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学的要素之一就是标题党,这标题听着就很有噱头。
而且还顺势给他起了个“汉森”的本地英文名,让美国读者能更容易的接受。
这篇报道的配图也很有水准,他把杨帅绝杀后对丹尼尔斯做出的“晚安”庆祝动作作为配图。
这既表达出了杨帅关键球能力,也凸显出了他与众不同的性格。
至于内容方面不仅描述了他和丹尼尔斯的对位,而且还若有其事地将最后一回合发生在克利夫兰高中板凳席的细节写入了其中。
“‘我来防安东尼奥。’杨帅望着他的主教练雷·约翰逊平静但坚定地说道。”
简短的话语,却在读者脑海中勾勒出了十分具象化的画面。
杨帅最后把目光望向文章的署名。
阿尔弗雷德·保罗。
原来是那个俄亥俄大学的球探。
有点意思。
大区竞赛的赛程比分区预赛更密集,一周有2~3赛,这对习惯了一周一赛的高中生球员体能会是个考验。
回到克利夫兰休整了两天时间,杨帅他们就又坐镇主场迎战由十一年级球员卡尔文·布斯领衔的瑞诺斯堡高中。
布斯是身高2米11的黑人中锋,他的名气虽然不如丹尼尔斯来得响亮,但也是俄亥俄州排名靠前的球员。
之前约翰逊提到了球员星级,加上布斯又和自己同届,杨帅托约翰逊查了排名,知道布斯如今是1995届全美排名第121的三星高中生①。
所以虽然这场比赛对手实力变弱,但对杨帅来说更加重要。
毕竟他现在还没有星级,如果能在这种正面对话中压制住布斯,那下一期媒体更新的时候,他很有可能就会出现在榜单上。
比赛日当天,现场来了不少大学球探。
赛前热身的时候,他们就跑到克利夫兰高中半场这边和约翰逊在沟通交流。
很显然,他们出现在这里并不是因为布斯,而是杨帅。
开场仪式的时候,杨帅第一次被介绍出场,这也是他高中生涯首次首发出场。
杨帅迎接球迷的欢呼声,脑海中却是不断冒着卢瑟的负能量。
鉴于上一场比赛杨帅和卢瑟两人糟糕的化学反应,杨帅首发替下的人正是卢瑟。
比赛很快开始,杨帅这时候看向对面布斯那张马脸,之前就觉得名字有些熟悉的他,一下子就想起了对方是谁了。
这不是日后那个和迈克·马龙在季后赛开始前双双把家还的掘金队总经理么!
虽说现在脸颊看起来还挺青涩的,但这马脸是一点儿没变。
知道了对方的身份,杨帅开场后打的比较谨慎。
但是打了半节比赛之后,他发现布斯的水平比丹尼尔斯差远了。
布斯作为大个子对抗一般,移动速度也一般,唯一拿得出手的就是他的臂展,看着在2米20以上,这让他在禁区的防守很有威慑力。
但也就仅此而已,他防不了挡拆。
抓住他的这些弱点,杨帅开场频频利用中锋的无球掩护兜出去投篮。
他的手感不错,克利夫兰高中也很快就占据了主动。
而当球队占据主动之后,杨帅逐渐调整了打法,他开始更多冲击篮下去挑战布斯。
终于在下半场他抓住了机会,在一次突破之后完成了对布斯的正面隔扣。
这一球瞬间点燃了校体育馆,也引得看台上的球探们频频点头。
这看起来并不怎么明智的选择,却能最直观让人感觉出杨帅对布斯的压制。
在这之后杨帅火力全开,面对布斯的防守频频突破得分,帮助克利夫兰高中早早奠定胜势。
篮球除了天赋和能力外,气势也十分重要。
最终,杨帅在自己的首场首发比赛中出场26分钟,贡献31分8板2助攻2盖帽。
连续两场的出色发挥,这也让他在赛后再度收到了三所NCAA一级联盟的offer。
只不过几天后,各大媒体更新1995届高中生排名,杨帅的名字并未出现在榜单中。
这也让他有些困惑,难道是因为他打的比赛场地还不够?还是说因为他是黄皮?
