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到了一切 第27节

  果然。

  当蒋海波发邮件过去之后,鹿儿岛鳗鱼公司立刻同意了这件事,并请求海陆丰公司,可以将一份警方通报复印件和一些可以复制的资料给他们。

  毕竟渡边淳一刚刚拿到那些后续的技术资料,付出整整3000万刀的代价,他怎么可能放过琉球西海公司,哪怕是通过渡边建雄的转述,已经知道被窃取的技术资料存在巨大的问题,他也不打算息事宁人。

  作为聪明人,渡边淳一已经看出了江淼的意图,那就是逼迫琉球西海公司暗中抛售那份技术资料,从而将所有人的目光吸引到那份技术资料上。

  到时候作为原本唯二拥有鳗鱼人工繁殖技术的海陆丰公司和鹿儿岛鳗鱼公司,就失去了被窃密的价值。

  而要验证那一份技术资料的真假,需要两三个月时间,一些没有基础配套设施的公司,甚至需要大半年的时间。

  这段时间,足够海陆丰公司和鹿儿岛鳗鱼公司完成铺货。

  而且如果有人贪心不足,想一下子大量生产,就必须大量外购成熟鳗鱼,这必然会导致成熟鳗鱼价格飙升,进一步刺激养殖户的养殖欲望。

  更何况,无论是大量采购成熟鳗鱼,或者建设配套设施,这些都需要不少的投资,等他们发现技术不对劲,已经投入了大笔资金,进而造成经济损失。

  反正会购买西海公司技术的家伙,必然是竞争对手,江淼和渡边淳一巴不得这些人直接破产。

  当然,考虑到几个月后,一部分发现问题的公司和投资者,可能会重新关注海陆丰公司和鹿儿岛鳗鱼公司,两家公司都不约而同增强了各项保密措施,防止再次出现被窃密的事情发生。

  江淼这边又叫了柯勇过来。

  “老板,要出门吗?”

  “不是,我要你联系一下你的老战友,看看有没有品行不错,又处于待业,或者对现在工作不满意的,我想再招6个保镖。”

  柯勇想了想:“应该有两三个,是之前同一个排的,其他的战友我不太熟悉。”

  “两三个也可以,我再让人事部招聘剩下的。”

  “那好,我待会打电话问一下。”

  

  柯勇离开后。

  他又叫了人事部的副经理过来。

  “老林,我需要找三四个保镖,其中要两个女保镖,要专业和有经验的,同时要求他们提供家庭信息,如果可以,让他们全家都搬过来马宫镇,公司可以安排一些工作给他们家人。”

  “老板,这有点困难吧?”老林不由自主地挠了挠头。

  “尽可能,毕竟现在经济形势不好,只要待遇可以,总有人愿意过来的。”

  “那好吧!我想办法。”老林只能答应下来。

  江淼之所以这样要求,就是担心保镖的家人被威胁,从而影响到保镖,只要将保镖家人安排在马宫镇,这里可是海陆丰公司的大本营,一举一动都很容易察觉到。

  而他找这么多保镖,并不单单是为了自己,也是为了家人的安全。

  毕竟等那些育苗公司购买了西海公司的问题技术,被坑到之后,必然有人会记恨上海陆丰公司和江淼。

  琉球和国外的公司,江淼倒是不担心,毕竟对方想报复很难操作。

  但是国内的公司却不一样,万一有人被坑破产了,直接跑过来玩同归于尽的把戏,也不是没有可能。

  江淼可不想等出事情了,再说什么后悔莫及之类的话,而是选择直接先防范于未然。

  反正国内现在也很难搞到爆炸物和枪支弹药,最多就是刀子、腐蚀性的化学试剂,顶天了有气枪或者弓箭。

  至于下毒,这一点江淼最不怕,因为他对于入口的东西,都会使用鉴定面板先观察一下。

  连公司食堂的饭菜和原材料,有时候他也会观察,就是为了避免有人下毒。

  不过这样还不够,江淼又叫采购部的王峰过来。

  “峰子,这一次叫你过来,是这样的,昨天不是有人闹事嘛?我担心以后也有类似的事情发生,你调研一下,采购一批合理合法的护具、应急药品,给公司的保安使用,另外采购三十套隐身防刺服,要市面上最好的。”

  “隐身防刺服?”王峰被吓了一跳:“老板,这么严重?”

