篮坛天工:开局执教答案 第456节

  因为他们心里都无比清楚。

  从今天起,在中国这片土地上,陆远这个名字,代表的不仅仅是一个篮球教练。

  他代表的,是一种信仰,一个梦想,和一股足以改变国运的,不可抗拒的力量。

  而他们,有幸成为了第一批,追随这股力量的信徒。

  老马和几个被特许留下来见证历史的记者,在会议室的角落里,已经彻底麻木了。

  他们看着那个被一群跺跺脚就能让中国经济抖三抖的亿万富翁们,众星捧月般环绕着的年轻人。

  心中,只剩下最后一个念头。

  2007年的中国篮球,天,不是要亮了。

  而是已经被这个男人,亲手给捅破,然后,换上了一个,只属于他的,全新的太阳。

第337章 你们的赞助,我一个都不要

  陆远掀起的风暴,并没有随着那场大佬云集的会议结束而平息。

  恰恰相反,那只是风暴眼在中国境内的一次短暂汇聚,一次内敛而深沉的能量积蓄。

  当那些在中国商界呼风唤雨、身价百亿的企业家们,心悦诚服地在支票上签下自己的名字,选择成为“燎原计划”最坚实的后盾时,这场由一个篮球教练点燃的火焰,已经借着全球化的东风,越过了浩瀚的太平洋,以一种让所有人都始料未及的速度,席卷了整个世界。

  这不再仅仅是一项体育青训计划,它被赋与了太多额外的意义。

  一个在世界之巅功成名就的中国人,放弃了唾手可得的荣誉和财富,毅然决然地回到祖国,倾其所有去弥补这片土地上最薄弱的一环。

  这个故事本身,就充满了英雄主义的浪漫色彩和引人遐想的家国情怀。

  在那些嗅觉如猎犬般灵敏的全球资本眼中,这更是一个千载难逢的,能够与十二亿人建立情感链接的黄金机会。

  美国,东部时间,深夜。

  纽约曼哈顿的霓虹灯依旧闪烁,仿佛一座永不沉睡的欲望都市。

  但在ESPN位于布里斯托的总部大楼里,一场本该早已结束的节目录制,却被紧急叫停,并替换成了紧急加播。

  其王牌体育辩论节目的演播室里灯火通明,气氛却比任何一场NBA总决赛的抢七大战都要紧张。

  两位全美最著名的体育评论员,托尼·科恩海瑟和迈克尔·威尔邦,正对着镜头,唾沫横飞,脸上的表情是震惊、不解与一丝难以言喻的敬畏交织的复杂混合体。

  “我无法理解!我完全无法理解!”托尼激动地挥舞着手臂,他那标志性的秃顶在聚光灯下闪闪发亮,汗珠顺着额角滑落,“迈克尔,你来告诉我,一个刚刚带领纽约尼克斯,这座三十多年未尝冠军滋味的城市,拿到了三连冠的男人!一个已经被公认为篮球战术领域革命者的男人!一个只要他愿意,就能在麦迪逊广场花园拥有一座纯金雕像的男人!他为什么?为什么要在职业生涯的最巅峰,选择离开!离开纽约!离开NBA!回到一个……恕我直言,回到一个篮球的第三世界国家去搞什么该死的青训?”

  托尼的声音里充满了被背叛的愤怒和痛心疾首。

  他是纽约的铁杆粉丝,是陆远战术的忠实拥趸。

  他曾无数次在节目中将陆远吹捧为“穿着教练服的上帝”,而现在,这位“上帝”却抛弃了他的信徒。

  他的搭档迈克尔·威尔邦,一位向来以沉稳和理性著称的黑人评论员,此刻的表情也前所未有的严肃。

  他缓缓摇了摇头,深邃的目光仿佛要穿透摄像机,看到事件的核心。

  “托尼,冷静点。我们首先要明白,这不是钱的问题。”他的声音低沉而有力,像教堂里的钟声,带着一种安抚人心的力量,“尼克斯的老板詹姆斯·多兰可以给他开出两千万美金的年薪,甚至更高。这笔钱足以买下这个世界上任何一个人的忠诚,除了陆远。这也不是荣誉的问题,四连冠,甚至创造一个超越比尔·拉塞尔的八连冠王朝,对他来说就像探囊取物。我们正在讨论的,是一种我们,或者说,是我们这些习惯了用商业逻辑思考体育的人,完全无法理解的选择。”

  “什么选择?”托尼追问,像一个急于知道答案的学生。

  “一种……超越了体育范畴的选择。”迈克尔的目光变得悠远,“托尼,你有没有想过,当一个人站上山巅,看尽了所有风景之后,他会追求什么?更多的金钱?更高的山峰?不,对于某些人来说,他们会选择回到山脚,去开辟一条新的,能让更多人登上山顶的道路。”

