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修,分儒学和修为两层。”
“儒学,是知识、德行、思想的积累。”
“修为,即浩然气的境界程度。”
听范离这样说,寒月仍是似懂非懂。
她其实对儒修毫无兴趣,否则早就去请教金德圣主了。
只是能和范离聊聊天,话题内容并不重要。
见她依旧迷茫,范离只好继续解释。
“儒学的积累,对精进浩然气有莫大好处。”
“学识越厚重、思想越深沉、德行越端正的儒修,在浩然气境界渐入高深时,遇上的坎坷和瓶颈就越少。”
“反之,儒道修行者若是不读书、不思考、不注意言行举止德行,即便整日苦修浩然气,成就也是有限的。”
范离想了想,最后给出结论:
“最多修到金丹境,从此再难寸进。”
哗!
满场皆惊!
范离的声音不大,但所有人都能听见。
众人都是修行浩然气的,虽然从未听过范离这番言论,却感觉与自己的修行状态十分贴合!
那些境界长期止步不前的,都是在儒学上花费时间较少的。
而境界较高的青年才俊们,平日也从未放松儒学的研习。
只有朱紫阳,一张老脸涨得通红。
他虽是金丹境界,却是在场众人年纪最大的。
最近两年,他的修为也确实寸步未进。
“你放屁!”
“区区筑基三品,也敢妄谈如何修儒?!”
呵……一天比一天更新晚,我这状态像要断更似的。
第134章 伊川先生
妄谈修儒?
范离听得心中好笑。
他穿越的这具身体,除了天子命格,更是天生的儒修体质。
如果原主造反,改朝换代之后,大概率要成为一代文帝。
所以,范离修为虽低,儒学修养却极至渊博。
就连刚才的一番言论,也是范离在与吕春秋的书信往来中,共同探讨、互相印证,最终得出的结论。
“无凭无据,故作惊人之语,你想借此邀名吗?”朱紫阳讥讽道。
此言一出,原本有些动心,准备努力研读儒家经典、充实自己的儒生们,又暗自打退堂鼓了。
“朱紫阳说的似乎有些道理?”
“我儒门精义,岂是筑基三品的后学能一语道破的?”
“难道是因为伊川先生开讲,众儒云集,此人想趁机一鸣惊人,才发表这番不知虚实的言论?”
渐渐的,儒生们开始用怀疑的目光打量范离。
“时间会证明一切的。”范离笑而不语。
他不会急切的证明自己。
修行,本就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业。
他只为儒生们提供一个思路,而且没有任何不良引导。
读书,思考。
这难道会是坏事吗?
如果连儒修都不愿意读书,这天底下还有谁应该读书呢?
“伊川先生到!”
突然有书童唱喏,儒生们立刻去寻找自己的座位,也顾不上范离和朱紫阳的争论了。
一名中年儒士,缓步走上讲台。
他身穿宽袍大袖,头戴高帽,美髯垂于胸前,颇有几分国士风范。
“伊川先生好!”
众儒生躬身行礼。
偏偏在这个时候,极不和谐的一幕出现了。
朱紫阳噗通一声跪在地上,大呼:“弟子拜见老师!”
然后,竟行了三跪九叩大礼!?
“哦?”伊川先生露出一丝惊讶神情,但随即又欣慰笑道:“紫阳知礼,甚好,甚好啊。”
“多谢老师夸奖。”
朱紫阳满脸得意,其余儒生们却尴尬极了。
难道只有朱紫阳一人知礼?
其余儒生,都是无礼之徒?
当然不是。
往日书院有大儒开讲,从未要求学生行三跪九叩大礼。
大礼,除非祭祀天地、觐见君王、拜师、婚丧嫁娶叩拜父母,平时是轻易不用的。
“同学们,还不跪下给老师行礼?”
儒生们原本只是尴尬,也就算了。
偏偏朱紫阳大声提醒,竟要逼着所有人下跪磕头?
只是,这更显出儒生们不知礼数,唯独他朱紫阳一人有教养。
“呵呵……”
伊川先生却抚须微笑,似乎也准备受所有人的三跪九叩大礼。
儒生们心中郁闷,却也无奈。
稀稀拉拉的,人群中不断有人跪下,对着伊川先生三跪九叩。
但他们对大儒的无限期待和景仰,也就此消退来了大半!
“喂!”
“你们两个,怎么还不行礼?”
朱紫阳看见范离和寒月圣主不仅不跪拜,甚至已经入席就座。
他表面愤怒呵斥,心中却偷笑。
拂了伊川先生的面子,这堂课还想听下去?
“看我把这小子赶出去,留下美女陪我听课。”朱紫阳暗自盘算着。
“嗯?”
伊川先生也发现了。
竟有一男一女两个小辈,不知礼数,迟迟不肯向自己行跪拜礼。
大儒面露不悦。
但他自持身份,不屑追究这种事情。
只是心中暗暗记下,待会再做计较。
“肃静。”
“开讲了。”
大儒授课,要么讲解经典,要么阐述自己的观点。
前者需要深厚的儒学功底,后者更要有开宗立派的气魄和能力。
伊川先生是合道境一品。
在天下名儒之中,当然算不上顶尖人物。
但他却极有气魄,从来不议论古圣贤的经典,只宣讲自己的道理。
“天下之物皆能穷,只是一理。”
“一物之理即万物之理。”
“存天理,去人欲,而后明理……”
伊川先生在台上口若悬河,儒生们却听得昏昏沉沉,唯有朱紫阳如获至宝般,如饥似渴用心听讲。
范离在伊川先生开讲后不久,脸色就变得难看起来。
“他到底在说什么?”寒月圣主轻声问道。
她察觉到范离脸色不对,想表示一下关心。
“没什么。”范离冷冷道:“不过是腐儒的满嘴荒唐言罢了。”
有那么一瞬间,范离甚至想把伊川先生从讲台上赶下来,然后轰出鹿鸣书院。
“啊?有多荒唐?”寒月圣主惊讶道。
范离眼中闪着寒光。
“大道三千。”
“他却说一物之理即万物之理。”
“天道茫茫不可知。”
“他却说天下之物皆能穷,只是一理。”
“人非草木,孰能无情?”
“他却说存天理,去人欲?”
“以偏概全,用旁门掩正道。自己走上邪路,便也不许他人走正道,着实可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