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寒之下不养刁民 第90节

  至于说粮食问题,在这几个反抗部落被连根拔起之后,他们空出来的地盘足以让臣服部落扩充领地,养活多出来的人口了。

  总而言之,这是一件令所有人都感到满意的战果。

  北境领主的军队轻描淡写的碾碎了反抗者,彰显了其不可战胜的武力,树立起来了北境领主的威望。

  臣服的各个部落扩充了地盘和人口,向其他还在观望的部落展示了臣服的好处与实惠,可以说大家都得到了自己想要的东西。

  而且对于珀菲科特来说堪称意外惊喜的是,那几个被剿灭的部落的祖灵也被蒸汽骑士们带了回来。

  在过去帝国对新大陆的征服战争中,帝国军队不是没有彻底毁灭过土著部落,土著部落的祖灵他们也入手过一些,但那些祖灵大多在帝国对其展开研究后不久就直接自爆了,造成了极大损失的同时,也让帝国想要研究祖灵的心思全都落了空。

  但珀菲科特这边是不同的,臣服部落的萨满主动帮忙,将这几个祖灵作为献给北境领主的礼物,使其进入了沉寂状态,从而得以顺利的运到了珀菲科特的实验室中。

  不仅如此,野鬃部落还主动派来了一个萨满,以备珀菲科特咨询与祖灵相关的事宜。

  不过这份战利品虽然令珀菲科特很高兴,她也很想直接扑到实验室展开研究,但她却没有第一时间对这些祖灵进行研究。

  因为随着北境的解冻,第一批开拓团已经抵达了北境。

  久违的胖子奥利弗再一次出现在了珀菲科特的面前,向她行礼之后汇报到:“伯爵大人,我带来了大约五百人,因为考虑到要让他们在北境定居,所以我都是以家庭为单位招募的,这些人一共有一百个家庭,其中大部分是女人和孩子,成年男性只有不到两百人,剩下的都是女人孩子。

  孩子大约有一百多个,没有太小的,都是些我特意挑选的半大小子,都是能跟着父母干活,或者送去当学徒的小家伙。

  不过我们的粮食带的不太够,最多只能支撑一个月,所以这方面可能还需要您的帮助。”

  说到这里,奥利弗脸上再度露出了令珀菲科特感到熟悉的市侩,腆颜说道:“就是不知道伯爵大人您给我的领地安排在哪?我还是希望能够离伯爵大人您近一点,这样也好随时听后您的吩咐,为您效劳。”

  “我想是方便随时薅我的羊毛吧?”珀菲科特看了奥利弗一眼,随即摇头,对这个胖子感到了无奈。

  但虽然如此,她还是对奥利弗说道:“我打算把峡湾交个你,虽然那里现在是个军营,但我希望你能把它建设成一个港口城镇。

  因为接下来这里将会变成对北境而言十分重要的物资集散地,从新大陆和本土来的物资大多数都会从这里输入北境,所以你的工作并不轻松,我希望你已经做好了准备。”

  “请您放心,怀特家族必不会让您失望!”奥利弗十分正式的向珀菲科特行了一礼,这次他用上了自己家族的姓氏来作保。

  这让珀菲科特挑了挑眉,随即颔首到:“希望你不会辱没了自己的姓氏,峡湾我就交给你了,你带来的哪些人可以先在峡湾安顿下来。

  我记得冬天的时候阿福爷爷囤积了不少木料,原本是当做木柴来使用的,烧了一个冬天还剩下不少,你可以先拿去盖房子,等人都安顿下来了再去林子里伐木补上。

  另外峡湾仓库里有不少我为了过冬囤积的粮食储备,伱如果缺粮的话可以找阿福爷爷申请。”

  “感谢您的仁慈与慷慨!这可真是帮大忙了!”奥利弗诚心实意的向珀菲科特表示着感谢,虽然他做好了自己一穷二白彻底白手起家的准备,但珀菲科特提供的这些物资确实帮他了的大忙,可以有效的帮助他度过一开始最艰难的阶段。

