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明天增加专项训练,我们要在下一场比赛。把奇才队彻底打垮。不给他们任何一丝喘息的机会。”
电话那头的锡伯杜愣了一下。随即兴奋地回答。
“收到。头儿!”
挂掉电话。陆远发动了汽车。
黑色的宾利像一道闪电。汇入了纽约的车流之中。
电话那头的锡伯杜,沉默了足足三秒钟。
随即,他发出了兴奋到近乎变态的,压抑着的笑声。
“收到!头儿!我保证完成任务!”
挂掉电话。
陆远发动了汽车。
黑色的宾利,像一头从沉睡中苏醒的沉默野兽,发出一声低沉的咆哮,瞬间汇入了纽约拥堵而繁华的车流之中。
一场更大的,即将席卷整个联盟的风暴。
正在悄然酝酿。
而风暴的中心。
就是这个来自东方的,年轻的,王朝的缔造者。
第333章 燎原计划
纽约城的狂欢,像一场永不落幕的盛宴。
总决赛横扫小牛的第三天,这座城市依旧沉浸在巨大的喜悦里。
蓝橙色的旗帜从帝国大厦的窗口垂下,如同瀑布般宣示着王者的归来。
时代广场的巨型屏幕上,二十四小时不间断地滚动播放着尼克斯球员们捧起奥布莱恩杯的荣耀瞬间,那金色的奖杯在高清画质下熠熠生辉,刺痛着每一个失败者的眼睛,也点亮了每一个纽约客的骄傲。
空气里,似乎还残留着冠军香槟的甜美气息,混杂着热狗、椒盐卷饼和街头艺人萨克斯风吹出的爵士乐,构成了一种独属于胜利的,令人醺然的芬芳。
盛大的冠军游行,将这场狂欢推向了顶峰。
数以百万计的市民涌上第五大道,将从炮台公园到中央公园的路线堵得水泄不通。
他们穿着各种款式的尼克斯球衣,脸上涂着蓝橙色的油彩,呼喊着英雄的名字。
那尖叫声汇成一道道音浪的海啸,几乎要掀翻曼哈顿林立的钢筋水泥天际线。
孩子们被父亲扛在肩上,挥舞着小小的旗帜,他们的眼睛里闪烁着对偶像最纯粹的崇拜。
德韦恩·韦德站在花车的最高处,他像一个加冕的摇滚巨星。
他一手高举着金光闪闪的奖杯,一手拿着一瓶价值不菲的黑桃A香槟,肆无忌惮地向着欢呼的人群喷洒。
阳光下,飞溅的酒液折射出彩虹般的光晕,与他那口尽显风骚的笑容一样灿烂夺目。
他已经不再是那个需要证明自己的“闪电侠”,三座总冠军奖杯,让他成为了这座城市无可争议的传奇。
凯文·加内特,这个在明尼苏达的冰天雪地里苦熬了七年,将忠诚与热血挥洒在标靶中心的硬汉,此刻像个第一次得到心爱玩具的孩子。
他没有像韦德那样张扬,而是把那座沉甸甸的奥布莱恩杯搂在怀里。
他时不时就会低下头,用粗糙的手指轻轻抚摸奖杯,然后拿起来亲吻一下,对着镜头露出他那标志性的、可以去拍牙膏广告的大白牙。
他逢人就用嘶哑的嗓音大吼:“我们是世界冠军!Anything is possible!”那份源自心底的幸福感,比任何语言都更具感染力。
而李冉,那个从纽约街头篮球场走出的野孩子,更是彻底放飞了自我。
他索性脱掉了上衣,露出满身张扬的东方神兽纹身,在阳光下显得格外醒目。
他将替补席上同样兴奋得满脸通红的大卫·李像扛一袋土豆一样扛在肩上,跟着车载音响里震耳欲聋的嘻哈音乐疯狂扭动身体,引得道路两旁的女性球迷阵阵尖叫。
他就是这支铁血之师里最不羁的火焰,燃烧着最原始的激情与活力,是这支球队“纽约精神”最生动的写照。
教练组的成员们也各有姿态。
汤姆·锡伯杜,那个以防守和严苛著称的偏执狂,终于卸下了整个赛季的紧绷。
他那标志性的嘶吼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和每一个球员放肆的开着玩笑。