  “他放弃了在篮球世界里,成为一个受人膜拜的‘神’的机会,而选择回到他的祖国,去成为一个‘人’。一个播种者,一个拓荒者,一个引路人。他赌上的,不是尼克斯的下一个、再下一个冠军,而是他身后那个拥有十三亿人口的国家,未来二十年的篮球国运。托尼,这事儿太大了,大到已经超出了我们平时讨论的交易、薪水和战术板的范畴。这是一个关乎于‘传承’,关乎于历史遗产的故事。他要留下的,不是几座奥布莱恩杯,而是一个可以自我造血、生生不息的篮球生态。”

  演播室陷入了长达十几秒的沉默。导播甚至忘记了切换广告。

  托尼张了张嘴,却发现自己所有的质问和愤怒,在“传承”和“国运”这两个词面前,都显得如此苍白和渺小。

  而在世界的另一端,德国,巴伐利亚州的小镇黑措根奥拉赫。

  阿迪达斯全球总部,一座充满现代设计感的玻璃建筑内,一场由CEO赫伯特·海纳亲自主持的紧急董事会,正在深夜召开。

  巨大的环形会议桌旁,坐着一群掌管着这个体育帝国未来的高管们,每个人的脸上都写满了凝重。

  “Nike那边有什么动静?”海纳的眼神锐利如鹰,这位以铁腕和远见著称的CEO,用手指轻轻敲击着桌面,发出的“笃笃”声在安静的会议室里格外清晰。

  大中华区的总裁,一个名叫马库斯·施密特的德国人,立刻站了起来。

  他的脸上混合着焦虑和一种近乎狂热的兴奋:“CEO先生,根据我们安插在Nike内部的最高级别线人传回的情报,Nike全球体育营销副总裁,以及他们的大中华区总裁约翰·斯通,已经乘坐最早的航班飞往BJ。他们的目标很明确,不惜一切代价,拿下‘燎原计划’的独家赞助权!”

  马库斯深吸一口气,投下了一枚重磅炸弹:“他们甚至准备好了以他名字命名的‘远’系列终身合约,以及高达百分之五的个人系列全球销售分成!先生们,这是迈克尔·乔丹的待遇!他们准备把陆远,打造成篮球领域的下一个,也是唯一一个‘乔丹’!”

  “终身合约?百分之五的分成?”会议室里响起一片倒吸冷气的声音。

  在座的都是行家,他们比任何人都清楚这意味着什么。这不仅仅是一份天价合同,这是品牌最高级别的绑定,是把陆远个人的形象、声誉、甚至他所代表的民族精神,和Nike那个小小的勾形标志,永远地画上等号。这是一种赌上品牌未来声誉的豪赌。

  “我们不能等了!绝对不能!”马库斯的声音因为激动而带着一丝颤抖,“先生们,你们可能不完全了解陆远现在在中国的影响力。他已经不是一个教练了,他是一个图腾,一个符号,一个活着的民族英雄!‘燎原计划’,在这个即将举办奥运会的节骨眼上,已经被官方和民间赋予了无与伦比的政治意义和民族情感。这已经不是一个单纯的商业项目,这是一次对中国未来一代人价值观的投资!谁能拿下它,谁就等于赢下了未来二十年,整个中国市场的人心!这比我们签下十个姚明,一百个刘翔都要管用!”

  海纳停止了敲击桌面,他站起身,走到巨大的落地窗前,俯瞰着小镇宁静的夜景。

  片刻之后,他转过身,目光坚定。

  “马库斯,我授权你,动用一切可以动用的资源。”他斩钉截铁地说道,“我们的报价,必须比Nike更有诚意,也更有深度。告诉BJ方面,我们不光可以提供资金和装备,我们还可以在德国,在我们的总部,为他们建立一个最高科技的运动科学实验室!我们可以把最好的训练师,最好的营养师,最好的医疗团队,最好的数据分析师,全部派到中国去!我们甚至可以为‘燎原计划’中所有被选中的孩子,提供从小学到大学的德国式双语教育资助!钱不是问题,我们的诚意,我们帮助他们建立一个完整体系的诚意,必须让他们看到!”

