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说不知道,一说吓一跳。
陈同光想了想,果然如此,如果陆无病真的有了准备,单凭明面上的力量,也不是不可以与朝堂别一别手腕。
公主就算是个傀儡,那也是一个让世人明面上不敢反抗的傀儡。
一切都只能在暗地里行动。
以陆无病的本事,又哪里会怕别人暗中针对?
“所以说,给你机会不中用。
朝天府尹,虽是从三品,但权势之大,却是一些朝廷重臣都很难相比。
这么一个大馅饼落到你头上了,你还不当回事,在想啥呢?”
“上书,这就上书,今晚连夜写好奏折。
还有,王管家一系,所有王姓以及与其牵连者,全都打断双腿,赶出府去。”
陈同光终于醒觉。
人家只要有两三成机会,就想搏一搏。他这么大的机会,不搏那不是个傻子了吗?
“还有呢?”
“耀先那孩子,就当没生过,让他在京郊农庄好好种田吧,唉……”
……
第222章 生旦净末,再无男儿
“有事早奏,无事退朝。”
黄承宗拖着尖厉嗓音,捧着拂尘,立在乾阳殿龙椅一侧,高声喊道。
长乐公主姬文秀坐在龙椅侧下方的一张高背大椅之上,以手支颐,象往常一样,无所事事的看着上朝的文武百官各自站好自己的位置。
她就像是乾阳殿中的一个摆件,并不惹人注意。
现在,所有人都知道了,这个公主名义上是监国公主,但她手下无兵,朝中更无忠心大臣,说话跟放屁差不多,不用理会。
之所以还坚持上朝议政,主要是因为外面风声正紧。
战报一日三惊……
听说,北周金阳王十万大军,已经开始搜罗船只,伐木过河。
等到对方准备停当,渡河攻下天凤关,一马平川,就能打到潍京城下。
值此危急存亡之秋,就算是再怎么神经大条的官员,现如今也有些睡不着了。
与其说是想要讨论一个退敌之策,还不如说,他们是急着寻找出一条退路来。
各人刚刚站稳,四面就响起一阵嗡嗡声。
臣工们交头接耳,说着自己听说的一些消息,面上全是忧心忡忡,可却无有一人敢说自己已经准备血溅朝堂,领兵出征。
这事不好说。
长信侯府陈同喜和陈同光兄弟,分据两列之中,一人站在右列中前位;一人站在左列偏后。
两兄弟眼神微微闪烁,强行压下心中的悸动,没有说话,也没有东张西望。
他们时不时偷偷长出一口气,渐渐的,面上就有了一些迟疑。
说好弹劾朝天府尹,到底什么时候出手?自家那个宝贝外甥也没详细说起啊。
“微臣有本要奏。”
一个黑脸微胖中年,从文官前列迈着四方步走了出来,他身形挺得笔直,眉如利刀,眼神炯炯,声音洪亮。
“何事?”
姬文秀心中大奇。
她守在公主府里,大门不迈,二门不出的,消息其实算不得灵通。
青云老道士也说了,要出门,也就在公主府四周转一转得了,跑得太远了,他护不过来。
小公主倒是很听话,一般情况下,为了省心,干脆就不出门了。
那一日听到陆无病来京替外祖母贺寿,是她入京之后,第一次壮着胆子去了长信坊,可谓是担了很大风险。
这种生活,说是监国,其实跟坐牢也好不了许多。
不过,自从陆无病拜访公主府之后,情况就有了极大转机,最明显的区别是,她可以随便到处瞎逛了。
青云老道士也不会整日里守在公主府,会提着酒葫芦,在京城里寻些美食,自得其乐。
有着明里暗里存在的护卫跟着,小公主终于也感觉到,身为一个监国公主,到底会是如何惬意与自在。
如果没有那随时随地都听到的谣言,日子就过得更舒坦了。
一日时间之内,陆无病在京师百姓的嘴里,成了一个擅启边衅、祸国殃民的大贼。
不但杀官差,抗王法,甚至还凭借美色,迷惑监国公主,想要当个面首青云直上。
更是不自量力要与金阳王世子宇文霸比武,简直称得上是无法无天。
各处茶馆饭庄,书生和百姓嘴里,更是把一些禁忌的情节,描绘得活灵活现的。
有好事者,甚至与人打赌,说陆无病那话儿能转车轮……
到底是哪里传出来的谣言?
姬文秀并不清楚。
这天下造谣一张嘴,避谣跑断腿。
如今的言论多数掌控在文人士子、官员豪绅手中,他们的意愿,就是京城的风向。
陆无病初来乍到,一张嘴,怎么斗得过京城上上下下那么多张嘴?
