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冷禅道:“陛下当被评为“孝烈”。”
崇祯道:“好一个“孝烈”。”
可是这不是崇祯想要的,他想要的是中兴大明。
崇祯道:“左师来干嘛?”
左冷禅道:“我来送送你。”
他顿了顿道:“其实陛下未必没有东山再起的可能,陛下移都南京就还有希望。”
左冷禅说的是事实,后世的南明******之所以败亡,就是因为没有太强盛的帝王,以及窝里斗。
若是崇祯能移都南京的话,吴山桂敢反吗?野猪皮还能进关吗?
这也是左冷禅佩服崇祯的地方,即使形式到了如此恶劣的地步,他也没有召回吴山桂的军队。
左冷禅自信的道:“若是陛下想去,虽千军万马,在下也能保陛下无恙。”
王承恩只觉得左冷禅的话非常的霸气,不由得多看了左冷禅几眼。
崇祯有一刹那的迟疑。
不过很快他摇了摇头:“大明江山到了这个地步都是我的责任,我要为自己负责了。”
左冷禅叹了口气:“既然陛下已经决定,那我也不再说什么了,我给陛下一个承诺,我定保朱氏子孙不灭绝。”
崇祯死后,他的后代并不是很好,几乎灭绝殆尽。
到了康熙年间,朱三太子还被纠了出来,虽然他手无缚鸡之力,已经是一个老农,并且表示不会造反,但还是被康熙残忍的杀害。
崇祯感激的点了点头:“谢谢!”
然后他就带着王承恩走向了景山,走向了他最后的归宿。
左冷禅看着他的背影,只觉得他是那么的悲凉,又是那么的伟岸。
“自此之后再也没有这样的帝王了吧。”
想起清朝的最后一位皇帝溥仪,再对比崇祯,你会发现大明的皇帝真的够爷们。
崇祯走向了一颗歪脖子树,他说出了人生中最后的遗言:“诸臣误朕,朕死,无面目见祖宗,自去冠冕以发覆面,任贼分尸,勿伤百姓一人。”
崇祯死了,一代人皇就这样悄无声息的死了,陪伴他死的就只有一个叫王承恩的太监,而见证这一切的就只有左冷禅。
这一刻左冷禅明白了崇祯为何要自尽,而不是当逃兵跑到南京。
崇祯的死,并非懦弱,而是一种态度,负责任的态度。
其实所谓王朝,跟公司单位差不多,单位出了事,领导要负责任,降级、扣工资、辞退,当然,也包括自尽。
崇祯决定自尽,他打算用这种方式,表达他的如下观点:
一、绝不妥协。
二、绝不当俘虏。
三、尊严于是。
崇祯的死标志一个时代落幕了,而这个国家真正的走向了最惨烈的时代,迎来了明末之末。
###第133章 救太子###
('
崇祯死了,对于大明帝国来说无疑是灾难。
崇祯的尸体是被一个农民发现的,看着一代帝王竟然挂在歪脖子树上真是
大明还是有汉子的。
崇祯死后,自杀官员有户部尚书倪元璐、工部尚书范景文、左都御史李邦华、左副都御史施邦曜、大理寺卿凌义渠、太常寺卿吴麟征、左中允刘理顺、刑部右侍郎孟兆祥等,驸马都尉巩永固全家自杀,太监自杀者以百计,战死在千人以上,宫女自杀者三百余人,绅生生员等七百多家举家自杀。
李自成进军京都之后发出感叹:“君非甚暗,孤立而炀灶恒多,臣尽行私,比党而公忠绝少。”
这句话的意思就是“阁下其实并不是昏庸不明之人,奈何孤身而立,身边到处都是只吃饭的人,大臣们都在顾着自己的私利,而到处结党谋私,忠于阁下的人几乎都没有了!”
李自成发的这则声明在一定程度上赢得了民心。
然后他就大开屠刀,那些大臣们和士绅们就惨了,他们发现李自成可没有崇祯那么好说话,可是已经迟了。
四月四日,昌平州吏赵一桂等人将崇祯帝与皇后葬入昌平县田贵妃的墓穴之中。
登上大宝的李自成立即就陷入享乐之中。
左冷禅摇了摇头:“朱元璋毕竟只有一个。”
是的,朱元璋无疑是伟大的,他也是以起义起家,最后却成功成为一代帝王。
“是时候履行承诺了。”
左冷禅现在想的就是找到崇祯的儿子,也就是当朝太子。
太子朱慈烺在哪里呢?,他已经逃出北京城,但兵荒马乱,他实在是没有普通百姓的生存能力,于是,折返北京寻找亲人,回到外祖父周奎家里。
左冷禅知道这个消息之后立即前往周奎家。
然后直接一剑斩杀了周奎,并且带出了太子。
为什么要杀掉周奎,熟悉明史的人都知道这个人非常的恶心。
首先就要提一下著名的“捐款事件”了。
3月10日,距离京城陷落、崇祯自杀还有8天,崇祯发出捐款号召。
当时有一个60多岁的老头,来到户部,热泪长流,捐出了自己毕生积攒的400两银子。
崇祯得知后,马上给他赏了一个“锦衣千户”之职,历史上没有留下这个捐款者的姓名,他当了一天千户,明朝就灭亡了。
相比这个捐出全部身家的老人,那些文武百官、皇亲国戚就很不堪了。
内阁首辅魏藻德,捐了500两太监首富王之心,捐了一万两崇祯的意思是“以三万为上等”,但没有一笔达到此数,最高一笔只二万,大多数“不过几百几十而已”,纯属敷衍。
更多的权贵在哭穷、耍赖、逃避,有的把锅碗瓢盆拿到大街上练摊,有的在豪宅门上贴出“此房急售”
为了树立榜样,崇祯帝想到了自己的岳父周奎。
崇祯待周奎不薄,封周奎为嘉定伯,任职兵马司,“赐第于苏州葑门”,拥有大量田产房宅,甚至长期供养了一支歌伎团。
崇祯派太监徐高通知周奎,让他带头捐10万两银子,崇祯想,周奎是国丈,与大明的皇家利益休戚与共,令他万万没想到的是,周奎一听就哭得如丧考妣,说什么“老臣安得多金?”,还说家里穷得只能买发霉的米吃,一口咬定只能捐1万两。
崇祯是个心软的人,减少到2万,眼见躲不过去,周奎便进宫向女儿求援,周皇后立即拿出五千银子,劝父亲要深明大义,为大臣们作出表率,挽救大明的江山社稷。
谁知,周奎却做出更奇葩之事,竟然雁过拔毛,只捐出3000两,自己还乘机扣下2000两。
据统计,曾经一言九鼎的崇祯,在最后关头所倡导的“捐银助饷”活动,仅募得区区二十万两,在国家存亡之际他们几乎是一毛不拔,一点也不放弃眼前利益。
李自成的农民军攻入北京后,从他们身上获得多少银子呢?
