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战国:开局获得唐太宗模板 第112节

  坡州,众将休整,李乾重赏李秀宁、尉迟敬德两个在龙山大战救了自己性命的武将。

  立花訚千代在龙山大战收服了上千名倭国兵种。

  可惜李乾还没有解锁唐太宗模板“天可汗”的人物特性,否则就能驱使大量倭军作战。

  大唐之所以能开疆拓土,有一部分原因就在于有许多高句丽、突厥、铁勒部落的武将和士兵为大唐效力。

  内地的良家子不愿远征,而对于这些偏远部落的武将和士兵来说,可能就不是什么问题了。他们恨不得为大唐卖命,建功立业,出将入相。

  高仙芝、黑齿常之、阿史那社尔、契苾何力、哥舒翰等都是异族出身的武将。

  为大唐效力的异族士兵就更多了。

  李乾认为李世民模板应该有类似“天可汗”效果的人物特性,可以驱使异族军队。

  幸州山城,易守难攻,数以十万计的武士、浪人、足轻的尸体堆积如山,血流成河。

  轩辕氏、与子同袍、江左梅郎、青帝等东汉的精英玩家也不是吃素的,他们带来的猛将和精锐兵种,死守幸州山城外面的两道栅栏,居高临下,万箭齐发,倭军以重大伤亡,这才勉强攻克两道栅栏。

  但幸州山城本体更加坚固,在倭军死活攻不下守城名将权粟防守的幸州山城时,收到龙山粮仓失守的消息,知道这个时候继续攻打幸州山城已经没有意义了。

  幸州山城,经过一番血战,汉军和明军看到倭军向后退去,山呼万岁。

  倭军全面收缩在汉城,并且着手撤离。

  汉城虽然是巨城,但没了充足的粮草补给,根本养不活那么多兵马,只能被迫撤退到后方。

  明军和东汉玩家趁机进攻汉城。

  “叮,你领取了A级成就任务‘芳心暗许’的奖励,第一位好感度满100的女武将李秀宁的潜力进一步提升,人物提升到100级时,李秀宁下一阶段能力解锁。”

  在出发前往汉城的途中,李乾领取A级成就任务的奖励,结果让李乾都意想不到。

  看来武将还能进一步激发潜能。

  《全球战国》里,武将的基础属性可以突破100,因此培养名将显得至关重要。

  如果将所有资源倾斜到潘凤、刑道荣身上,说不定潘凤、刑道荣也能成为绝世名将。

  当然,这只是理论,具体能力提升多少,因人而异。

  倭军主力退往釜山浦、蔚山城一带,靠近对马岛和东瀛四岛,方便运粮补给。

  只要势力不被完全驱逐出高丽半岛,国战就是倭军取胜。

  因此,倭军在釜山浦、蔚山城修建土垒,决定死守釜山浦、蔚山城等几座坚固的城池,直至国战结束。

  明军、东汉玩家则在汉城休整,然后准备发兵攻克蔚山城、釜山浦,彻底将倭军赶入海里喂鱼。

  “叮,明军提前攻占汉城,国战进程加快,副总兵刘綎率领五十万蜀兵到达开城,不日将抵达汉城。”

  此时正在汉城备战的东汉玩家听说五十万蜀兵前来支援,大受振奋。

  刘綎,手握一口镔铁大刀,在马上轮转如飞,号称“晚明第一猛将”,参与过明缅战争、壬辰倭乱、播州之役、萨尔浒之战,几乎打遍全场。

  萨尔浒之战,刘綎孤军深入三百里,被努尔哈赤伏击,兵败身亡。

  刘綎是一位猛将,但并非统帅之才。

  不过明军有主帅李如松在,也不需要刘綎担任统帅,听从李如松的指挥即可。

  刘綎虽然不是蜀人,但他常年居住镇守蜀地,喜欢使用蜀兵,本来刘綎带来的是五千蜀兵,国战兵力增加百倍,蜀兵足足有五十万。

  在等了几天后,刘綎率领蜀兵抵达汉城。

  五十万蜀兵,多以步兵为主,为首的明军将领骑着高头大马,身披重甲,手握一把一百二十斤重的镔铁大刀,威风凛凛。

  “大刀刘綎,果然名不虚传,据说还是万历年间的武举人。”

  “他的这把刀,比关羽的青龙偃月刀还重吧?不知道碰上关羽,孰强孰弱?”

