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齐除妖人 第132节

  听到“梭子蟹”三个字,时小寒的眼睛立即亮了起来,像夏夜的星星一样闪闪发光。

  她立即伸手接过顾旭手中的盒子,心情愉快地说道:“顾旭,真是太谢谢你了!”

  “举手之劳,不必谢我,”顾旭语气轻松地回应道,“应该感谢你父亲才对。最近这几天,他一直惦记着你呢。”

  “才不谢他呢!”时小寒把梭子蟹的盒子抱在胸前,撇了撇嘴道,“他总是嫌弃我,觉得我很讨厌,整天都在想着该怎么把我嫁出去……哼,他也不瞧瞧他自己,不仅脚臭,还喜欢跟我抢饭吃,简直烦死人了……”

  时小寒在顾旭面前,絮絮叨叨地说了好半天她父亲的坏话——

  比如喜欢大半夜在院子里放声高歌,嗓音还特别难听;比如曾经为了发泄压力,压制真元喝了几大碗烈酒,喝醉酒后光着膀子穿着裤衩绕着院子狂奔,吓到了一群仆人;比如曾经一边抠脚一边嗑瓜子,导致时小寒在之后的整整一个月里看见瓜子就反胃……

  时磊这些不可告人的黑历史,都被时小寒一五一十地讲给了顾旭听。

  顾旭表面上不动声色,内心深处则不禁感叹:如果时大人知道他女儿背着他说的这些话,一定会被气得吐血吧!

  …………

  几分钟后,顾旭向时小寒道别,准备回家修炼。

  “你稍等一下!”在他即将转身的时候,时小寒伸手拽住了他的衣摆。

  随后,少女一溜烟儿窜进屋里,瞬间消失得无影无踪。

  正当顾旭感到有些困惑的时候,她突然又“嗖”地出现在顾旭面前,怀里满满当当地抱着十多个装丹药的瓷瓶子。

  “这些丹药你都拿回去用吧!”她抬起头,笑盈盈地望着顾旭说道,“我现在已经突破第三境了,用不上这些‘长明丹’了。”

  顾旭这一回没有矫情,爽快地把这些丹药收入“闲云居”中。

  “时女侠真是扶危济困、仗义疏财,着实有古之大侠的风范!”

  听到顾旭这话,时小寒心头乐开了花。

  她最喜欢被人夸作“大侠”了。

  她踮起脚尖,拍了拍顾旭的肩膀道:“回去好好修炼,不用谢我。等你去了京城后,记得带我去‘神机营’吃饭。”

  “一定。”顾旭笑着答应。

  …………

  离开时家府邸后,顾旭穿过几个街区,返回自己居住的小四合院。

  此时天色已晚,整座县城寂静无声。

  古朴陈旧的青石板路面倒映着如水月华,闪烁着银白色的微弱光泽。

  平安巷十七号的黑漆大门紧紧关闭,在夜色的笼罩下显得格外肃穆。

  顾旭登上台阶,打开门锁,走进家中。

  屋子里的蜡烛亮了起来,摇曳的火苗焕发着暖黄色光泽。

  “少爷,您回来啦!”穿着灰色布衫的小书童朝他躬身行礼。

  顾旭瞥了他一眼,微微皱眉。

  “去替我拿双干净的鞋子过来。”他吩咐道。

  “是,少爷。”小书童答应道。

  

  片刻后,小书童端来了一杯热腾腾的茶水。

  “少爷,请您用茶!”小书童双手捧着茶杯,恭恭敬敬地递到他的面前。

  顾旭看着小书童,无奈地摇摇头。

  他当初用“点睛赋灵”之术画出这个小书童的时候,修为尚且不精,只能使得小书童按照固定的程式来做事情。

  稍微变更一下指令,小书童就听不明白了。

  “或许,我可以尝试用空玄散人的‘操偶’法术,对这个小书童进行一些改进,让他的脑子更灵光一些,不再是个傻乎乎的‘人工智障’。”

