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正一道童肝成万法天师 第247节

  混在人群之中,李阳心生感慨。

  这些海报的作用,都是各个省份的道院在为明年八月份的招生进行的预热准备,

  色拉寺本就是附近牧民的朝圣之所,每天都有大量的牧民前来朝拜,加之灵气复苏全面公布后吗,雪区民众对于各大寺庙更加虔诚,

  之前全靠嘴遁的话术都能让人信服,现在知道那些是真的,藏民自然更加疯狂,

  于是李阳在色拉寺中不断被人群拥挤,推来攘去,放眼过去全是人头,

  记着自己此行的目的,李阳没有在前面寺庙过多停留,径直往后面去了。

  池彦泓曾经跟他说过,这些雪区寺庙基本都有一个内寺,一个外寺,

  外寺是为了巩固藏民对他们的信仰,内寺才是那些真正有东西的上师静修之地。

  李阳此行的目标很简单,他要通过内寺这些僧人,把五台山的高淼叫过来。

  身上所有的联络电子设备早就在徒步时损坏,草原之上又普遍没有信号,要想联系到高淼,只能通过这些藏传佛教的僧人,

  越往里走,牧民和游客便越少,一道朱红大门前方有喇嘛巡视看守。

  李阳不想与他们纠缠,只是身子一晃,从数米高的石墙翻越过去。

  内里空间极其安静,入眼全是手工雕刻的石灰岩墙壁还有一些李阳叫不出名字来的塔状建筑。

  一直在院子中闲逛,循着耳边传来的喇嘛颂吟经,李阳辗转之间到了一处大殿经堂之中,

  经堂之上,释迦摩尼的金色神像端坐正中央莲花之上,十数个身穿红袍头戴尖帽的喇嘛正在诵经。

  和外面那些招揽游客肥头大耳的喇嘛相比,这殿中的十数个喇嘛明显要清瘦不少,身上气息波动竟有数个摸到了启灵境界,

  坐于首位的一个老喇嘛更是气血雄浑,气息澄澈,到了先天境界。

  这下换李阳有点震惊了,这个时期先天的含金量还是很高的,整个华国960万平方公里估计也不到二十个,没想到这处小寺庙竟隐有一名先天。

  这些喇嘛说的经文李阳听不懂,但是却感觉身上气息在这吟颂声的震荡下开始变得平和,内敛。

  “果然,佛教与道教一样,绵延千年确实有点东西。”

  有感而发,李阳找了个空的蒲团坐下,开始感悟佛音。

  就在李阳坐下的时刻,身上一篇自他得到之后从未细致修炼过的经文开始自发运行,

  贝叶禅经化作片片金光叶影在他神魂中穿行,李阳双手在胸前连番恰印变化,口中竟然不由自主地吐出了一声如闷雷滚滚般的梵音:

  「嗡啊哞!」

  这在佛法中代表着天、地、人的三种音阶。

  随着李阳口中吟诵的声音越来越大,逐渐盖过了寺庙中喇嘛的念经声,不少正在做功课的喇嘛开始寻声望来,一脸好奇地打量着李阳。

  意识到经堂里出现了一个陌生人,有喇嘛面色不善的过来驱赶,

  “内里是上师的修行之所,这位游客,如果无事,还请出去。”

  然而不待这些喇嘛有什么动作,领头那位须发皆白的老喇嘛,在见到李阳状态之后,立马制止了弟子,

  他示意众人噤声,眼神却始终震惊的盯着李阳盘坐身影:

  “想不到,这一位人间真君竟然会出现在我寺……”

第310章 转世真宗

  “真君?!”

  “这位怎么会出现在这?”