第238章 开拓移民们

  清晨,年轻的贝琳达从被窝里爬起来,将睡在自己怀里的两个小崽子又塞回了被窝里,替他们掖好被子之后,这才开始为一家人准备早餐。

  他们一家是跟随奥利弗抵达北境的诸多开拓移民家庭之一,全家一共四口人,她和丈夫以及两个孩子。

  孩子们目前还小,大的那个也不过才九岁,小的才五岁,两个都是男孩,正是精力旺盛撵鸡惹狗的年纪。

  他们一家都是维斯人,在父辈的时候从维斯公国来到朗顿讨生活,所以严格来说像贝琳达这样的与其说是维斯人,不如说她就是朗顿人。

  当然,是哪里人并不重要,而且想要成为一個“真正”的朗顿人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即便贝琳达一家都在朗顿生活,他们也还是被人认为是维斯人。

  除了显眼的红头发之外,这也和他们在朗顿并没有一份体面的工作有关。

  贝琳达一家在朗顿主要居住在靠近城郊的贫民窟里,丈夫在码头靠出卖劳力当搬运工赚点辛苦钱,而贝琳达则主要替人浆洗衣物来补贴家用。

  家里的两个小崽子并没有去读书,穷苦人家也供不起这个,即便是收费很便宜的公立学校。

  所以知道现在,家里四个人也就只有在码头当搬运工的丈夫会写一家人的名字,算是家里唯一在文化方面的成就了。

  按照贝琳达和丈夫商量的计划,原本他们是打算等家里的两个孩子至少十二岁的时候就把他们送到工厂去当学徒,这样能学一门手艺,将来也能有一份看起来不错的工作。

  虽然工人在帝国不算什么特别体面的职业,但在贫民当中,能够进工厂打工已经是一件让人羡慕的事情了。

  毕竟,工厂里要的工人通常都是熟练工,也就是能够熟练操作机器的工人,至于新人?都还不会摆弄机器,资本家可没那么好心肠会白花钱来培养你。

  通常来说,能够在工厂学徒的要么是半大孩子,要么就是能够找到关系,有人替你说话。

  正常情况下,工厂主更愿意花多一点的钱雇佣熟手,而不是生瓜蛋子。

  所以在没办法送孩子去读书的情况下,贝琳达和丈夫也只能在他们能力范围内为孩子的将来做最好的谋划和打算。

  为此他们甚至从嘴里省出来了一小笔钱,为的就是将来送孩子去当学徒的时候,能够贿赂一下工厂的管事什么的,别太为难两个孩子。

  至于他们自己,只希望将来两个孩子能有份稳定的好工作,多挣一些钱把日子过好一点也就足够了。

  然而命运好似开了个玩笑,又好像幸运女神终于难得的对他们微笑了一次,他们碰到了北境招募开拓移民。

  对于贝琳达和她的丈夫来说,去北境这件事其实诱惑力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大,毕竟他们现在的日子过的还算安稳,在贝琳达的丈夫彻底干不动之前,足够把两个孩子养大了。

  只是比起他们夫妻来说,住在他们隔壁的邻居布朗夫妇就对这件事要热衷的多。

  布朗夫妇没有孩子,夫妻俩才结婚没几年,而且布朗先生在奥利弗的炼金工坊工作。

  因此在奥利弗获得了开拓骑士的头衔,并且准备把工坊搬到北境之后,作为奥利弗的员工布朗先生自然受到了奥利弗的招募,以及所许下的承诺。

  北境是一片未经开拓的处女地,这是谁都知道的事情。

  珀菲科特虽然已经就任北境伯爵半年多的时间,也对北境进行了一定程度的开发,但北境在帝国子民心中依旧是一片蛮荒之地。

  事实上也大差不差,虽然不能说完全荒无人烟没有文明痕迹,但还处在原始部落的土著人实在是很难称得上是拥有能被帝国认可的文明。

  所以,当北境领主招募开拓移民前往北境,帝国也宣布将会在未来两年内进行一系列的北境开发计划的时候,布朗夫妇无疑和朗顿城内觉得自己日子过的不好,想要去北境闯一闯的大多数人一样动了心思。

  而且他们不仅动了心思,甚至于还说动了贝琳达夫妇跟着一起来。

  他们说动贝琳达夫妇最关键的一点就是奥利弗许诺了他们可以在抵达北境之后去他的炼金工坊当工人,而且孩子也可以送去当学徒。

  可别小看这一点点承诺,对于像布朗夫妇和贝琳达夫妇这样的普通人来说,就是莫大的诱惑了。

  在朗顿他们很难找到这样好的工作,而北境这一切都不是问题,而且北境的一切现在都是一片空白,正等待着有勇气的去开拓和闯荡,说不定就有人走运发家了呢?

