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万唐军以及李乾的一万精锐兵马,急忙列阵。
李嗣业率领大唐陌刀队、安西军、北庭军为第一阵,兵力最多、郭子仪的朔方军为第二阵,战力最低的王思礼的关内行营,位于第三阵。
仆固怀恩、叶护太子的四千回纥骑兵为左翼,李乾的一万精兵为右翼。
北风呼啸,十六万兵马在香积寺北边严阵以待,一片肃杀。
李乾手握火龙枪,骑白蹄乌,死死盯着北边的地平线。
安史之乱与黄巾之乱的惨烈程度大不相同。
黄巾之乱的发起者是张角为首的黄巾军,属于农民起义,黄巾军的战力无论如何也无法与汉军相提并论。
但安史之乱的发动者安禄山、史思明的大军,本身就是大唐的精锐边军,还有罗、奚、契丹、室韦等部落的精锐步骑,战斗力远非黄巾军可以比拟。
安史之乱持续了八年,安史叛军内部还经历了多次内讧,唐军也没能完全消灭安史叛军,最终只能招安叛军将领,形成了藩镇割据的格局。
安史叛军的战斗力可见一斑。
李乾在进入香积寺之战前,查过参与香积寺之战的叛军将领,也就是这次的对手的资料。
他们都是安禄山麾下的凶悍武将。
安守忠,安禄山的养子,骁勇善战,阴险狡诈,擅于偷袭,他曾偷袭颜真卿,击败王思礼,在香积寺之战的前几个月,安守忠曾以九千骁骑摆出长蛇阵,首尾夹击,击败郭子仪,擒获判官韩液、监军孙知古。
安守忠能够击败郭子仪这等级别的名将,可想而知安守忠的骁勇。
另一名叛军将领是李归仁,统领叛军精锐“曳落河”,屡立战功,被安禄山封为北平王。
《旧唐书》更是将李归仁、安守忠称为天下骁贼。
这两人是香积寺之战叛军阵营的两大主将,除此以外,安史叛军还有一群武艺不俗的将领。
困难难度,叛军将领等级从100级提升至105级,武力更高,李归仁、安守忠都有一流武将的武力。
除了这两人,还有一群武力二流、三流的安史叛军将领。
不可轻敌。
李乾没有把握能够击败安史叛军,不禁捏了一把冷汗。
困难级别的史诗战役副本就已经没有把握了,史诗、炼狱级别的战役副本压力更是难以想象。
在地平线上,沙尘飞扬,叛军打出的“燕”字军旗猎猎作响,杀气纵横百里。
“好生精锐的军队。”
李乾也算是身经百战了,一支兵马是否精锐,仅仅从气势就能看得出来。
一支强悍的军团,气吞万里如虎。
安守忠、李归仁的叛军符合精兵的条件。
尤其,困难难度下,李归仁、安守忠的叛军战力提升四分之一,更加气势汹汹,如狼似虎。
还好史诗战役副本阵亡的将士可以复活,否则与这么一支精锐军团死磕到底,伤亡的将士数量将会让李乾难以承受。
“叛军如此凶猛,此战恐怕会血流成河。”
唐军天下兵马副元帅郭子仪也察觉到了叛军的冲天杀气,意识到这一战不好取胜。
但此时唐军别无选择,这个时候已经无法退后,只能硬着头皮接战,否则将会形成一面倒的屠杀。
“大燕将领李归仁在此!给我冲垮他们!”
叛军将领提着一把七尺大刀,身披重甲,居然率领骑兵主动进攻唐军第一阵!
安西军、北庭军的长枪兵、刀盾兵挡在前面,长枪如林,铁盾如墙。
李归仁的幽州突骑、罗、奚、契丹等部落骑兵,加速冲锋,扬起滚滚沙尘,一副要凭借骑兵强行冲垮唐军前锋的气势!
第323章 叛军凶残!
叛军居然如此凶悍!
李乾见两军才刚刚合战,叛军主将之一的李归仁居然主动用骑兵冲击唐军的阵型,不由暗暗吃惊于安史叛军的凶猛。
安史叛军势如破竹,攻陷洛阳、潼关、长安等要地,并非高仙芝、哥舒翰他们无能,而是叛军实在是太精锐了,再加上唐军这边各种决策错误,所以叛军的气焰才会如此嚣张。
只是,李归仁固然勇猛善战,但真的能率领骑兵冲垮唐军打头阵的安西军和北庭军吗?
郭子仪知道安守忠、李归仁都是猛将,所以将唐军这一边的第一猛将李嗣业以及同样是边塞精兵的安西军、北庭军安排在第一梯队,与李归仁正面厮杀。
针尖对麦芒。
“放箭!”
唐军将领吆喝,一轮接着一轮箭雨遮天蔽日地射向发起冲锋的燕军骑兵。
“啊!”
有燕军骑兵中箭,只来得及发出一声惨叫,就坠落下马,被后方密密麻麻的战马践踏成肉泥。
然而,燕军骑兵硬是承受着唐军的箭雨打击,冲至安西军和北庭军面前,马槊刺出,借助战马的高速冲锋带来的冲击力,马槊贯穿了唐军的盾牌!
“给我死!”
“席卷天下!”
李归仁挥舞七尺大刀,寒冽的刀光劈向前方,一片北庭军刀盾兵连人带着盾牌,被李归仁的大刀斩断!
李归仁身为史诗战役副本的叛军主将之一,等级为105级,武力比正常巅峰状态还高,实际武力破百,轻易杀死一批北庭军!
李归仁的骑兵部队与李嗣业的步兵部队像是两股洪流相撞,溅起血浪!
