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份合同是饮料合同。
NBA球员的场外收入,最大的部分自然是球鞋合同,而除了球鞋之外,第二大的就是饮料。
像乔丹,他在1991年就和佳得乐签下了一份10年1400万美元的代言合同。
之后佳得乐为乔丹设计的“Be Like Mike(像乔丹一样)”更是爆火,从某种意义上也引领了年轻人“成为下一个乔丹”的思想。
而这次费雷舍尔带来的合同是来自可口可乐旗下的雪碧品牌。
他们给出的是一份5年400万的合同,虽然相比乔丹的合同要小一些,但这对新秀而言已经是一个天价了。
更重要的还是,雪碧是NBA官方指定汽水类饮料,对杨帅来说风险也很小。
费雷舍尔在选择赞助商这方面和他的性格一样,主打一个稳字决。
另外一份合同则是汽车品牌。
和饮料一样,费雷舍尔找的也是非常稳的一个品牌:福特野马(mustang)。
野马是福特公司的一个经典车型系列,在美国本土销售可观。
福特给的合同也很不错,一份5年300万的代言合同。
杨帅都没有什么太大意见,不过就在他准备决定的时候,保罗却在这个时候开口了。
他并不是要杨帅不签这两份合同,而是给了一个提议。
“比起直接签代言合同,我觉得如果能够少拿一些钱,然后拿到一些销售分成或者股份或许会更好。”
第76章 商人球员
“想要让他们同意那样的条款并不现实。”费雷舍尔马上开口道。
很显然,在来的路上两人之间已经有过“交流”。
杨帅若有所思。
两个人说的其实都没问题。
能够得到分成或者股份当然是最好的,可是就以他现在展现出的实力,无论是可口可乐还是福特,都不会同意那种方案的。
“那如果,换个品牌呢?”
杨帅这个高中生的思维方式有时候就是那么简单粗暴。
就像当初选择锐步一样,他对这些品牌实际上并没有太大情感,毕竟说白了双方就是商业合作。
“我觉得还是这些品牌更加稳妥,我们可以在等你打出更好的表现之后,再去重新合同谈判。”
费雷舍尔在这里倒是给到了杨帅一个新的信息:商业合同和球员合同最大的区别,就是它是可以根据情况重新谈判的。
毕竟要是不能的话,球员觉得合同太小直接支付违约金跑路了。
保罗这时则没有说什么,他有的是精明的脑子,但是关于经纪人的东西他仍在学习之中。
所以最后还是要看杨帅自己的决定。
杨帅这时候倒是想起一家中国车企,要是拿到它的股份未来绝对是稳赚不赔,就是年代太早,它都不确定对方有没有进入汽车市场。
想了想,杨帅做了他的决定。
他让费雷舍尔尽可能去谈,如果谈不下来也没关系,就按原来的合同签,未来再调整。
不过除此之外,他也让保罗去帮忙了解一家中国企业,探索现在或者未来合作的可能性。
等搞定了这些,杨帅也继续投身到NBA漫长的赛季当中。
1月对NBA新秀们来说是很特别的一个月。
因为现在距离NBA开赛已经过去了两个月,两个月的高密度比赛打下来,新秀们的体能多多少少都会出现一些问题。
然后就是赛季初的时候,新秀能抓住对手对他们的不了解有出色发挥,但是两个月打下来,大多数球队都已经交过手,他们也会陆续被针对。
也正是因为这些因素的存在,1月份往往是“新秀墙”频繁出现的月份。
所谓的新秀墙,就是指新秀们表现大幅下滑,就像是撞到了一股无形的空气墙。
杨帅在1月的发挥也有一些起伏,而造成这种起伏的其中一个原因很让人意外。
麦基在1月初的时候崴了脚,需要休战一周时间。
在漫长的赛季里,在激烈对抗的年代,这种小伤是家常便饭。
作为球队侧翼位置的第一替补,再加上他现在的防守能力得到布朗认可,杨帅自然而然顶了上去。
可是顶上去之后,他的发挥反而不如之前打替补的时候。
这主要是两方面造成的,一是步行者队的进攻核心始终是米勒和施密茨,他们在场的时候杨帅进攻端更多是牵制作用。
赛季初的时候,对手因为对他不熟悉会给他不少得分机会,但是知道后会派专人盯着他。
所以他的在场,就变成了真正意义上的牵制,让米勒和施密茨能得到更好的进攻机会。
另外一方面,就是杨帅首发之后他失去了一个替补观察对位球员的机会。
即便有些是交手过的球队,也会因为伤病和轮换出现人员调整,之前的比赛经验也无法奏效。
而没有这种观察机会,他对对手的针对明显有一个滞后的过程。
不过撞墙之后,杨帅的应对来的也很快。
别忘了他在队内可还有个dpoy老乡。
罗伯特森给杨帅提了一个建议,那就是通过赛前录像研究对手。
哪怕这个年代信息并不发达,NBA球队也还是有录像室的。
只不过受限于密集的赛程教练并不会每次都安排录像分析,而且即便分析教练也只会侧重某些方面。
但就跟赛后加练一样,只要球员有想法有时间,当然也是可以到录像室自己观看。
