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兰克,汤姆,”陆远的声音不高,在一片喧嚣中却清晰地传到两位助教耳边,“结束了吗?”
锡伯杜和沃格尔微微一怔,脸上的笑意凝滞了一瞬。
锡伯杜随即重重拍了下陆远的肩膀,眼神变得如他打造的防守体系般锐利:“嘿,兄弟,今晚过后?新的战争才刚刚开始。”他咧嘴,露出一个混合着警惕与好战的笑容,“那些等着看我们笑话的混蛋,会准备好所有阴招和毒箭。”
沃格尔也收敛了笑容,认真地点头:“没错,陆。但我们现在,是冠军!”
“冠军…”陆远低声重复了一遍,目光穿过更衣室喧闹的人影,仿佛看到了纽约麦迪逊广场花园外此刻必然汇聚的、已经陷入彻夜狂欢的无边人潮。
这座三十二年如久旱般渴望冠军的土地,会因这份荣耀而迸发出怎样的惊人和热情啊?
小多兰“史上最盛大庆祝仪式”的承诺言犹在耳。
圣安东尼奥这个终将被所有尼克斯人铭记的胜利之地只是起点,真正的庆典风暴将在曼哈顿的心脏地带掀起。
“准备打包吧,”陆远举起酒杯,不再是独酌,而是面向所有沉浸在欢乐中的队员,声音不大却带着某种承前启后的力量:
“该带我们的王冠,回家了。”
窗外,圣安东尼奥的夜色尚未褪尽,天际线已隐约泛出一线模糊的微光。
属于纽约尼克斯的冠军黎明,正挟裹着万丈光芒,越过广袤的中部平原,坚定地、无可阻挡地,奔向那座灯火不灭的欲望之城。
荣耀此刻归于此地,而荣耀真正的光芒,只有在那座名为纽约的巨大城池之上,才能彻底绽放,闪耀于世界之巅。
飞机的引擎嘶吼声逐渐减弱,轮胎在约翰·肯尼迪国际机场跑道擦出一阵闷响。
机舱内广播响起“欢迎回到纽约”,立刻在尼克斯专机内引爆了比圣安东尼奥更衣室香槟还要炽烈的欢呼浪潮。
即使隔着舷窗,也能感受到这座不夜城正在酝酿一场史无前例的风暴。
橘蓝色的色彩元素已经肉眼可见地侵染了沿途的街道灯箱和悬挂物。
“伙计们,”凯文·加内特第一个站起来,举起他紧紧抱在怀里的FMVP奖杯,“准备好接受我们的城市了吗?”
回应他的是一阵震耳欲聋的、混杂着口哨和拍打座椅背板的鼓噪。
德维恩·韦德的脸几乎贴在舷窗上,望着底下城市如闪烁星河般的璀璨灯火。
史蒂夫·纳什露出温和但充满期待的笑容。
老将们如戴尔·库里、查尔斯·奥克利,经历过九十年代公牛王朝的喧嚣,此刻眼中也流露出对即将抵达的未知盛宴的兴奋。
就连因伤戴着小护具的斯潘诺里斯,也用力挺直了背脊。
每个人都换上了崭新的橘蓝色冠军T恤和球帽,奖杯像圣物般被轮流守护着。
陆远坐在前排靠窗位置。
他透过窗户看着纽约林立的水泥森林在视野中不断放大、清晰。
三十二年尘封的渴望将在今日解冻,汇成滔天巨浪。
小多兰那句“史上最盛大庆典”的承诺言犹在耳,以他对纽约以及这位老板行事风格的了解,那绝非虚言。
一丝极淡的谨慎掠过他的眼底——极致的荣耀之后,便是更高的起点和更沉重的压力。
但此刻,他选择将这份思绪按下,让属于球员们的荣光时刻尽情燃烧。
舱门打开。并没有预料中立刻席卷而来的声浪。
通道出口处异常明亮,闪光灯汇聚成一片令人炫目的光海,将黎明前的机场角落照得亮如白昼。
大批记者和机场工作人员几乎堵塞了出口,维持秩序的安保人员努力地清出一条窄路。
还没等球员们完全踏出廊桥,那声浪——如同地底压抑已久的熔岩终于找到了喷发的出口——轰然爆发!