  想到这里,他轻轻挥了挥手。

  小书童便走到了屏风前,变成了屏风上面的一幅肖像画。

  接着,顾旭取出“惊鸿笔”,把不久前根据“操偶”法术研究出来的“命名”符篆,一笔一画地认真画在小书童的眉心处。

  待他画完符文的最后一笔时,一根无形的“因果之线”悄然出现,连接在他与小书童画像之间。

  这一刻,他感觉自己可以完完全全凭借意念来控制小书童的行为——想让他做什么,他就会做什么。

  他脸上露出一丝满意的笑容。

  然后他坐到书桌旁边,掏出小册子,开始专注书写最近的修行笔记。

  与此同时,小书童也再次从屏风上走下来。

  先是站在顾旭身后,替他揉肩捶背,帮他缓解了近日身体的疲劳。

  之后取来一双干净的鞋子,蹲在他的脚边,替他换上。

  最后拿起抹布,开始认真擦拭屋中家具上近日积攒的灰尘。

  在这整个过程中,顾旭根本没有抬头,也没有开口说出任何之令指令。

  在简单记录了一些对《操偶》法术的领悟后,顾旭来到竹席上,盘膝坐下。

  他拿出一个时小寒给他的小瓷瓶,从中取出一颗“长明丹”,一口吞下。

  然后闭上眼睛,进入了修炼状态。

  意识世界里的黄泉之路依旧坎坷崎岖。

  他在微光的照耀下,听着阴森可怖的鬼哭狼嚎声,一路摸索前行。

  不知不觉间,他拐过一道弯,登上一座低矮的山峦。

  此刻,在那深邃的黑暗中,隐隐约约传来低沉的波涛声。

  于是顾旭知道,“忘川”已经很近了。

  他成了“黄泉第八曲”的修士。

  只要再拐过一道弯,他就能穿过鲜红色的彼岸花海,走近那横跨忘川的奈何桥。

  那座桥,是修行之路上的第二道生死关隘。

  成功过桥,就能晋入第三境,拥有更加强大的真元和精神力量,能够外观天地、内观己身,甚至有机会获得一个独特的神通。

  但若失败,就会坠入忘川,身死道消。

  顾旭觉得自己应该开始为破境做准备了。

  在见识了楚凤歌的“野草”、上官槿的“天算”和时小寒的“饕餮之印”的可怕威力后,他也非常希望自己能够得到一个强大的神通。

  毕竟,作为一个史无前例的一品资质拥有者,他怎能在神通方面落后于人?

  只是他也面临着跟时小寒同样的问题。

  他不缺“坚实的根基”,不缺“明确的目标”,也不缺“一往无前的勇气”。

  但是“强烈的情绪冲击”,却让他有一点点迷茫。

  按照书中的说法,“神通是精神意志的体现,也是神魂在绝境中绽放出的花”。

  可是以他一贯稳健的性格,怎可能把自己逼到绝境呢?

  …………

  青州府,驱魔司衙门。

  在这里养伤的大皇子萧尚元此时穿着一件朴素的长袍,坐在书桌旁边,默默阅读朝廷最新的邸报。

  “父皇任命了一位新的侍读,”在看完邸报后,萧尚元转过头,望向身边的白发老者樊诚道,“樊伯伯,你对这个叫顾旭的年轻人有多少了解?”

  “‘惊鸿笔’的新主人、空玄散人的传承者,擅长符篆之术……这些信息殿下您应该了解过。就算在‘神机营’中,他的资质和机缘也是数一数二的,”樊诚微微颔首,回答道,“只是我目前还猜测,之前那张改进过的‘风行符’,很可能也是他画的。”

  “‘风行符’?”萧尚元微微皱眉,“就是陶骞谎称是他自己画的那张符?”

  “没错。”

  “不会吧!”萧尚元感到有些不可思议,“改进符篆,那可是符道大师才有的本事。如果我没记错的话,那个顾旭现在还未满十八岁,怎可能有这么精深的符道造诣?”

