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寒之下不养刁民 第121节

  在贵族议会和民选议会的共同支持下这件事推进的速度并不慢,当然这是以帝国以往的行政效率来做对比的。

  但不管怎么说,在这件事上帝国是认真的在推进着,到目前为止这件事也取得了不错的成果。

  至少第一批被预定迁往北境的工厂都已经派出了代表迁往北境进行投资建设,为将来工厂主要产能的迁移开始做前期的铺垫。

  这件事和珀菲科特现在正在进行的动作之间确实存在着一定的联系,如果二者之间能够形成配合的话,完全可以为珀菲科特正准备做的事情提供支持。

  所以在格罗斯特公爵将这个建议提出之后,御前会议很快就形成了决议,决定加快推动这件事的步伐,并且以帝国中枢的名义颁布法令,对童工的使用做出了限制。

  帝国中枢当然不可能立刻就拿出一套成熟且完善的童工保护法案来,但马上废止童工显然也是不太现实的。

  所以他们也就只能是照搬北境的童工法案,几乎是一字不差的作为了帝国的童工法案。

  这无疑给了珀菲科特一个强而有力的支持,至少她在北境颁布的童工法案算是得到了帝国中枢的背书,成为了有帝国权威支撑的法律,而不仅仅只是北境自己私下实行的法条。

  而且为了防止帝国本土的商人再给珀菲科特添乱或者效仿新大陆的商人给帝国中枢施压,工商大臣还找了朗顿的商会和一些大商人吹风,告诉他们帝国之所以颁布童工法案完全是因为北境的商人意图挑战北境领主和帝国中枢的权威。

  对于帝国的大商人们来说,这事真就是无妄之灾了。

  他们可比新大陆的同行们更能认清自己的定位,明白自己在帝国的位置,并没有什么非分之想。

  虽说这些年随着大商人们的发家致富和崛起,他们确实在进一步的争夺自己在帝国中枢的政治地位,甚至几乎控制了民选议会,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有这个资本去和帝国中枢真正的重臣或者说利益阶层争权夺利。

  除了在帝国本土传统贵族势力的影响力根深蒂固之外,还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他们远比新大陆的同行更了解帝国的枪杆子到底握在谁的手中。

  如果一切正常发展,没有珀菲科特在历史的车轮上踹一脚,或许未来会随着资产阶级逐渐掌握权力而让这个国家过度到君主立宪制,或者更进一步的掀起一场推翻封建帝制的运动或者革命。

  但是,某位知名不具的北境领主开发出了蒸汽骑士,让传统封建制度最根基的骑士阶层一下子又支棱了起来,并且掌握了比过去强大得多的武力。

  尤其是十七日战争,温压弹搭配飞空艇这个灭国组合的横空出世,着实让人感受到了帝国武力的威慑。

  所以对于朗顿的大商人们来说,如果帝国中枢只是简单粗暴的颁布童工法案,他们或许会像新大陆的同样一样抱怨几句,或者动用自己的关系尝试让帝国中枢改变决策。

  但是当帝国中枢展露出自己强硬的态度,并且派出了工商大臣对他们进行吹风的时候,这些大商人们可是非常灵性的认识到了事情的根本问题。

  他们纷纷向工商大臣表示他们愿意配合帝国,坚决执行帝国颁布的每一条法律,并向北境提供更多的投资支持。

  这个结果当然不是大商人们想要的,但是在帝国中枢的威慑下,这些大商人们还是不敢胡来的。

  毕竟帝国中枢虽然始终先礼后兵,可大商人们也无心去尝试蒸汽骑士是不是如同传说中的那样厉害。

  而比起帝国中枢来说,珀菲科特在北境搞出来的动作可要惊人的多。

  威廉团长以珀菲科特的名义调动了一艘飞空艇,载着两队蒸汽骑士直接前往了新大陆。

  抵达了新夏克市的威廉团长以珀菲科特的名义召集了商人们,然后向他们传达了珀菲科特的态度与意志。

  即命令这些商人们立刻放弃抗议,接受北境的法律管理。

  这番姿态其实已经是威廉团长在尝试着用和平的手段解决这场争端的最后努力。

  他虽然希望能够以一个令人印象深刻的结果来让珀菲科特注意到自己,但如果能不战而屈人之兵的话也不是不行,毕竟对于威廉团长来说真的二话不说直接展开屠杀多少还是有些下不去手。

