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子文捡起一块石头,砸入水潭。
“咚~”
水面溅起阵阵波纹。
水底下,一团模糊的黑影受惊,迅速游动。
借着灯光,他看见两个明亮的眼睛在水底下倒映着反光。
邓光惊骇:“这水底下有东西。”
那东西只是看了一圈,然后就快速游向水底深处。
秦子武分析:“不像是蛇,有点扁,还有点粗,像是鳄鱼,不过这种山洞里应该不会有鳄鱼吧?”
秦子文猜测:“有可能是大鲵或者大鲶鱼。”
从洞口进去,贴着墙壁,就有一条从岩壁上延展出来的小路。
顺着小路继续向内,道路越来越宽,也就是水潭边上的石台。
“走吧,先回去,明天早点过来。”
返程小区途中,有惊无险。
中途在树上遭遇了一头森林豹,也就是金钱豹,体格壮硕,像个小老虎一样。
栖息在树上的金钱豹盯着三人,或许是还不饿,它没有对三人发动袭击。
回到小区已经是下午六点多,天色渐晚。
秦子文看见很多邻居都在小区门外掘土,把挖掘的泥土搬回自家,然后在阳台上砌土。
又在楼下见到了肖雪梅和邓雯,两人合力抬着一个双层大箱子,箱子里装了近半的土壤。
“老邓,你们回来啦。”肖雪梅放下手中箱子,擦了擦额头汗水。
邓雯喊道:“爸!秦哥。”
喊完少女抿了抿嘴,她知道他们白天是去森林深处,森林里并不安全。
邓光赶紧上去搭把手,“你们这是.?”
肖雪梅笑道:“种东西啊,每天待在家里总得找些事做吧,不能总靠你。”
“嫂子,我看见好多邻居都在搬土。”
肖雪梅说道:“是啊,下午的时候有人在小区里卖幼苗,然后还有人专门教我们怎么种菜,养土,这土都是烧过的,能烧掉里面的害虫虫卵和杂草种子,能方便种东西。”
秦子文看向南门外,有烟雾从院墙外升起:“是那边吗。”
肖雪梅点头:“对,就是那边,烧土也是免费的,每个人持身份证可以免费领一盆,如果要多拿的话,要拿物资交换。”
秦子武诧异,“他们是在做慈善?这么好心。”
肖雪梅说道:“也不是,他们也收购蔬果种子,对了.他们还说,平时上完厕所后,可以把大小便放在门口的桶里,他们每天会定时上楼免费帮忙收集。”
邓光看着小区里不少拿容器进进出出的邻居,不由感慨:“看来我们没在小区的时候,发生了不少事。”
肖雪梅补充:“对,而且现在小区还有卖‘药’的了,搞得挺专业的,外面还挂了一个牌子,叫仁心堂。”
“药?胶囊药吗。”
肖雪梅摇头:“不是,是自制的药膏,有的能止血,有的能消炎,还有的能治感冒喉咙痛这种小病症,听说仁心堂里主要是一位退休的老中医和他儿子,他儿子也是医生,他们收了一批学徒,那老中医就住9栋1单元4楼,那一层两个屋子都是他们家的。”
秦子文看向隔壁的九栋。
九栋和八栋都在小区西边,两栋紧挨着院墙,以前直接可以看到外面街道,现在只能看见大森林。
谁也不能保证自己就一定不会生病,在这时候能有一名医生在,尤其是更适合这种环境的中医,也是一个好消息的。
秦子文准备等会儿去隔壁看看。
小区里有一千多人,各行各业都有。
他怀疑从事医学方面工作的应该不止这一位。
上楼时,两名邻居正在争执,堵住了楼道。
秦子文认出其中一人,是住自己楼下。
之所以能一眼认出,也是因为他那一头标志性的花白短发,明明看着年龄不大,但头发已经白了。
和他争执的是另一个中等身材,矮胖的男人。
“你凭什么把天台锁住了。”
“我住顶楼,为什么不能锁。”
“谁说的天台就是顶楼的了?你这话敢当着这栋楼所有人的面说?当时我买房子的时候开发商说了的,这是全体业主所有的!”
“我对面没人住,十楼就我一家,这天台就是我的!”
花白短发男眼睛一瞪,“天台是你的?你再说一遍,告诉你,天台是我们这一栋楼大家公用的,你要是敢锁上,我就给你把锁撬了,你种上面的东西全给你摘得干干净净。”
“你敢!”
第53章 仁和堂
两人吵得很凶。
花白短发男人见到有人上楼,赶紧拉人过来评理。
邓光和秦子武不约而同看向秦子文。
秦子文没觉得这种问题有什么好争的:“合同上写了天台是谁的,那就是谁的,如果没写那就是小区居民共有的公共场所。”
矮胖中年男见他们人多,悻悻离开,“哼,行,我不锁,这楼里这么多人,我看你们怎么分。”
见顶楼那人走了,头发花白的中年男和秦子文打招呼,“我姓赵,单字一个普。”
“你好,我叫秦子文,这是我弟弟秦子武。”秦子文礼貌点头。
赵普犹豫了一下,说道:“我以前是一名外科医生,如果你平时有什么发烧感冒,跌打损伤这种症状可以来找我。”
秦子文有些惊讶:“你是医生。”
赵普惭愧的说道:“以前是的。”
犹豫了一下,赵普说道:“对了,你们家,有多的食物吗,我可以拿一些药和你们换。”
“可以,茭白你要吗?”
