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虚空中,洒落的金光,李云景微微摇头,本来他的算计都已经达成了,哪里想到“道魔之争”的时代里,鸿钧没有炼死罗侯,为后辈们留下了这么大的隐患。
那封印再厉害又如何?
经过了巫妖大劫、封神大劫、西游量劫,历次大战,洪荒天地受损严重,终于在这一次的截教、佛门大战中,封印破损了。
这一次的封印,良莠不齐,大神通者法力、道行不一,李云景不信这些封印没有问题,也不知道未来哪一年,这封印彻底崩碎了,魔祖出世。
想到这一点,李云景的眼珠子一转,带着诸人回了南赡部洲,让大家各自散去。
“未来道消魔长,也不知道,是佛门损失大,还是玄门损失大!”
不等李云景推演天机,外界,再次雷声震动九霄,他的神识扫向整个南赡部洲,就见九天之上,雷云涌动,不断地劈落下一道道雷霆。
就是他的武夷山中,除了自己和云霄外,其他人也不断挨雷劈!
“怎么回事?”
李云景大惊,他的神识继续向着整个洪荒辐射,却发现了东胜神洲、西牛贺洲、北俱芦洲都是如此,没有一个消停的地方。
最终,掐指一算,才叹息了一声,道:“原来这次因为自己和佛门相斗,损伤了洪荒天地,天道竟然降下了天劫,日后修士想要晋升,变得难如登天了。”
“师兄,发生了什么事情?”
云霄娘娘走进李云景的闭关室,惊疑道。
“没有什么大事,跟准圣强者无关!”
李云景请云霄坐下,这才跟她解释了一番,以李云景地道行,推演的结果,应该是八九不离十。
从此以后,修士各个等级都要被天劫考验,只有渡过天劫,才能提升境界。
为了应对洪荒中修士越来越多的问题,天道借着截教、佛门大战这个机会,立下了天劫,修道之人都要经过天劫才能成仙了道、逍遥自在。
这一次的天劫划分为四九天劫、四重小劫、九重大劫和紫霄神雷劫,按人的前世今生业力孽缘大小,分别降下相应的天劫。
修士渡过了四九天劫,成仙之后,累积善功,多做功德,修为达到了太乙金仙之后,便要去渡那“紫霄神雷劫”。
这种雷劫有多厉害,李云景最为清楚,他是玩雷法的大行家,自身以极品先天灵宝“紫电锤”同样能够激发出来“紫霄神雷”,这种雷一旦打中了,就是准圣都可能陨落。
“紫霄神雷”是威力最恐怖的天劫,渡过了便是大罗金仙的修为,从此无灾无劫,一切时空永恒自在,渡不过便化为灰灰。
至于准圣级别的高手,已经不是一般雷劫所能毁灭的,所以这一次,天道倒是没有自找无趣,为准圣级别强者定下天劫。
虽然没有天劫,但是准圣成圣基本就是无限等于零,日后,只要天道想出了个阴谋,弄了麻烦最大的准圣级别强者,那么便再无人可以损害天地。
李云景和云霄解释了一番新的天劫法则,两人便观看起门下弟子渡劫的场景。
袁洪、苏妲己、六耳猕猴、猪八戒、孙悟空五个弟子,最终全部渡过天劫,成就了大罗金仙果位。
这孙悟空在“三仙岛”住了近二十年,有申公豹时常劝说,又有碧霄、琼霄等人照顾,这“三仙岛”没有什么功利,对孙悟空也很尊重。
最后,还真的被拉入了截教,成为又一尊护法战神。
此刻,混沌四猴,已经集齐三人,最后的一只被人皇大禹镇压,距离脱劫已经不远了,日后也可将其降伏,收入门下。
这一天,整个三界,死于天劫之下的修士,没有一千万,也有了几百万之多,这么多的修士死去,一身的道行,回归天地也缓解了天地的压力。
经此一役,和天劫的出现,截教开始休养生息,自身教派的老毛病了,许多弟子不修功德,平时做事残忍暴虐,都化为了劫灰。
这也给截教剩下的弟子带上了一个“紧箍咒”,平时行事作风,没有正道人士样子的,也开始改变自己,起码不能增加自身的业力。
其他教派同样如此,甚至连一些妖族的大妖也老实了起来,毕竟谁也不想想业力加身,增加自己渡天劫的难度。
而佛门在重新稳定了西牛贺洲后,便想出了取巧之法,这些佛门僧人结成舍利子后,便可脱去业力,往生极乐世界。
而没结成舍利子便会重进六道轮回再世为人,成功的绕过了天劫这一关,日后,正是因为这一点,佛门的影响力才彻底的碾压了玄门。
毕竟谁不想更容易的长生不死?
