篮坛天工:开局执教答案 第572节

  在他的世界里,他,勒布朗·詹姆斯,是永远正确的一方。如果全世界都站在他的对立面,那只能证明一件事——是这个世界错了。

  在波士顿TD北岸花园球馆,在凯尔特人队那16面骄傲的总冠军旗帜之下,詹姆斯穿着一身笔挺的、价值不菲的定制西装,脸上带着一种精心排练过的谦逊而又坚定的微笑,坐到了媒体的长枪短炮面前。

  他的身边,坐着凯尔特人队的三位新队友——保罗·皮尔斯、雷·阿伦和拉简·隆多。

  皮尔斯和雷·阿伦的脸上,带着一种职业性的、略显僵硬的微笑,而年轻的隆多,则是一如既往地面无表情,眼神里看不出任何情绪。

  “首先,我想感谢芝加哥这座城市,感谢公牛队,感谢那里的球迷们七年来对我的支持。”詹姆斯的声音,低沉而富有磁性,听起来充满了诚恳,“那是一段美妙的旅程,我永远不会忘记。”

  他的开场白,标准,得体,像一个经过顶级公关团队反复打磨过的完美范本。

  “但是,人生总要向前看。对我来说,我职业生涯的唯一目标,就是赢得总冠军。在芝加哥,我付出了我的全部,但我一次又一次地倒在了同一个人的面前。”

  他顿了顿,眼神中流露出一丝恰到好处的、混合着不甘与敬佩的复杂情绪。

  “陆远。他是一个伟大的、甚至是不可战胜的教练。在芝加哥,我们似乎背负着一种宿命,一种只要面对他,就无法逾越的魔咒。无论是他执教尼克斯,还是执教勇士,那种宿命感都压得我们喘不过气来。我感觉,我不是在和一支球队战斗,我是在和整个芝加哥公牛的历史,在和陆远教练过去十几年积累下来的恩怨战斗。”

  这番话,说得何其高明!

  他巧妙地将自己的失败,归结于一种虚无缥缈的“宿命论”,归结于球队与陆远之间的“历史恩怨”。

  他没有承认自己的能力不足,也没有承认自己被姚明彻底打爆,而是将自己塑造成了一个悲情的、被命运捉弄的英雄。

  他的声音,通过无数的麦克风,传向了全世界。

  这番话,在芝加哥球迷听来,是赤裸裸的背叛和嘲讽;但在波士顿球迷听来,却是天底下最动听的福音。

  然而,在某些真正懂球的人耳中,这番话,却显得无比的刺耳和……愚蠢。

  “我理解芝加哥球迷的感受,”他的声音低沉而富有磁性,每一个字都经过了精心的排练,“但他们必须明白,我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胜利。我必须为我自己的职业生涯,为我追求伟大的道路,做出最正确、最有利的选择。”

  他的潜台词无比清晰:你们的感受,不重要。我的伟大,才是一切的核心。

  “所以,我需要一个全新的开始。一个没有历史包袱,一个能够让我纯粹地去追逐胜利的地方。”他的目光,扫过身边的三位队友,脸上的笑容变得真诚而热切,“而波士顿,就是最好的选择。这里有伟大的传统,有伟大的球员。我不是来这里当救世主的,我是来这里学习的,是来这里成为一个团队的一份子,去帮助保罗、雷、拉简,去帮助这支伟大的球队,赢得那第17座总冠军奖杯。”

  然而,在他那谦逊有礼的外表之下,在他那双看似真诚的眼眸深处,隐藏着的,却是一个截然不同的、冰冷而傲慢的灵魂。

  此刻,詹姆斯的内心独白是这样的:

  ‘一群愚蠢的芝加哥人,他们真的以为我喜欢那座破败的城市?他们真的以为,我会为了那个什么狗屁的乔丹传承,在这里耗尽我的整个职业生涯?’

  ‘失败?没错,我是失败了。但那不是我的错!是那该死的姚!是那个如同一堵墙一样挡在我面前的中国巨人!更是那个躲在幕后,像个幽灵一样操控着一切的陆远!’

  ‘他以为他赢了我?不,他只是赢了这支被历史诅咒的芝加哥公牛!他只是利用了姚明那个百年一遇的怪物!如果我和姚明互换球队,我能带领勇士赢下100分!’

  ‘现在,我来到了波士顿。这里有联盟最好的射手雷·阿伦,有联盟最顶级的关键先生保罗·皮尔斯,还有一个虽然脑子有点问题但传球确实不错的隆多。他们,都将成为我的武器。’

  ‘至于那些替补?一群派不上用场的废物,留着他们只会浪费薪金空间。一支球队,只需要有我,就足够了。我,就是体系!我,就是胜利的保证!’

