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枚三流招贤令,居然触发了1%的概率,成功招募到了一名一流武将!
李愬?!
唐朝中期名将,西平郡王李晟第八子,雪夜下蔡州的主角!
李愬的故事相当传奇。
安史之乱过后,大唐由盛转衰,因为安史之乱期间,各地招兵买马,朝廷又招降了大量叛军,逐渐形成藩镇割据的格局。
淮西地区,其下涵盖蔡州、申州、光州三州,建中三年起,淮西节度使李希烈举兵反叛,僭越称帝,后来兵败身亡。
李希烈的部将吴少诚等人推兵马使陈仙奇为留后,掌管淮西。吴少诚又杀死陈仙奇,割据一方,并不听命于朝廷,还攻打其他节度使的城池。
朝廷分遣十六道兵马前来讨伐,结果被淮西军接连打败,不得不承认其为淮西节度使。
吴少诚病死,其部将吴少阳弑了少主,成为新的淮西节度使。
他死后,儿子吴元济成为淮西军的主帅,向朝廷上表,要接任淮西节度使,但朝廷不许。
于是吴元济举兵叛乱,剽掠千里,关东大震。吴元济又与其他节度使暗中勾结,参与刺杀宰相武元衡,砍伤御史中丞裴度,打击朝廷的主战派。
唐宪宗调集十六路兵马进攻淮西,三年没有进展,官兵还屡次被淮西军击败。
这时,西平郡王李晟第八子,担任宫廷闲职的李愬毛遂自荐,出任唐邓节度使。
李愬到任后,故意示弱,麻痹敌人,让吴元济做出误判,调走了防备他的大量精锐。
随后,李愬善待俘获的叛军将领,使其为己效力,了解吴元济的虚实。
最终,在条件成熟后,他率军在风雪中几乎行军一夜,突袭蔡州城,一举生擒吴元济,平定超过了三十年的淮西之乱。
雪夜下蔡州这一战例,震铄古今。
凭此一战,李愬被评价为一流武将,绝不过誉。
李愬最强的是两方面的能力。
一个是他的攻心能力,不但能设法提升己方军队的士气,还能善待对方的俘虏,让俘虏的武将归心,为己所用。
另一个则是雪天行军的能力。
在大雪天气,人马冻死者相望于道,这样恶劣的情况下,李愬能率领唐军强行军数十里,奇袭蔡州,这等能力,不必多言。
正好,国战战场,正值寒冬腊月,大雪纷飞,招募到李愬这一雪地行军名将,说不定能立下奇功!
一名武将牵着战马,来到李乾营中,拜见李乾:“末将李元直,见过主公。”
原来李愬的表字和徐庶一样,都是元直。
李乾仔细打量这一武将,此人身材还算魁梧,但又文质彬彬,有一股书卷气。
此人,文武双全。
见到的武将多了,李乾一眼就能辨认出对方是何种类型的武将。
李嗣业、尉迟恭是猛将,只管冲锋陷阵,其他事情,不必过多考虑。
韦睿、陈庆之是儒将,以计谋和兵法取胜,至于冲锋陷阵,并非所长。
而李愬文武双全,统帅、武力、智力、政治、魅力值都很高。
李乾可以看到李愬的武将面板。
【角色】:李愬[唐邓节度使]
【表字】:元直
【品阶】:一流
【等级】:50级
【声望】:0
【官职】:无
【统帅】:89
【武力】:84+3
【智力】:88
【政治】:81
【魅力】:95
【特性】:宽容仁义[魅](神级,大幅度提升麾下部将、士兵忠诚度,在恶劣条件下,士兵不容易叛乱、溃逃;更容易招降俘虏的武将、士兵;与李愬对阵时,敌方士气越低,投奔李愬的士兵越多)
拊循有道[兵](S级,李愬的部队士气上限额外+10点,行军时,士气下降速度-70%;士气越高,战力加成越高,最多+25%)
示弱[智](A级,双方智力差越大,敌方更加容易轻视李愬,被李愬的部队攻击时防御力-14%)
骑射[武](B级,在战马上使用弓箭时,李愬弓箭伤害+17%)
【装备】:落雁弓(武力+3)
【武将光环】:未解锁
【特殊兵种】:未解锁
【故事】:元和十一年,上表自荐平叛,出任唐邓节度使,参与讨伐割据淮西的吴元济。人物90级可解锁[雪夜下蔡州]阶段能力,100级可解锁[凉国公]阶段能力。
“嘶……”
李乾看到的李愬各项基础数值都超过了80,而且魅力值高达95,不但能赢得己方的军心,还能招降敌方的武将。
如果李愬到了巅峰时期,除了政治值,李愬的其他基础属性有可能全部突破90。
李愬有武将光环,也有特殊兵种。
此时的李愬还没有雪地行军能力,但李愬下一阶段是[雪夜下蔡州],这一阶段的李愬,应该能获得雪地行军的相关特性,武将光环和特殊兵种都会解锁。
“出现了新的成就任务?”