  樊诚清了清嗓子,解释道:“自从陶骞那个骗子死后,我尝试打听了一些情报,发现在我们捡到‘风行符’的那天,这衙门里不仅仅只有陶骞一个符师——那个叫顾旭的少年也因为陆氏凶宅案件,来到了青州府驱魔司衙门。

  “随后,我找人要来了一些沂水县的资料,发现在沂水驱魔司的库房中,可以用功勋兑换‘太上北极镇魔杀鬼符’,其威力要比一般的‘杀鬼符’强大得多。

  “而改进那些‘杀鬼符’的人,就是顾旭。”

  PS:求月票!(抱歉因为加班更新晚了点)

第166章 召集令

  听到樊诚的这番话,萧尚元沉默了许久,才缓缓开口道:“那这个顾旭可真是了不得啊!就算是以符道入圣的国师大人,在十七岁的时候,也没有他这本事儿。难怪他会引起父皇的重视。”

  “殿下,我还了解到,顾旭曾经在资质测试中测得三品异象‘炽阳之光’,”樊诚继续说道,“这意味着,他在修行方面的潜力不亚于剑阁的苏笑和驱魔司的楚凤歌。”

  萧尚元没有说话。

  作为“泰阿剑”的有力竞争者,他自然知道三品资质意味着什么。

  像他弟弟四皇子萧尚贞,就曾测得三品异象“月涌江流”——虽然那小子性情贪玩、无心修炼,但凭借着惊人的天资,他依旧轻轻松松地在十三岁时修到了第二境巅峰,遥遥领先于绝大多数的同龄人。

  这使得萧尚元曾无数次感叹命运的不公平。

  还好现在那小子失去修为成了一个废人,否则将来定然是一个极为难缠的对手。

  不知过去了多久,萧尚元终于打破了屋内的寂静,一本正经地对樊诚说道:“樊伯伯,您认为我们有机会把顾旭争取到我们这一边吗?

  “他与大齐王朝其他的天骄不一样——他平民出身,没有背景,没有特定的立场;而且不同于陶骞那个骗子,他是得到驱魔司司首洛大人认可、并入选‘神机营’的天才。

  “我想,只要能够得到他的忠诚,那么我争夺‘泰阿剑’定然将多出几分胜算。”

  樊诚思索片刻,开口道:“顾旭现在太过于耀眼,而且一直受到洛司首的关注。把他变成您的追随者,并不是件容易的事情。

  “毕竟殿下您能给他的条件,别人大概率也给得起。他根本没必要冒险参与到夺嫡之争中。”

  说到这里,樊诚停顿了几秒钟,不出所料地在大皇子的眼睛里看见了失望的神色。

  然后樊诚笑了笑,接着说道:“不过,殿下,既然皇上任命他为侍读,那您作为皇子,就理所当然地可以凭借‘探讨修行理论知识’之类的理由去接近他,跟他交好关系。

  “只要你们之间关系融洽,且他不去帮助您的兄弟,我觉得就可以了。”

  “您说的对。”萧尚元点了点头,认可了樊诚的这番话。

  樊伯伯与其说是他的亲随,不如说是关照他的长辈,总能在关键时候为他指点迷津。

  沉默几秒后,萧尚元换了个话题问道:“对了,樊伯伯,我的伤现在基本上已经养好了。我想要明天返回京城,您觉得如何?”

  “我觉得您可以再等等。”樊诚回答。

  “再等等,什么意思?”萧尚元对他的话感到有些不解。

  樊诚解释道:“殿下,您虽然初次前往沂山时出师不利,但是对抗雪女的战斗并没有结束。现在沂山上的阴煞之气范围正在不断扩大,不少百姓遭受污染变成了鬼怪。青州府已经进入全面备战的状态。

  “与其隐姓埋名返回洛京城,不如光明正大地站出来——哪怕什么都不做,也要让那些正在作战的修士们知道,大齐皇长子在与他们并肩作战。

  “这样一来,您在青州府修士眼中的威望无疑将会大幅提升,说不定可以趁此机会,收拢一批忠实的拥簇者。”

首节 上一节 132/612下一节 尾节 目录