篮坛天工:开局执教答案 第597节

  “我会让你成为这个时代最伟大的防守者。我保证。”

  从那天起,本·华莱士的世界被彻底颠覆,然后重塑了。

  他将陆远的每一句话都奉为神谕,用一种近乎偏执的狂热去执行。

  而陆远,也兑现了他的承诺。

  NCAA冠军,NBA总冠军,四届年度最佳防守球员……他拥有了过去那个在弗吉尼亚乡下长大的穷小子连做梦都不敢想象的一切。

  所以,当三天前他接到陆远那个只说了一句话的电话时——

  “本,来达勒姆,老地方,聚一聚。”

  他甚至没有问为什么,没有问还有谁,更没有提自己球队的季前训练营。

  他只是立刻挂断电话,推掉了所有的安排,订了最早一班飞往罗利-达勒姆国际机场的机票。

  因为他知道,只要是这个男人的召唤,无论何时何地何事,他都会在。

  这是一种本能,一种早已融入血液与骨髓的绝对忠诚。

  就在大本沉浸在汹涌的回忆中时,门铃声再次急促地响起。

  这一次,门外传来的不再是孤身一人的沉静,而是一阵截然不同的喧闹嘈杂。

  “嘿!阿伦!我说过我肯定比你先到!赌十万美金!拿来吧你!”

  “放你娘的屁!文斯!明明是我的司机开得更快!你这个开着骚包兰博基尼还被我的雪佛兰超车的家伙!丢不丢人!”

  “都闭嘴!你们两个幼稚鬼!教练在里面呢,吵什么吵!”

  陆远满脸无奈地笑着,走过来打开了门。

  门外乌泱泱地站着一大群人。

  他们勾肩搭背,吵吵嚷嚷,仿佛一群刚从酒吧里出来意犹未尽的大学生。

  那个站在最前面,穿着一身标志性嘻哈风格的宽大衣裤,脖子上挂着能晃瞎人眼的粗大金链,满身依旧是那股桀骜不驯、睥睨天下气息的,正是那个曾经以一己之力挑战整个联盟秩序的“答案”——阿伦·艾弗森。

  他的身边是“加拿大飞人”文斯·卡特,和他的表弟,那个永远睡眼惺忪、却能在球场上随时爆发出惊人能量的“T-Mac”特雷西·麦克格雷迪。

  再往后是跑不死、戴着透明面具的“面具侠”理查德·汉密尔顿;身形奇特、如同球场骇客的肖恩·马里昂;眼神中永远燃烧着斗志的“真理”保罗·皮尔斯;以及永远充满活力、如同跑道上喷气机的贾森·特里……

  队伍的最后是那几个气质上显得稍微“沉稳”一些的球场老司机安德烈·米勒,神射手沃利·斯泽比亚克,以及前孟菲斯灰熊的绝对核心,“熊王”埃尔顿·布兰德。

  从1995年到1999年。

  横跨四年,陆远在杜克大学执教生涯中所亲手发掘和培养出的整整一代,十一位弟子,悉数到场。

  无一缺席。

  这些人在NBA的赛场上是分属不同球队的绝对核心或重要拼图。

  他们是彼此竞争的敌人,是媒体口中相互比较的对象。

  他们为了总冠军戒指、为了顶薪合同、为了各自球队的胜利,在场上拼得你死我活,甚至偶尔还会爆发一些火药味十足的冲突。

  但此刻,站在这间小小的、甚至有些简陋的公寓门口,他们仿佛瞬间褪去了身上那层价值千万的“NBA巨星”光环,变回了十几年前那些围绕在同一个教练身边,时而热血沸腾,时而调皮捣蛋的杜克“蓝魔”队员。

  “教练!”