  同样的场景,也在亚特兰大的可口可乐总部,在纽约州的百事公司,在韩国首尔的三星集团,在日本东京的索尼公司,在所有嗅觉敏锐的跨国巨头的最高层办公室里激烈地上演着。

  可口可乐准备了一份名为“未来冠军,畅爽开怀”的整合营销方案,计划将“燎原计划”与他们2008年奥运会的全球主题活动深度绑定,预算上不封顶。

  百事则针锋相对,打出了“新生代,新选择”的旗号,准备邀请陆远和他未来的弟子们,与当时正红的周杰伦、蔡依林等巨星共同拍摄广告,将体育与流行文化完美结合。

  宝马汽车,则希望成为“燎原计划”的独家车辆合作伙伴,他们承诺为计划中的每一个训练营提供全新的X5作为工作用车,并为陆远本人定制一辆全球唯一的,印有“燎原”火焰标志的M系列轿跑。

  ……

  一张由陆远亲手绘制的,名为“中国篮球未来”的巨大藏宝图,已经摊开在了全世界的面前。

  而那些手握重金的冒险家们,正像闻到血腥味的鲨鱼一样,从世界各地,疯狂地涌向BJ这座古老而又充满活力的东方都城。

  此时的BJ,位于体育总局大院内的篮协主席办公室,已经快要变成一个国际长途的热线中心和顶级公司的驻京联络处了。

  于在清,这位在位多年、见惯了风浪的篮协主席,此刻却感觉自己像一叶扁舟,被卷入了一场前所未见的资本海啸。

  他的秘书小李,一个刚毕业不久的大学生,抱着一沓厚厚的,刚刚从传真机里打印出来的文件,手都在发抖。

  “主席,这是Nike的,这是Adidas的,这是可口可乐的……还有宝马,还有诺基亚,三星也发来了……他们都发来了合作意向书,措辞都非常……非常急切。他们的中国区总裁或者亚太区负责人,都希望能在二十四小时内,和您,和陆远指导,尽快见一面。”小李的声音里充满了难以置信。

  于在清看着办公桌上那堆积如山的,印着各种世界顶级品牌LOGO的文件,感觉自己像在做梦。

  他这辈子也没想过,自己这个过去常常因为经费问题而焦头烂额的小小篮球协会,有一天会成为全世界资本追逐的焦点。

  这些logo,他过去只在电视广告和高端商场里才能看到,现在,它们却像雪片一样,谦卑地躺在自己的办公桌上,等待着被翻阅。

  他颤抖着手,拿起了最上面的一份,是Nike的。

  封皮是用极有质感的特种纸制作的,上面只有一个简洁的勾形标志和一行标题,写着“献给陆远先生的燎原计划方案”。他翻开第一页,只是扫了一眼摘要部分的数字,心脏就猛地一抽。

  光是第一期的赞助意向金,就是一个他数着零都要数半天的天文数字。

  后面还附带了装备支持、市场推广、全球资源共享等一系列条款,每一条都丰厚到让他心惊肉跳。如果把这份合同的价值换算成人民币,恐怕比篮协过去十年拿到的所有拨款加起来还要多。

  他的手,微微有些颤抖。

  理智和多年的经验告诉他,只要他点点头,打个电话给陆远,劝说他接受这份好意,那么中国篮球将会在一夜之间,拥有全世界最顶级的资源。

  缺钱?缺装备?缺高水平教练?这些困扰了中国篮球几十年的问题,将瞬间迎刃而解。

  他甚至已经开始幻想,有了这笔钱,“燎原计划”可以建多少个训练营,请多少个好教练,让多少个孩子受益。这简直是天降甘霖,是足以载入中国体育史的巨大功绩。

  就在他心潮澎湃,几乎要被这巨大的幸福感冲昏头脑的时候,办公室的门被推开了,连敲门声都显得有些随意。

  陆远走了进来。他还是那身简单的T恤牛仔裤,脚上一双普通的白色球鞋,手里甚至还拿着一瓶一块钱的娃哈哈矿泉水,拧开,仰头灌了一大口。

  他身上那种与这个充满紧张和金钱气息的办公室格格不入的闲适感,瞬间让整个空间的氛围为之一变。

  “于主席,很热闹啊。”他瞥了一眼桌上那堆小山似的文件,语气平淡得像在说今天天气不错。

  “陆远,你快来!你快看!”于在清像是抓住了救命稻草,也像是找到了主心骨,激动地把那份沉甸甸的Nike意向书递了过去,“你看看这个!他们……他们太有诚意了!这条件,简直……简直是无法拒绝!”

  陆远接过来,那双曾洞悉过无数球场变化的眼睛,迅速地扫了一遍。

  他看得很快,脸上没有任何表情变化,就像在阅读一份无关紧要的报纸。几秒钟后,他做出了一个让于在清目瞪口呆的动作。

  他随手就把它扔回了桌上,那份价值数亿美金,凝聚了Nike最高层智慧和决心的合同,在他眼里,仿佛就是一张毫无价值的废纸。

  “诚意?”陆远轻笑了一声,笑容里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讥讽,“刘主席,他们的诚意,不是给中国篮球的。是给我陆远这个人的名气,和我背后这十几亿人的消费市场的。”

  于在清愣住了,他完全没跟上陆远的思路:“这……这有什么区别吗?钱到了我们手里,不都是为中国篮球办事吗?”

