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科技 第203节

听到她的话,腊梓柔立刻抓起放在一旁的背包打算动身,付媛连忙拦住她说道:

“不用那么着急,先吃饭!简单吃一口,我们不差这点时间!”

腊梓柔犹豫了片刻,最终还是重新坐下。

她的心里泛起了浓浓的忧虑,这种忧虑让她几乎有些坐立不安。

她回想起自己曾经看过的那些资料,下意识地对照着目前自己发现的情况,然后在心里得出了一个初步猜测:

粮食价格是绝对不会以这种方式上涨的,尤其是在供应量充足的地区,更是如此。

而现在,贝尔格莱德又确实出现了这样反常的情况。

那么答案就只有一个。

有些势力,在暗暗操纵着这个国家的粮食价格。

那个曾经作恶的对手,又卷土重来了?

------题外话------

盟主马甲的剧情开了~

打赏盟主的我会在在剧情里安排专门的角色哈哈哈,之前打赏过想要的可以跟我说~

第三百三十七章 别无选择,只能应战

快速吃完极简版午饭之后,两人改变了原本的游览计划,前往贝尔格莱德最大的市场进行物价调查,在花费半天之后,她们最终坐实了从服务生口中得到的信息。

srbija的粮食价格,真的在上涨。

而这种价格的上涨,其实是从仅仅三天之前才开始的,但就是这短短的三天,市面上主要的粮食价格就已经上涨了三倍。

这非常可怕,这样的上涨速度甚至快到连当地媒体和官方机构都没有反应过来,从当地新闻来看,大部分人还认为这是因为前几天的暴雨导致粮食没有即使运入市区所导致的。

但腊梓柔作为一个旁观者,她几乎仅凭借直觉就对这种情况做出了判断,而这种判断,在之后与相关机构的沟通中,被证实是极为准确的。

华夏驻srbija使馆内的一间会议室里,一场集合了所有华夏方面在srbija官方机构人员的会议正在进行中,而这场会议的主题只有一个,那就是,要如何应对接下来极有可能发生的,因为食品价格上涨所导致的骚乱。

会议室中,一个男人站在屏幕前,正向所有人做着情况介绍。

“........情况大家都已经基本清楚了,根据我们刚刚跟塞官方确认的结果,最近贝尔格莱德的食品价格上涨确实与某几家食品供应商的操作有关。”

“这几家供应商在最近几天内大量采购市场上库存的粮食,且并未将其实际投入食品生产,而是反手将粮食卖给了酿酒商,后者又立刻启动了大规模的酒类生产,在未来极短的一段时间内,就会把现在囤积的粮食消耗完毕。”

“这种操作对他们来说几乎是没有任何利益可图的,他们甚至都不是为了囤积牟利,而是单纯的想要拉高食品价格、造成粮食短缺。”

“他们的动机已经明显到不能再明显了,但我们对此没有任何办法----我们不能直接干涉塞方的策略。”

“据我们了解,塞方官方会在之后出台一系列措施来应对食品价格上涨,但这些策略的作用,我们只能持怀疑态度。”

“所以,我们接下来要做的,是做好准备,准备去迎接第一波冲击。”

“等第一波冲击结束之后,我国对塞方的技术援助、尤其是在价格调控方面的技术援助,也基本可以发挥作用了。”

听完他的话,会议室里的所有人都一齐点头,随后,有人开口问道:

“那么我们具体需要做什么?是先稳定待命,还是主动配合塞方行动?”

男人停顿片刻,回答道:

“这也是我们今天要讨论的话题,我想问问大家,你们倾向于哪个方案?”

“稳定待命是最安全的选择,如果选择这个方向,那么我们在之后的时间内就要组织起相关的人员收缩防御,避免外出,等这一波冲击过去之后再恢复正常生活工作。”

“如果主动配合的话,那么从现在开始,我们就要向各位所属的部门分配任务,每个部门都要负责相应的专业工作,在最大程度上帮助塞方应对这次的冲击。”

“这条路线危险性较高,难度也大,因为一旦我们介入到冲突中,很可能那个众所周知的坏人,就会把矛头转向我们,而一旦发生这种转变.......”

