活路啊,本来我还想炫耀一下我这边最新的成果呢,我们组的曹思,刚刚把全小分子的器件效率做到了14%。”

  魏兴思顺着龚远江的话,“赞扬”了一句:“14%,也不错嘛。”

  龚远江哪里听不出魏兴思的潜在之意,轻叹一口气:“哎,和你们这17%比,还是比不过啊。”

  “哈哈,”魏兴思笑了笑,接着也没有继续显摆,而是转移话题,谈起了正事:“我们这边文章投了出去,接下来还要一起商议基金申请的事情。”

  “嗯……是今年三月份申请吧,”龚远江接话道:“上次我觉得整合的已经非常好了,这回我们再各自检查一遍,如果没有什么问题就按照现在的版本准备申报吧。”

  两人又闲聊了几句,挂断了电话。

  魏兴思的心情非常愉悦,转头看向许秋,说道:“我们这周没开组会,等放假前补开一次……对了,你今年过年回家的票买上没有,好不好买?”

  “买是买上了,”许秋回应道:“不过1月24号的没买到,我买的1月27号的硬卧。”

  “唔……这样吧,”魏兴思想了想,说道:“你看看有没有直达你家的机票,如果有的话就买机票,然后把火车票退了,费用我帮你报销。”

  “行。”许秋也没有推脱。

  

471 之前做出的让步,现在都是需要偿还的(求订阅)

   许秋返回216,上携程查看回家机票的情况。

  因为算是临时起意,距离回家的时间比较近,又叠加了过年的因素,所以机票的价格普遍比较贵,放眼望去,价格就没有低于四位数的。

  不过,从家里返回魔都的机票,价格就相对便宜许多了。

  最终,许秋预约购买了1月25号回家,2月18号返程的机票,单次飞行时间大概是三个小时出头。

  其中,前者要1500左右,后者只要800左右,再加上机建燃油附加费用,往返一共是2500软妹币左右。

  现在,国内的基础交通建设已经非常的强大了。

  之前,许秋大一入学来魔都的那会儿,因为家乡机场没有修建起来,所以选择的是先做火车到省城,然后再坐飞机到魔都,中途还要经停一个小时,加起来的总用时就要小半天,不比坐火车强太多。

  因此,后来许秋就选择做火车了,也就20个小时,主要是比较省事,不需要来回换乘,买个卧铺躺上一天就回去了。

  其实,这也是人民群众的普遍选择,在国内长途旅行上,人们还是更加倾向于选择火车而不是飞机。

  一方面,火车便宜,如果是硬座的价格,许秋回趟家的花费才不到100块,国内毕竟还是发展中国家,有“超过6亿人月均收入1000左右”。

  另一方面,国内人多,因为火车的载客量比较高,所以国内铁路方面的建设非常的发达,大多数的城市,都可以通过铁路到达。

  而如果是在漂亮国的话,主要的长途出行方式就是飞机了,铁路建设方面是落后于我国的。

  许秋订好飞机票后,去218找魏兴思汇报情况,换句话说,要钱。

  魏兴思倒是很爽快,没有拖沓,直接给许秋转了2500软妹币,并嘱咐道:“你登机前记得到机场柜台,问一下能不能打印行程单。”

  “行程单?”许秋之前只做过一次飞机,因此对这方面并不了解,只知道机票登机牌。

  “对,行程单。”魏兴思简单解释了一句:“行程单是学校唯一承认的报销凭证,之后报销的时候要用到。”