  江淼拍了拍王峰肩膀:“峰子,防人之心不可无,这只是防范于未然,没有出事情最好,一旦出事了,说不定可以救命。”

  王峰闻言也点了点头,万一真的遇到疯子或者不要命的,公司保安只能看门,而且赤手空拳很难对抗拿着凶器的歹徒。

第36章 “损失惨重”

  2月11日。

  元宵节前一日。

  临近中午的十一点。

  一辆警车和一辆新闻采访车,前后开入盐町村的海陆丰鳗鱼养殖基地大门。

  警车下来的人,正是经侦大队副大队长马强,以及两个普通民警。

  “张经理、江总。”

  “马队,欢迎!”张信诚笑着迎上去。

  “你好!马队,里边请…”江淼也笑着伸出手去。

  而提着大包小包的央视摄制组工作人员,还有采访记者也陆续下车。

  很快三方就沟通好了采访的一些安排。

  张信诚先带着摄影师,到养殖场内部,拍摄一些照片和视频,作为新闻剪辑材料。

  而江淼、马强两人,则和记者先讨论一下待会采访提问的一些细节,包括提问什么问题,回答的内容等。虽然是录播的内容,但是肯定不能临场发挥,提前讨论好,拍摄进度才会又好又快。

  前前后后大概用了两个多小时左右,拍摄和采访才完成。

  江淼请一行人在公司食堂吃了午饭,才让黎子轩和柯勇送他们离开。

  当天晚上。

  南湖村的小别墅,江淼和书雅躺在客厅的沙发上,他枕着书雅的大腿,看着今天晚上的电视节目,书雅则对电视节目毫无兴趣,自顾自在看着一本食用菌培育的专业书籍。

  不知不觉,时间到了晚上十点。

  窗口传来一阵微微晃声,倒春寒的寒风有点猛烈。

  而江淼也终于坐起来了,因为此时正是晚间新闻开播的时间。

  屏幕上,主持人开场没有几分钟,就报导了今天的采访新闻。

  “岭南警方近日侦破一起重大经济犯罪案件,该案件造成数亿元的直接经济损失,间接损失可能多达数十亿元,现在请收看前方记者带来的详情报道…”

  画面一转。

  是张信诚急匆匆跑出办公室,然后就是闪着灯的警车入场,接着是穿着囚服条纹衫的小蔡和日月潭等人的采访画面。

  这些画面一闪而过之后,就进入了正式的采访环节。

  “五天前的2月10号,就在此地发生了一起震惊当地的重大经济犯罪案件,犯罪嫌疑人蔡某语,窃取了海陆丰农业技术公司的一份保密配方和一瓶保密饲料,并以150万元的价格出卖给琉球某公司的老板王某福…”

  记者迅速简明扼要介绍了案件的详情。

  然后就是案件侦办的一部分内容,比如张信诚发现问题去报案,方宏斌立刻带人抓捕小蔡,通过顺藤摸瓜,让鹏城警方抓捕了日月潭等人。

  紧接着就是小蔡交代了如何一步步走向犯罪的道路,以及日月潭如何通过网络,和小蔡勾搭上,引诱对方窃取海陆丰公司的保密饲料和保密配方。

  接下来则是记者在岭南水产养殖研究院的采访画面。

  “胡飞研究员你好,请问鳗鱼的人工繁殖技术真有如此巨大的经济价值吗?”

  胡飞研究员一脸严肃地点了点头:“是的,目前市面上的鳗鱼苗分为三个类别,一种是进口的野生玻璃鳗鳗鱼苗,一种是国内在江河入海口捕捞的野生叶鳗鳗鱼苗,第三种就是海陆丰公司生产的人工繁殖玻璃鳗鳗鱼苗。”

  实际上,岭南水产养殖研究院从去年十一月份开始,就注意到了海陆丰公司生产的玻璃鳗鳗鱼苗。

  毕竟这种反季节鳗鱼苗,作为水产养殖研究院的专门研究鳗鱼人工繁殖技术的胡飞研究员,他一下子就想到了人工繁殖技术。

  “请问,三种鳗鱼苗有什么区别吗?”