一方挨雷劈,一步一劫;另外一方,念经诵佛就有机会超脱,登临极乐世界。
甚至失败了也没有什么事情,毕竟在九幽地府之中,还有佛门的势力,起码可以保证佛门走个后门,安排一些人,转世投胎有个好去处。
等这些转世投胎的人,修炼有成,明悟了前身,那前世凝聚出来的舍利子,还能再次利用,增长自己的法力、道行。
这种种手段,虽然是取巧之法,但是世人多为平庸之辈,玄门大法难修,佛门才是出头之道,如此这般,在这一个量劫接下来的数个元会里,人们渐渐的忘了截教如何打脸佛门的那一场大战。
世间提及的更多还是佛门这个佛祖、那个菩萨。
却说又过了十来个元会,盛唐终归是消失在时间的长河中,到了这一世,大宋主掌东胜神洲一部,其他各大洲,千万小国林立。
截教通过多年的发展,在“武夷山”周围千里,扶持了南赡部洲的一方大国,正是大汉,该国在南赡部洲实力最强,拥有数亿人口,百万精兵,更有许多仙道供奉庇护大汉皇室。
这里也是混沌道君的主要势力范围,“三仙岛”、“武夷山”两脉弟子多在大汉为官,为将,引导百姓信奉玄门上清圣人。
混沌道君的香火自然也不会少,截教的许多大人物,都得到了足够多的愿力。
而其他地方,像西牛贺洲的“车迟国”,东胜神洲的“傲来国”,北俱芦洲的“齐国”也都是截教在地仙界的主要势力范围。
除此之外,其他的国家中,截教与其他教派混杂,人教、阐教、截教、佛教四教在庙堂,在朝野,在仙山,在洞天福地,在海域都有摩擦,下面的四代、五代、六代弟子时常打得头破血流。
而四大教在低级别的争斗中,已经很少以自身教派的名头大打出手,这些活跃的势力太弱,自然代表不了自己的教派。
如此一来,一个个分支就出现了,向阐教的“昆仑派”;人教的“蜀山派”;佛门的“禅宗”;截教的“茅山派”都是四教的代表性势力分支。
这不是四教的全部势力,就像截教门下,在整个三界,足足传下了数百个势力传承上清仙法。
时间久了,四大教派,各自的内部都时有争执,都说自己才能代表各自门派的正宗。
对于这些小事情,四大教派自然都不会去管,也不愿意浪费功夫处理小矛盾。
而李云景足足闭关消失了十个元会,那些截教的大神通者同样隐居不出,真正做主的就是截教的三代弟子们,甚至具体的执行者,都是四代弟子。
却说自春秋战国时代,云霄娘娘在骊山收下一个弟子,这么多年修行下来,骊山女已经成为了太乙金仙级别的高手,在骊山一带被各方道友尊称为骊山老母。
这一日,山中突然起了雷劫,骊山老母被雷劫惊扰,目光探出洞府,就见雷劫下,一条白蛇正在扬天嘶吼,与天劫相争。
“原来是这一条小蛇。”
骊山老母微微一笑,看出这白蛇渡过此劫无忧,便不再理会。
原来,千年之前,这一条白蛇刚开启了灵智,便曾机缘巧合之下得听骊山老母讲法布道,这条白蛇还算有些悟性,竟悟出一个适合自身修炼的功法来。
这一次渡过了天劫,还真的成就了天仙果位。
第171章 地仙界现状,佛门阴谋又起
这一条白蛇从骊山老母的讲道中,领悟到适合自身的功法,便遁进这一片山脉中,开辟了一个洞府,常年苦修。
骊山老母都不曾想过,区区小白蛇,千年的时间,有朝一日,竟然真的修炼成仙了。
此刻,天劫过去,白蛇借助仙气再次塑身,化作一名白衣貌美女子,给自己取了一个名字,叫作白素贞。