  “好的。”许秋点了点头,也没有多问,直接返回216,自己动手搜索了一下“机票行程单”的相关信息。

  这也算是搞科研的职业病,许秋遇到陌生的东西时总想弄清楚,就算弄不清楚,也要知道大概是个什么东西。

  知识永远不嫌多,说不定之后什么时候就用上了呢。

  一番检索之后,许秋了解到,机票和普通的火车票确实不太一样。

  火车票本身就可以用来直接报销,而机票不一样,乘客拿到手的只是一个登机牌,不能用于报销,如果要报销的话,需要打印行程单。

  如果是直接到航空公司官网预定的机票,可以在登机前找到对应航空公司柜台,要求打印行程单。

  可如果是在第三方购票公司,比如携程上购票的话,可能无法在机场对应航空公司那边打印行程单,因为行程单理论上只能打印一次。

  第三方购票公司一般已经提前帮旅客打印过了,如果有需要的话,可以让第三方购票公司邮寄过来。

  除了行程单外,第三方购票公司有时还会提供电子发票,并宣称和行程单一样,是有效的报销凭证。

  但实际上,像魔都综合大学这边报销的时候就只认可行程单。

  不过,电子发票有一个好处,那就是不需要邮寄,可以直接通过PDF文件进行打印,而行程单必须邮寄,且通常需要旅客自行承担邮费。

  因此,有些人不了解规则,为了图便宜,想省下邮费,选择了电子发票。

  结果发票到手后傻眼了,发现不能报销,再去要行程单,对方不给了……

  至于电子发票和行程单对于第三方购票公司的区别,据说是两种发票性质上有所不同,前者第三方购票公司需要付出大概6%的税率,而后者的税率大概是9%。

  也就是说,如果开具电子发票的话,第三方购票构思或许可以赚取3%的差价。

  这个差价大概率是灰色的,但这就和考试作弊监考老师不一定抓一样。

  很多事情国家看在眼里,也不会去管,可能等到某个时刻再统一秋后算账,集体进行整改、清算。

  许秋之前不了解不知道,了解过后,他发现一个小小的行程单,里面居然还有这么多门道在里面。

  临近放假,接下来的几天,许秋和吴菲菲她们一起处理一些实验室里的杂事。

  首先,是和魔都手套箱厂商那边对接,商议具体怎么规划手套箱。

  因为不同课题组的需求、实验室的空间都不尽不同,所以手套箱厂商那边除了提供标准样式的手套箱外,也会为开放客户自行定制的功能。

  魏兴思课题组这边也不例外,按照之前规划的情况,需要把原先两个手套箱与新的一个手套箱拼接起来。

  也就是新购买一个旋涂手套箱,原先旋涂、蒸镀手套箱的功能不变,按照“旋涂-蒸镀-旋涂”的模式进行拼接。

  这样左手有机,右手钙钛矿,然后把蒸镀卡在中间。

  不过,在拜托段云设计具体的加工图纸的时候,许秋他们发现需要解决的问题还有很多。

  且不说新旋涂手套箱和旧旋涂手套箱哪个用于有机、哪个用于钙钛矿,这个涉及到各自团队利益的问题。

  一个最大的问题是,中间蒸镀的手套箱存在蒸镀舱。

  而蒸镀舱是侧向开门的,也就是说蒸镀手套箱的左边需要预留很大的空间。

  如果把蒸镀手套箱卡在中间的话,蒸镀手套箱和位于它左手边的旋涂手套箱,两个手套箱之间的连接就需要做的非常长,不利于平常传送基片、材料、试剂。

  很容易想象,正常手套箱的传送舱长度是40厘米,就这个长度,从手套箱里面操作,要掏出传送舱里面的东西就已经比较困难了,通常需要在传送物品前,手动把东西放到传送舱内部靠近手套箱一侧的地方。

  现在因为蒸镀舱的缘故,需要预留大致80厘米的空间,假如真的设计这么长的传送舱,估计只有长臂猿才可以从中取出东西来了。

  不过,倒是可以在传送舱里面安装一个带滑轨的托盘。

  但是有托盘的话,本来是圆柱体形状的传送舱,就会变成被砍掉一刀的圆柱体,内部空间大幅度缩水不说,托盘拉出来的空间,也要预留出来,这也会占据手套箱内部的空间,同样不是很方便。

  如果想要改造蒸镀舱的话,也相当麻烦。

  因为蒸镀设备是沈城一家真空公司的设备,而不是魔都手套箱公司的设备,要改造它的话,还需要把沈城真空公司的人喊过来。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大概率需要重新设计手套箱的结构。

  于是,许秋、吴菲菲、段云聚在一起商议。

  段云因为即将毕业,所以他也无心参与太多实验室建设的事情,主要是被吴菲菲拉过来,负责出具CAD图纸的,虽然和魔都手套箱公司那边对接,用PPT作图也不是不行,但如果用CAD的话,会显得自己专业一些。

  许秋首先提议:“一个解决方法是再添一个蒸镀手套箱,也就是做成两个“旋涂-蒸镀”的二连模式。”

  随后,许秋话锋一转:“不过,这样预算就比较吃紧,需要40多W,现在魏老师那边给出的预算是20W。”

  “嗯,预算不能超太多,不然魏老师那边压力就太大了,我们组现在几个基金都快到期了。”吴菲菲想了想,提议道:

  “我觉得还是把蒸镀与旋涂分开吧,然后我们再购买一个同样大小的旋涂手套箱,这样唯一的一个问题,就是器件转移过程中可能会短时间的接触到氧气,不过应该问题不大,现在二维钙钛矿都挺稳定的……”

  其实,转移器件中途会漏氧,也是魏兴思课题组中存在的一个老问题。

  但许秋经过模拟实验室检测,发现这个问题对于ITIC这类比较稳定的器件来说,影响并不大,效率衰减可能在0.1%-0.3%左右。

  因此,之前许秋也就没有怎么特意去考虑这个问题。

首节 上一节 362/393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