“Knicks!”
“New York! New York!”
“Champions! Champions!”
疯狂的嘶吼、尖叫、口哨声以排山倒海之势扑来,巨大的声波几乎形成实质的冲击,瞬间淹没了所有人的听觉。
放眼望去,目力所及的机场护栏之外,密密麻麻全是涌动的橘蓝色人潮!
他们挥舞着一切可以挥舞的东西:旗帜、毛巾、自制的冠军标语牌,甚至还有人将自家孩子举过头顶。
每一张面孔都因为极度的激动而扭曲变形,眼睛里燃烧着近乎虔诚的光芒。
那种积蓄了整整三十二年的、刻骨铭心的渴望终于被满足的狂喜,化作足以撼动这座钢铁都市根基的巨大能量。
“我的…老天爷…”史蒂芬·杰克逊喃喃自语,这位向来以硬汉形象示人的悍将,此刻也被这扑面而来的、纯粹的、沸腾如炼钢炉般的城市情感所震撼。
科沃尔张着嘴,仿佛忘了如何呼吸。
连一向沉稳的KG都下意识地握紧了冠军奖杯的底座。
王治郅的目光快速扫过这片他只在电影里见过的狂热场景,心潮澎湃。
李冉更是感到一阵眩晕,仿佛踏入了另一个次元的现实。
加内特第一个高高举起了FMVP奖杯!
轰!!!
回应他的,是又一轮拔地而起的、足以撕裂云霄的爆炸性声浪!
这声音像无形的巨手,将球员们彻底推入了这座城市的狂热怀抱。
他们在安保人员组成的人墙中艰难移动,每一步都伴随着闪光灯的吞噬和四面八方传来的、几乎能把人掀翻的欢呼和呼喊名字的声音:
“KG!”
“D-Wade!”
“Steve!”
“Coach Lu!”
走到出口,眼前豁然开朗——并非空旷,而是景象更加惊人!
五辆装饰着巨大冠军旗帜和尼克斯队徽图案的,敞篷双层巴士早已等候多时。
但这不是普通的巡游大巴,它们更像是被橘蓝色的海洋托起、准备航向风暴中心的巨舰!
“上车!冠军们!”小多兰几乎是被人群裹挟着、在众多保镖的保护下迎了上来。
他脸上的狂喜比在圣安东尼奥时更加炽热,眼睛里充满了血丝,显然彻夜未眠,却精神亢奋到了顶点。
他用力拍打着每一个队员的背脊,“看看!这就是你们的纽约!为了你们而疯狂的城市!”
队员们被簇拥着、推搡着上了第一辆主花车。
陆远最后上车,站在车厢前方的位置。
花车缓缓启动,但几乎寸步难行。
庞大的游行队伍在最前方开道:数不清的高中乐队、身着花哨服饰的桑巴舞队、巨大的吉祥物、挥舞着旗帜的警察骑警方队……但这一切,都成为了背景板上模糊的色块。
真正的主角是那从机场出口开始,一路蔓延、覆盖了整条规划好的游行路线,不,是覆盖了整个曼哈顿心脏地带第五大道的“人海”!
橘蓝色的人海!
那是怎样壮观的景象?
目光所及之处,无论摩天大楼的窗户、楼顶天台,还是街道两侧拥挤得没有任何空隙的地面,甚至一些稍矮建筑物的阳台、消防梯……一切可以立足的地方,都被涌动的人潮填满、堆积!
人山人海,摩肩接踵,根本无法估算数量。
警察手拉手拼尽全力组成的人墙,在这滔天巨浪前显得如此脆弱和不值一提。
无数双手臂在空中挥舞,无数声浪汇聚成一句永恒的口号:“Let’s Go Knicks!Go! Go! Go!”声浪反复冲刷,形成物理性的冲击波,震得花车的金属框架都在轻微嗡鸣。
纸屑!
无尽的纸屑!
蓝色的、橙色的、金色的、银色的!
不是简单的洒落,而是如同暴风雪般从街道两侧的摩天大楼上空瓢泼而下!