秦子文让弟弟取下背包,他背包里装着半包采摘的茭白。
从里面拿出两根,赵普接过后,闻了闻,然后点头:“这个挺新鲜的,可以,你们稍等。”
赵普转身进入401,片刻后出来,他手里拿着一个小塑料袋,袋子里装着三盒药。
布洛芬、蒙脱石散、氯雷他定,还有一瓶酒精。
赵普认真说道:“布洛芬是抗炎退烧的,蒙脱石散可以止泻,氯雷他定能抗过敏,酒精可以处理伤口消毒,都是在这里比较常用的。”
“老邓,你要吗?”秦子文看向邓光,邓光摆手,“我家里有备用一些常用药。”
秦子文打开书包,里面装了近一半,他想了想,从里面取出十五根交给老邓,差不多有三斤。
然后包里剩余还有三斤左右,全部拿出来。
又从自己包里取出两斤猕猴桃,加上桶里的两个大螃蟹。
“可以吗?”
赵普赶忙点头:“可以,够了,够了。”
他都没想到能换到这么多食物,看向秦子文的眼神充满了感激。
接过食物后,赵普眉宇间的忧虑散去了不少,他解释道:“穿越前我脚崴了,在家修养,家里就我跟我孩子,前几天没能出去找吃的,家里食物快吃完了。”
秦子文点头表示理解,刚穿越的前两天,在周围无论是挖野菜还是参与猎杀鳄鱼,或者和邻居组队去周边探索采摘蔬果都是合适的。
虽然有风险,但资源也丰富。
现在过去了一周多的时间,周边地皮都被刮了一遍,再想找能吃的,就没那么容易了。
也就河里有鱼,但里面还有鳄鱼,危险并未解除。
要去森林深处,基本得组队。
“行,那我们先回去了。”秦子文挥挥手。
看着他们背影,赵普欲言又止,但两人并不熟,他眼睁睁看着他们上楼,关门。
晚上到家后秦子文先是开窗放角雕进来,将桶里的螃蟹放进一个水盆里养着,然后将野兔和田鼠放入兽笼。
现在里面的饲养队伍越来越大,足有五只野兔,三只田鼠以及一只刺猬。
新捉到的野兔一开始还有些紧张,但随着进入笼内和另外四只同类接触后,渐渐稳定下来。
然后将包里剩余的猕猴桃拿出来,放在一个箱子里堆着,等它们自然成熟。
吃过晚饭后,秦子文和弟弟结伴下楼散步。
走着走着来到南门,
他已经有一段时间没来这边了,最近出入小区都是走的东门。
南门这边聚集了不少人,进进出出。
小区外的空地上,用石头垒出了一个圈,里面是被烧的土壤,远远望去像一个土包,浓烟从石头和土壤的缝隙里渗出。
这种“土包”有好几个,一些赤膊着上身的汉子正热火朝天的干着。
旁边有一些端着器具在旁边等着接土的人。
一位带着帽子,高高瘦瘦的男人正在指挥:“慢慢来,慢慢来,大家不要着急,排队啊,有意向买烧土或者采购幼苗的人可以过来找我,价格从优,现在是优惠价。”
秦子文站旁边偷学烧土的步骤,步骤不难,主要是辛苦,几名正在铲土的男人不断往里面添柴,然后把草木灰和烧好的土搅拌混匀。
他想到了之前自己和弟弟从土里“挑虫”的过程,那真是又累又麻烦,还不一定挑得干净,比如土里的一些杂草种子就没能清理,还是这种方法相对更简单。
偷学完,秦子文环顾左右,发现像他这般近距离观察的人还不少。
烧土的生意应该做不长久,这是一个体力活,但技术性不高,容易被模仿。
所以这伙人,真正的目的是培养小区居民种植蔬果的习惯?
不对,就算没他们,实际上也有一些居民在种植,他们这是在“催化”和“加速”这个过程,所以他们应该是另有目的。
暗暗摇头,有什么目的也和他无关。
他有自己的目标,只要不和他冲突就行。
回到小区,秦子文又来到九栋,上到四楼,发现四楼的其中一扇门是开着的,门口正上方挂着一个木质牌匾,上面刻着:仁和堂三个大字,不过从这牌匾的新旧程度来看,倒不像是最近刻的。
屋子里散发着淡淡的药香味。
有几个陶罐正在熬制草药。
客厅内的布局被弄成了一个简单的诊室。
桌子后面,面色祥和的银发老人正在给一名中年妇女把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