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可想而知,这些第一时间看到了手稿的科学家们对于这项技术的态度已经从一开始的“看北境伯爵又整出了什么花活”变成了“让我看看怎么个事”到“我只是个卑微科学家,看不懂这种天顶星科技”的程度。
毕竟空想炼金术在过去更多的是一个贬义词,没人会愿意搭理一群不切实际的疯子,尽管研究空想炼金术的人当中有人并没有的疯,甚至有着相当惊人的学术成就,但却依旧会投入到空想炼金术中而无法自拔。
这就好比珀菲科特的原世界,如果有一天有人宣称水洗煤能当火箭燃料,还能把载人火箭送上月球的时候,你也会觉得扯淡。
但如果说这个话的人是爱因斯坦和牛顿,那你会不会相信这是真的?又会不会对其投入更多的经历去关注呢?
甚至于在原世界,早已被现代科学从方方面面论证就是个纯粹的空想,并且永远不可能实现的永动机,不也在21世纪这个科技昌明、技术发达的社会中依旧大行其道,吸引了无数人的关注和投身其中吗?
不过对于珀菲科特而言,她和哪些人多少还是有些不同的,毕竟她真能把“永动机”造出来啊!
所以可想而知,空想炼金术究竟能在朗顿掀起多大的波澜和影响。
第306章 年轻的叔本华
面对着珀菲科特郑重送来的手稿,皇家科学院自然召集了朗顿所有能排得上号的炼金术士们来论证其真实性和可行性。
“空想炼金术?这简直是一派胡言!”毫无疑问的,珀菲科特最新拿出来的技术被人当成了异想天开。
“这份技术资料是北境伯爵提交的,她已经验证了这份资料的真实性。”有人反对自然会有人支持,珀菲科特并不缺少拥趸。
更有人认为珀菲科特的这份手稿所提到的理论是真实的,但只有涉及贤者之石的部分是正确的,因为她确实有着贤者之石,可以打破等价交换原则无中生有。
至于空想炼金术的部分,在这些人看来属于是珀菲科特在一个完全不可能的理论基础上构建出来的空想,不具备任何实现的可能。
但是他们也不反对对这项技术理论本身进行验证,毕竟珀菲科特说破大天了也是皇家科学院副院长,她的身份和地位所带来的权势,以及她目前所取得的成就也让她哪怕只是真的在说瞎话开玩笑,也必须有人把它当成真的来对待。
毫无疑问,在有人拿珀菲科特的身份和成就出来说事之后,即便反对者再怎么声音强烈,都无法阻止这份资料被皇家科学院认真对待,并且验证它的可行性。
皇家科学院院长见大家意见已经统一,便看向了一位年轻一些的炼金术士,向他问到:“叔本华先生,验证布兰德利斯伯爵这份手稿中所涉及理论的真实性,就麻烦你了。”
这位年轻的炼金术士大约三十多岁,身上穿着得体且符合身份的服饰,看起来就像是个“青年才俊”。
而事实上他也确实是目前朗顿正声名鹊起的青年才俊,在珀菲科特还未崭露头角之前,他就已经凭借自身在炼金术上的学术成就成功的成为了皇家科学院的候选院士。
如果不是实在太年轻,这位叔本华先生或许已经成为皇家科学院有史以来最年轻的院士了。
当然,现在这个头衔在珀菲科特头上,毕竟珀菲科特比他小了整整一轮,未来也不会有人再超越十四岁这个听起来就让人觉得离谱的记录了。
“这是我应该做的,而且我也对布兰德利斯伯爵的研究非常感兴趣,感谢皇家科学院给我这次机会。”年轻的炼金术士朝着院长行了一礼,随即便吩咐助手开始按照珀菲科特手稿中提到的理论开始布置炼金仪式。
空想炼金术在经过了珀菲科特的推演之后,整套理论已经基本完善,它现在已经分成了两种技术路线,即用贤者之石创造一切不可能,和绕过贤者之石搭建空中楼阁。
前者对于年轻的叔本华来说,自然是做不到的。
全世界目前唯一已知的贤者之石就在珀菲科特手中,他根本借不到。
虽然他也对贤者之石的炼成有过研究,但他对自己的实力有着相当清晰的认知和自知之明,他知道自己目前还无法完成对贤者之石的炼成。
甚至于他的研究到目前为止也只能算是摸到了贤者之石的门槛,连入门都不算。
所以叔本华也不去惦记珀菲科特手稿中提到的基于贤者之石的那一部分内容,他更在意的还是珀菲科特在手稿中设计的绕过贤者之石来实现的空想炼金术。
“空想炼金术最大的悖论在于它需要创造现实中所不存在的物质与元素,虽然这听起来和现实世界的基础法则相冲突,但基于贤者之石在打破了等价交换原则之后可以创造出原本不存在、甚至违反现实法则的物质与元素的事实,便足以证明创造现实中所不存在的物质与元素是可行的,只是我们被自己的想象力和对世界的认知所限制住了。”