  “区别大了。”陆远走到窗边,背着手,看着楼下训练场上那些正在挥汗如雨的年轻球员,眼神变得有些悠远。

  “刘主席,你看到的,是他们愿意给我们的钱。我看到的,是他们拿走这些钱之后,想要从我们这里得到的东西。”他缓缓说道,“他们给的钱越多,想要的就越多。今天他们可以给我们建实验室,明天他们就想让我们的球员,从十岁开始,就必须穿上印着他们LOGO的衣服,去拍各种各样的广告。后天,他们就会根据球员的商业价值和市场潜力,来建议我们,甚至是要求我们,让最有价值的球员,得到最多的出场时间和战术地位。”

  他转过身,看着一脸茫然的于在清,目光变得锐利如刀。

  “慢慢地,这个‘燎原计划’,就不再是我们的了。它会变成一个巨大的秀场,一个资本的游乐园。球员们不再是为了国家荣誉而拼搏的战士,而是为了品牌曝光率而赚钱的模特。训练不再是为了提高球技,而是为了拍出更好看的宣传片。我们的教练,也得听从他们派来的‘市场顾问’的指导。到最后,我们什么核心的东西都得不到,只会被他们吸干最后一滴血,然后留下一个华丽但空洞的壳子,和一地鸡毛。”

  于在清听得冷汗都下来了。他这才意识到,自己只看到了那些诱人的数字,却完全没想过数字背后那个看不见的,布满了陷阱的深渊。陆远描述的场景,实在是太可怕了,那等于把中国篮球的未来,拱手交给了外国资本来定义和塑造。

  “那……那我们怎么办?”他有些六神无主,声音都带着颤音,“这些人,可都是世界五百强,是全球行业的翘楚,我们一个都得罪不起啊。要是全拒绝了,以后还怎么在国际上混?”

  “谁说要得罪他们了?”陆远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丝让人捉摸不透的,甚至有些狡黠的笑容,“刘主席,格局要打开。他们想来,是好事。说明我们手里的东西,是真正的宝贝。让他们来,来得越多越好。”

  他拿起于在清桌上的电话,没有丝毫犹豫,直接拨通了总局办公室的号码。

  “喂,王主任吗?是我,陆远。麻烦您个事,对,想请总局出面,帮我约一下那些想谈合作的外国公司。对,所有的,一个都别漏下。告诉他们,我只给他们一个小时的时间,集体见面,过时不候。地点,就定在后天上午十点,还是那个一号报告厅。”

  两天后,国家TY总局,一号报告厅。

  同样的地方,同样的时间。

  但台下坐着的人,已经截然不同。

  上次这里坐的是中国的商界大佬,气氛是自己人关起门来办大事的热烈和团结。

  而这一次,报告厅里弥漫着的是一种截然不同的气味——金钱、野心和顶级掠食者之间相互对峙的紧张气息。

  台下黑压压地坐满了人,清一色的西装革履,金发碧眼与亚洲面孔交织。

  每个人都带着自信而优雅的微笑,但那微笑背后,却隐藏着猎人般的锐利和警惕。

  空气中,昂贵的古龙水味和无形的火药味混合在一起,形成了一种奇特的氛围。

  Nike大中华区总裁约翰·斯通,当仁不让地坐在第一排最中间的位置。

  他身材高大,金色的头发梳理得一丝不苟,一身剪裁合体的阿玛尼西装更衬得他气场十足,眼神里充满了志在必得的傲慢。

  在他看来,这场竞争毫无悬念。

  论财力,论在篮球领域无可匹敌的影响力,论与顶级运动员合作的经验,Nike都是独一无二的王者。

  他甚至已经想好了签约仪式后新闻发布会的标题。

  他旁边的,是阿迪达斯的马库斯·施密特。

  这位严谨的德国人正襟危坐,手里紧紧攥着一份厚厚的,用德中双语写成的计划书。

  那上面详细罗列了他们能提供的所有资源,从硬件到软件,从科研到教育,他相信,这份堪称“保姆级”的诚意足以打动任何一个真正想做事的人。

  他们的周围,还坐着可口可乐的亚太区市场总监,一位风情万种的法国女士;百事公司的代表则年轻气盛,一副势在必得的样子;三星的韩国高管表情严肃,不时地用手帕擦拭额头;宝马的负责人则悠然自得,仿佛胜券在握。

  他们都是各自领域的精英,是习惯了用金钱和资源摆平一切的天之骄子。

  今天被这样“无礼”地召集在一起,让他们感到了一丝不悦,但更多的是好奇。他们想看看,这个搅动了世界风云的中国教练,到底想玩什么把戏。

首节 上一节 456/644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