  “刘綎带来的五十万蜀兵,骁勇善战,乃是久经沙场的老兵。”

  “那一支长枪兵,看上去像是特殊兵种!”

  有人惊呼,站在汉城城墙上观望明军将领刘綎和五十万蜀兵的玩家们齐齐看向五十万蜀兵之中的一队长枪兵。

  这一队长枪兵只有一万人左右,只占了五十万蜀兵极小一部分。

  然而,这队长枪兵装备白杆长枪,上配带刃的钩,下配坚硬的铁环,杀气腾腾。

第164章 在下秦良玉!

  “刘綎的蜀兵,有这么一支精锐?”

  众人不禁疑惑。

  明军将领刘綎的特殊兵种如果是刀兵,那么还符合常理。

  但蜀兵之中的这么一队精锐长枪兵,不像是刘綎拥有的特殊兵种。

  汉城的明军大营,因刘綎到来,李如松召集明军将领、东汉主要玩家以及初来乍到的刘綎诸将,进行军议,决定一鼓作气,驱逐倭寇。

  “哈哈哈,末将刘綎,拜见李大人!末将到来,倭寇势必闻风丧胆,不堪一击!”

  伴随着爽朗的大笑传来,刘綎带着众多将领进入明军大营,言语间对自身充满了强大的自信。

  查大受等明军将领眉头一皱。

  这个刘綎,未免过于狂傲。

  刘綎带来二十几个部将。

  这些武将,一个个昂首挺胸,与主将刘綎一样自信。

  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

  刘綎带来的蜀兵,血脉中有一股不屈的傲气。

  李乾注意到刘綎带来的二十几个蜀地武将之中,有一名不到二十的女将,这个女将面似桃花,艳若桃李,蜀锦征袍,手执长枪,英姿飒爽。

  难道刘綎的蜀兵之中的精锐长枪兵,实则是这个女将的特殊兵种?

  “这位姑娘年纪不大,不知是何许人也?”

  李乾好奇这个追随刘綎前来参战的女将的身份,于是开门见山。

  李乾救过明军主帅李如松的性命,又先后在平壤之战、碧蹄馆之战、龙山大战立下首功,李如松、李如梅等明军将领都极其重视李乾,李乾突然开口发问,众多明军将领都不觉得有什么不妥。

  这个女将向李乾抱拳道:“回将军,在下忠州人秦良玉,在石柱募兵一万,前来支援。”

  秦良玉!唯一一位作为王朝名将被记载到正史将相列传里的巾帼女将!

  李乾、元帝、青帝、轩辕氏、与子同袍、江左梅郎、萧陵雪、高梁河车神、千古一帝等人,尽皆大吃一惊。

  既然这个女将是秦良玉,那么她带来的一万长枪兵,就是赫赫有名的白杆兵啊!

  白杆兵曾与八旗军血战,扬名天下!

  仔细算算,壬辰倭乱时,秦良玉确实是这个岁数。

  国战里秦良玉和白杆兵竟然出现在了明军之中,隶属于刘綎,对于明军阵营来说,这是一个好消息啊。

  虽然秦良玉手中的白杆兵只有一万人,但这一万白杆兵,战力相当剽悍。

  话说回来,国战能不能拐走秦良玉?