白素贞得道,日后,截教、佛门再起纷争。
暂且不提白素贞进入大宋,准备寻找千年前,曾经救其一命的恩人报恩,只说地仙界风云变幻,如今地仙界被瓜分殆尽。
有的势力想要崛起,就要踩着别人的行,这些年,四教下面的小辈们,争斗也变得越来越多了,大规模的分支门派械斗,甚至成为了常态。
其中人教这里的变化最大,自从太上老子传下了文始真人一脉后,这文始真人在地仙界传道白眉道人,等白眉道人修炼有所成就后,便如玄都大法师一般,诸事不管,跑到了混沌中,留在大赤天,安心修炼去。
白眉道人成仙后,与自己的师门、长辈们作风不同,非常重视教派传承,甚至将教派的发展存续当成了他的己任,时常以人教嫡传自居。
仗着人教的名声,白眉道人创建了蜀山一脉,阐教一直与人教交好,自然对蜀山一脉,多有照顾,并且两派若是有了纷争,也时常忍让。
就这样,蜀山派成功的在东胜神洲、南赡部洲两大部洲站稳了脚跟,这白眉道人也算是天赋不错,十几个元会的修炼,加上时常去“大赤天”听太上老子讲道,道行也是越来越高深,到了大罗金仙的境界。
实力强了,人的野心也就大了,蜀山派开始广收弟子,又打着人教嫡传的招牌,号称玄门正宗,一时间也是发展的极为迅速,在东胜神洲、南赡部洲占据了许多道场,成为了横跨两大部洲的一方大派。
正所谓,上行下效,白眉道人的激进作风,影响了门下的诸多弟子,从而蜀山派上下张扬跋扈,以人教正统自居,不将其他门派放在眼中,一些散修顾及玄门势力,不敢与蜀山派对抗,更是助长了蜀山派弟子的嚣张气焰。
这蜀山派上下,不识天数,不懂上层博弈,那阐教的道统被他们当成了羽翼;截教的诸多道统,成为了竞争对手;各方玄门散仙更不被蜀山放在眼里,若是有上等的洞府,那蜀山派,就阴谋算计,前去强夺。
玄门内部,蜀山派飞扬跋扈到了极致,跟哪一家关系都不甚友好,反而和佛门有着说不清道不明的联系,这简直就是玄门中吃里爬外的典型。
蜀山派借助佛门的势力,将蜀山派发展成为东胜神洲横跨两洲的大势力,而佛门借助蜀山派的嚣张,悄无声息,渗透进入了东胜神洲各地。
那佛门弟子若是吃了亏,只要通过相熟之人,找上蜀山派出头,这蜀山派简直就是来者不拒,时常为了佛门的事情,与玄门弟子发生争执,甚至进而动手。
释迦摩尼如来在知道了地仙界出现了这么一个奇葩的门派后,更是让佛门的一个分支“禅宗”与蜀山派全力交好。
尤其是禅宗诞生了达摩祖师,此人东渡神州,自玄奘佛法东传后,将佛法再度宣扬到一个巅峰。
此时,天下四大部洲,都有佛门各大分支,那寺院更是数不胜数,达摩祖师在得到释迦牟尼如来的旨意之后,便让禅宗一干弟子加强与蜀山剑派的联系。
甚至一些弟子、门人竟然顶着佛门的身份,加入了蜀山派,形成了地仙界奇景。
而蜀山派得到了佛门的全力支持,蜀山弟子心中的狂傲之气更盛,甚至连一直友善的好伙伴,阐教的诸多分支也看不上眼了。
毕竟阐教在玄门中,势力单薄,那姜子牙自从执掌了“昆仑派”,倒是将“昆仑派”兴旺了几代,奈何后继无人,守成有余,进取不足。
这种作风,在蜀山派看来,简直软弱而可笑,没有遭过毒打的蜀山派,可不觉得地仙界水深,就是你阐教都是废物而已!