帕特里克·尤因,这位尼克斯队史最伟大的中锋,作为球队的内线教练,看着眼前的一切,脸上满是欣慰的笑容。
他将手轻轻放在奖杯上,闭上眼睛,仿佛在与自己那个充满遗憾却同样伟大的职业生涯和解。
多年的宿愿,在这一刻,由这群后辈们为他,也为这座城市圆满了。
陆远,这支王朝军队的最高统帅,这艘冠军巨轮的掌舵人,却只是安静地坐在花车二层的一个角落。
他手里端着一杯香槟,却没有喝,只是看着杯中金色的液体随着车辆的颠簸轻轻晃动,升腾起细密的气泡。
他的目光越过下方狂欢的人群,越过那些挥舞的手臂和旗帜,投向远处那些被誉为人类文明奇迹的摩天大楼。
它们在阳光下闪着金属的光泽,冷峻而恢弘,一如他此刻的心境。
他的脸上带着微笑,但那微笑里,却有一种与周遭狂热气氛格格不入的平静,甚至是一丝难以察觉的……倦意。
“在想什么呢,头儿?”史蒂夫·科尔端着酒杯,在他身边坐下。
作为球员时代和教练时代都跟随陆远拿到过冠军的人,科尔或许是这个世界上最懂他的人之一。他能敏锐地察觉到陆远情绪里的那份抽离感,仿佛灵魂已经飘向了别处。
“又拿了一个冠军,看你的样子,好像并不怎么兴奋?”科尔笑着碰了碰他的杯子,发出清脆的响声。
陆远没有直接回答,他晃了晃酒杯,忽然问道:“史蒂夫,你觉得对于一个登山者来说,最重要的是什么?”
“当然是登顶。”科尔不假思索地回答,“享受那种的征服感。”
“那登顶之后呢?”陆远追问。
科尔愣了一下。
他看着陆远那双深邃得如同星空的眼睛,瞬间明白了。
对于普通人来说,登顶就是结束,是享受荣耀的开始。但对于陆远这样的人来说,登顶只是一个过程。
“寻找下一座更高,更险,更人迹罕至的山。”科尔轻声说。
陆远大笑了起来,笑声爽朗而通透。
他终于喝了一口杯中的香槟,辛辣的泡沫刺激着他的味蕾,让他感到一阵清醒。
“没错。”他转过头,看着科尔,眼神里闪烁着一种前所未有的光芒,“这座山,我们已经来来回回爬了三次。山顶的风景很美,美得让人窒息。但对我来说,已经没有太多新鲜感了。”
科尔的心猛地一跳,他有一种强烈的预感:“所以……你准备……”
“不,我什么都没说。”陆远摇了摇头,“尼克斯是我的球队,你们是我的兄弟。”
他顿了顿,声音变得低沉而郑重,仿佛在诉说一个埋藏已久的秘密。
“但是,我想在继续攀登这座山的同时,去做一些更有意义,也更有挑战的事情。”
他的目光,仿佛穿透了浩瀚的太平洋,望向了那片生他养他的土地。
“我想,去为另一片土地,播撒一些种子。一些真正能够改变那片贫瘠土壤的种子。”
科尔看着陆远,他知道,这个男人,又要干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了。
他心中的那团火,永远不会满足于仅仅照亮一座城市的辉煌。
他要的,是燎原。
游行结束的当晚,麦迪逊广场花园的主人,詹姆斯·多兰,在自己位于球馆顶层的豪华办公室里,为球队核心成员举办了一场私密的庆祝派对。
相比于白天的喧嚣,这里的气氛要安静得多。
昂贵的波斯地毯,意大利手工制作的真皮沙发,墙上挂着毕加索的真迹。巨大的落地窗外,是曼哈顿璀璨的夜景。
多兰今天的心情好到了极点。这位曾经被纽约媒体和球迷口诛笔伐,被认为是“全美最差老板”的男人,如今却成了人人称颂的“王朝奠基人”。
他端着一杯威士忌,满面红光地和每一个人碰杯,他知道,这一切的改变,都源于那个正安静地坐在沙发一角的中国男人。
派对进行到一半,多兰示意众人,然后独自走向陆远。
“陆,能借一步说话吗?”
