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1999:开启黑科技时代 第1018节

  列车就静静的趴在那里,此时的列车相较普通列车更大,载人载重更多,以后都用上磁悬浮了,摩擦力什么都不存在,就别怕拉不动人了,列车本身还是白色的,看起来跟普通的高铁没什么两样。

  陈潇走的时候,身边跟了一群人,他们也不敢出声打扰,老板在视察,不要这么没有眼力。

  随着开始的指令下达,列车开始悬浮脱离了轨道,然后加速起来,很快就到达了两千公里的速度,接着两千一,两千二,最后突破到了四千公里。

  “好耶!”

  “成功了啊!”

  “吓死我了!”

  硅藻外壳自作的管束通道是半透明的,可是外面的人根本看不到里面的有什么,列车太快,根本来不及反应,眼睛跟不上了。

  随后,列车内的假人传来不少的数据,人体最真实的感受就是如此,人们一切安好,就是对于小孩和老人来说还是有点不太友好。后面投入运行的时候,规定最高时速是三千公里,毕竟四千公里的时速,成本不是最优解。

  运行过快,施加的推力和阻力太大,也会对车辆本身与常温超导材料有损伤的,总不能开一天就得维护一次吧?这样多不环保。经过严密计算,三千公里是最能发挥速度优势,同时损耗也最低的,加速与减速都适合人类,跟普通高铁一样。

  “试车实验成功!”陈潇亲自宣布结果,大家悬着的心思也就落了下来,并且开始欢呼起来。这一次的实验,全部都来真的,就连上下车的方式都考虑到位了。

  停车的时候,车身一侧会有个管道延伸出来,直接对接管束通道壁,然后门一开,上下乘客非常快速,这个过程中,全封闭的车体本身还会进行空气快速交流,气体从大家的头顶流过,不会让人感觉很不舒服。

  接下来就是对搭建好的一段直线管束通道进行冲击实验。管束通道表示:“就踏马不能放过我吗?都测试多少回了?”

  但这是实际情况下的首次撞击,不做也得做。

  理由很充分,这一段一公里的管束通道是前后衔接的,可能会远超直线排列的表现,撞那个没什么意义。但还是得一起撞。

  这一次的测试更狠,用的是十吨重的铁饼直接往下砸,而且是经过加速的。

  冲击波直接把大家都震得东倒西歪,好似八级地震来了。

  结果管束通道没事。

  接着就是考验承重能力,重量从八十吨一直往上加,加到两百吨的时候,管道有点凹陷的意味了,上面开始出现细小的痕迹,但是很快就被触须一样的东西修补,变得正常起来。然后,见证奇迹的时刻来了,凹陷的地方竟然慢慢顶着重物恢复了原状。

  这就是新型硅藻的能力,本身带有的纤维管束有一定的修复能力,即便被压进去,纤维管束也会自我将二氧化硅外壳给拉回原状。

  这不是接触点的硅藻纤维管束在发力,而是整段整段的硅藻在发力,在工作。这一次实验只有十米,修复能力就这么强大了。

  如果长度更长,修复能力更快,因为更远区域的硅藻会支援,自我繁殖。整个管束通道不要老想着它是死的,它其实是半活着的状态。

  只不过平时很安静,有事了再自我修复。养分来源也很简单,就是土壤里面的物质,阳光,水分都可以滋养。

  假设纤维管束建立在暗无天日,或者是酷暑炎热干燥的沙漠,那么其他区域的硅藻就会自动过来替代这里的硅藻,就好似流动的水源一般。不需要担心这些地方的管束通道会发生坍塌。

  再说了,即便是沙漠,也总有下雨的时候不是?

  沙漠底下,本身就有水分,盐分,硅藻上哪找不到养分?海底隧道虽然麻烦,但也不是没有办法,这种地方完全可以在内部使用光照,硅藻本身就是从海里来的,这么一来就相当于模拟了阳光,管束通道外面的硅藻就可以自我更新。要是没有破损,一般也不需要激活硅藻的。

  一切都是通过生物方式,最符合长天科技的口味了。

  测试结束后,长天科技发表了相关的论文,联合发表作者里面,把虚拟永生的那些大牛都写了进去,名字按照字母顺序。

  同时还列明了解决每一个关键技术的人员。

  出于保密需求,只公布了永生大牛的名字。

  长天科技这些人员还活着呢,不能让人惦记。

  这可把大牛开心坏了,自己真是死后还那么光荣,这不就是自己申请虚拟永生的意义吗?

  这一回解决真空磁悬浮管束通道列车项目,让陈潇也不得不感慨,虚拟永生太踏马的正确了!大牛多了,事情办起来真是容易。

  前后也不过两个月而已,什么都弄完了。要是牛人再多一些,以后的进展会越来越快。

  陈潇觉得自己还是当年的那批喜欢收集的人。

  小时候收集邮票,收集小浣熊方便面的恐龙卡,后来是水浒卡,后来是三国卡,长大一点就去收集球星卡,奥特曼卡,再大一点,玩游戏就收集SSR卡。然后到了现在,收集科学家牛人卡。

  论文发表后,大家震惊的不是死去的大牛掀棺材板写论文了,而是震惊这玩意竟然这么快!