  ‘陆远,你等着。你以为你的七个冠军很了不起吗?你等着看吧。在波士顿,我将建立一个真正属于我的王朝。’

  他骨子里的自负与傲慢,如同深海下的暗流,汹涌澎湃。

  他是一个天生的商人,一个精于计算的利己主义者。

  对他而言,球队、队友、球迷,都只是他用来实现个人价值最大化的、可以随时被替换和交易的筹码。

  他选择波士顿,不是因为这里的传统,而是因为他经过精密的计算,认为这里的明星配置,最有利于他去对抗陆远,去实现他商业价值和历史地位的双重飞跃。

  而当有记者尖锐地问到,凯尔特人为了得到他,几乎掏空了整个替补席,新赛季将面临巨大的轮换压力时,詹姆斯只是自信地一笑。

  “我想,当一支球队同时拥有我、保罗和雷的时候,我们考虑的,应该是如何让对手的替补席感到压力。”他巧妙地偷换了概念,随后,说出了那句注定将载入史册的、充满了无尽野心的宣言。

  他的眼神,在这一刻,开始变得无比炽热,那是一种野心与欲望交织成的火焰,仿佛已经看到了未来无数座总冠军奖杯在向他招手。

  他缓缓地伸出手指,一字一句地,用一种宣告神谕般的口吻说道:

  “我们不仅仅是为了一个总冠军。我们来到这里,来到波士顿,是为了建立一个前所未有的王朝。当我和保罗(皮尔斯)、雷(阿伦)、朗多这些伟大的冠军球员联手时,我们谈论的,将不会只是一个冠军……”

  他顿了顿,嘴解浮现出一抹充满挑衅意味的、傲慢至极的微笑。

  “不是一个,不是两个,不是三个,不是四个,不是五个,不是六个……”

  说到这里,他故意停顿了一下,目光似乎穿越了时空,落在了那个远在中国的、刚刚拿到第七冠的男人身上。

  “……甚至,也不是七个。”

  “轰——!!!”

  这番话,如同一颗引爆在大气层中的氢弹,其冲击波让整个世界的舆论场,彻底炸裂!

  狂!

  狂到没有边际!狂到令人发指!

  在陆远刚刚以一种无敌的姿态,率领金州勇士横扫夺冠,拿到他个人执教生涯第七座总冠军奖杯,建立起横跨三个时代、三个不同球队的第三个王朝的背景之下,詹姆斯这番“不是七个”的言论,已经不是暗示,而是一种最直接、最赤裸裸、最不留情面的公开宣战!

  他不仅要夺冠,他还要用数量来彻底碾压陆远!他要用一个全新的、更加伟大、更加持久的“凯尔特人王朝”,来洗刷自己过去所有的失败与耻辱,将陆远和他那七座奖杯,统统扫进历史的垃圾堆!

  ……

  “呵……真是有意思。”

  陆远看着平板电脑上,詹姆斯那张因极度自负而显得有些扭曲的脸,发出了一声意味不明的轻笑。

  他随手关掉了视频,将笔记本还给了早已被这番狂言震得魂不附体、呆若木鸡的李卫民。

  “陆……陆指导,这……这简直是疯了!他疯了!”李卫民的脸上,写满了无法抑制的焦虑与担忧,“詹姆斯、皮尔斯、雷·阿伦、朗多……我的天,这四个怪物凑在一起,东部……不,是整个联盟,还有谁能挡得住他们?这简直就是一支现实版的复仇者联盟啊!他这番话,摆明了就是冲着您来的!他要挑战您的地位!”

  “冲着我来的?”陆远重新端起茶杯,用杯盖慢条斯理地撇去浮在上面的茶叶,眼神中没有丝毫的波澜,反而带着一丝玩味,“老李,我问你一个问题。你把一头饥饿的狮子,一头成年的猛虎,一头狡猾的豹子,再加一头独行的恶狼,全都关进同一个狭小的笼子里,然后只扔进去一块不够它们分的、血淋淋的鲜肉。你觉得,它们是会齐心协力地把肉分了吃,还是会为了争夺这唯一的一块肉,而先互相撕咬,直到只剩下最强的那一个?”