一排排安西军、北庭军步兵被马槊刺死,而李归仁的骑兵强行撞击安西军、北庭军组成的步兵方阵,被长枪、步槊等长兵器挑落下马,死伤同样惨重,无数骑兵坠马,战场上随时可见无主战马奔走。
“主公,我们要发起攻击吗?”
秦琼见李归仁率领叛军骑兵正面冲击唐军前军,而位于唐军侧翼的李乾军团没有受到攻击,于是请示李乾是否可以主动发起进攻,从侧翼夹击李归仁的骑兵。
“还不是时候。”
李乾总觉得叛军急于进攻有些古怪。
虽说李归仁、安守忠两人是安史叛军之中排名前几的猛将,而且在困难难度下战力提升了四分之一,手底下又拥有大量的精锐骑兵,骑兵的冲击力十分惊人,但李乾还是认为李归仁断然使用骑兵正面冲击唐军步兵方阵的行为有些怪异。
正常情况下,骑兵不会轻易正面冲击步兵方阵,否则损失过于巨大。骑兵对付步兵的最佳时机,应该是等步兵方阵移动,露出破绽的时候再像是一头野狼一样发起突然袭击,才能起到最佳的效果。
除非骑兵和步兵之间的差距十分巨大,骑兵才能无脑冲击步兵方阵,比如玄甲军和黄巾军。
就算黄巾军组成长枪方阵,玄甲军也能无脑撞击黄巾军方阵,因为黄巾军根本无法对全副武装的玄甲军造成多少伤亡。
李嗣业的安西军、北庭军显然不是黄巾军这些较为孱弱的步兵可以比拟的,而且李嗣业手头还有一支极其精锐的大唐陌刀军没有投入战斗,李归仁一上来就率领燕军骑兵主动冲阵,没有道理的。
除非李归仁想要趁着唐军还没来得及列阵完毕就冲垮唐军的阵营,否则绝不会如此冒险。
另外,李归仁麾下的特殊兵种“曳落河”还没有出现。
曳落河,曾经是安禄山手下最精锐的亲兵,史称“八千曳落河”,都是经安禄山一手选拔并养为假子。
“曳落河”可能是奚语里面“壮士”的意思。
香积寺之战的时候,安禄山已经被杀死,曳落河属于李归仁统帅。
正是因为叛军掌握着这么一支极其凶悍的骑兵部队,所以才能在香积寺之战给唐军造成如此巨大的伤亡,让郭子仪的唐军最终只能惨胜而已。
“曳落河”这一支精锐骑兵,也是这一次香积寺之战,李乾最大的麻烦。
李归仁率领的是幽州突骑以及一些游牧部落骑兵,而他麾下最精锐的骑兵“曳落河”没有出现,更是让李乾坚定了李归仁没有动用全力进攻唐军,事出蹊跷。
“大唐陌刀军,上前!”
李嗣业手握万胜陌刀,一声暴喝,亲率大唐陌刀军上前,阻击李归仁的重骑兵。
普通的安西军、北庭军挡不住李归仁的幽州突骑,李嗣业这个时候率领大唐陌刀军这一支中坚力量上前,陌刀对准了突击过来的燕军骑兵。
“斩!”
李嗣业又是一声暴喝,粗壮的手臂挥刀,眼前的燕军骑兵人马俱碎!
大唐陌刀军组成密集的刀阵,齐齐向前挥砍,斩杀燕军骑兵!
在李嗣业的第一阵后面,郭子仪的第二阵朔方军弯弓搭箭,射向后面的燕军骑兵,让位于后方的燕军骑兵依然承受着唐军的箭雨攻击,伤亡还在持续上升。
李归仁的骑兵突进速度变得越来越慢,最终不得不败退。
“取胜了!”
“万岁!”
唐军见叛军骑兵始终无法冲垮自己的军阵,而且开始败退,骑兵撤退时相互践踏,不由大喜,山呼万岁。
“太好了,很快就可以收复京城了!”
广平王李俶与郭子仪指挥唐军,见安史叛军的骁将李归仁和他的骑兵军团败退,脸上洋溢笑容。
只要收复长安,就能立下大功劳,有可能会被父皇立为太子。
“全军追击,不可让叛军有喘息之机!”
李俶大喜过望,下令唐军全面出击,趁机灭了安史叛军主力。
郭子仪眉头紧皱,对李俶说道:“殿下,事出蹊跷,穷寇莫追。”
“你多虑了,我看叛军散乱,士气低落,正是收复长安的大好时机,千载难逢。”
“如果殿下执意追击,请留下骑兵,按兵不动,以防万一。”
郭子仪知道这个时候难以说服急于取胜立功的李俶,于是退了一步,让仆固怀恩和叶护太子的四千回纥骑兵按兵不动,作为后手。
第324章 血战香积寺!
“主公,我们出兵追击。”
尉迟敬德见唐军全面出击,追杀叛军,摩拳擦掌,恨不得立即加入战斗。
“不必急于一时。”
李乾估计李归仁的骑兵只有三万人左右,而困难级别的香积寺之战,叛军有十二万五千人,说明叛军主力还在后面。
杜如晦目光深邃,看出了叛军的用意:“贼兵此举在于诱敌,主公可将计就计。”
李乾跟在唐军后面,始终保持阵型。
在北边的平原上,六万五千名燕军步兵已经严阵以待。
燕军步兵方阵左右,各有一万三千名精锐骑兵。
一个彪形大汉手握龙雀大环刀,脸上不只有一道疤痕,眼神如同苍狼,嘴角挂着一抹残忍的笑意。
燕军精锐骑兵见唐军将至,戴上面甲,手握马槊,战马在不安地喘息。
“贼兵主力就在前方!”
“不好,我们中计了!”
唐军正在追杀李归仁的骑兵,发现90000名叛军在前方的平原列阵,明白过来自己中计了。
叛军等待的就是唐军因为追击而导致队形散乱的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