  所以最终贝琳达说服了自己的丈夫,跟随布朗夫妇一起踏上了前来北境的邮轮。

  一路上他们心怀忐忑,同时也怀揣希望,新的生活在向他们招手,但这新生活究竟是变得更美好还是变得更糟糕,他们谁也不知道。

  不过在抵达了北境之后,众人的心态反倒是放平了不少,因为在亲眼看到了北境的土地,并且获得了属于自己的一小块土地,被允许建造房屋的时候,他们当中的许多人已经相信自己在北境将开始新的生活,并且会过得更好。

  毕竟在朗顿的时候,往往是一家人挤在一间不到十几平米的小房间里,和其他至少几十户人家一起公用厨房和厕所,那样糟糕且拥挤的生活对比北境阳光下的土地和可以自行建造房屋的许可来说,实在是差距明显。

  因此,五百多名开拓移民在抵达北境之后的第一项工作,就是给自己盖房子。

  布朗先生和贝琳达的丈夫都参加劳动,而布朗太太与贝琳达则也会去工地上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这是他们所有人的新家,在这件事上每一个人都满怀着希望,将自己全部的力量都投入了进去,为了建设自己的新家园而努力着。

  即便他们现在只能睡在港口码头的仓库里,在房子盖好之前大家更像是挤在一起的难民。

  但只要有希望,这日子就算再苦也有盼头。

第239章 预制模块

  峡湾镇的建设可以用如火如荼来形容,那些开拓移民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到了新家园的建设之中,让前来视察的珀菲科特由衷的感到了惊讶。

  她还从来没有在这个时代的普通人身上见过这样的精神面貌,就好像他们充满了希望一样。

  “他们满怀希望,觉得在这里可以开始新的生活,所以大家的热情都很高。”奥利弗站在珀菲科特的身边,向她介绍着情况,脸上也带着喜悦的笑意。

  然而珀菲科特却只是叹息,因为她知道这些人所期待的充满希望的新生活并不存在。

  他们现在所努力建设的新家园也只不过是冰雪之下的泡影,随着来年风雪的降临,这一切最终都将被冰封在覆雪之下。

  想到这里,珀菲科特越发坚定了自己的决心,她转头对奥利弗问到:“城镇中心让你预留出来的空间有按照我的要求预留吗?”

  “请您放心,按照您给出的图纸尺寸,我已经将镇中心的土地都空出来了,对他们说的是这里将留作公共广场,大家都没有怀疑。”奥利弗拍了拍胸脯,表示这件事不会有任何问题。

  所谓预留出来的空间,即在珀菲科特设计的地下城中用于安装中央供热塔和螺旋状街道的空间在地面上的区域。

  按照珀菲科特的计划,这里将会打一口深井,同时开挖隧道,最后在深井里安装中央供热塔,而城市将会沿着隧道向四周扩散。

  现在虽然还没有开始进行相关建设,甚至于挖掘螺旋隧道用的盾构机都还只是个雏形,连样机都还没造出来,但该预留出来的施工场地还是要预留出来的。

  不然等到后面再开挖,会多出不必要的工厂量不说,也不方便规划。

  “虽然地面上的房子只是临时住所,但也还是要保证质量,尤其是防寒保暖的问题一定要注意,北境的冬天不比朗顿,那是真的能够滴水成冰的。”珀菲科特对奥利弗叮嘱着,去年他不在北境,珀菲科特怕他不知道北境冬天的厉害。

  奥利弗虽然去年没有见识过北境的寒冬,但曾经去过希波尼亚的他还是知道这种等级的寒冬究竟有多可怕。

  所以他对着珀菲科特保证到:“我已经叮嘱过他们了,而且为了怕他们不知道轻重,所有的房子都是统一设计的,而且我安排了专人监工和验收,如果房子不合格是会让他们返工重建的。”