  但很显然这些商人们并没有领会到威廉团长的善意与好心,他们依旧坚持希望和珀菲科特进行谈判,要求她收回自己颁布的童工法案。

  为了增强他们的话语权和说服力,这些商人果然如同珀菲科特所预料的那样,“煽动”了自己名下工厂里的工人,向威廉团长摆出了一副要和北境拼个鱼死网破的态度。

  甚至有人还在威廉团长面前叫嚣,要让珀菲科特亲自来和他们“谈判”。

  虽说此时帝国中枢也颁布了童工法案的消息已经传到了新大陆,可在这些商人们看来,只要他们能够“说服”珀菲科特收回成命,那么就算是帝国中枢颁布的法律,它在北境和新大陆也都会失去其权威性和威慑力。

  只是设想的很美好,而实际上……迎接他们的只有蒸汽骑士的铁拳。

  前后不过半个小时的时间,所有抗议的商人们便被蒸汽骑士悉数抓捕,押送到了威廉团长面前。

  而这还是威廉团长下令不要对工人动粗的限制下,蒸汽骑士们所能达到的效率。

  看着这些商人们很快就在蒸汽骑士的铁拳威慑下抖的如同一只鹌鹑,威廉团长原本心里的一点恻隐之心已经彻底消散。

  他只是挥了挥手,便有人在路灯上挂起了绳子,然后把这些商人都给挂了上去。

  “这就是反抗帝国和北境领主的下场,任何人都必须遵循帝国的法律。”站在路灯下面,威廉团长向工人代表如是说道。

第319章 嘴硬的和服软的

  威廉团长并没有把那些商人真的全都吊死,虽然他可以这么做,珀菲科特也不会介意他这么做。

  但威廉团长在认真考虑这么做的后果后,还是选择只把他们挂上去。

  别误会,威廉团长可不是要把他们就这么放生,又或者是觉得这么处理就够了。

  他之所以没有直接下令吊死这些人,是因为他希望自己能够更好的执行珀菲科特的命令,将北境领主的意志贯彻到她所希望的地方,而不是简单的将自己变成一个替珀菲科特干脏活的黑手套。

  在威廉团长看来,珀菲科特所希望的还是解决童工法案遭到抵制,以及新大陆的商人们想要对抗北境领主权威这件事本身。

  而不是单纯的希望杀掉这批对她权威构成冒犯的商人,虽然这确实是最简单粗暴和直接的方法。

  如果威廉团长只是简单的将这些反对北境领主的商人杀掉,那他虽然能在珀菲科特面前留下一个较为深刻的印象,但他却也逃脱不了只能干脏活这个命运了。

  这对于一个骑士,尤其是一個渴望建功立业有野心的骑士来说,这实在不是一个好的选择。

  如果有的选择,他当然是希望自己能够以一个相对正面的定位来获得更好的地位,从而实现自己的野心或者说理想。

  所以他更希望自己能够让这些商人低头,从而去配合北境领主的命令,而不是继续负隅顽抗,然后被真的吊死。

  “呸!你这暴君的走狗!休想我们会放弃个人财产神圣不可侵犯的权力!”即便被吊在了路灯上,也有人依旧嘴硬的很:“帝国的法律保护着我的财产,我的言论享有自由!那个暴君她倒行逆施,无视我们的正当诉求,以这种方式损害我们的利益,她不会有好下场的!”