“所以空想炼金术的前提之一,打破你对这個世界固有的认知,然后放飞自己的想象力,如果你无法想象一种不存在的物质或者元素,那么你就无法通过空想炼金术创造出现实世界所不存在的物质或者元素。”
“对于空想炼金术而言,想象力是第一前提,没有想象力的炼金术士只能将自己故步自封于现实炼金术的桎梏之中不得突破,因循守旧之辈是最差劲的炼金术士,他们甚至不配被称之为炼金术士。”
这是珀菲科特在这篇名为《空想炼金术概论与应用》的手稿中所写下的话,其中阐述了空想炼金术最重要的一项特质,那就是需要想象力。
这很好理解,炼金术士们所使用的传统炼金术的前提就是对世界的认知与解析,他们必须基于自己对世界的理解和认知来使用炼金术。
所以传统的现实炼金术第一前提是知识,是足以塞满一座图书馆的知识。
因为只有当你对物质和世界有了足够的认知的时候,你才能够随心所欲的操控这一切,将他们塑造成你所希望的模样。
如果是从这一点上来说,现实炼金术和空想炼金术是共通的,都需要足够的想象力。
只不过空想炼金术中想象力是第一前提,而对于现实炼金术来说,想象力只是一种让炼金术士走的更远的一种辅助。
毕竟就算没有想象力,但有着足够的知识积累,也是可以成为一个“因循守旧、困于现实世界桎梏”的炼金术士的。
叔本华自认为自己就是这样一种炼金术士。
这并非是他的妄自菲薄,而是他确实是这样认为的。
他对自己有着足够清晰的认知,甚至可以说是过于透彻了。
他知道自己是一个优秀的人才,也知道自己是一个十分出色的炼金术士,然后也就仅止于此了。
他因为对自己的能力有着过于清晰的认知,他知道自己究竟能做到哪一步,在这个范围内他无所不能,但超出这个范围他就一事无成。
用珀菲科特的话来说,就是他无法想象自己做不到的事情。
现实炼金术是基于对世界的认知和理解来运作的,所以只要不断地学习,加深自己对世界的认知,那么现实炼金术就能够不断地精进,直到抵达炼金术士对世界认知的极限。
而这对于空想炼金术来说,是致命的。
第307章 绝望的天才
毫无疑问,叔本华在使用空想炼金术来创造现实世界不存在的物质和元素这件事上失败了。
别误会,他并不是验证空想炼金术失败了,仅仅只是他没能创造出珀菲科特所描绘的现实世界中所不存在的物质或者元素。
他通过空想炼金术将自己一直以来所设想的一种新型合金材料制造了出来。
这种材料是叔本华还在构思和设想中的一种新型材料,拥有着比钢铁更高的强度,却比木头还要轻便,是叔本华打算用来作为成为皇家科学院正式院士的敲门砖。
按照他原本的估算,他应该在花费五年时间继续研究和学习之后,再花费三到七年时间来完成这项研究。
然后,他就通过空想炼金术将这种还在自己构思之中的材料创造了出来。
这与他所设想的材料没有区别,但整个炼成过程却与他所理解和设想的截然不同,甚至可以说完全相反。
“太不可思议了,为什么这样做能够行得通?”叔本华已经维持不住自己的表情和得体的行为举止,显得十分的失态。
而周围的其他炼金术士并没有觉得他失礼,因为他们的表现更加的不堪。
欣喜狂呼者有之,不过大多都是珀菲科特的崇拜者,欢呼也不过是想要拍北境领主的马屁。
只有极少数是为了炼金术的进步而欢呼。
勃然大怒者并非没有,但在这种场合他们也只能按捺住自己的怒火,并且还要附和与奉承,称赞珀菲科特开创了炼金术的新时代。
即便他们已经清晰的认识到,他们就是珀菲科特所说的那种因循守旧、困于现实桎梏之中的无能者。
但即便如此,这些现在仍旧占据着学界高位的“无能者”仍旧要装出一副自己很有能力,即便是在空想炼金领域也能很快取得成绩的样子。
因为他们一旦不能表现出这样的样子,他们就真的很快会被这个时代所淘汰。
毕竟,他们虽然无能,却不是无知,他们还是能够清晰的认识到空想炼金术究竟能给这个世界带来怎样的变革和影响的。
而在所有人当中,叔本华无疑是受到冲击最强烈的一个。
他出生于一個炼金术士世家,从他的曾祖父开始他们家就是著名的炼金术士,传承四代人到他的家族知识积累已经足以轻松将任何一个才能在及格线以上的普通人变成一个能力出众的炼金术士。
出生在这样的家庭,叔本华并不是一个躺在先辈庇荫之下的碌碌无为之辈。
与之相反,从小就展现出自己的才华与能力的叔本华不仅得到了家族的倾力培养,他自己也一直十分的努力和刻苦。