不过好消息是,他收到了俄亥俄大学的邀请函,邀请他去校园参观。
这种邀请一般出现在球员十二年级进行择校的时候,但是杨帅现在就收到邀请,说明俄亥俄大学对他很有兴趣。
选了个一个非比赛日,约翰逊驱车带着杨帅前往了俄亥俄大学所在地雅典市,一个距离俄亥俄州首府哥伦比120公里的地方。
在门口接他们的还是个老熟人。
保罗看到他们的时候第一时间热情地上来打招呼。
并且他还提前租好了三辆单车,他们是骑着单车参观校园的。
杨帅的第一感觉下来是校园环境很美。
俄亥俄大学坐落在阿帕拉契山脉的一个山丘上,四周被蜿蜒的河流、茂密的森林以及五座州立公园所包围,感觉就像是哈利波特中的霍格沃茨魔法学校一样。
保罗还和他们介绍这里秋天的时候这里会有满山的枫叶飘落,特别有感觉。
他们上午的最后一站是校体育馆。
不过保罗带他们去的不是现在的体育馆,而是一个大型施工场地。
因为现在的球馆比较老旧,学校已经开始修建新球馆,预计在1996年建成,那将会是一个能够容纳1万3千人的新球馆。
也就是说,杨帅如果在明年高中毕业成功加入俄亥俄大学的话,他将有机会用上这个新球馆。
其实俄亥俄大学的篮球水平和克利夫兰州立相当,跟俄亥俄州立大学以及辛辛提那大学那些知名院校相比都有不小差距。
但是这一路参观下来,杨帅却有些忍不住想象自己在这里生活和打球的场景。
他突然意识到,对面的这个家伙是个不可多得的人才。
约翰逊中午去见个朋友,杨帅则留下来和保罗一起在学校食堂就餐。
杨帅吃饭的时候向保罗道谢。
打瑞诺斯堡高中的比赛能有那么多大学球探来围观,保罗的那篇文章在其中起了不小作用。
“你是个与众不同的球员。”没想到保罗对他的感谢并没有太在意,反倒是给了他一个很高的评价。
“你听说过三阪亘吗?”保罗接着向他问道。
杨帅摇了摇头,这听着像是一个日本人的名字。
“他是第一个登陆NBA的亚洲球员。”
杨帅倒是长见识了。
“不过他更多是一种象征意义,他一共只打了3场比赛拿到7分,他并没有能力在NBA打球,事实上就没有亚洲球员能做到。”
保罗接着的解释充分说明了杨帅穿越后的那一些经历,那是歧视,但也是事实。
“但你不一样。”保罗说着话锋一转,“你不仅实力出色,更重要的是比赛时的气场,我从未在一个亚洲球员身上见到过那种,说出来你可能不信,我觉得你会是第一个。”
杨帅没想到保罗对他认可度那么高,这让他对保罗的好感又加了不少。
“你也是我见过最有能力的球探。”
当两个人都开始吹捧对方,那就是距离拉近,话茬子打开的时候。
聊着聊着,杨帅就聊到了最近困扰自己的媒体星级排名问题。
保罗作为球探,对这种事情应该是比他,比约翰逊都更加了解的。
“近几年高中生的水平不低,就拿你所在的1995届来说,谢里夫·阿卜杜·拉希姆、斯蒂芬·马布里、凯文·加内特、文斯·卡特、昌西·比卢普斯、罗伯特·特雷勒,这些都已经算是赫赫有名,除此之外,保罗·皮尔斯、安托万·贾米森等也在这个赛季声名鹊起。”
这个年代网络不发达,杨帅也并没有上网机会,就像之前布斯的排名他都是托约翰逊查的,所以他对自己同届的竞争对手们并不了解。
但是听保罗这么一说,他直接就惊住了。
这些名字已经不是他听说过,而是各个全明星,甚至名人堂。
他这一届的天赋简直恐怖。
不过保罗说这些并不是给杨帅科普来的,他接着的话才是重点。
“但是俄亥俄州这几年的篮球水平却不高,这导致在媒体们的眼里,在俄亥俄州举行的无论是NSAA还是AAU,都属于‘低水平比赛’。”
保罗的话意思很明显,媒体们不会把注意力放在低水平比赛上,那他受到的关注度自然也就低。
杨帅也在这时才意识到,给他发来offer的球队,大部分都是俄亥俄州本地的院校。
保罗最后给出了他的建议:“你需要去关注度更高的州打AAU,去打耐克或者阿迪达斯赞助的高水平AAU比赛,那样才能提升排名。”
—分割线—
①:美国媒体评星和选秀报告类似,从尺寸、进攻、防守、身体素质、领导能力等多方面综合评分,超过90分就是五星高中生,80~90分为四星高中生,以此类推。
每年球员因为整体水平波动,各星级球员数量会有所变化,但大致上每年有25~30个左右五星,100个四星球员,200个三星球员。
第14章 双喜临门
“AAU能跨州参加?”杨帅对AAU的了解来源于约翰逊,听约翰逊的描述,AAU球队只能参加本州赛事。
“球队不行,但是个人可以,只要得到球队邀请,可以跨州参赛。”
杨帅若有所思地点头,这倒是合理的,毕竟每个州篮球水平存在差异,但天才的出生却是随机的。
如果没有这种规则的话,那一些天才很容易就被埋没了。
“那么我要怎样才能收到邀请?”杨帅接着问了一个更现实的问题。
如果媒体不会关注到他,其他州的教练就更不可能关注到他了,毕竟组建AAU球队肯定是优先选择自州球员的。
“我能帮助你。”保罗往前凑了一下身子。
“怎么帮?”
“我可以拍摄你训练和比赛的录像,然后剪辑成录像带寄给那些教练。”
杨帅摸了摸下巴,在网络不发达的年代录像带确实是最管用的,只不过……
“你为什么要帮我?”
杨帅并不觉得仅仅是因为看好就会投入那么多,毕竟保罗是球探,是有自己工作的,而跟拍则需要大量时间,就更别说还有拍摄设备的经费问题了。
“我想要那些视频的所有权,如果未来有一天你真的能打进NBA,那能帮我赚到不少钱。”
听到这的时候,杨帅愣了一下。
倒不是因为保罗的精明,因为从他接触保罗开始,他就已经感觉到了对方的能力,而是因为保罗的坦诚。
保罗并没有因为他是个高中生而选择欺骗,而是很直白地给出了利益交换。
“我需要考虑一下。”杨帅并没有马上答应。
“当然,这不是小事情,你决定了可以随时联系我。”
吃完午饭没多久,约翰逊也回来了,他们接着又去参观了俄亥俄大学现有的篮球馆圣约翰竞技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