  这些比丘自幼生长在西漠,但关于龙虎山上那一场沸沸扬扬的罗天大醮,却都有所耳闻。

  道教中的种道,真一,放在梵教中好比罗汉菩萨临凡,有种种不可思议伟力,是以一众比丘一时都不敢轻举妄动。

  「蓊阿哞!」

  这三个音节从李阳的喉咙震荡而出。

  天下道统殊途同归,修到一定境界,都会有共性,

  在传说中,「蓊阿哞!」这三种音阶有去病、长寿、增智、开慧的功效,

  只是听着李阳身上响起的梵音,在音阶震荡中,这些围聚的人开始逐渐感觉到了身上的异样,那是一种让人内心静谧、气血平顺的共鸣。

  慢慢的,有人闻到整个经堂中生出一股无比舒爽的特殊气味,

  主持溯其源头,却是出现在这个正在闭目盘坐的年轻人身上,

  道经中有云:“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专气致柔,能如婴儿乎?涤除玄鉴,能无疵乎?”

  李阳已经是真一人仙之体,本就是无尘无垢,加上这三个月来终日饮冰漱雪,身体之中更是一点杂质都没有,

  是所谓:“专气致柔,能如婴儿乎?”,李阳现在身上的气味便是类似于婴儿的体香,是人间真君辟谷三月,断了人间烟火气的香味。

  这三个月来,李阳行走在雪山草原,见过了太多名山大川,自然奇景,积累了许多感悟,如今却是借助这些经文梵音,将这些感悟全部都勾了出来,才有此时异景。

  “不要打扰他,与这位真君结个善缘,于我梵门日后大有裨益!”

  老住持很快下令,斥退了围上去的人,更是带领几位杰出弟子在李阳对面结印而坐,口念【诸法明】:

  “嗡班杂萨埵萨吗雅,嘛奴巴拉雅。

  班杂萨埵底落吧,底叉知做美巴哇。

  苏埵卡友美巴哇。苏波卡哟眉巴哇

  ……”

  “诸法明”全名叫做:‘金刚萨诸法明咒’

  相传念诵此咒可消诸恶业罪障,得令清净,令一切恶念不增长。能破一切烦恼,增长无量无边的福智。

  老主持看出了此时李阳的状态,特此念诵百字明咒,助李阳涤荡神魂血肉,

  一时间整个经堂内李阳口中的三字真言与众人念诵的‘诸法明咒’相互辉映,

  此时若有凡人在此,能撑住听完这一场梵音,足可伐筋洗髓,身康体健,

  经堂内一众修为尚浅的年轻人便是如此,身体跟着梵音震颤,只觉心生无边欢喜,恨不得手舞足蹈,

  此番异象一直持续到下午黄昏时分,李阳才缓缓睁开眼,

  他看着经堂内此番情景,一众比丘都在以朝圣的眼神远远看着自己,

  “你们认出我来了?”

  主持躬身一拜:“这个时间点,国内有这般修为造化的人,除了白云妙法真君,我实在想不到其他人了。”

  “上师,使不得,刚刚还要感谢你替我诵经,助我明悟。”李阳急忙伸手将对方扶了起来。

  “上师不敢当!我是这色丹寺的主持洛桑德尼,刚刚受真君悟道余荫,我寺上下十余位僧人都有所感悟,伐筋洗髓,这一拜理所应当。”老喇嘛眼中满是热切。

  洛桑德尼姿态放得很低:“不知真君到访本寺有什么指教吗?”

  李阳见此,随即开口道:“不知道你们色丹寺和五台山那边有没有联系?我想拜托你们叫一个人过来。”

  “是高淼禅师吗?”

  李阳点点头:“我不想别人知晓我的行踪,我此次出游还未圆满,不想被人打扰。

  洛桑德尼恍然大悟的点点头,他可是知道现在中土那边寻找这位李真君已经快找疯了,

  “那是自然,五台山作为官方钦定的管理国内一切梵门事务禅寺,我们与他们确有联系。”

  “如此甚好。”李阳面上欣喜:“那如此,上师,贫道想在寺庙中留宿几天可以吗?”

  “自然可以,真君要在本寺中留宿,是本寺的机缘,也是对我等弟子的恩赐!”洛桑德尼笑着颔首,亲自邀请李阳去了寺庙边上的一个僻静的厢房。

  厢房内陈设干净,书架上全是叠放的梵经,李阳进了厢房安顿后,洛桑德尼又亲自拿来了酥油灯、檀香点上,一时间厢房中清香四溢,让人一闻就心情平静。

  “刚刚弟子禀报,已经联系上五台山那边,我以商蹉梵经名义邀高淼禅师,约莫再有三天便可以入西漠抵达本寺。”

  “多谢!”