男人没有继续说下去,但所有人都明白他的意思。

在20多年以前,当时的yugoslavia同样面临着严重的困境,而华夏方面选择了坚定地站在他们的一边,最终导致的结果,所有人都心中有数。

虽然从客观现实上来说,现在华夏的整体实力已经不可同日而语,但华夏面临的对手仍然是同一个,而这个对手,也同样延续了他们疯狂且丝毫不要脸面的做事风格。

这里不是华夏的领土,谁能保证他们不会将当年的事情重演?

更何况,他们甚至都不需要再做太明显的动作,只要指示自己的盟友,以隐蔽的方式制造一些意外,那么在这个军力完全无法与周边强国抗衡的国家里,所有人的生命安全都将会受到重大威胁。

这不是一个轻易就可以做出选择的问题,因为没有人会拿自己的生命开玩笑。

会议室中的众人陷入了短暂的沉默,片刻之后,有人开口道:

“我倾向于全面介入和配合。”

说话的正是腊梓柔,她站起身走到屏幕前,接过男人手中的麦克风,继续说道:

“首先,我们要明确一个问题,那就是,塞方到底需不需要我们的帮助、我们能不能给他们提供帮助。如果他们不需要我们的协助,我们现在所讨论的事情就根本不存在立足点。”

“但是,这个问题的答案,相信大家都心中有数。”

“srbija,这个国家虽然曾经强大过,但在一次又一次的分裂、战争、灾难之后,他们的国家实力和治理水平早就开始了大幅度的下滑,在这一次事件中,官方对于粮食市场的迟钝反应就是证明。”

“他们无论是在组织能力、舆论宣传能力、经济调控能力、工业生产能力上,都远远落后于同一级别的其他国家,在面临危机的时候,我甚至怀疑他们无法组织起有效的应对措施。”

“而我们,虽然机构数量不多、人员规模也不大,但是,我们恰好具备他们所需要的这些能力。”

“我们在数十年内积累的相关领域的专业经验,完全可以弥补他们目前的欠缺。”

“所以,我对于‘需不需要、能不能’这个问题上,答案是清晰的。”

说完这番话,腊梓柔环顾四周,确定所有人都认同她的观点后,才继续开口说道:

“现在,基础的问题解决了,那么我们可以继续讨论下一个问题,也就是‘要不要’的问题。”

“对于这个问题,我有两个方面的论据。”

“第一,从我方与塞方的合作关系上来说,我认为我们应该帮助他们。”

“原因我就不展开细说了,但是我可以给大家举几个例子。”

“2009年,塞外交部强烈谴责暴力行径,反对分裂,支持华夏官方为维稳所做出的的努力,这次发声是在事件之后我国收到的第一个来自国际的声援,时间甚至还要早于熊大对我们的声援。”

“2014年,塞官方在国际形势极度敏感的阶段,再一次公开支持我国,在那之后,srbija立刻受到了来自百约的、史上最严厉的制裁和围剿。”

“2019年,塞方宣布全力配合我方的一带一路政策,同时拒来?自!小?,说?群:9,8?0.2/0'[email protected]。6呆?呆绝欧盟提出的加入条件,成为了这片地区中唯一既没有加入欧盟、也没有加入百约的孤岛。”

“srbija一直都站在对抗百约的一线战场上,他们从来没有忘记过与丑国、与百约的仇恨,这种国家层面上的选择在当下是极为罕见的。”

“可以说,哪怕仅仅基于是这一点,我们也应该将他们当作最亲密的盟友,在他们需要的时候伸出援手。”

停顿了片刻,喝了一口水之后,腊梓柔继续说道:

“上面所说的是基于历史的判断,我接下来要说的,是基于现实的判断。”

“这一次srbija的粮食危机,虽然表面上看是西方对于srbija的围剿,但实际上,如果我们继续将这个问题深化探索,我们可以发现,对方的企图绝对不会是srbija那么简单。”

“一个小国,哪怕他们最后真的妥协了,臣服于西方体系了,能给西方带来的利益又有多少呢?他们何必要为此大动干戈呢?”