东胜神洲为玄门地盘,玄门三教加上后来进入的佛门,四大教派实力强横,鲜有厉害的妖魔敢在东胜神洲安身立命。
就是有些妖怪存在,也多是些小妖怪,很少出现金仙以上的妖魔,这蜀山派为了抢占地盘,学着佛门的做派,打着“斩妖除魔”的口号,不断的在东胜神洲上清理妖魔,还真抢到了许多不错的道场。
蜀山派虽是别有目的,但是清理了许多妖魔鬼怪,确实让东胜神洲的百姓,免遭杀害,积下了功德。
既能抢地盘,又能赚功德,蜀山派的弟子更加热衷于此事,并且自东胜神洲,一步步的杀到了南赡部洲,一时间,天下皆闻“蜀山”之名,这一支人教传承,甚至成为了玄门的代表。
有得便有失,蜀山的强势作风令阐教下面的诸多分支疏远了这一路“道友”,而妖族、阿修罗族、九幽的鬼物甚至巫族都对蜀山十分不满。
甚至,还有一些妖圣,不将蜀山派放在眼中,依然活动在东胜神洲、南赡部洲,时常有蜀山派交手。
这些妖圣一个个都是太乙金仙级别的修为,有一些厉害的都达到了大罗金仙,都是修行了无数年的老妖,法力高深、法宝强悍,蜀山派是新成立的门派,没有什么重宝镇压气运,那白眉道人修炼的剑道,更是不入流的货色。
在洪荒演化的这么多量劫中,哪有高手扯那剑仙的一套,只有穷鬼,一身没有什么宝贝护身,这才炼制了一柄最简单的法剑,充当门面。
这些蜀山弟子仗着人多势众,放出一群飞剑,那些小妖小怪自然抵挡不住,被杀的血流成河。
可这些妖圣一个个神通广大,移山倒海都不在话下,有些低调的老妖,手里甚至还有先天灵宝存在,蜀山派面对这些妖圣的时候,引以为豪的群殴大法,也拿这些妖圣没有办法。
若非是有佛门暗中支持,蜀山派都被这些妖魔灭了门。
甚至一些妖圣级别的强者开始报复起蜀山,行走在外的蜀山弟子,被这些妖圣定点清除,一个个蜀山别府被扫荡,彻底杀怕了蜀山派。
还是佛门出面,双方谈了一次,妖族不再报复,而蜀山派也不得击杀妖族小辈,双方暂时达成了和平共处。
蜀山派虽然大义凛然,一副除魔卫道的样子,但是他们也不傻,明知道弄不过别人,还要跟对手死磕。
这一日,蜀山之中。
蜀山派掌门妙一真人齐漱溟,对自己的师兄玄真子说道:“师兄,我蜀山的发展越来越快,所收弟子也是越来越多,可是资源却不够了,不能斩妖除魔,没有妖丹做引子,咱们哪里供养得起这么多弟子?”
此时,蜀山弟子号称百万,声势极大,东胜神洲、南赡部洲上,拥有上百座别府,每一座别府都有几百上千的门人。
再加上在世俗王朝中为官的,哪怕没有百万,几十万弟子总是有的,这些弟子除了极少数的仙道人物外,大多都是炼精化气、炼气化神、炼神返虚、炼虚合道的凡俗。
地仙界供养了这么多修士,灵气自然越来越稀薄,成仙已经成为了一件极其困难的事情,而且还有天劫这一关要过,这都是控制修士数量的一个手段。
灵气稀薄了,对于混沌道君、释迦牟尼如来、冥河老祖、镇元子这些大神通者来说,并没有什么影响,他们可以以大神通,抽取混沌元气,进行炼化,得到合适自己使用的灵气。
同样,大罗金仙们也能不依靠大天地生存,只是他们转化灵气的速度要缓慢许多。
至于其他境界的人物,这些人没有顶尖的洞天福地道场,也没有能力进入混沌之中,倒是有些影响。
在这个时代里,任何先天灵物都是有主之物,想要捡漏,能够捡到一点后天灵物,都算是撞了大运。
蜀山派这种广收门人的门派最为依赖天地环境,此时,蜀山派当家作主的两位大人物,就陷入了纠结中,这灵物又不能凭空变来,哪是说有就有的?
玄真子苦思冥想,也难以想出什么办法,只能劝慰道:“师弟,我蜀山派已经足够强大。成为执掌东胜神洲、南赡部洲玄门牛耳的领袖,是不是可以暂停收徒,缓一缓,等派中各处灵圃中的灵药成熟了几批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