  所有人几乎是异口同声地喊道。那声音里充满了压抑不住的兴奋、亲切与发自内心的尊敬。

  “都来了?”陆远脸上的笑容更盛了,“很好,看来没有人敢迟到。都进来吧,地方小,自己找地方挤一挤。”

  原本还算宽敞的客厅瞬间就被这群平均身高超过一米九五,体格强壮如牛的壮汉们塞得满满当当,几乎连下脚的地方都没有了。

  没有人问陆远为什么要把他们所有人都在这个常规赛即将开始的节骨眼上叫到这个地方来。

  也没有人关心这次突如其来的聚会究竟是为了什么。

  这个男人联系了他们,他们就来了。

  就这么简单。

  这是一种超越了普通师徒情谊,近乎于信仰的绝对信赖。

  “哇哦!教练,你居然在亲自下厨?”保罗·皮尔斯怪叫一声,像个好奇宝宝一样凑到厨房门口,探头探脑地往里看,“我以为你现在这种身份,起码也得请个米其林三星大厨过来,给我们露一手。”

  “闭嘴吧你,保罗。”艾弗森毫不客气地一把推开他壮硕的身体,自己挤了过去,“你懂个屁?这叫‘家的味道’!当年在学校的时候,我们这群人里,谁没蹭过教练亲手做的饭?”

  “没错!AI说得对!”贾森·特里在一旁大声附和道,他那标志性的“喷气机”庆祝动作差点撞到天花板上的吊灯,“我到现在还记得教练做的那个蜜汁烤鸡翅,说真的,比我妈做的都好吃!”

  “嘿!贾森,小心你妈听到了回家打断你的腿!”文斯·卡特在一旁起哄。

  众人顿时哄堂大笑,整个公寓里瞬间充满了快活而又温暖的空气。

  陆远端着一个巨大的烤盘从烟雾缭绕的厨房里走了出来。

  烤盘上是码放得整整齐齐、滋滋冒油的德州风味BBQ烤肋排。

  那浓郁的肉香瞬间让这群正值当打之年、食量惊人的运动员们集体咽了口唾沫。

  “别都跟木头桩子一样站着了,都坐。啤酒在冰箱,可乐在旁边,自己拿。”

  陆远一声令下,这群在外面个个都是前呼后拥、身价千万甚至上亿的超级巨星立刻像一群饿了三天的狼崽子一拥而上。

  他们毫不在意形象地直接用手抓起滚烫的肋排大口撕咬着,嘴里含糊不清地发出满足的赞叹。

  “唔……就是这个味儿!一点都没变!”

  “教练,你这手艺要是退役了去开个烧烤店,绝对能上市!”

  “太好吃了!比那些所谓的高级餐厅里的玩意儿强一百倍!”

  本·华莱士依旧沉默地坐在客厅的角落,但他啃肋排的速度却一点不比那些咋咋呼呼的家伙们慢。

  他吃得极其专注,仿佛在完成一项神圣的任务。

  陆远看着眼前这幅狼吞虎咽、毫无形象可言的景象,脸上露出了发自内心的欣慰笑容。

  他没有吃,只是靠在厨房的门框上双臂环胸,静静地看着他们,仿佛在欣赏一幅自己最得意的作品。

  他知道,这些人虽然在球场上一个个都强悍如神魔,是各自球队的顶梁柱;

  但在内心深处,在面对他的时候,他们依旧是当年那些需要一个引路人、需要一个可以信赖的、能为他们遮风挡雨的家的港湾的大男孩。

  而他,就是那个港湾。

  永远都是。

  酒足饭饱之后,公寓里的气氛愈发热烈。

  陆远从电视柜下面拖出一个落满了灰尘的纸箱,打开来,里面竟然是一台老旧的任天堂N64游戏机和几盘卡带。

  “来不来?”陆远晃了晃手中的《马里奥赛车64》卡带,脸上带着一丝坏笑。

  “来!必须来!”皮尔斯第一个跳了起来,抢过一个手柄,“今天我就是车神!谁来挑战?”

  “我来!”艾弗森一把将嘴里的骨头吐进垃圾桶,抹了抹油腻的手也抢过一个手柄,“保罗,你那慢吞吞的开车技术就跟你那慢吞吞的突破一样,等着吃我的灰吧!”

  “放屁!我那叫节奏!”

  于是这群平均年薪千万美元的NBA巨星就像一群十来岁的孩子,围着一台老旧的电视机玩起了画质粗糙得感人的赛车游戏。

  “哈哈哈!AI你个蠢货!撞墙了吧!”

  “法克!文斯你别用龟壳砸我!有种堂堂正正地比速度!”