  从这些商人的角度来说,这番言论也属于比较没有脑子。

  毕竟就算他们认为自己的钱可以为他们带来足够的社会地位,却也不至于没脑子到直接面对着蒸汽骑士、自己都被吊在路灯上了还嘴硬。

  但很显然,某些人因为平日里的养尊处优的颐气指使惯了,甚至在新大陆殖民地都是总督的座上宾要被客气对待,让他们对自己的身份定位产生了一定的认知偏差。

  突然被人粗暴的对待,直接给挂在了路灯上,是一下子转不过弯来的。

  不过他们很快就不需要为这个问题烦恼了,因为威廉团长下令将叫嚣的最厉害的那几个原本只是绑在手腕上的绳子直接套在了脖子上。

  世界一下子就清净了。

  “几位,现在可以心平气和的谈谈关于童工法案的事情了吗?”威廉团长走到了其他几位已经把嘴牢牢闭上的商人面前,向他们如是询问道。

  形势比人强,这些商人还是会审时度势的。

  于是他们很快便表示了服软,并且承诺自己将高度拥护北境领主的任何决定。

  “你们能有这个认识相信领主大人也会很高兴的,毕竟那些孩子们确实也太惨了一些,领主大人感同身受才会颁布童工法案来改善他们的生活条件,你们之前的抗议可是让领主大人非常的生气。”虽然听起来确实像是冠冕堂皇的话,但威廉团长确实了解了一下关于童工法案的相关资料,也亲自去了解过那些童工的生活状况,他这番话可以说也是他的真实想法。

  “是我们觉悟不够,没有领悟伯爵大人的意思,还请您在伯爵大人面前美言几句!”几名商人看着之前还和自己谈笑风生的同行此时已经脸色青紫的没了气息,舌头从嘴里吐出老长,死的实在是难看,已经快被吓尿了。

  他们之前之所以敢于和珀菲科特作对,无非是觉得她和新大陆总督一样,是需要他们支持、必须笼络他们的。

  所以他们才敢于直接抵制珀菲科特的政令,并且还想要逼她就范,在谈判中占据优势。

  但是珀菲科特却并没有如他们所预料的那样妥协,而是直接向他们展示了帝国握有实权和武力的大贵族究竟是怎么将自己的意志贯彻下去的。

  直接把人吊死,这实在是太吓人了一些。

  一开始汤姆逊先生被吊死的时候,他们认为这只是汤姆逊先生在珀菲科特面前出言不逊,被这位胡来的贵族小姐处置了,算是撞上了枪口。

  而且就只有汤姆逊先生一个人的话,杀了确实也就杀了,这种事情对于帝国的实权领主来说也确实不算什么。

  甚至于在这件事上珀菲科特都不需要罗织罪名,就能直接以对贵族不敬这一条把他杀了。

  但是如果是一大群商人抵制的话,他们认为自己的影响力应该足以让北境领主退让,毕竟在他们看来北境的建设和发展确实离不开新大陆输入的各项资源和工业产能的支持。

  从宏观的角度来说,他们的这种认知并不能算错,毕竟如果换成是其他的帝国贵族,可能还真就会选择谈判或者妥协。

  就算不妥协,也不会采取直接把人杀了,用军队来镇压这样的酷烈手段。

  毕竟只要有合适的利益,对于贵族来说底层平民的生死是无关紧要的。

  甚至于就算是态度强硬的贵族领主,在面对商人们结成的联合阵营与共同抵制下,也必须考虑这些商人都不和自己做生意了,北境未来的发展问题。

  甚至就连是帝国中枢,也不得不考虑这一点,在政策上向这些商人进行一定程度的偏斜。

  但信息差让他们错误的估计了局势,珀菲科特并不是来开发和建设北境的,而是来为人类建设最后的避难所的。

  面对着即将降临的末日寒冬,她根本就不会去考虑什么所谓的未来发展问题。

  因为在未来,新大陆将会被帝国放弃,到时候就只有北境尚且能够保留下来完整的工业体系和相对较为完整的帝国体制。

  所以无论是帝国中枢还是北境领主,在这种末日即将降临的情况下,稳定才是第一位的,至于其他?