就算他发动关系,想要分辨,也根本没人会听。
姬文秀唯一能想到的办法,就是派人出去捉拿。
但是,别人只是茶余饭后议论几句,还真犯不上捉拿问斩。
再说了,这整顿治安,抓人的权力,还在朝天府那里呢。
你让朝天府捕快去抓人,想多了。
他们不从中推波助澜就很不错。
就如眼前这位三品府尹,黎仲黎守拙,此时不就站出来了,他义正言辞说道:“有天星宗大贼陆无病,此人扰乱京城,杀人拒捕,更是残害朝天府捕头捕快八十余人。
麾下贼众势大,盘踞于长信坊一带……微臣请京营兵马,捉拿此贼,擒杀其亲友,悬首城门,以儆天下。”
这话其实说得也没错,值此两国交兵的紧要时刻,如果,与官府作对的大贼不加以重刑,不尽快擒拿,很可能就有无数贼人争相效仿。
到时候敌人还没打跑呢,天下就乱成一团,救都救不回来。
这是把我当小傻子欺负呢。
姬文秀正口渴难当,喝了一盏茶,闻听此言,差点没喷出来。
好好,黑胖子,这次真是天王老子都救不得你了。
“下一个。”
“微臣有奏,如今北周兵锋正锐,还请公主下旨,召令各方兵将勤王。
微臣举荐平西侯林中虎林大将军,此人公忠体国,一片丹心,多年与西夷血战,更是收复西境三城,功勋卓著。
召令此人,携麾下八万西军入京,定然可斩金阳王于城下,护我大离江山。”
兵部尚书、内阁辅臣梁宏抢先站了出来,他怕自己说话慢一点,就会被淹没在口水之中。
果然,这话一出,立即就有一些呵斥响在耳边。
“荒谬,如今周兵就在眼前,西军鞭长莫及。
试问,梁尚书可能担保,林将军来京之前,是否能保京城不破?能保京师百万生民,不受屠戮?”
内阁首辅、文华殿大学士张仲初长须抖动,满脸都是痛心疾首,调兵勤王不是不可以,先得过眼前一关才行。
周兵势大,不能硬扛,不如暂行缓兵之计。”
“怎么缓?”
姬文秀问道。
虽然知道这老家伙没句好话,就是个投降派,不但是坐在高台之上的姬文秀很是好奇,坐在大殿西厢暖阁,看着上朝一幕的陆无病,也有点诧异。
心想莫非这位大学士,还有什么奇谋妙计?
“陆先生莫要被那张大学士骗了,此人惯会巧言伪饰,能把不要脸的话说得冠冕堂皇,您听着就知道了。”
原金鳞卫指挥同知,新任金鳞卫都指挥使王全忠低头躬身,脸上挤满笑容,低声解释道。
“哦,那倒要好好听听,这还是我第一次看到早朝呢,起这么早,看来,皇帝也不太好当啊。”
看着大殿之内的牛油大烛,摇晃出黯淡光芒,陆无病打了个哈欠,拈起一块粉红米糕,放在口中。
不错,香甜软糯,是为上品。
只听殿内张大学士又道:“北周使节有言,索要黄金三百万两,银三千万两,牛马万头,绢百万匹。
并且,索要长山、虎岭、河右三镇……若是能答应,立即退兵,匹马不犯大离,老夫觉得,此事未必不可行。”
“什么……”
“岂有此理,简直是欺人太甚!”
“这不是跪地乞降吗?”
“真若如此,我大离必将惹天下人耻笑。”
四周一片汹涌,怒喝连连。
陆无病注意到,这些呼喝声,多数是出自右边一列,说白了,就是武官很不满意。
是,前面地方兵马,的确是败了几场。因此,让北周大军急进千里,逼迫京师。
但这不是没反应过来吗?
朝中兵将还没有出马,还有西军以及东南大军,全都建制完好,兵精粮足。
这也没到山穷水尽地步啊,就如此妥协,今天割三城,明日就能割三十城,那大离王朝还要不要?
“张将军,王将军,尔等呼声最高,不如,就让你二人领兵迎战北周金阳王,与他拼死一战。”
“这……”
两位武将,腆着大肚子,面红耳赤的又退了回去。
“实在不行,可以调动河内西夷马军,付出钱粮,请他们出兵与北周拼上一场。还有,东夷水军战力不凡,也可借一借那些夷兵。
借得十万夷兵,两面夹击,定然能让北周兵马进退两难,不得不立即退去。
左都御史兼京营提督,抚须而笑,语气斩钉截铁:“与其喂饱北周这些豺狼,得到一点不确定的承诺,还不如驱狼斗虎,我大离坐观其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