“这是一个重大的疑点,而要解释这个疑点,则有一个简单的逻辑。”

“那就是,srbija只不过是跳板。”

“他们的最终目的,还是通过srbija来威胁我们。”

“所以,无论我们是否选择介入,实际上,从他们开始对srbija动手的那一刻起,他们的眼睛就已经盯在我们身上了。”

“我们别无选择、也不能软弱,战斗已经打响,我们只能应战。”

第三百三十八章 一个重要的猜测

这场会议最终以大票数通过了全面介入的结论,各个机构分别被分配了相关任务,己方与塞官方发起了紧急沟通,确定将以独立顾问的形式为srbija提供技术顾问服务。

这部分的服务包括但不限于媒体、物价、供应、物流,其中当地的中建集团将会调动全部闲置工程机械,恢复因暴雨阻塞的通向贝尔格莱德的道路。

同时,腊梓柔所在的新闻媒体也将承担起相应的责任,对当前粮食市场的真实现状进行调查和报道,目的在于驱除民众恐慌,避免踩踏性抢购。

会议结束之后,腊梓柔与付媛回到了代表处,在确定了分工之后,付媛留在代表处内组织人员进行准备工作,而腊梓柔则独自前往市场,准备启动调查,寻找证据。

然而,随着调查的深入,她却越发感觉到了情况的危急。

现在市场上几乎所有的商店、超市和粮食交易店铺,它们的库存数量,都已经低于警戒线了。

按照她对已经走访的店铺粮食库存的统计,这些粮食最多只能支撑整个贝尔格莱德6天的消耗量,如果6天之后还没有粮食运入,那么整个城市将极有可能陷入饥荒之中。

不是所有人都会在家里囤积足够的粮食的,尤其是在这个以面包为主食的国家,大部分人都倾向于直接从市场上购买成品食物,如果有一天面包断供,那么整个市场的秩序将会瞬间崩溃。

许多居民已经意识到了这个问题,还在营业的食品店前排起了长长的队伍,腊梓柔在一家一家的向店长询问,把店铺原料供应商的名字全部记录在本子上。

随后,她又按照本子上的名字前去拜访那些原料供应商,从那些供应商口中,她得出了不同的结论。

规模相对较小的供应商确实同样缺少存货,他们也正在为这件事情焦头烂额,甚至恨不得亲自带上工具去抢修贝尔格莱德的道路,但事实上,在他们心里其实隐约也已经有了判断。

粮食供应的紧张,不可能是因为道路阻塞而引起的。

有人掐断了从批发到零售的路径,有人在大规模地囤积粮食。

走访了足足7家供应商之后,腊梓柔最终来到了当日目标的最后一家,而刚刚走进这家供应商的办公室,她立刻就发现了不同之处。

这家名叫阿尔贝利的粮食商店,它的负责人,表现得过于淡然了。

腊梓柔在对方热情的欢迎下坐到了负责人的对面,随后开口问道:

“德斯蒙斯先生,我是华夏驻srbija的记者,今天拜访您,是想向您提几个问题,希望您能给予相应的帮助。”

德斯蒙斯满脸微笑地点点头,回答道:

“当然,当然,华夏是我们的朋友,这一点小忙我是绝不会推辞的......您想要问什么问题?”

腊梓柔翻开手里的笔记本,停顿片刻后开口问道:

“我的第一个问题是,您是否注意到了现在贝尔格莱德市场上粮食短缺的状况?”

“当然,当然。”

德莱蒙斯稍稍调整了坐姿,将桌面上的烟灰缸推开后,直视着腊梓柔说道:

“我们对此也是烦恼不已啊.......现在市场上的粮食价格已经上涨了接近三倍了,如果在这时候我们能有足够的粮食抛售,肯定可以获得不少的利润。”

“但是太可惜了,我们实在是没有存货。”

“您也知道,因为前几天的暴雨,通往贝尔格莱德的道路和水运已经全部阻塞了,区域上的粮食根本运不进来,再加上国际粮食价格上涨,许多区域的供应商都选择直接把粮食运到国外,我们想要用低价收购已经很困难了。”

听到他的话,腊梓柔微微皱起了眉头。

对方说的确实是事实,因为国内外粮食价格的倒挂,srbija的农民更倾向于把粮食直接出售给出口商,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srbija粮食价格的上涨。

但问题是,srbija的粮食出口是有配额的,哪怕官方对出口的管控再怎么不力,也不应该出现连首都都供应不足的情况。

唯一的理由就是,官方误判了形势,配额设置得过高,没有预判到国内会出现大规模粮食囤积的情况。

但这样的粮食囤积是谁做的呢?

显然,他就坐在自己的对面。

“所以,您的意思是,现在的粮食短缺与您无关?”

首节 上一节 203/365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