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黑科技到超级工程 第356节

“这有啥……我们现在不就已经实现简单的脑机控制了?”叶铭不动声色地给苍蓝星的生物技术做了降级:“当然,这只是我们初步的猜测,你接下来留意一下,然后找彭小飞或者李东升一起参考一下,他们清楚智能工厂的设计思路。”

“那行。”盛飞一向对叶铭言听计从,听到叶铭这么说后很爽快地便点头答应了,随后又目光灼灼地望着他:“对了,加速器怎么说?”

“还没结果,这么大的投资,上面肯定要做深入的评估。”

“啧啧……要是真能搞出那种致密结构的物质,卧槽岂不是无敌?”

“无敌个蛋,现在能源强度还是不行,我们必须在武器领域实现更高功率的输出才敢出去混。”叶铭端起茶杯,试了一下温度刚好,便喝了一大口:“咦,你这茶不错啊,哪里的?”

“……西湖边上的。”

“给我整点。”叶铭又喝了一口,放下茶杯,站起身来:“走了,有消息通知我。”

“好。”

……

在确定了方向和计划后,探索工作便变得有条不紊,按部就班起来——有条不紊的结果,一般都会变得慢下来。

当然,叶铭也不着急。

他相信,随着探索的推进,迟早会迎来一个爆发点。

时间就这样慢慢地流逝着。

一个月后,叶铭关于在月球上建立一座环形加速器以及二维空间膜生成器和超级引力波场生成器的建议被正式通过。

而在同一天,国家也再次发行了五万亿的债务,债务发行后的当天,超过十余个国家的央行便直接宣布购买该债务。

但建议被通过,并不意味着马上就可以建了。

要知道,如此庞大的工程,需要的资源也是海量的。

在人类的主要生产活动还只能靠地球工厂来完成的如今,要想把该项工程完成,除了搞定钱,还需要搞定整个产业链。

因此,它将采用全面招投标,以供应商的方式,让全世界有资格的企业与机构都参与进来。

但前提是,必须进入艾塔的生产管理体系。

这样的条件,并没有引起多大的反弹和讨论。

毕竟……人类的国家已经事实地走向了另外一种形式的全球合作,走向人类共同体的道路。

前几年的那些风风雨雨……在人类已经跨越星系,即将亲自前往两百六十万光年之外的现在,早已经烟消云散。

无论是推特,还是脸书,亦或者是国内,除了极其顽固的某些反智群体,对这次工程普遍的讨论便是……

有生之年,人类到底能够走到哪一步?

但招投标,说起来轻松,做起来……

好吧,其实也不难。

因为艾塔的存在,在项目的设计与分解工程上,不知道节约了多少年的时间。

——艾塔一共将三大主体项目分解成了接近两万个子项目,每个项目都做了极为详尽的需求与说明。

而给出任务之后,艾塔也根据生产管理体系中的名单,做出了最佳的适配对象。

说白了,如果不是要考虑到企业的自主性,艾塔是可以做到下达生产命令的。

而这,还仅仅只是第一步。

除了生产设备之外,还有中途运输、月球装配、以及能源配给。

为了满足运输需求,作为配套运输的无人飞船,便起码需要三十艘目前的巡天号,能源更是需要三座沪市那样功率的氦三聚变电站才行。

这些,也是需要花钱的。

甚至还不比工程的主体少多少……

而叶铭,作为项目的提出者,自然有责任,为了整个项目的保障计划,节约每一分民脂民膏。

因此,他开始重新设计新的无人近地轨道太空运输船。

(下章还是稍晚点)

第453章 问星号

“新的运输船起飞重量将会达到一万三千吨,按照运载能力和速度来看……它确实比海运货轮更优秀了。”

叶铭在会议中侃侃而谈,又望向江南造船厂的总工程师,笑道:“周总,我不知道货轮现在普遍是多少吨……但它替代远洋货轮,应该没问题吧?”

“哈哈哈。”总工程师周兴文大笑了起来:“看来叶总对目前的海轮没概念啊……”

“难道现在普遍都是十几万吨了?”

“差不多,现在新的远洋货轮十万吨以上算是标配了。”

“额……”叶铭咳了一声:“那比不了,如果太空运输船要达到十万吨的运载能力,造是能造出来……大不了凑反应堆就行,但成本得上天不说,估计一艘船起码得上千米长……没意义。”

“嗯。不过呢,太空运输船用来远洋运输优势还是很大,毕竟它速度很快,一天就能到,而且理论上还能够抵达任何城市,从而消弭掉内陆与沿海的差距。”

“对!我想说的也是这个!”叶铭把头点得跟鸡啄米一样。

他之所以提出来,完全还是为了给运输船找“就业岗位”——为了建造加速器,造这么多太空运输船当然没问题,因为后面还有太空城的建设,也可以用到。

但人类的资源和生产速度毕竟还是有限的。

你不能为了一开始赶进度而大建运输船,完了十艘停八艘……那就没意思了。

因此,把它用在地面运输上,便是就业方向之一——为此,叶铭还特意设计成了万吨级,就是为了匹配上所谓的“万吨巨轮”。结果……万吨巨轮早就成了过去式。

“主要还是运输成本,如果运输成本能降下来,别说一万吨,就是一次装一千吨……也有用武之地啊……”周总工笑着补充道。

“嗯……月球的氦三工厂也会同步扩张,三年内,不敢说氦三变成白菜价,最起码会比现在便宜一半以上,而且绝对比同等货运能力海船便宜。”