  李阳再次拜谢。

  “李真君可要吃斋进食?”洛桑德尼问道。

  李阳摇了摇头:“我辟谷数月,现在不想吃太多杂食,早上吃了些藏民的糌粑,现在喝些水就够了。”

  “善!”

  “无垢无染,净如琉璃,果然不愧是当世真君。”老喇嘛闻言点了点头,眼中满是羡慕之意,便亲自去寺庙井中打了清水,顺带拿了个洁白的瓷碗过来。

  李阳接了瓷碗喝了一大口井水。

  这井水本就是寺内吃食之用,加之正是寒冬,入口清冽冰爽,加之李阳吟诵了一下午的梵咒,正好口干舌燥,这一口水下去简直久旱逢甘霖,全身舒坦。

  老喇嘛洛桑德尼见李阳如凡人一般喜形于色,有些诧异,越发看不透李阳的修为进境,

  “没想到真君已经是罗汉菩萨修为,为人处事却是如此的返璞归真,真如赤子之心,令人艳羡。”

  “或许是我本质上仍是一个凡人吧。”李阳爽朗一笑,邀请洛桑德尼在厢房内的蒲团上相对而坐。

  “我观真君似乎还修有一门梵门神通,而且造诣不低,而且似乎心有瓶颈,有一点金光似要从头顶跳跃而出。”

  这下换李阳有点惊奇了,想不到在这小寺有这种人物,可以一语道破自己目前的困境,

  “不错,我之前因缘巧合得了一篇《贝叶禅经》,也不瞒上师你说,我目前正在参透道家‘阳神’之秘。”

  说罢,李阳面色复杂:“今日在经堂之中,我心有感悟,本来以为可以一举参透阳神之妙,没想到还是差之毫厘,明明就在咫尺指尖,可就是如镜花水月,难以真正触及。”

  “不知上师有什么见教?”

  “阳神?”

  洛桑德尼沉吟许久,思忖着这个道家神魂修炼的玄妙境界,

  “我虽修行半生,但是依旧沾染尘世的贪嗔痴恨,受苦厄业力缠身,连真君这种人物都无法参透,我等眼界在远在真君之下,实难有见教。”

  “不过关于神魂修炼之法,倒是让我想起本教的‘真宗转轮’之说。”

  真宗,相传为大神通者,有种种不可思议之伟力。

  李阳心念一动,真宗转轮,这个传说就是在内地也有所耳闻。

  在他们的修行流派中,认为人的形体会消亡,但灵魂可以永存,一切生灵都在六道轮回之中,因缘往复。

  所谓“真宗转轮”就是指已经修行有大成果的人,在他死亡后再度以人的肉体显圣,篆生为世上人。

  李阳心中一惊,这不就是某种意义上的阳神神通,炼尽阴神渣滓,任肉身腐朽衰败,神魂却岿然不灭。

  洛桑德尼继续说道:“相传真宗转轮,是真宗堪透了人间五蕴,所谓执执念而死,执执念而生,是为众生,乃至超脱。”

  李阳从这一句话中,却又浮想良多,

  洛桑德尼这些话语肯定是粉饰了一些细节的,在李阳看来,所谓的真宗转轮,很有可能是在古时灵气枯竭,新漠的梵门为了延续门派传承,一味专修精神力量造成的极端结果。

  就如同郑昭元老道门派专攻气血一样,梵门修行者想要摆脱超凡对于灵气的依赖,所以专修神魂力量,

  但只修神魂,没有灵气,神魂力量便如同无根浮萍,只能随波逐流,随着肉身腐朽不断地转世,成就另一种长生久视。

  

  说不上好坏,但是在灵气枯竭之时,确实是一条可行的路子。

首节 上一节 247/336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