虽然与早他十年成名的布兰德利斯夫妇存在着差距,但叔本华一直认为自己差的只是时间上的积累,而不是能力与学识的差距。
他相信自己只要按部就班的成长,很快就能够抵达十年前布兰德利斯夫妇所取得的位置,获得与他们相等的成就。
他一直如此相信着,而他的成长轨迹也让他有这样的自信,相信自己能够成功。
就像他相信自己四十岁的时候一定能成为皇家科学院正式院士一样。
但是,当珀菲科特横空出世的时候,珀菲科特·布兰德利斯这个名字让与她同时代的一切天才都显得黯淡无光。
那是一个十四岁就已经开始改变历史、推动世界进程,更直接凭借自己的能力列土封疆,数百年来第一位屠龙者和贤者之石持有者的传奇人物。
她的事迹即便是写在那些荒诞不经的小说当中,都是最离谱的那一种。
如果她只是一个虚构的人物,那叔本华只会不屑的一笑,认为作者幻想和意淫的太过。
但当这样的人物是一个真实存在,并且和自己处于同时代的人,那对于像叔本华这样自认为是天才的人来说,不啻于一个噩梦般的消息。
因为珀菲科特的存在让他清楚的意识到,他是天才不假,但也只是一个一般的天才,是普通人意义上的天才。
而珀菲科特?她是不世出的天才,是对于天才而言的天才。
之所以说她是天才,是因为只有天才这个形容词,而非她的才能只有这么多。
叔本华看着自己面前珀菲科特的手稿,就像是在看一座自己永远也翻越不了的高山,他努力的抬头,却始终也看不到这座山的顶峰在哪里。
即便他努力的攀爬,他也觉得当自己真的站在山顶的时候,珀菲科特只会站在比他更高的山峰顶上俯瞰着他,他没有一丝一毫追上去的可能。
这就是对自己的实力认知的过于清楚的弊端,叔本华无法想象自己超越珀菲科特的样子。
他甚至无法想象自己追上她的样子,因为他对自己的能力有着清晰的认知,他做不到。
他做不到在十四岁的年纪就能够打破现有炼金术的理论体系,开创一套全新的理论体系,硬生生在现实炼金术之外创造出空想炼金术。
这就好像是大家一起去爬山,叔本华和其他炼金术士都只是沿着前人开辟的道路在前进,而珀菲科特则是自己另外开辟了一条路,并且她还要比他们更先爬上山顶。
这种差距对于其他人来说或许感受没有那么的明显,毕竟庸才与普通天才的差距已经是如此明显,他又如何能够感受到自己与珀菲科特之间那宛若天渊一般的差距呢?
说个不好听的,庸才与普通天才之间的差距,远小于普通天才与珀菲科特之间的差距,庸才甚至看不到他和珀菲科特之间差距的边界在哪。
但对于叔本华这种本身就是天才,还对自己有着清晰认知的人来说,这种差距却是如此的令人绝望。
正如同那句话所说“知道的越多,越感觉自己的无知”。
而此时此刻,叔本华则只想说:“知道的越多,越能够感受到自己所面对的究竟是怎样令人绝望的一座高峰。”
那是即便仰望她的背影,也要竭尽全力的高不可攀。
第308章 修正时间表
不提空想炼金术概论在朗顿惹出了多大的动静,在北境它却并没有造成太大的影响。
倒不是说北境的炼金术士们庸碌无为看不出空想炼金术的厉害,也不是珀菲科特心胸不够开阔没有向他们公开这项技术。
而是单纯的他们对于珀菲科特的能力已经见识的够多了,并没有因为空想炼金术而产生多少震动。
毕竟天天对着珀菲科特和她所创造出来的各种成果,再怎么震惊也已经学会平常心来对待了。
那就是个怪物,不能用常人的角度去看她。
你所谓的奇迹、壮举,在她身上都只能算是稀松平常的小事。
所以北境的炼金术士们才会对空想炼金术并没有什么震动,只是按部就班的按照珀菲科特交代的任务在认真工作着。
这段时间里,在峡湾镇的第一座庇护所已经完成了预期的挖掘工作。
蛇形盾构机在这段时间里经历了大量的实战考验,负责这个项目的炼金术士和工程师遭遇了许多的问题,但这些问题都不是什么特别难以解决的问题,在他们的努力下都得到了妥善的处理和解决。
而蛇形盾构机本身则通过这些问题得到了不少小修小补,一些原本设计中没考虑到的问题也得以被重视。
可以说经过了这一轮实战测试,蛇形盾构机暴露出了不少问题,而在这些问题得到解决之后,它可以进行一次技术迭代,升级成蛇形盾构机1.2了。
之所以是1.2,是因为1.1是珀菲科特将蛇形盾构机设计出来之后,就进行了一次技术迭代,在设计制造过程中本身就对蛇形盾构机做了一些修改。
如今再次经历技术迭代,自然也就是1.2版本了。
至于说什么时候升级成2.0版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