李乾发现在招募了李愬之后,成就列表多了一个A级成就。
今天有事,先三更,明天恢复五更
第143章 山河十将
没有解锁[雪夜下蔡州]阶段能力的李愬,还有待培养,才能开启雪中行军的能力。
最让李乾意外的是有一个与李愬有关的A级成就任务——山河十将。
李愬的父亲是中唐名将李晟,以良家子身份从军,跟随河西节度使王忠嗣征讨吐蕃,号称“万人敌”。
李晟入选中唐禁军“神策军”将领,击败吐蕃、南诏联军,讨伐河朔叛乱,镇压泾原兵变,收复长安,战功赫赫。
李愬出身军伍世家,将门无犬子,李愬可能继承了李晟的一部分旧部。
A级成就任务“山河十将”——李愬平定淮西叛乱时,最亲信得力的十个猛将,统称山河十将。招募马少良、董少玢、妫雅、田智荣、阎士荣等十名三流武将,可以完成该任务。该成就任务开启后,你若招募到三流武将,抽到山河十将的概率提升。
原来山河十将是李愬麾下的十名战将。
李乾还真没想到李愬麾下还有这么多战将。
如果着为李愬配置山河十将,想必李愬也能自成一军,独当一面。
这下一来,李乾就更加期待培养李愬了。
以后有武将提升能力的机会,可以将李愬列入考虑的名单之中。
目前李愬还没有自己的兵力,李乾暂且让李愬跟在自己身边,听候任用。
明军收复平壤,稍作休整,开始南下,攻取黄州、凤山、平山、白川等地。
东汉玩家们为了争功,跟随明军南下。
李乾也带兵跟着李如松行动。
不过倭军似乎因为明军快速攻陷平壤城而大为震恐,驻守白川、开城的黑田长政的第三军团、小早川隆景的第六军团,向汉城撤退,与驻守汉城、总大将宇喜多秀家的第八军团汇合,再加上南逃的小西行长、大友义统等败兵,倭军兵力暴涨。
大量东瀛玩家和他们携带的倭国武士、浪人、足轻,也在向汉城集结。
汉城,王宫,倭军总大将宇喜多秀家坐在主位,石田三成、大谷吉继、增田长盛等军监三奉行坐在次列,黑田长政、小早川隆景、小西行长、大友义统、立花宗茂等武将齐聚,如狼似虎。
排名前三十的倭国领主玩家也出席会议。
三奉行之一的石田三成率先开口:“大明军队势如破竹,一日即克平壤。不到十日,三都八道,已有二都五道被明军所夺。如今明军士气正盛,需避其锋芒,笼城据守。否则再次战败,汉城有失,我们只能扼守剩下三道之地。”
其他两个奉行也微微点头,认可石田三成笼城的决定。
所谓笼城,也就是据守城池御敌,使战事旷日持久,攻城方不得不退兵。
听说三奉行都决定死守汉城,与会的一些倭国武将和领主玩家顿时坐不住了。
只是失利一场,就胆怯守城,他们面子上挂不住。
“死守汉城,无异于作茧自缚,处处被动。不如主动出击,挫其锋芒。”
年已六旬的小早川隆景开口,让众多倭国武将为之振奋。
小早川隆景是丰臣秀吉麾下五大老之一,辈分极高。
他们战国大名自认为是沙场宿将,战无不胜,攻无不克,如果因为小西行长在平壤城战败就龟缩在汉城死守,未免太过丢人现眼了!
“我们兵力占优,何须惧怕明军!”
“请让我出战,讨取明军大将首级!”
“若是耻辱守城,不如去死!”
主战派武将群情激昂,参战的东瀛玩家也变得激动起来,随时可能拔刀,石田三成、大谷吉继、增田长盛等军监三奉行面面相觑。
他们虽然是太阁丰臣秀吉派来的监军,但如果再不顺从这些武将的意思,恐怕会被以下克上。
总大将宇喜多秀家意识到三奉行的困境,于是给了他们台阶下:“我军势众,未必不可敌也。此番出战,谁为先锋?”
“我粟屋景雄,愿做先锋,讨取明军首级,如探囊取物,易如反掌!”
“吉川广家可担前锋,明军将领在我看来,不过尔尔!”
倭国武将争先恐后,无不叫嚣,他们倒是要看看击败了小西行长的明军是否真的有那么神勇。
“我北条宗宣,可当先锋,挫明军锐气!”
“我苏我神武,可轻取明军主帅!”
倭国领主玩家,也一个比一个狂妄。
这些领主玩家没有参加平壤大战,都企图斩获战功。
“我虽年老,但对先锋人选,有一些看法,还请各位给我几分薄面。”
资历极高的小早川隆景开口,一众倭国武将和玩家缄口不言,都看向这位老将。
小早川隆景则看向立花宗茂:“立花家的三十万人,能顶其他家一百万人。先锋人选,非立花宗茂不可。宗茂,你可敢担任先锋大将?”
“有何不敢?”
一个虎背熊腰的猛将站起身来,体型高大,有将近一米九。
“西国无双大将立花宗茂出马,这回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