  李乾发现明军之中还真有不少好将领。

  明军主帅李如松就不用多说了,还有神射手李如梅、莽将查大受、戚家军将领吴惟忠、大刀刘綎。

  国战还出现了对大明忠心耿耿的女将秦良玉。

  这些武将,如果有可能的话,李乾都想要拐回去,让他们为自己效力。

  仅仅是出现在汉城这里的明军将领阵容,都足以单独成军,组成一支大明军团了。

  可惜国战的时候,好像无法拐走武将?

  毕竟如果主世界已经有人招募到了国战出现的NPC武将,那么再将国战的NPC武将给拐走,那么岂不是主世界有两个相同的史实武将?

  李乾看到大刀刘綎、白杆兵主将秦良玉,不由眼神火热。

  就算无法将他们从国战战场拐走,今后能通过招贤令招募到,那么也是极好。

  这次国战,就且看看大刀刘綎的武力,以及秦良玉的特殊兵种“白杆兵”的厉害。

  李如梅、查大受的带兵能力和武力,李乾已经见识过了,戚家军将领吴惟忠的戚家军,因为始终没能与李乾一起行动,所以李乾还没有见过戚家军的厉害。

  要是以后能招募到戚家军将领,自然也很好。

  就是不知道戚家军将领吴惟忠能不能招募戚家军?

  还是说,戚家军是名将戚继光的专属兵种,吴惟忠只能统帅戚家军,而无法招募戚家军?

  这就要等到李乾有机会招募到这些武将才能知道了。

  如此看来,明朝,又或者说,历朝历代的名将都不少,只是他们的故事鲜为人知罢了。

  江山代有才人出,古华夏人杰辈出,名将数不胜数。

  不只是李乾,元帝、青帝、轩辕氏、与子同袍、江左梅郎、萧陵雪、高梁河车神等领主玩家知道眼前这名女将是大名鼎鼎的女将秦良玉,也都眼神火热,恨不得当场招揽秦良玉。

  但他们知道无法带走秦良玉,也只能是想想而已。

  目前主要任务还是彻底击败倭军,将倭军从高丽半岛驱逐,获得国战的胜利。

  等到国战奖励结算的时候,他们或许有人能通过招贤令招募到这些在国战战场上出现的明军将领。

  而且可能性还不低!

  国战奖励肯定比“黄巾之乱”的奖励还要丰厚,到时候可能会发放大量招贤令。招贤令的数量越多,招募到明朝武将的概率也就越大。

  另外,在国战获得的招贤令,招募到国战战场上出现的武将的概率也会偏大一些。

  到时候不知道谁能招募到大刀刘綎、白杆兵秦良玉、神射手李如梅、戚家军将领吴惟忠这些名将?

  众人充满了期待,对彻底打垮倭军也摩拳擦掌,跃跃欲试。

  只要在国战立下众多功劳,就能获得大量战功,国战排名也会更高,就有可能得到更多的招贤令,招募到这些明军将领的概率也就越大。

  当然,就算没有招募到这些武将,招募到其他朝代的武将也是不错。

  秦良玉自报家门后,好奇地打量询问她的李乾,明亮的眼神流转,对这名英俊不凡的将领,似乎很有兴趣。

  李乾长相英俊不凡,又武力过人,自然吸引秦良玉这些习武之人的注意。

  李如松扫视到来的众多明军将领,语气坚决:“既然刘副总兵带兵前来支援,今日军议,主题便是要攻下蔚山城、釜山浦,彻底驱逐倭寇。我军要毕全功于一役。此战,是最终会战,不容有失。”

  终于要进行最终大会战了!

  在被李如松召集过来之前,东汉玩家们已有心理准备。

  最终会战,可能就在蔚山城。

  今天晚上十点多才回来,临时赶出两章,等过节再给大家爆更

第165章 蔚山大会战!

  “蔚山北有左兵营城,后有岛山城,东有城隍堂、伴鸥亭,西有太和江营。若要进攻岛山城,必须拔掉外围据点,才能动用神机营的火炮攻城。”

首节 上一节 112/274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