  听到奥利弗这么说,珀菲科特这才满意的点了点头。

  两人穿行在镇子中,看着那些新移民一点一点的卖力挖开尚未完全解冻的土地,打好地基之后将一根根木柱安放进去,珀菲科特感叹道:“纯人力还是效率太低了,这要有工程机械,再把房屋构建在工厂里预制好,这种民居一天时间就能建好。”

  “伯爵大人,您的设想太理想了,就算真的有这样方便的房子,也不是他们这些一穷二白到要来北境闯生活的人用得起的。”奥利弗在心里估算了一下价格,很快就算出了这样做的成本,觉得她想当然了。

  虽然确实如同珀菲科特所言用工程机械和预制房屋构建可以极大的加快建造速度,工厂预制也能节约成本,建出来的房子也肯定美观漂亮、保暖舒适。

  但必须考虑到的是,这样做一切都是有成本的,而人工自己盖房子呢?有一套基础工具,去森林里砍伐一些合用的木材,剩下的就只是卖力气而已。

  如果将人工成本和时间也核算进去那确实机械的综合成本更低,但对于这些新移民来说,人力成本和时间是不算钱的。

  他们一穷二白,兜比脸还干净,这种情况下除了近乎无穷无尽的时间和一把子力气之外,他们什么都没有。

  这种时候和他们谈如何节约成本,他们只会告诉你自己动手不需要成本。

  珀菲科特不知道这个么?并不是,她当然知道这些人自己盖房子几乎是零成本的,但预制板房能够在她穿越之前的原世界大行其道不是没有道理的。

  一方面当然是时代发展,建筑材料的更新迭代,卷到后来都是预制模块了,什么东西都是现成的模板,只需要根据需求往上一套,剩下的施工在专业工具的帮助下几乎可以说只需要非常短的时间就能完成。

  而在寒冷环境下建造房屋就更需要这套技术了,原世界各国在南北极建立的永久科考站,都是采用的预制模块组装技术,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在南极那样的极寒环境下建造起房屋来。

  虽说珀菲科特计划是将北境的城市修建在地下,这样在末日寒冬到来的时候可以有效抵御极寒,但这并不是说地面上就什么都不留了。

  别的不说,在还没有开发出人工补光的技术之前,温室大棚是肯定要放在地面上的。

  不然的话地底没有光照,农作物无法生长,那是真的要啃蘑菇的。

  虽然珀菲科特不介意啃蘑菇,但考虑到单一食物种类所可能带来的问题,还是要有种植温室用于种植各种农作物的。

  不仅如此,预制建筑模块在地下施工的时候其实也是很有用的。

  有这项技术的话,到时候只需要在地下掏出合适的空间,然后将预制模块放入其中,再在缝隙里进行填充,一套房子就建好了。

  有正式的墙壁,这不比单纯的土墙来的强?

  而且用正式的墙壁还有一个好处就是可以有效抵御地下水渗透等问题,同时还能有效抵御虫害和老鼠。

  想到这里,珀菲科特对奥利弗说道:“预制建筑模块技术是必须要有的,不然等到了冬天地都冻上了,他们就是再有力气也是刨不开比铁还硬的冻土的。”

  听到这话,奥利弗也反应来,于是对珀菲科特问到:“那您的意思是?”

  “峡湾镇继续采用现在的方式建造房屋,但我会展开对预制建筑模块技术的研究。”珀菲科特如是说道。

第240章 扇区设计

  说道预制建筑模块,就不得不提到活动板房了。

  这种原世界能够在几天之内搭建出一座医院来的强悍技术除了强大的工业实力和基建能力作为支撑之外,这种技术本身的优异之处也不得不提。

  所有的功能模块都实现在工厂里完成预制和组装,现场只需要做地平,安装必要的基座桩孔,就能在很短的时间内把一座房子建起来,可以说是在紧急情况下非常实用的一种快速建筑技术。

  而且建成的房子也绝非一次性的简易房屋,在有必要的情况下,这种预制模块建造的房子甚至能用很多年。

  这种预制模块搭建的房屋中最出名的当属前苏联时期的赫鲁晓夫楼,虽然它以后世的眼光来看十分的简陋,甚至可以用粗制滥造来形容,但在当时来说这种快速建造楼房的技术确实解决了相当程度苏联人民的住房问题。

首节 上一节 90/326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