刘宗敏负责向各位官员索银:“以官第献银,一品必须献银累万,以下必须累千,痛快献银者,立刻放人匿银不献者,大刑伺侯。”
明朝的这些既得利益者终于要失去所有了。
魏藻德,就是那个勉强捐了500两银子的家伙,被刘宗敏抓捕入狱,在被夹棍的威逼下交出白银数万两,之后继续用刑,五天五夜的酷刑后,魏藻德因脑裂死于狱中。
陈演,哭穷的大明重臣,,主动交出4万两白银“助饷”,被刘宗敏释放,稍后,其家仆告发,说他家中地下藏银数万,农民军掘之,果然遍院子土下全是白银,又被捉回斩首。
那个国丈周奎,禁不住严刑拷打,被闯军抄出了无数奇珍异宝,拉了几十车,光是现银就足足有53万两一说70万两之多。
明史外戚列传“周奎,苏州人,庄烈帝周皇后父也。,奎居外戚中,碌碌而已,李自成逼京师,帝遣内侍徐高密谕奎倡勋戚输饷,奎坚谢无有,高愤泣曰“后父如此,国事去矣及自成陷京师,掠其家得金数万计,人以是笑奎之愚云。”
那些在崇祯面前哭穷的铁公鸡们,在闯军的酷刑前,纷纷交出了惊人的财富。
史料记载经过残酷拷掠,李自成军共得银七千多万两,均让工人重新熔铸成巨大的中间有孔窍的方板状银板,后来运往西安,崇祯帝十多年加饷摊派,从民间得银也不过两千万两。
左冷禅想道这里,只想说一句:“何必呢?”
左冷禅对朱慈烺道:“我杀了你外祖父,你可恨我?”
朱慈烺摇了摇头:“不恨。”
是的,不恨。
这些日子以来周奎对朱慈烺并不好,周奎不愧势利小人,唆使儿子,也就是太子的舅舅周绎,要太子马上走人,免得连累了自己。
太子哪里受得了这窝囊气,于是跟舅舅大吵大骂,直至拳脚相加。
在历史上这周奎做了一件更奇葩的事情,那就是将太子献给清军,这也导致了后来明朝真正的灭亡。未完待续。
###第134章 南都###
(' “左师,我们这是去哪?”
朱慈烺好奇的问道。
他对左冷禅非常的尊敬,毕竟自己的父亲崇祯都很尊重对方,而且现在自己也只能依靠对方。
左冷禅道:“去南京,只要你去了南京大明就还有希望。”
原来的南明******之所以陷落。
除了因为史可法瓦特之外,还有就是弘光得位不正。
这也就导致许多皇室成员各为其主,内耗了抗清力量。
但是如果朱慈烺到了南京,他就是合法的皇帝继承人,天下共主,史可法再头脑瓦特,也不敢冒天下之大不韪驱逐朱慈烺。
半个月后,左冷禅将朱慈烺带到了南京。
“左师你真的要走吗?”
朱慈烺对左冷禅很是依依不舍,这段时间他已经将左冷禅视之如父。
左冷禅道:“是的。”
朱慈烺道:“若左师留下我封你为国师。”
左冷禅摇了摇头:“你父亲当年都没有说动我。”
言外之意就是说你就更不行了。
左冷禅道:“小朱你可知道我的目标?”
天下也就只有左冷禅敢这样称呼朱慈烺了,现在的朱慈烺可是天下共主,是汉族最尊贵的人物。
“不知?”
朱慈烺疑惑的道。
“我的目标是人皇。”
“啊!”
朱慈烺的双眼一下子睁的老大。
左师竟然要当皇帝?
他的心一下子变得心乱如麻,当上皇帝之后感受到权利的滋味之后他可不想让出这把椅子。
左冷禅道:“小朱不妨我们定一个君子之约如何?”
“左师请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