最开始的时候,罗伯特森还会跟着杨帅一起看,教他怎么使用设备,然后教他看录像的一些技巧和需要注意的地方。
可以说有罗伯特森这个老乡的存在,杨帅在防守这条道路上少走了不少弯路。
当然作为中国人,杨帅在人情世故这一块还是拿捏得很到位的,他直接送了一根大金链子给对方。
这不是他的品味,但没几个黑人不爱这个。
当时间来到1月中旬的时候,杨帅就已经慢慢穿过了新秀墙。
也就在这个时候,瓦卡罗再次来到了印第安纳波利斯。
他这次来,是想让杨帅参加今年全明星周末的扣篮大赛和三分球大赛。
当初的麦当劳全明星赛,杨帅参加两个单项赛事的策略非常成功。
参加三分球大赛杨帅肯定是没意见,以他现在的三分能力是有机会去争冠的。
只是扣篮大赛,虽然他实战扣篮不少,可以他的扣篮能力想要夺冠还是有很大难度,比较吃对手。
“扣篮大赛是关键。”瓦卡罗考虑的是球鞋。
三分大赛没人会关心你脚上穿的是什么,但是扣篮大赛,球员在半空中,鞋子的位置正好是视线和摄像机的位置,这对球鞋宣传是大有帮助的。
虽然并不是最好的时机,但杨帅还是答应了。
等到瓦卡罗离开,杨帅考虑他是否要调整之前的计划。
原本他是打算继续提升单防能力,但如果想要在扣篮大赛夺冠,那他就需要考虑兑换弹跳和柔韧性。
思索再三,杨帅还是决定按照原计划进行。
因为从瓦卡罗的计划来看,他这次和麦当劳全明星赛一样,最大的目的并不是夺冠,而是展示。
两者的区别在于,之前展示的是弹跳,但这次要展示的是球鞋,或者更准确一些,是要吸引观众的目光。
那么其实对于杨帅这个穿越者来说,要做到这点并非只有追求极致高难度扣篮这一条路。
时间一晃来到1月底。
杨帅在过去这个月又积攒起了6万点数,这比他上个月要多了1万。
他花费其中的5万继续兑换横移速度,把自己的单防水平提升到了85,他的抢断也来到了78。
至于剩下的1万点,他兑换了C级柔韧性提升包。
柔韧性在属性上面的体现并不大,最大的变化就是让他的扣篮总评属性提升到了80。
但是除了提升属性之外,它还能帮助提升杨帅扣篮时的身体延展性,帮助他完成大风车这类高难度的扣篮动作。
毕竟NBA扣篮大赛和麦当劳扣篮大赛是有区别的,它有预赛和决赛。
就算他想要通过其他方式获得关注,但也得先闯进决赛先。
也就在这时候,NBA公布了全明星票选的最终结果落幕。
让人未曾想到的是,率队拿下全明星赛前联盟最佳战绩的乔丹竟然没能当选全明星票王。
他得到了134.1万票,以微弱优势输给了格兰特·希尔,后者得到了135.8万票成为全明星票王。
东部剩下三个首发名额则是奥尼尔、皮蓬和“便士”哈达威。
米勒最终被挤到了替补名单当中,施密茨和杨帅则没能入选。
这个结果可以说完全在意料之中,不过杨帅此时受到的关注也不低。
因为除了入选新秀挑战赛以外,他也是今年唯一一个同时参加三分球大赛和扣篮大赛的球员。
这充分展现了瓦卡罗的能量,但也没人觉得有多少不妥。
三分方面,杨帅这赛季截至目前的三分命中率达到43.8%,这一数字可以排在联盟第五。
而扣篮方面,他在比赛中也是经常会有精彩扣篮,尤其是一手标志性的快攻战斧暴扣让人印象深刻。
可以说这个名单出来之后,杨帅这个本就备受关注的新人届时会有怎样的表现,也让球迷充满了期待。
除此之外,杨帅还陆续和可口可乐以及福特完成签约,合约和费雷舍尔之前说的并无太大区别。
保罗也在这个时间段内去了一趟中国,在进行了实地考察之后,最终也帮助杨帅和他所要求的企业达成了一份合作协议。
这是一份带着股份的合作协议,而企业的名字叫比亚迪。
此时的比亚迪还只是一个成立了不到一年的小公司,在生产二次充电电池,杨帅要和他们合作,即便是要拿股份他们也没太多犹豫。
杨帅这都不能算是代言人,而更像是投资人了。
时间来到2月上旬,杨帅跟随球队坐上了前往萨克拉门托的飞机。
他正在天上飞的时候,一个新闻也在报纸上满天飞。
那是米奇·里奇蒙德在记者采访时说的一段话。
自从当初那个《NBA内幕》节目播出并在瓦卡罗推波助澜下大幅宣传之后,里奇蒙德就经常会被问到和杨帅有关的问题。
这一次两队即将交手,记者也再次问到了他如何看待杨帅,以及他认为杨帅有多强等问题。
里奇蒙德终于被问得不耐烦了:
“你以为他为什么要同时参加扣篮大赛和三分大赛,他心思全都花在作秀和卖鞋上了,看看他一下子签了多少合同吧,一个真正的篮球运动员应该专注于球场而不是场外的生意,我敢打赌,他在训练馆呆的时间还没他拍广告的时间长,这种‘商人球员’,不要把他和我相提并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