  “我们研究所前段时间,研究过海陆丰的鳗鱼苗,发现比野生的更加健康,其玻璃鳗育苗成活率超过98%,比野生玻璃鳗80%的成活率要高很多。”

  记者继续问道:“那其价值体现在哪里?”

  胡飞研究员显然已经对过稿件了,立刻侃侃而谈:“随着海洋环境的污染,以及过度捕捞,目前太平洋鳗鱼的种群数量急剧减少,去年全年的太平洋鳗鱼苗捕捞量不足35吨,而巅峰时期的野生鳗鱼苗捕捞量高达200吨左右…”

  “这种情况下,如果没有人工繁殖技术,那未来太平洋鳗鱼种群将可能濒临灭绝,而我们将很难再吃到鳗鱼了。”

  记者再次问道:“根据相关资料显示,东瀛有几家研究机构也有鳗鱼的人工繁殖技术,请问他们的技术和海陆丰公司的技术有区别吗?”

  “有很大的区别。”胡飞研究员稍微停歇了一下:“东瀛研究机构的技术无法低成本的大规模量产,而海陆丰公司的技术,已经实现了低成本的大规模量产,也就是说,前者只是实验室产物,后者却是工厂的量产产品。”

  “那请问胡研究员,你认为海陆丰公司的技术,价值将达到多少?”

  “具体不好说,不过以当前玻璃鳗的市场批发价来看,加上海陆丰公司每个月出售几千万尾鳗鱼苗的规模来计算,一年至少可以营收10亿元左右,至于利润,我不清楚该公司的生产成本。”

  “好的,谢谢胡研究员的解惑。”

  

  画面一转,又回到了盐町养殖基地内。

  记者拿着话筒向江淼问道:“江董事长,这一次案件对于贵公司会造成哪些影响?”

  “主要的影响,就是技术泄露和大规模传播,导致我们公司失去领先优势,其他公司可以通过保密配方,研究出相类似的技术,我估计最快只需要半年,就会有新的竞争者出现。”江淼表现出一脸无奈和愤怒。

  “是否能通过法律手段,保护贵公司的发明专利?”

  江淼摇了摇头,无奈地说道:“虽然我们申请了国内外的不少专利,但是对方只要不公开出售保密饲料,或者在保密饲料原有的基础上,添加一些可以替代的材料,就可以避开专利的限制,更何况如果是国外的育苗公司,我们很难调查取证,去国外打官司也是困难重重。”

  不过话锋一转,江淼又说道:“但是我们公司不会放弃使用法律手段,来捍卫自己的合法利益,目前已经联合东瀛的鹿儿岛鳗鱼公司,在各个地区对琉球西海公司提起了起诉。”

  “对于贵公司的遭遇,我深表同情。”

  画面回到了主持人那里,这代表这条新闻结束了。

  而详细的新闻稿件,也同步上传到央视新闻的客户端和网页上。

  不少汕美本地人看到了今天的晚间新闻,然后就将这个新闻发朋友圈、QQ群。

  顿时在本地一石激起千层浪。

  不少人破口大骂小蔡忘恩负义、吃里扒外,简直是给家乡丢脸。

  幸好新闻稿没有写小蔡是汕美哪里人,不然蔡家的门口说不定会被人泼油漆。

  而蔡家人也看到了朋友圈转发的新闻,彻底熄灭了找海陆丰公司和江淼麻烦的想法,甚至生出了赶快搬家离开马宫的想法。

  显然他们怕了,那个技术如此值钱,他们将心比心一下,就难免会担心江淼找人搞他们。

  因此他们连夜商量,准备这几天就搬去城区亲戚家暂住了,不敢继续留在马宫镇。

  其实这几天,这件事已经传遍了马宫镇,不少街坊邻居都在背后议论纷纷了。

  特别是家里面有人在海陆丰公司工作的人,更是没有给蔡家人一点好脸色。

  毕竟这件事影响了海陆丰公司的收益,就间接影响了其中的员工,那些员工和员工家属肯定不爽蔡家人,特别是听说他们前几天去海陆丰公司总部闹事之后,就更加厌恶对方了。

第37章 看他起高楼

  而另一边的琉球西海公司。

首节 上一节 27/222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