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重资产
城区的通航路奎山市场北侧街。
二月底的街道上人来人往,小电驴更是摆满了街道两侧,毕竟小电驴是本地人出行的普遍工具,就算是家里面有汽车,也会准备一两辆小电驴以备不时之需。
知道附近没有地下停车场的江淼,直接让柯勇开车去税务局门口,那边刚好下班了,有很多空出来的停车位。
而江淼一行人是步行过来奎山市场的。
“老板,这种小路小店,你以前来过吧?”看着眼前的小店,蒋海波猜测起来。
“嗯,我大舅家在附近。”
走进小店,楼下的四张桌子已经有客人了,他直接向老板娘问道:“二楼有位置吗?”
“还有一个房间,四个人吗?”
“嗯!擂茶四人份。”江淼转过头问道:“你们要什么?有炒饭、炒粿条、炒米粉和炒薯粉条。”
“炒饭!”
“炒粿条!”
“我也要炒饭!”
江淼笑着说道:“三份炒饭,一份炒粿条,加上一份咸鸡,一份苦瓜酿肉拼豆腐酿肉,炒一份芥兰牛肉。”
老板娘麻利地用笔记录下来:“你们先上二楼。”
二楼,靠近窗口的桌子。
江淼入座,其他人也跟着坐下来。
窗外可以看到城区政府宿舍区,这是一个老小区了,建市时建设的,没有地下停车场和电梯,不过这几年进行了一些改造,加装了电梯。
不一会,老板娘就端着一个茶色的陶瓷擂茶钵上来,钵里是满满当当的绿色茶汤。
“来一人一碗。”江淼拿起大勺子,先给自己舀了一碗擂茶:“伱们自己来!”
蒋海波看着这绿油油的茶汤,心里面有些忐忑起来,不过老板都叫了,他只能硬着头皮喝了,他给自己舀了小半碗。
倒是柯勇没有客气,他舀了半碗,先一口气干了,然后再舀了一碗。
而老板娘又将切好的咸鸡、豆腐酿肉拼苦瓜酿肉端上来。
蒋海波尝了一口,发现这擂茶的味道还可以,是蔬菜的清香,微微甘甜,还夹杂着一丝茶叶的苦涩。
“这咸鸡可是陆河客家名菜。”江淼一边说,一边夹了一块鸡中翅,鸡肉中他最喜欢鸡中翅,特别是盐焗鸡和咸鸡的鸡中翅。
很快,炒饭和炒粿条又陆陆续续上来。
众人一边吃,一边闲聊着家长里短。
由于江淼不喜欢在吃饭的时候谈公事,其他人自然不会自找麻烦。
一顿饭下来,差不多两点钟了。
又步行回税务局门口开车。
刚好差不多两点半左右。
江淼没有回去,而是让柯勇开车到了二马路的城管局对面。
幸好是下午两点半左右过来,如果是中午或者傍晚,这里的道路两侧几乎被小吃车和小电驴占领,汽车很难通行。
将车停在汕美中学附近。
一行人走了几分钟,就看到了正在装修的三间联排店铺。
装修师傅是江耀手下的人,也认识江淼,赶紧放下了手上的木工活:“江老板,这边的装修大概还需要一个星期左右。”
“没有关系,你们先忙!”江淼转过头吩咐道:“子轩,去附近买一箱红牛和一些香蕉给师傅们。”
“好的。”黎子轩点了点头。
江淼和蒋海波则聊了这个店铺的事情。
这家店铺就在红卫小学斜对面,之前是干电器销售的,不过房东儿子去年十月份网赌输了几百万,为了给儿子还债,只能出售这三间店面。
店面一楼面积为144平方米,二楼是原来的住宅改造的,面积156平方米,加起来一共是300平方米。
购入价格为450万元。
目前江淼在城区一共购入了三处物业,分别是二马路店铺300平方米、城南路路边自建房一栋、海滨大道靠近凤山妈祖广场的自建房一栋,一共花费了1739万元。
之所以购入这些物业,其实这是蒋海波的建议,因为他认为公司目前的现金流非常充足,不应该将这些钱闲置下来。
而海陆丰公司虽然注册名字为农业技术公司,实际上经营范围还包含了商超百货、农产品、餐饮等。
为了增强公司的抗风险能力,蒋海波建议购入物业的同时,还可以利用这些物业开办一些附属的店铺。
江淼经过思考之后,决定购买这三处物业,不过这些物业是在他老爸江大海名下,然后再租给海陆丰公司使用。
在店铺经营的方向上,他倒是没有独断专行,而是询问了姐夫、老爸、蒋海波等人,这几天终于有了一个大方向。
首先他们现在所在的这处物业,由于面积足够,位置也相当重点,二马路是本地有名的网红街和美食街,因此这个店铺的经营业务,就是鳗鱼饭、公司产品专卖店。
而城南路那栋自建房,一楼的店面只有60平方米,五层加起来320平方米,因此蒋海波建议做金店。
之所以选择金店,原因自然是海陆丰公司有大量现金,如果要合理避税,那开金店就是一个非常好的避税手段。