  “嘿嘿,道具也是实力的一部分。”卡特得意洋洋地操控着自己的角色冲过终点。

  麦迪则懒洋洋地陷在沙发里,怀里抱着个枕头,一边喝着可乐一边看他们闹,时不时发出几声懒散的嘲笑。

  本·华莱士出人意料地也加入了战局,他玩得极其认真,虽然不怎么说话,但每次都能精准地利用近道,排名稳稳地保持在前三。

  “大本可以啊!真人防守强,游戏里也这么稳!”汉密尔顿在一旁惊叹。

  华莱士只是咧了咧嘴,算是回应。

  他们玩了一轮又一轮,从《马里奥赛车》玩到《007黄金眼》,吵闹声、大笑声和各种垃圾话充满了整个房间。

  他们仿佛忘记了自己的身份,忘记了外界的纷纷扰扰,彻底沉浸在这份简单而纯粹的快乐之中。

  玩累了游戏,他们又开始翻箱倒柜,找出了当年在杜克时拍的各种照片和录像带。

  录像带早已无法播放,但那些泛黄的照片却勾起了无尽的回忆。

  “快看这张!”特里指着一张照片大叫起来,“这是理查德刚来球队的时候,穿了一件粉红色的毛衣还戴了个发带,我的天,娘炮到家了!”

  照片上一个青涩的汉密尔顿正摆着一个自以为很酷的姿势面对镜头。

  “滚蛋!贾森!”汉密尔顿老脸一红,作势要去抢照片,“那叫时尚!你们这群土鳖懂个屁!”

  众人笑得前仰后合。

  皮尔斯也找到一张自己的糗照,照片上他正傻乎乎地对着一个金发啦啦队员的背影比划着一个爱心。

  “哦——”所有人立刻发出意味深长的起哄声。

  “这是谁拍的!这是侵犯我的肖像权!”皮尔斯涨红了脸试图狡辩。

  “得了吧保罗,”米勒笑道,“我记得很清楚,你追了那个叫杰西卡的姑娘整整一年,最后人家跟橄榄球队的四分卫跑了。”

  “胡说!我们……我们是和平分手的!”

  在这些尘封的旧时光里,他们是彼此最亲密的战友,也是最了解对方糗事的损友。

  那些在球场上建立的信任与默契,在这些生活中的点点滴滴里得到了最好的诠释。

  第一天,他们就在这间小小的公寓里彻底地放空了自己。

  他们吃着最简单的食物,玩着最老旧的游戏,聊着最不着边际的天。

  他们默契地谁也没有提起NBA。

  没有即将到来的新赛季,没有各自球队的补强,没有那些该死的合同和数据,更没有几天前那场震动了整个联盟的“七十二小时战争”。

  夜渐渐深了,所有人都喝得有些微醺,东倒西歪地躺在沙发上、地毯上。

  陆远站起身拍了拍手,清脆的响声让所有人的目光都汇聚了过来。

  “好了,小子们。今天就到这里。”他的声音不大,却有着让喧闹瞬间平息的力量。“都早点休息。明天,带你们去个地方。”

  第二天,天刚蒙蒙亮。

  宿醉的众人还在睡梦中,就被陆远毫不留情地一个个从地铺上或者沙发上拖了起来。

  没有豪华的加长林肯,没有酷炫的跑车车队,只有两辆陆远不知道从哪里租来的最普通不过的福特MPV。

  陆远亲自开着第一辆车,艾弗森这个“老司机”开着第二辆。

  他们一行人穿过晨雾弥漫的达勒姆小镇街道,最终停在了一座对于他们所有人来说都无比神圣的建筑前。

  卡梅隆室内球馆。

  杜克大学“蓝魔”队的主场。

  也是他们所有人篮球之梦真正开始的地方。

  清晨的球馆空无一人,显得格外安静庄严。

  只有柔和的阳光透过穹顶那一排排标志性的哥特式玻璃窗洒下一道道金色的光柱。

  空气中漂浮着无数细小的尘埃,在光柱中缓缓舞动,仿佛是过往岁月中无数次山呼海啸般的呐喊与挥洒如雨的汗水的结晶。

首节 上一节 597/644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