“那就没问题!而且只要能够节约全球货运成本,整个社会的生产成本也会大大降低的。”周总工笃定地点头。

这时章局长突然道:“但如果我们全面推动货运飞船替代海运,那……某些国家,怕是要跳脚了。”

叶铭微微一怔,随即便领悟到了章局长说的某些国家指的是“哪些”。

当然是……那些收过路费的,开加油站的了。

他微微一笑:“科技的滚滚洪流下,老美这样的庞然大物都不过是螳螂,就别提某些国家了。”

章局长含笑点头:“嗯,这个确实。”

众人的笑声中,叶铭宣布散会,随后,他回到家里,和父母简单地告了个别,便与何沫登上了直升机,前往最近的军用机场。

他要去一趟大连造船厂,看一眼即将完成的问星号。

经过几年的建造,国内已经形成了一整套对太空飞船的命名规则——战舰自不必说,是按照朝代来的。

对于民用飞船而言,对于太阳系内,特别是近地轨道内的太空飞船,一般命名为X月号。

其中以最开始的邀月号为代表,包括后续的问月号,望月号,以及逐月号等等都是如此。

而对于那些要进行系内远距离探索的飞船,则以X日号为命名标准——当然,现在只有一艘逐日号正在筹备建造中,其用来进行火星以及小行星带-木星的探索。

运输船,则统一命名为巡天号,但会根据运载量分不同型号。

而要用作系外探索的飞船,则以X星号为命名。

譬如寻星1-8号。

而问星号,则是第一艘专门为穿越虫洞而设计的载人科考船。

……

叶铭抵达大连造船厂时是下午四点。

简单的与前来迎接的负责人黄总工寒暄了几句后,他直接乘坐厂内汽车前往第七号船厂。

“黄总,你们已经全面实行无人化生产了么?”

何沫眼尖,她一眼便看出了整个码头全是多工程机械车和无人运载车在跑——毫无疑问,这些全部都是通过超距通讯+6G由艾塔远程控制的。

“嗯,运载、管理和无聊方面差不多实现了,但施工领域还是不行。”黄总工笑着解释道:“不管是造飞船还是造轮船,现在都还是离不开技术工人。”

“是机器人不方便是吧?”

“都有。”黄总工顿了顿:“有些工作,机器人可以比人类做到更精确,但力量就未必够,力量够了,空间又不适合,什么都适合,有时候手感又不对……”

叶铭笑着附和道:“毕竟人才是最精密的机器。”

“哈哈,叶总这句话说到精髓上了。”

几个人一路聊着天,很快便抵达了施工现场。

问星号虽然独立命名,但它的外形上还是参考了邀月号与问月号——毕竟,只要外形不变多少,经验都是可以被继承的。

但相比邀月号,它的体积增大到了四倍。

它拥有超过两百三十米的全舰长度,超过五十米的全舰高度和四十米的全舰宽度。

在设计中,它将会拥有三百八十人的舰员载额,光是舰舱就设计了十二层。

这样的高度,使得它必须设计电梯。

除此之外,它的运输仓也分成了上下两层,空间极大,足以装下两栋楼房。

由于人员众多,因此这次过去,探测队将会携带超过两年的食物——这就要求其实验舱必须要有能够种菜以及饲养的空间。

——虽然根据目前的反馈,苍蓝星与地球呈现出高度的环境一致性,但永远不可能让这三百多人一降落就去冒险。

因此,它也会装载武器,以及搭乘一支五十人的快速反应部队。

而该部队的战士组成……

这样说吧,每个战士,都是精挑细选而来,除了精通战斗之外,每个人都必须要在多个领域有所擅长。

而作为一艘多功能探测飞船,它还需要具备一定的太空探索能力。因此,它也会搭载小型的太空穿梭机——由压缩空气驱动。

至于用于地面开拓的大型施工与探测工具,那就更不必说了。

可以说,这艘飞船,承载了人类迄今为止,最为尖端与精妙的技术。

以及人类最殷切的期待。

它不能有半点闪失。

第454章 无法满足好奇心

满载起飞六千吨的太空飞船犹如一座小山矗立在空天船坞之上。

它的主体框架由钢铝混合构成以增加强度,船身的结构主体外层结构则由铝镁合金也就是太空铝组成,除此之外,还大量运用了碳纤维面板和新型板材来达到减重的目的。

从提出需求到设计落地,它仅仅只用了一周时间。

而从设计落地到如今的主体完成,它只用了半年。

从某种意义上,它是如今人类……

好吧,其实是国内——这个庞大的工业国家一次赤裸裸的工业制造与生产能力的宣告。

首节 上一节 356/527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