毕竟购入黄金加工成为手饰,这些投入就变成了库存商品,更何况金店的利润也不错。
最后一处在滨海大道的自建房,一楼店面面积有120平方米,但是只是三层,总面积为400平方米。
这处物业江淼打算作为私人会馆,方便自己、家属和公司人员过来城区公干的时候,在城区有一个落脚点。
同时还可以用来招待外地的商业合作伙伴。
其实这种重资产运行,对于海陆丰公司这种现金充沛的企业,是非常好的投资策略。
至于投资金融之类,江淼并没有玩金融的天赋,因为他数学很一般,加上大A是出了名的叛逆,投资国外金融的风险更大,他可不想去当韭菜被人收割。
甚至连向银行借贷,江淼都不太放心。
毕竟很多企业就是死在高负债和资金链断裂上的。
在江淼看来,很多民营企业在投资策略上太过于激进和盲目,经常借钱无节制的扩张规模。
如果遇到市场环境比较好的时候,那自然是一飞冲天。
可如果遇到市场环境恶化,或者政策性变动时,那就可能瞬间爆雷。
他不明白很多企业家的心态,为什么如此激进,仿佛今天不扩大规模,明天就要被竞争对手淘汰一般。
或者被人忽悠,投资了一大堆PPT项目,根本不做调研报告、可行性研究、市场调研等。
而江淼的投资看似非常激进。
实际上,却在可控范围之内,公司的现金流一直非常充沛,在没有贷款的前提下,公司怎么投资都不会出现太严重的财务危机。
如果有贷款,就不能进行太过于激进的投资,要考虑到资金链断裂的风险和后果。
很多企业家的投资,其实是在赌博,赌市场会好起来,他们就可以当风口上的猪。
只可惜他们只看到了猪飞起来,却下意识忽略了那些摔死在风口之前的猪。
第42章 劫富济贫
一个下午下来,一行人考察了投资的三处物业。
回到了马宫镇的总部。
时间刚好是下午四点半。
不知不觉间,又到了月底,公司各个部门也要进行业务总结和汇报。
叶美静作为财务部经理,第一个敲门进来,向他汇报了二月份的财务情况。
江淼一边打开面向走廊那一侧的百叶窗,一边听着她的汇报。
“老板,公司二月份一共营收了1亿7527万3528元,这是详细的营收报表。”
重新坐下来,他接过文件,仔细翻看起来。
二月份公司最大一笔收入,是来自东瀛鹿儿岛鳗鱼公司的专利授权尾款,这笔收入有1.05亿元。
然后才是鳗鱼苗销售的7027万元。
鳗鱼罐头则只销售了35万元。
紧接着叶美静又说了公司的总支出情况:“公司二月份的总支出为2439万3614元,这是各项支出的报表。”
江淼同样仔细看了一遍,支出的各个部分,除了员工工资和福利、办公用品、租金等相对固定的支出,大头还是购买鳗鱼、工程建设、采购设备的费用。
目前海陆丰公司的财务状况非常良好,非常有必要加大投资规模。
叶美静汇报了二月份财务状况后,便非常识趣地退出去,因为其他部门的经理正在门口排队,准备汇报各个部门的各项事务。
哐哐哐…
“进来!”
李洲脸上带着一丝忧虑敲门进来:“老板,这是销售部这个月的销售报表。”
“放这,我看完这份文件先。”
李洲放下文件,然后不由自主地用手指摩擦着嘴唇下侧:“老板,各地的销售员反馈了一些不太好的情况,我认为有必要向您汇报一下。”
“哦?是不是一部分鳗鱼养殖场对我们的价格不太满意了?”
“老板料事如神,我们公司被窃取技术的消息曝光后,各地的鳗鱼养殖户和养殖公司就陆续有想法了,他们认为目前鳗鱼苗的价格太高了,希望我们可以降价。”李洲忧心忡忡。
江淼笑着在文件上签名,然后拿起水杯喝了一口芒果叶茶,紧接着胸有成竹地给了李洲一个定心丸:
“别担心,如果他们不愿意接受我们的价格,那就让他们等西海公司的鱼苗。”
“这…老板!这样会不会影响我们的销售?”李洲很不解。
江淼并没有解释:“你安心做好销售即可,其他事情交给我,不过如果各地销售小组有什么有用的消息,你也可以汇报给我。”
“这样吗?那我先回工位。”
李洲虽然不太明白老板的信心来自哪里,但既然老板都不担心西海公司的威胁,那他自然不会继续钻牛角尖。
过了几分钟,网店部经理张欣怡敲门进来。
“坐。”
“老板,这是网店部的销售报表,这是网店部准备的营销策划方案、产品宣传广告方案、产品页面设计初稿。”
江淼一份一份看起来。
看了一会,江淼就抬起头来:“欣怡,你们定价偏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