  “卧槽,三千公里每小时,我从京城到南方海边就一个小时。早上还喝豆汁呢,早午饭就能吃海鲜了啊!”

  “三千公里是普适于所有人的速度,极限速度是四千公里。要是大家都是年轻人,就能体验这样的推背感了。”

  “我有个想法,要不然把宇航员,飞行员的训练放在这种管道里面,成本应该比模拟仓要便宜吧?”

  “哈哈!异地恋算个锤子咯。通勤时间算个坤!我甚至可以老家居住,去大城市上班,不用纠结大城市买房子的事情了!”

  “欸!有道理!这样一来,房价还得跌,房子就没更没有金融属性了,不用特意管都翻不起风浪了!”

  第一千一百二十九章 考虑的确欠妥

  网友的评论很快就会歪,毕竟是夏国人嘛,种族天赋是种地,种族羁绊是房子,什么事情第一时间都会想到这里。

  以前夏国探月卫星上了月球,其他国家会说有什么矿石资源可以利用,夏国老百姓第一时间想着能不能种地,既然不能种地,那鸟地方有什么价值。这是一种忧患意识。

  除了肚子就是住所了。

  大家最开心就是出行时间短了,以后可以不被高房价折磨了。其实长天科技建立后,夏国的经济就开始进一步由虚向实,房子被严苛限定资本的流入。

  但那是靠律法,这一次是靠市场自我的选择。

  这篇文章在科学界看来就极其了不得了,正所谓内行人看门道嘛。

  那些专家想一想就明白了其中的含金量。

  “长天科技电磁转化的技术竟然到了这个层次!也不知道极限推动比是多少。”

  “常温超导材料果然够给力,想必一定在这个技术的加持下才有了磁悬管束列车的面世。这就意味着长天科技已经把常温超导材料运用到了这个行业,也不知道下一步它要用到哪里!”

  “四千公里每小时!一下子把理论速度提升了八倍以上!如果下一步供电功率再提升一些,速度一定会更快。就看长天科技如何选择了。”

  也有一些人表示质疑,但已经很少很少了,长天科技每一次都没说假话,每一次都没跳票,说什么就是什么,谁还有继续质疑?相信就完事了呗。

  这一次大家都感叹人类社会的出行方式彻底被改变,飞机也不是那么香了。但是这么快的速度,要是中间发生点什么,好像也挺可怕,人类还是不由得担心背后潜在的风险。现在这个方式还没被推广,也就没什么人提起来。

  长天科技这边,找到了苏杭市相关负责人,提出想把长泽洲到苏杭市区这一段的高铁和地铁改为管束通道列车。

  这是一个试点工程,长天科技需要在实质性的试运营中搜集资料,比如成本收益,安全问题,运转模式,这些东西成熟可靠后,才会不断的推广。谁都没有勇气一下子全面摊开。

  苏杭市相关部门没有第一时间拒绝和答应,只说要先研究,时间也不长,两天后就给结果,前提是长天科技要把相关资料给一些过来作为判断依据。

  这也不过分,反正论文都发表了,能给的东西还是蛮多的,也足够苏杭市这边下结论了。

  结果两天后,苏杭市还是下不了决定,于是跟长天科技开了碰头会,讨论一些细节。

  不是苏杭市晾着长天科技,这两天来,他们自己也开了不少的会,相关专家把资料都翻烂了,规划部门,运营部门,交通部门几乎没怎么合眼,这么牛掰的事情出现了,谁能睡得着?

  就在跟长天科技碰头前,他们内部还吵了一架。

  支持派的理由很充分:“为啥不同意?这个速度,我的天,折合下来就是一秒八九百米,十秒一个站,运行速度是以前十倍都不止了吧。”

  “根据长天科技的描述,这种通道用的是生物生产的方式,成本很低很低,可能只是现有成本的二十分之一。后期的车辆维护成本也只有十分之一不到。车体根本没有磨损,只需要定期喷涂常温超导体材料。车子的收到的是整体的挤压,牵引之力,想想都觉得花钱少。”

  “大家上下班通勤要死要活,老黄,你自己就挤地铁,不难受吗?为什么你会反对?”

  反对派这边也立马开口了。

  “我是挤地铁没错,但是我还得说这个管束通道列车不能上马。

  你们光看速度了,难道不知道加速起来需要时间和距离的吗?要是加速太快,人体承受不了。

  停,知道你想说长天科技的加速减速距离不长,一共两公里。

  但你们想过没有,站点距离也就两公里的话,哪能达到最大的速度?

  停!我还没说完,你们想说即便如此,速度也很快了。可是你们想过没有,站点的减少是必然的。那么大家下车后的出行方式难道不需要考虑吗?”

  “我来接一下老黄的话。其实出行方式还是小事咯,多放点共享小车子就行,最大的问题其实是安全!这么快的速度啊!而且还是苏杭市到长泽洲这一段,影响多少人?这么多人每天上上下下,难道就不怕出点问题?”