它们被风卷起,旋转飞舞,落在队员们的头发上、睫毛上、奖杯上,糊住了车窗,甚至钻进了衣领里。
整个世界仿佛被这场疯狂的、橘金色的暴雪所笼罩。
“太…太夸张了…”史蒂夫·纳什小声感慨,他被坐在第二层的戴尔·库里推了推,后者笑着指着不远处一栋大楼的顶层。
那里似乎有几个穿着西装打着领带的白领,正不顾形象地用大型工业复印纸卷成的纸筒拼命向外抛洒着漫天白色“雪花”。
斯潘诺里斯在基里连科的帮助下,努力扶着楼梯上了车顶二层平台,想看得更清楚,迎面就被一片纸屑糊了满脸。
李冉则对着下方尖叫的女球迷露出了他标志性的、痞帅的笑容,引来更疯狂的尖叫。
韦德紧握着总冠军奖杯,小心翼翼地在漫天飞舞的纸屑风暴中保护着它。尤因和奥克利并肩站在平台一角,这位曾经的纽约之王看着眼前超越了他那个年代的、更加疯狂的盛况,沉默着,眼神复杂,有欣慰,或许也有些许时光荏苒的感慨。
汤姆·锡伯杜和弗兰克·沃格尔挤在下面一层,不停用手机试图拍照记录,但飞舞的纸屑让镜头模糊不堪。
花车在震耳欲聋的欢呼声中,在几乎无法通行的道路上,极其缓慢地挪动着。
原本计划几小时的游行最终花了远超预期的时间才到达终点——麦迪逊广场花园。
此刻的麦迪广场花园广场,早已化身为一个更大号的沸腾巨轮。
无数无法挤进核心游行路线的人群早已聚集在此,将整个广场塞得水泄不通。
当满载着冠军和奖杯的花车终于艰难驶入广场时,人潮的涌动和欢呼达到了又一个新的顶峰,如同海啸触岸,声浪直冲云霄。
花园外巨大的电子屏幕已经亮起:“Welcome Home Champions(欢迎回家,冠军们)!”
临时搭建的庆典主舞台就在花园入口的上方。
当全体尼克斯成员在工作人员引导下,捧着奥布莱恩杯和FMVP奖杯走上流光溢彩的舞台时,广场上数十万人爆发出足以让大地共振的呼喊!
小多兰激动地拿起话筒,嘴唇哆嗦着,声音通过巨大的音响回荡在广场的每个角落,却数次被鼎沸的人声盖过。
他最终只是声嘶力竭地喊出:“New York!你们等待了三十二年的冠军!他!们!回!来!了!!”
他猛地指向陆远和抱着奖杯的加内特等人。简单的动作和话语引来了最直接最强烈的回应——仿佛整个纽约都在呐喊!
陆远冷静地接过旁边递过来的话筒:“这座城市的等待结束了。王冠回来了。但这不是句号,只是尼克斯新王朝的开始。”
他言简意赅,没有煽情,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宣言力量,声音不大,却在音响的加持下清晰地压下了一片喧嚣。
台下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和欢呼。
轮到加内特,这个一向以激情怒吼闻名的狼王,此刻双手稳稳地捧着FMVP奖杯,眼神扫过台下如同繁星般密集的人群。
短暂的沉默之后,他用低沉却充满力量的嗓门吼道:“两年前我来到这里,有人问,KG,你还能拿冠军吗?我说,纽约等待冠军太久了,我要为他们赢回来!”他举起FMVP奖杯,“现在,告诉我——我们!做!到!了!吗?”他最后一个音节彻底引爆了广场!
“Yes——!!!”无数个声音汇聚成撼天动地的洪流。
“告诉我!是谁的冠军!”加内特继续煽动着。
“New York——!!!”声浪几乎要撕裂天空的云层。
韦德紧接着发言感谢球迷,他的谦虚和对未来的展望赢得了更多好感。
纳什被推到话筒前时,面对如此夸张的场面显得有些拘谨,温和地感谢了队友和球迷,引来了理解的善意笑声和掌声。
球员们一个接一个发言、展示奖杯,每一次举起,都伴随着潮水般的欢呼。
李冉、基里连科、科沃尔、王治郅、老库里……每位成员,哪怕只是短暂露面的莫·威廉姆斯或者教练组成员锡伯杜、沃格尔,都得到了属于他们的欢呼时刻,哪怕他们可能从未听过自己的名字在这片广场被如此多人齐声呐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