  李卫民愣住了,他张了张嘴,却一个字也说不出来。

  他显然没能跟上陆远这天马行空的比喻,他只看到了四头猛兽凑在一起的可怕,却没有去想它们之间是否能够共存。

  陆远摇了摇头,没有再解释。

  他知道,这种级别的博弈,已经远远超出了普通人的理解范畴。

  在全世界百分之九十九的人眼中,波士顿凯尔特人组成了一支史无前例的无敌舰队,下个赛季的总冠军已经是他们的囊中之物。

  但在他看来,那不过是一艘用黄金和钻石胡乱堆砌起来的、结构畸形、配重失衡、动力系统与操作系统完全不匹配的华丽囚笼罢了。它看起来坚不可摧,实则只需要一阵恰到好处的风浪,就会因为内部分歧而瞬间倾覆,沉入海底。

  就在这时,他那部经过特殊加密、只有极少数人知道号码的私人手机,突然在桌面上发出了“嗡嗡”的震动声。

  来电显示,是一个他无比熟悉的、来自波士顿地区的号码。

  陆远对李卫民摆了摆手,示意他先出去。

  然后他才不紧不慢地接通了电话。

  “教练。”电话那头,传来一个充满了压抑的无奈、深深的疲惫和一丝无法掩饰的愤怒的声音。

  是保罗·皮尔斯。

  这位曾经在篮球圣殿杜克大学,被陆远亲手点拨指导过的得意门生,此刻的声音里,没有丝毫得到詹姆斯这位超级强援的喜悦,反而充满了末日降临般的沮丧。

  “保罗,听你的声音,似乎对你的新队友,以及球队的未来,不太满意?”陆远靠在宽大的老板椅上,语气轻松得像是在和一个许久未见的老友闲话家常。

  “满意?教练,您是在和我开玩笑吗?!”皮尔斯的声音陡然拔高,压抑已久的怒火终于找到了宣泄口,“丹尼(安吉)疯了!他彻底疯了!为了得到那个自以为是的‘国王’,他把我们球队的板凳席给拆得一根毛都不剩!格林、戈麦斯、特尔费尔……这些都是我们更衣室里能打硬仗的好兄弟!现在全没了!他甚至还愚蠢地送出了两个未来的、该死的无保护首轮签!”

  “我们是得到了勒布朗,没错,他很强,数据很华丽。但是,教练,您教过我的,篮球是五个人的运动!是一场四十八分钟的战争!我们的替补席现在只剩下一些拿着底薪、随时可能退役的老家伙,和几个在发展联盟都打不上球的菜鸟!难道,丹尼那个混蛋是想让我们四个,下个赛季每一场比赛都打满48分钟吗?!”

  他的声音因为激动而颤抖:“还有薪资!我们四个人的工资,像一把生锈的巨锁,已经彻底锁死了球队未来五年的所有操作空间!我们一分钱都没有!我们没办法签下任何一个像样的自由球员来补强!我们被困住了!教练!我们被困在了一个看起来金碧辉煌,实则四面漏风的笼子里!”

  皮尔斯的抱怨,如同一串愤怒的连珠炮,充满了对球队管理层这笔疯狂操作的无语和绝望。他是一个传统的、从一而终的球队领袖,他信仰团队,信仰化学反应,信仰更衣室文化。而现在,球队为了一个外来的、傲慢的“国王”,几乎毁掉了他们过去数年辛苦建立起来的一切。

  陆远静静地听着他的抱怨,没有插话,直到皮尔斯的情绪稍微平复了一些,他才缓缓开口,声音带着一种洞悉一切的、安抚人心的力量,通过电波,精准地传递了过去。

  “保罗,你说的每一个字,都对。从纯粹的篮球战术层面来看,你们现在的阵容,就是一场彻头彻尾的灾难。丹尼·安吉做了一笔看似华丽无比,实则愚蠢至极的交易。他只看到了球星名字叠加在一起时所产生的媒体效应,却没有看到这些球员在场上时,会产生多么可怕的化学排异反应。”

  “但是,”陆远话锋一转,声音变得深邃而又意味深长,“凡事都有两面性。从另一个角度看,这或许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

  “机会?”皮尔斯愣住了,他完全无法理解,在这样一艘注定要沉没的船上,还能有什么机会。

  “一个让你,也让全世界,真正看清一些事情的本质的机会。”陆远的声音,变得如同手术刀般冰冷而锐利,“勒布朗是一个什么样的球员,我比你更清楚。他需要绝对的球权,需要篮球永远在他手中,需要所有人都像行星一样围绕他这颗恒星来转。他来到波士顿,不是来辅佐你的,他是来当国王的。你,‘真理’保罗·皮尔斯,这座城市的象征,在他和他的团队眼里,只不过是一个年老的、尚有余热可以利用的、未来注定会被他毫不留情地取而代之的‘前朝老臣’罢了。”