  “没错,真空,超高速,人多,这么多的元素放在一起,谁敢接这活?建造不贵,维护不贵,安保巡逻想过没有?几千公里的时速,上千吨的重量,突然真空管束破裂,车子就不知偏到什么地方去了。

  除非长天科技敢打包票,说自己管束通道能抗住这样的冲击。但就算它敢打包票,我也不敢接。因为人体的承受能力有限,上百公里侧翻尚且九死一生,几千公里一撞……”

  吵来吵去,两边都头疼,知道是个好东西,但是隐患太多了,就像看到个投怀送抱的美女却不敢带回家一样纠结。

  不得已之下,长天科技和苏杭市一起开会,进行关键技术的阐明。

  “针对你们说的脱轨隐患,我们不是没有准备。管束通道扛不住脱轨的冲击,但是磁场可以拉住列车,不会出现疯牛一般窜出很远的情况。”

  “巡逻这边,无人机等设备会全时段的升空进行侦查。其实不用刻意这样做,原有的高铁,地铁周围都是有防护的,正常运行就好。”

  此时,苏杭市的反对者提出最核心的疑问:“突然间拉住疾驰脱轨的火车,人们遭受到的冲击力是多少?人体能承受吗?”

  长天科技这边沉默了一下,回答到:“每一种交通的安全都不能完全保障。我们也就不敢说话这么满。现有的高铁和地铁失事,也不能保证存活率,而管束通道的安全性其实已经比传统的要高了。”

  言外之意就是说,其他的方式都无法完全保障,为啥苛求长天科技做到?

  碰头会结束后,苏杭市发了一封内部信件,做了正式的回应。

  管束通道列车项目不通过,原因只有两个。

  第一个原因是苏杭市到长泽洲太过繁华,改造路线的话影响的人太多,改造线路就会让传统线路减少,多出来这部分人员就会没法解决出行。

  最好的方式就是另外搭建管束通道,别挤占原有的通道,但是这又牵扯到第二个原因——安全问题。

  管束列车是个新鲜事物,也就做了实车实验,根本没有运营的经验,也就无法证明公共的安全性。

  苏杭市建议长天科技自己在开阔地带进行相关实验,尽量把通道建造长一些,多运行久一点,积累经验和数据,等国家相关部门同意之后,才允许相关的改造或者建造。

  回函很快就在长天科技内部传开了。

  管束列车项目所有牵扯到的人员很多,相当一部分人非常的生气。

  “苏杭市不地道啊,长天科技每年给苏杭市带来多少GDP?他们就这点事还推三阻四,况且这对城市的发展和老百姓的生活都有极大的提升!”

  “此处不留爷,爷们上别的地方去!就不信没有其他的城市愿意这么干!”

  “也不知道怎么想的,工程一开工,得提供多少的就业机会?好说不说,起码轨道和列车产业就得带动起来。水泥钢筋什么的也都需要。唉!”

  大家伙的怨气肉眼可见的散发了出来,陈潇连忙给大家开会做做思想工作。

  陈潇依旧不紧不慢:“大家不要这样沸反盈天嘛,有点情绪很正常。也不至于生气到这个程度。小林,听说你都气到没吃午饭?这不好,我特批一下,你今晚得多吃个鸡腿,好吗?”

  小林是安全组的,整天考虑的就是如何避免最坏的结果,苏杭市拒绝了这个项目,等于是否定了他们这个组的工作,脾性大的还真不能忍。

  大家顿时笑了起来,气氛也就好了一些。

  小林眼看老板发话,也不至于绷着脸,但还是一脸的不甘心。

  “知道大家的心情不好。但我得做个检讨,这件事是我着急了,人家苏杭市没错。如此重大的项目,怎么能轻易上马呢?

  这是对老百姓最大的不负责,也是对国有资产资源的不负责。我们要说服苏杭市,那就得给出成功的案例。”

  “可是我们要去哪里给案例?人家又不同意我们自己建,自己掏钱搞都不行,真是……”底下有员工小声嘀咕,还是怨气满满。

  陈潇不以为意,谁还没点脾气了?尤其弄了这么久的项目进展不下去,都害怕这个项目半途坤坤了,那真是人生意义都没了。

  “现在宣布,我们去南非!想要前往南非出差的就自愿报名,两边都有活干。”陈潇一宣布,大家立马兴奋得跳了起来,只要项目没有被砍,其他的爱咋咋地吧!

  长天科技现在有足够的底气,一个项目开双线,虚拟世界的那群大牛又不用出差,长天科技的项目去哪里对他们来说没什么区别。

  很快,这条消息就公布了出去,论文也一并公开了,里面写了一些管束通道的具体表现数据。

  消息一出,全都炸锅。

  海外媒体这一回集体质疑,质疑的不是技术的真实性,而是项目的可行性。

  “如此高强度的材料,造价将会多高?

  我们还要注意一点,这还得建立原有的铁路物料上面。光是搞铁轨就得什么成本了?碎石,枕木,外围防护圈加起来,又得什么成本了?”

  “最好笑的是,南非的供电能行吗?如果没电了,磁悬浮列车是不是就会直接趴到轨道上面了?”

首节 上一节 1018/1113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