陆远点了点头,跟着多兰走进了旁边一间更为私密的书房。
门关上的瞬间,隔绝了外面的欢声笑语。书房里只亮着一盏昏黄的台灯,气氛庄重而严肃。
多兰没有坐下,他站在巨大的红木办公桌后,看着陆远,眼神复杂。有感激,有敬畏,还有一丝不易察觉的紧张。
“陆,首先,再次感谢你。你为这支球队,为这座城市,为我个人所做的一切,语言已经无法形容。你是个奇迹,一个真正的奇迹。”
“这是我们共同努力的结果,詹姆。”陆远微笑着回答。
多兰苦笑了一下,摇了摇头:“不,我们都知道,没有你,就没有这一切。是你把一群老的老,小的小,刺头的刺头,捏合成了一支冠军之师。是你让‘纽约篮球已死’这句话,变成了全美最大的笑话。”
他沉默了片刻,似乎在组织语言。
“陆,你的四年合约,这个赛季结束后……就到期了。”
多-兰说出这句话时,声音有些干涩。
这是悬在他心头整个赛季的一把剑。
陆远自从合同进入最后一年,从未主动提起过任何关于续约的事情。
以他的行事风格,这绝不是疏忽。
多兰知道,这个神奇的中国人,大概率是要离开了。
他的心沉了下去,但他脸上却努力维持着平静。
经历了这几年的成功,他已经不再是那个冲动易怒的门外汉了。
他学会了尊重,尤其尊重眼前这个男人。
“我今天叫你来,不是想用什么东西来强迫你,或者说服你。”多兰的声音无比真诚,“我只想告诉你,尼克斯永远是你的家。我准备了一份新的合约,一份空白的合约。年限,你来填;薪水,你来填。球队的股份,只要你开口,我愿意出让一部分。我甚至可以把篮球事务运营总裁的职位交给你,让你拥有完全的,不受任何人掣肘的权力。”
“我只想让你知道,为了留下你,我愿意付出任何代价。”
这是一个任何教练都无法拒绝的提议。
它代表着金钱、权力和地位的顶峰。
然而,陆远只是静静地听着,脸上波澜不惊。
他看着多兰,眼神里流露出一丝暖意:“谢谢你,詹姆。我能感受到你的诚意。和你合作的这四年,非常愉快。”
这句“非常愉快”,让多兰的心彻底凉了。这听起来,更像是告别感言。
“所以,你真的要走?”
“我还没做最后的决定。”陆远没有把话说死,但他接下来的话,却印证了多兰的猜测。
“詹姆,你知道,我来自哪里。在我来的那个地方,篮球正在走一条很曲折的路。我们有全世界最多的球迷,有不输给任何国家的天才苗子,但我们却一次又一次地在世界大赛上折戟,我们最好的球员,像姚明,像王治郅,他们的职业生涯都因为一些非篮球的因素而充满了遗憾和伤痛。”
“我在这里,证明了我的篮球理念是可以在最高水平的舞台上取得成功的。现在,我想把这些东西,带回去。”
“我想为我的祖国,做一些事情。一些比再拿三座总冠军奖杯,更有意义的事情。”
多兰怔怔地看着陆远,他从对方的眼神里,看到了一种他从未见过的东西。那不是对胜利的渴望,也不是对权力的追求,而是一种近乎于信仰的使命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