  陆远的话,像一把淬了冰的尖刀,毫不留情地刺入了皮尔斯内心最骄傲、也最不愿去承认的那个角落。

  电话那头,陷入了长久的沉默。

  “耐心一点,保罗。”陆远继续说道,他的语气,像一个正在布局的棋手,充满了成竹在胸的淡定,“就像你说的,篮球是一场四十八分钟的战争。当你们的替补席一次又一次地被对手打得落花流水,当你们四个主力因为体力透支而在关键时刻频频失误,当球队的战绩远远达不到外界的预期,当媒体的赞美在一夜之间变成铺天盖地的质疑……到那个时候,矛盾,自然会像火山一样,从内部爆发。”

  “记住我的话,一座用沙子和谎言堆砌起来的城堡,无论它的外表看起来多么雄伟壮丽,只需要一场恰到好处的风暴,就能让它彻底坍塌,回归虚无。”

  “而你要做的,就是在风暴来临之前,保持你的耐心,磨练你的武器,保护好你自己和那些真正忠于你的队友。然后,静静地等待,等待那个属于你的、可以让你重新拿回这座城市、拿回属于你的一切的最好时机。”

  “我……我明白了,教练。”皮尔斯的声音已经恢复了冷静和坚韧。

  陆远的这番话,如同一盏刺破迷雾的灯塔,瞬间驱散了他心中所有的迷茫与愤怒。

  “谢谢您,教练。我永远是您的学生。我知道该怎么做了。”

  “好好打球,保罗。剩下的,交给我。”陆远说完,平静地挂断了电话,没有再多说一个字。

  他的脸上,那抹冰冷的笑容,变得愈发深邃,如同万年不化的寒冰。

  勒布朗·詹姆斯,你以为你逃离了芝加哥,就能摆脱我的阴影吗?

  你太天真了。

第382章 让他们看看什么才是真正的巨头

  当夏日的最后一丝温热,被裹挟着太平洋咸腥气息的凉风彻底驱散,北美大陆的喧嚣与狂热,便如同季节更替般,从绿茵橄榄球场的冲撞呐喊,悄然转移到了那片涂抹着三秒区与三分线,被灯光照得锃光瓦亮的硬木地板之上。

  漫长的休赛期,这块被球员们用来疗伤、度假、打磨技艺,被球队管理层用来运筹帷幄、合纵连横的战略缓冲地带,终于走到了它的尽头。

  新的战争,即将打响。

  ……

  华夏,BJ,国家体育总局南训练局大院。

  清晨的曦光,如同被打碎的金色琉璃,柔和地洒在这片承载着无数篮球梦想的土地上。

  陆远一袭便装,身姿笔挺地站在那栋由他亲手奠基,如今已成为中国篮球圣地的“燎原计划”总部基地门口。

  他的身后,是基地办公室主任李卫民,以及郭凯、陈东等一众即将远渡重洋,踏上新征程的年轻弟子。

  他们的脸上,兴奋与不舍两种截然不同的情绪,如同晨光与阴影般交织,复杂而又纯粹。

  “陆指导,真的……不再多留几天了?”李卫民的语气中,充满了发自肺腑的真诚挽留。他黝黑的脸上,写满了尊敬与惋惜。

  过去的这两个月,对于“燎原计划”而言,是第二段高速发展的时期的时期。

  陆远,这位被所有学员私下里尊称为“创世神”的计划缔造者,他的亲自坐镇,就像是为整个基地接入了一股能量洪流。

  每一个少年,都仿佛变成了最虔诚的信徒,以一种近乎自残的、疯狂燃烧自我的方式,贪婪地汲取着陆远带来的篮球知识,毫无保留地锤炼着自己的身体与意志。

  他们的进步,早已不能用“天”来计算,而是以“小时”,甚至是“分钟”为单位,发生着肉眼可见的蜕变。

  陆远缓缓回过头,他那双深邃的眼眸,缓缓扫过眼前这些被汗水浸透、被烈日晒得如同黑炭般的少年们。

  他们的皮肤粗糙了,关节处布满了训练留下的老茧,但他们的眼神,却比两个月前明亮了何止千百倍。

  那是一种被信念与梦想彻底点燃的光芒,炽热、坚定,仿佛足以洞穿未来的迷雾。

  他的嘴角,勾起一抹温和的微笑,轻轻推了推鼻梁上的眼镜,镜片反射着清晨的柔光,也倒映出那一张张写满了崇拜、坚毅与狂热的年轻脸庞。

  “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他的声音,如同这清晨的空气,平静、清彻,却又蕴含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力量,“我来,只是为了给你们的发动机点火,为你们的航船校准方向。接下来的万里航程,需要你们自己去劈波斩浪,去征服属于你们自己的星辰大海。我只是一个引路人,不是你们的保姆。”

  他顿了顿,目光穿过人群,最终落在了队列最前方的两个人身上——郭凯与陈东。

首节 上一节 572/644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