  不好意思,哪怕是用血去染红整个北境大地,珀菲科特也会坚定自己的决心,打造一个稳定的环境。

第320章 威慑力

  商人们的服软对于珀菲科特来说是预料之内的事情,毕竟教员曾经说过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

  事实上她在派威廉团长去解决这件事之后,就没有再进行额外的关注了,毕竟这事实在是很难让她真的上心。

  因为峡湾镇的第一座庇护所已经完成了所有的施工建设,如今可以投入使用了。

  当然,作为一个末日灾难下的庇护所,它仍旧存在着些许不足,比如配套的供暖、粮食生产和工业生产等设施全都还没有建设,甚至连图纸都没有。

  但它的主体部分确实已经完成了建设,作为一个庇护所已经算是基本完工。

  行走在自己亲手设计的螺旋状街道上,珀菲科特正用全知之眼检查着这座庇护所的工程质量。

  虽然对于自己的设计有着足够的信心,但对于这个时代工人们的施工水平,珀菲科特却不敢说完全放心。

  “你们施工验收的时候是怎么通过的?这么大的缝隙没看到么?”珀菲科特手中的手杖敲在了一处墙壁的接缝处,发出了空荡的声音,这让她更加的不满:“墙壁背后没有按照要求浇灌砂浆,预制构件安装不到位,你们就是这样糊弄我的?”

  珀菲科特的不满让跟在她身后的一众人等噤若寒蝉,连大气都不敢出一口。

  因为之前珀菲科特检出问题的时候,有个建筑公司的工程师试图辩驳,认为他们已经完成了施工,这些小疏漏并不是问题。

  然后,他就被整個人塞进了墙壁里,只留了一张脸在外面,活像一副挂在墙上的人脸装饰画。

  唯一的问题就是,这不是一副以雕塑手法做成的装饰画,而是一个活生生的人。

  当时珀菲科特给出的惩罚是:“将此人封在此地三日,三日之后你们再凿开墙壁放他出来,然后让他自行将所有毁坏、疏漏修补。

  若是做不到或者让我不满意,我就把你变成填补疏漏的材料,而且是让你永生永世的活着填补进墙壁里。”

  有此前车之鉴,自然没人敢于在珀菲科特面前刷什么花招,更不敢对她的指摘有什么辩解。

  毕竟乖乖低头认错可能也就是被骂几句而已,真要是辩解惹来她的不快,他们可不想变成墙上的装饰画,或者永远被人封进墙壁里,做一块砖石。

  这种事情对于任何人来说都是一种大恐怖,任何只要还有理智的人,都不会希望自己变成墙上的活雕像,永生永世的受折磨。

  珀菲科特看着这些犹如吓破了胆的鹌鹑一般的人,无奈的摇了摇头。

  她并非是要故意为难他们,也非是刻意要发怒,只是看着这明显偷工减料、施工不过关的现场,愤怒自然而然的就从心底升起了。

  惩戒只是手段,而非目的,之所以故意弄出这般恐怖的场面,也只是对于珀菲科特来说她需要以此来立下威严,让这些人心生惧怖,畏惧自己从而不敢再偷工减料漫不经心。

  北境要修建的庇护所并不止这一座,珀菲科特也不可能每一座都认真细致的亲自检查,这当中若是有什么疏漏、错误,甚至是重大的隐患,都会对未来末日寒冬中居住在这些庇护所中的人类造成巨大的威胁。

  珀菲科特必须现在就杜绝这些人心中的侥幸心理,让他们在接下来的施工中不敢再有任何偷工减料,或者以次充好的想法。

  但这次商人反抗她的事件也让珀菲科特明白,她缺少足够的威严和震慑,并不能只靠一纸空文就令所有人都听命于她。

  所以她必须在这些人心中树立起足够的权威,让人信服她、惧怖她、敬畏她,不敢违逆她的意思。

  原本珀菲科特在初次抵达新大陆的时候,以血腥的新夏克市大屠杀奠定了自己的恐怖威势,将对她的恐惧和敬畏深植入了人心,这一度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人总是健忘的,而且她的样子也很难让人产生敬畏之心。

  所以珀菲科特必须用其他方式,让人们对她产生足够的敬畏。

首节 上一节 121/326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